eJournal USA

國會選舉

桑迪·梅塞爾

《漫長的競選:展望美國2008年選舉》

目錄
內容簡介
網際網路對政治競選的影響
新投票技術:新問題還是新出路?
第一次投票
國會選舉
美國選民的變化
美國婦女選民
總統大選活動隨行記者觀感
政治民調為何不可或缺
一個新開端
2008年總統競選籌資
選舉團制度失效了嗎?
相關讀物(英文)
相關網站(英文)
 

這些國會議員在2006年7月訪問伊拉克歸來後,與布什總統在白宮舉行會晤,並隨後向記者發表講話。
這些國會議員在2006年7月訪問伊拉克歸來後,與布什總統在白宮舉行會晤,並隨後向記者發表講話。(©AP Images/Lawrence Jackson 版權所有)

對美國人民來說,選舉國會議員與選舉總統同樣重要。本文介紹了美國國會的結構,在國會選舉中起作用的各種因素,以及2008年選舉對美國政府政策可能產生的影響。桑迪·梅塞爾(L. Sandy Maisel)是緬因州沃特維爾的科爾比大學(Colby College)政府學教授。

美國各地公民將在2008年11月4日前往投票站。他們不僅要選舉新總統,而且同時要選出435位眾議員和美國參議院中三分之一的參議員。人們的主要注意力會集中在總統選舉上,但國會選舉同樣重要。

在根據美國憲法而建立的美國政府體制中,行政分支與立法分支共同參與決策程序。如果一貫由同一政黨掌控總統職權和國會,如果黨員必須按照領導人的意志行事,那麼權力分散是空洞沒有意義的。但美國不是這樣。政府分權不僅體現在聯邦政府中兩個分支的成員不可同時兼職──亦即參議員或眾議員不可同時在行政部門任職,反之也是如此,而且體現在擔任公職的人是由分別舉行的選舉產生,儘管選舉可能在同一天進行。公民可以投票選擇這個黨的總統候選人,而將參議員或眾議員選票投給另一黨的候選人。在美國,一個政黨掌控白宮而另一政黨掌控國會一院或者參眾兩院的情況,即所謂"分掌政府"(divided government)現象,不僅有可能發生,而且很常見。另外,眾議員、參議員在競選連任時並不依附黨內領袖,這種獨立傾向經常體現在,他們在立法表決中採取符合其本地區選民願望的立場,即使這種立場會與黨的立場相左。

華盛頓州西雅圖市的一位關心教育的公民羅塞思正在徵集簽名以便將一項教育計劃提交選民投票。
華盛頓州西雅圖市的一位關心教育的公民羅塞思(Kathy Roseth)正在徵集簽名以便將一項教育計劃提交選民投票。(© AP Images/Elaine Thompson 版權所有)

國會結構

國會由眾議院與參議院兩院組成。眾議院,顧名思義,是最接近民眾的代表,眾議員是在範圍較小的選區內,每兩年經當地選民普選一次。今天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亞州在眾議院有53個席位。七個人口最少的州每州有一個席位。參議院的作用是代表州的利益。每個州不管人口多少都有兩位參議員。參議員任期六年,但是每兩年有三分之一的參議員任期屆滿,須重新選舉,從而使參議院總能保持一定比例的新老議員。最初,參議員是由州的立法院選出,但自1913年以來,他們也通過普選產生。美國的奠基人認為,參議員通過間接選舉產生而且任期較長,可以使他們較少受民眾情緒的左右;但是許多人對今天情況是否如此表示懷疑。

雖然參議院與眾議院的權力相等,但參議員席位一般被認為更有威望,因為參議員代表的選民範圍更廣,數量更多(七個最小州例外),任期更長;而且由於參議員人數較少,他們在全國受到更大的注意。

眾議員與參議員的選舉方式相同,各州規則略有細微差別。民主黨、共和黨及在州內活躍的任何其他政黨通過初選提名候選人;獨立候選人通過徵集到法定數量的簽名而被納入選票名單。在11月份選舉中獲得選票最多──並不需絕對多數──的候選人當選。

國會議員選舉因素

國會選舉中有三項決定因素:選區中的黨派、現任議員是否參選、當時的主要議題。人們形容美國的政治制度是競爭性兩黨制;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民主黨和共和黨一直在美國政治中占主導地位。近年來,99%以上的當選議員來自民主黨或共和黨。美國採用的單一席位選區(single-member districts)和簡單多數(plurality)選舉制有利於兩黨制。第三黨或獨立候選人有可能受益於比例代表制(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但在目前美國的體制中,即使他們獲得票數十分接近的第三名,也無法勝出。

最近數十年來,爭奪對國會控制權的鬥爭如同競選總統一樣十分激烈。但並不是在每個選區和每個州都同樣激烈。有些選區、甚至有些州基本傾向於一個黨。例如,民主黨通常在馬薩諸塞州獲勝;而共和黨則在懷俄明州穩操勝券。反常的情況也出現過,但沒有一個從政者會在不瞭解選區或州選民黨派傾向的情況下參加2008年的國會選舉。

選舉結果可以圍繞現任議員是否參選來解釋。30多年來,超過95%尋求連任的現任眾議員取得了成功。現任參議員的連任競選也往往是成功的。席位從這一黨落入那一黨的現象大多出現在現任議員不競選連任的情況下。這可以從謀求黨內提名競選參議員或眾議員的候選人狀況略見一斑:在出現有可能激烈爭奪的席位時──例如:在一個民主黨與共和黨勢均力敵、沒有現任議員尋求連任的選區──有可能出現許多候選人參加政黨初選。假如有一個席位空缺但該選區是處於某一政黨控制下,那麼那個政黨的初選競爭會非常激烈,而另一個政黨的初選則很少或沒有競爭。假如現任議員競選連任,他或她不大可能面臨激烈競爭,而另一個政黨的領袖可能不得不為在自己黨內找到競選人而費神。不過,以上這些情況更多出現在眾議員選舉中。參議院席位被視為更有價值,所以選舉結果不那麼容易事先預測。

2008年將要選舉一位新總統,全國性的重大問題──伊拉克戰爭、恐怖主義、移民政策、能源獨立──將主導競選。如果布什總統的支持率在選民中仍然低落,而上述問題在11月份的選舉時仍無起色,那麼,在激烈爭奪的競選中,民主黨人可能佔優勢。

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伊拉克戰爭復員軍人墨菲在2006年的中期選舉中競選眾議員席位。
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伊拉克戰爭復員軍人墨菲(Patrick Murphy)在2006年的中期選舉中競選眾議員席位。(© AP Images/H. Rumph, Jr. 版權所有)

對政府功能的影響

2006年國會選舉後,華盛頓形成兩黨分掌政府的局面:共和黨控制白宮和行政分支,民主黨控制國會兩院,但在參議院僅呈微弱多數。在34個需在2008年爭奪的席位中,共和黨占22席。民主黨即使再贏得有限的席位,也不會在參議院形成絕對多數。參議院的規則規定,重大行動必須得到60票以上支持;民主黨席位不可能接近這個數字。

在眾議院,民主黨比共和黨多大約30個席位。雖然許多現任眾議員的未來計劃尚未確定,但大約25位眾議員有可能在本屆國會結束時卸任。這些席位中的大多數──可能再加上25席,其中許多是民主黨人在2006年選舉中從共和黨人手中贏得的──將在2008年受到激烈爭奪。民主黨看來在這些競選中稍稍具有優勢,有可能給他們目前的多數再增添數席,但同樣仍不會獲得可以任意主導決策的足夠席位。

即將舉行的國會選舉的結果是:如果2008年共和黨人當選總統,這位總統可能將面對一個掌控國會兩院多數的堅定的反對黨。如果民主黨人當選總統,這位總統會有一個由其本黨控制的國會,但共和黨在國會內仍具有足夠的實力挫敗重大政策提案。

權力分散、嚴格制衡、以及立法機構選舉結果取決於現任議員的實力而不是全國趨勢──這種政體決定了國家政策變化緩慢,而這正是憲法起草人的本意。2008年選舉將涉及一些重大議題,在某些問題上,新總統可以不必經過國會而採取行動,但在很多問題上,美國政府的政策──拋開表面辭令不談──將只能發生微小變化。

《漫長的競選:展望美國2008年選舉》

本文表達的看法不一定反映美國政府的觀點或政策。

返回頁首


本網站由美國國務院國際信息局製作和管理。
與其他網站的連結不應視為對其內容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