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子期刊

總統大選活動隨行記者觀感

吉姆·迪肯森

《漫長的競選:展望美國2008年選舉》

目錄
內容簡介
網際網路對政治競選的影響
新投票技術:新問題還是新出路?
第一次投票
國會選舉
美國選民的變化
美國婦女選民
總統大選活動隨行記者觀感
政治民調為何不可或缺
一個新開端
2008年總統競選籌資
選舉團制度失效了嗎?
相關讀物(英文)
相關網站(英文)
 

2004年1月在候選人乘坐大轎車在艾奧瓦州開展巡迴競選活動期間,記者團成員從新聞車上對候選人拍照和提問。
2004年1月在候選人乘坐大轎車在艾奧瓦州開展巡迴競選活動期間,記者團成員從新聞車上對候選人拍照和提問。
(© Reuters/Jim Bourg 版權所有)

吉姆·迪肯森 (Jim Dickenson)是已退休的《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老資格政治事務記者。他在文章中講述了跟隨一位總統候選人到全國各地採訪報導其競選活動的情形,並談到了記者在向大眾傳遞候選人的信息方面所扮演的角色。競選活動每天從早到晚,馬不停蹄。對於記者來說,如果能結交競選班子的工作人員和顧問,就能獲得寶貴的信息來源。雖然一站站的競選活動有時平淡無奇,但專業記者必須能隨時報導意外事件和突發新聞。

長長的一天競選活動的最後一項內容是,向各有關人員──新聞記者、競選班子工作人員和顧問──發佈第二天同樣長的活動日程表(所謂"權威日程")。這張日程表或是在下飛機時發給我們,或是被塞到我們旅館房間的門下。典型的一天大致這樣開始:

  • 早6:15 行李在旅館大廳集中

  • 早7:15 候選人和聯合採訪組從旅館出發前往KXYZ電視台

  • 早7:30 工作人員和記者團上車前往棕櫚餐廳,參加8:00與商會和國際扶輪社的早餐會

  • 早7:45 候選人接受KXYZ電視台晨間節目主持人史密斯的五分鐘採訪

  • 早7:50 從KXYZ電視台出發前往棕櫚餐廳

  • 早9:00 從棕櫚餐廳出發前往艾弗裡·休斯敦機場

就這樣,每天的活動一個接著一個,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與商會和扶輪社舉行的早餐會意味著,我們不必為是否有時間在旅館小吃部匆匆吃上早餐擔心。(報導總統競選的一個絕對原則是:抓住一切吃東西的機會,因為繁忙的日程可能使你趕不上用餐。) 參加KXYZ電視台活動的聯合採訪組會把採訪的見聞"喂"給其他記者。在因時間、場地原因或其他考慮而無法讓全體記者出席活動時,往往採用聯合採訪組形式。聯合採訪組一般由一名報社記者、一名電視記者、一名新聞雜誌記者和一名電訊社(美聯社或路透社)記者組成,記者團的成員輪流進入聯合採訪組。

2004年10月電視記者在拍攝一輛抵達艾奧瓦州達文波特的競選轎車。
2004年10月電視記者在拍攝一輛抵達艾奧瓦州達文波特的競選轎車。
(© AP Images/Robert F. Bukaty 版權所有)

每天的活動日程表都是由競選班子工作人員精心制定,它使每個相關人員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一天。各家記者有不同的報導重點和報導項目。哪項活動可能是當天的主要活動進而很可能成為當天的主要新聞?日程表中是否有寫稿和發稿時間?由於地理位置不同以及各新聞機構有各自的出版時間,因此大多數記者的截稿時間不盡相同。是否有什麼活動我可以不參加,以便能很快採訪一位競選班子工作人員,為我正在寫的那篇新聞分析提供些素材?

美國的總統競選是一場有很多人參與的複雜微妙的互動,是一個令所有參與人精疲力盡的漫長過程,有些人會感到格外疲憊不堪。例如,在初選期間排名第三、第四或第五的候選人會在每天的日程中塞進更多活動,特別是在艾奧瓦(全國最早舉行黨內預選的州)和新罕布什爾(全國最早舉行初選的州)這樣的關鍵性小州;在這裡,"零售政治",即與選民進行面對面的接觸,不僅十分關鍵,而且也是人們所期待的。

為競選報導作準備

遠在登上飛機隨候選人開始競選行程以前,我就開始對競選班子的成員作了研究:哪些是領酬受聘的顧問、媒體專家和民意調查員?哪些是極有影響力的不取報酬和非正式的顧問──例如有聲望的前官員、活動人士或政策專家?

我還將競選策略牢記在心。例如,候選人將把多大精力花在傳統上最早舉行初選的州──如艾奧瓦、新罕布什爾和南卡羅來納?候選人將如何安排2008年2月5日眾多州──包括紐約、加利福尼亞和佛羅里達等大州──同時舉行的"超級初選"日活動?(距離大選九個月之遙的那一天有可能成為誰將成為政黨總統候選人的決定性日子。)候選人在哪些州勢頭強勁,在哪些州力量不足?各候選人在各州不同地區的勢力強弱如何?所有這些具體情況,都將有助於美國選民作出選誰當總統這一重要的政治決定。

我們記者團是競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由於政黨勢力減弱,而初選的重要性上升,因此媒體報導構成對總統候選人的第一道審視。我們的作用是評估候選人的政策,他們的個人特點──如智慧、氣質、誠實度、判斷力、組織能力和說服能力等,以及他們是否適合承擔總統職責,從而幫助選民能夠就這一極其重要的選擇作出有根據的決定。自白修德(Theodore White)關於肯尼迪(John F. Kennedy)戰勝尼克松(Richard Nixon)贏得總統競選勝利的著名暢銷書《1960年總統產生的內幕》(The Making of the President 1960)問世以來,我們非常認真地扮演著自己的這一角色。

結交消息靈通人士

對政治記者來說,結交可提供有用信息的競選班子工作人員和顧問是頭等大事。它意味著要不斷作人品判斷、要追蹤、要運用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關鍵之一是,要確定哪些人真正瞭解競選情況,並且願意向你介紹情況──無論是在競選旅程中還是在橢圓形辦公室,同時具備這兩點的人非常鮮見。在這方面,圈外的專業顧問往往勝過候選人身邊的長期忠臣,因為那些圈外人明白他們像我一樣,極可能再次參與未來的競選活動,因此,我們彼此都需要對方。

A2007年4月參議員麥凱恩在宣佈參加總統競選後,同他的夫人和工作人員乘坐競選車從樸次茅斯前往新罕布什爾州康科德。
2007年4月參議員麥凱恩(John McCain)在宣佈參加總統競選後,同夫人和工作人員乘坐競選車從新罕布什爾州的樸次茅斯前往康科德。
(© AP Images/Stephan Savoia 版權所有)

我注意判斷的另一點是,哪些是出於關心國家政治而不是出於個人仕途需要或為了從競選活動中漁利而來擔任義務顧問的人。在一次跟蹤報導民主黨總統競選的過程中,我與一位和藹的曾參加過肯尼迪總統競選的老資格政治活動人士結為朋友。我們曾在競選活動途中一起吃過幾頓飯,在酒吧一起喝過幾次酒。後來,由於他感到無法再繼續容忍競選活動中的錯誤做法和判斷失誤,決定離開。由於他相信我的報導能夠做到恰如其分,並且我能保護他的身份,因此他以"背景資料"方式向我詳盡介紹了競選活動的內幕情況,也就是說,我可以在報導中採用他提供的信息,但不能引用他的名字或透露他的身份。這使我寫出了十分得力的總統競選分析。

1988年我任職於《華盛頓郵報》,負責報導當時的參議員戈爾(Al Gore)參加"超級星期二"初選的情況。當時南方的一些州都在那天舉行初選,以便提高南部地區對總統提名的影響力。(他在那幾個州取得不錯的結果,但缺乏參加其後舉行的北方各州初選的資源。) 戈爾在他的家鄉田納西州一所新設立了現代化小兒科病房的醫院停留。我們在那裡遇到了當時的阿肯色州州長克林頓(Bill Clinton)。我決定不參加醫院的活動而採訪克林頓。我從早先的一些交談中得知,他是一位優秀而且平易近人的政治分析家。這次採訪的時間花得非常值得。我同來自中西部地區一個沒有競爭關係的報社的記者達成協議,由我提供他有關克林頓的信息,而他則向我提供參觀醫院的情況。

預料不料

每天活動的日程表列出事先計劃好的活動,但是無法預料總是會突然發生的無數不能預見的事情。我必須隨時準備對意想不到的事件作出反應,當然,這本來就是新聞職業的特徵。伊拉克形勢的新發展;國會對移民和健保問題採取的新行動;一位候選人因籌款困難而退出競選,等等。

記者和編輯往往歡迎這類意外事件,因為候選人的那些標準演說已經令人厭倦。在不同競選地點反覆重複的同一演說,雖會讓新的聽眾感興趣,但卻使我們記者不得不挖空心思尋找新的主題、新的內容或提供新的分析。在一次競選活動中,我撰寫並發送了一篇自認為特別出色的新聞稿,稿中報導的當天候選人的主要競選活動有力地說明了這位候選人在他關注的三個主要問題上的立場。我對這篇新聞稿感到自豪,遠在截稿期限之前就發了稿。可是,在下一場活動中,我所報導的那位候選人指出,他的對手在最新競選活動中提出了一個令人置疑的觀點,即樹葉吐出的二氧化碳是造成美國東部一個山脈出現霧霾的原因,並因此而對環境政策發表了評論。在此後的幾天裡,我們爭相報導這一議題,而我早些日子煞費苦心作出的文章卻因一個我以為沒有意義的問題而被抹煞。

 本文作者迪肯森(左)1972年與《國家觀察者》編輯林德。
本文作者迪肯森(左)1972年與《國家觀察者》(National Observer)編輯林德(Lionel Linder)。(迪肯森提供)

隨著便攜式電腦、黑莓手機、手機電話等各種新技術手段的出現,我們即使在旅途中也越來越可以對勢態發展有所預料。我們可以跟隨通訊社和其他新聞機構的網上消息。我們不必追著競選班子的工作人員和顧問來瞭解他們對突發性事件的反應,因為電子郵件來得更快。在沒有電腦和調製解調器的時候,記者在旅途中要趕在截稿時間前發稿有時非常困難。但現在,由於有了手機、無線上網和手提電腦,傳送和接收新聞、備忘錄以及背景資料等都可以隨時進行,所以記者與報社編輯部的聯繫幾乎變成即時性的。包括衛星在內的各種新技術顯然也使電視台報導人員的日子好過多了,因為過去要把膠片、磁帶趕在晚間新聞節目開播前送到所屬電視台總部是每天的一大後勤難題。

但新的技術也意味著更多工作。設有網站和電台的新聞機構指望記者整天都會發回突發性消息。自新聞編輯室實現電腦化以來,由於從來無法理解的技術原因,我所工作過的兩家大報《華盛頓明星報》(Washington Star)和《華盛頓郵報》都將初版截稿時間從晚上8點提前到7點。新技術也意味著編輯部很容易跟記者聯繫,有時出餿主意。

如果人不會衰老,記者的生活非常有意思,適於那些年輕力壯、一天工作16小時、晚上11點以後吃飯也毫不在意的人。我在年輕力壯的時候(直至約50歲)認為,這種工作給人以令人振奮的挑戰。

當別人得知我從事新聞工作時,我最所經常聽到的反應是:"聽起來很有意思。你肯定每天學到新東西。" 我會回答說:"是啊。" 但我會想,"你哪裡知道啊。"

《漫長的競選:展望美國2008年選舉》

本文表達的看法不一定反映美國政府的觀點或政策。

返回頁首


本網站由美國國務院國際信息局製作和管理。
與其他網站的連結不應視為對其內容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