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對政治競選的影響安迪·卡文 | |||||||||||||||||||||
---|---|---|---|---|---|---|---|---|---|---|---|---|---|---|---|---|---|---|---|---|---|
|
毫無疑問,2008年美國大選將成為美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但這並非一定是因為某個候選人或某項政策。近年來的幾次選舉顯示,網際網路已成為在競選、籌資及與公民接觸等活動中的一個強大政治工具。因此,目前這個選舉年中的一個有趣現象是:許多富有創意的做法並不是來自競選班子或政界人物,而是來自美國民眾。 網際網路的使用在美國並不是新現象。早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千百萬美國人已經可以在工作場所、學校或是家裡上網,掌握了使用網際網路的技能。據美國皮尤網絡與美國生活項目(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2007年6月發佈的報告說,美國成年人中有71%可以在家裡上網,近50%的成年人使用高速寬頻上網。 同樣,絕大多數美國的公立學校和圖書館與網際網路聯線。雖然在老年人、殘障人士和少數民族等弱勢人口中,特別是隨教育和收入水平的不同,上網機會與技能還存在差距,但在過去10年裡的總趨勢是,網際網路變得更加普及化。 美國大眾剛開始上網時,網際網路的許多內容是由專業人員或專門的技術人員提供的。在網上發表東西需要有技術手段以及製作大量彙編信息的能力。音頻和視頻上網則更被認為是屬於大型廣播電台或電視台的業務。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網際網路過去缺乏公眾創作的內容。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期開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發表個人日記,即所謂網上日誌(Web logs),記述他們生活中每天發生的事情。有些很有趣味;大多數則很乏味。但網上日誌或稱博客(blogs)的概念卻有力地觸動了一些開發網際網路功能的人士,他們開始設計各種便於任何人在網上發表文字內容的工具。這種現象很快帶來了相應的術語,其中"2.0網"(Web 2.0)和"社群媒體"(social media)成為最常被用來描述這些潮流的術語。 在線社群體 人數不斷增長的網際網路用戶開始加入在線群體(online communities)。在線群體絕不是新現象──電子郵件團體和在線佈告欄團體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就已經出現。但是,隨著網際網路的使用它們變得更為主流化,在網上組織起來的各種社團、社區群體遍地開花。而且,這些組織中的大多數並不是技術性的,而是基於地理位置而形成,例如:城鎮或鄰里的在線社區群體。另外,也有基於相同業餘愛好或專業興趣而形成的在線社團群體。 至本世紀初,寫博客尤其廣泛流行,成千上萬人創設自己的博客──僅在幾年之後,便由最初的幾千人發展到幾百萬人。隨後不久,就有些人開始發表針對時政的日誌,於是博客作者很快便將有相同興趣和關注的人聚集成一股對共同關心的政治議題或候選人的支持勢力。他們還開始用在線社群體的網上工具來協調彼此間的交流。 2004年霍華德·迪安(Howard Dean)的總統競選班子是最著名的早期在線基層──亦稱"網路基層"──社群體力量之一。曾被媒體和政治評論家視為三線候選人的迪安,通過使用博客、大規模電子郵件競選活動以及在線社群討論,從網上聚集起巨大的支持聲勢。不久,迪安得到來自全國成千上萬人的支持,包括捐款。隨著他在網際網路上的形像越來越突出,主流媒體的報紙、電台和電視台注意到他在籌款方面獲得的成功以及從網上獲得的廣泛支持,也開始對他進行更多的報導。驟然間,他成了需要認真對付的一支政治力量。雖然他最終未能獲得民主黨提名,但他在網際網路上成功運用的組織技術,給需要為其他目標而調動支持力量的自由活動人士奠定了網絡基礎設施。 在迪安的競選活動以前,也已經有了其他一些網路基層活動,而且持續至今。例如,舊金山地區一家軟件公司的創始人,早在1997年就通過向朋友和同事發電子郵件的方式,敦促人們向自己所在地區的民選官員呼籲,制止當時對克林頓總統的彈劾程序,向前推進(move on)其他政治議程。隨著他們的朋友和同事把這些電子郵件再轉發給其他人,這個電子郵件活動形成了一股巨大勢頭。漸漸地,這項小型活動演變成一個在線公共政策組織,致力於進步事業,尤其是呼籲結束在伊拉克的戰爭。如今,MoveOn.org網站已經成為美國最強大的政治行動委員會之一,有千百萬的網際網路用戶參加他們基於電子郵件的政治活動。 用戶製作內容與社群網絡 在2006年國會選舉到來時,出現了兩種網上新潮流,令人可對2008年大選到來時的情形略見端倪。首先,我們看到常被稱為"用戶製作的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或簡稱為UGC的激增。UGC主要指由業餘愛好者在網上發表的各類形式的內容,包括文字、照片、錄音和錄影等。一個具有國際知名度的UGC例子是在手機上拍攝到的對薩達姆·候賽因(Saddam Hussein)執行死刑的鏡頭。儘管伊拉克政府公佈了一段記錄執行死刑準備過程的官方錄影,但成為全世界頭版頭條消息的卻是現場一位旁觀者拍攝的UGC。 播放錄影的YouTube和刊載照片的Flickr等專門致力於分享多媒體材料的網站,提供了更多的UGC空間。據皮尤網絡與美國生活項目的2006年調查報告顯示,約4000萬美國人在網上發表了某種形式的UGC,而美國每七個網際網路用戶中就有一個經常寫博客。 在2006年的選舉期間,沒有任何事比所謂的"毛猴時刻"(macaca moment)更體現出UGC的力量。 當時,在弗吉尼亞參議員艾倫(George Allen)競選連任的活動中,經常有一個名叫西達思(S.R. Sidarth)的年輕人跟隨。西達思是艾倫的競選對手韋布(Jim Webb)陣營的人,他的任務是將艾倫在公眾場合的言行用錄影機拍攝下來,供韋布競選班子一旦需要時採用。在那年八月的一次競選集會上,艾倫當著所有人點出西達思的存在,並兩度把西達思稱為毛猴。西達思是印度裔美國人。他把艾倫講話的錄影片斷放在YouTube和其他網站上播放,數十萬網際網路用戶很快看到。不久,這段錄影成了競選的主要議題,因為在那種場合下使用指靈長目動物的Macaca一詞帶有種族歧視的意味。艾倫不得為此作出辯護並道歉,他一再說明他本人用這個詞沒有任何詆毀的意思。後來在那一年的11月,艾倫以微弱票差輸掉了連任競選,許多評論家推測說,西達思拍攝的UGC在韋布擊敗艾倫的過程中起了作用。 如果沒有第二個重要潮流──在線社群網的發展,UGC可能永遠不會成為一支重大的網上政治力量。在線社群從網際網路一出現便一直存在,但在最近幾年裡,隨著技術的提高,用戶更容易上載他們的內容,進行相互交流,在線社群體的數量和規模都有很大發展。MySpace("友你友我") 和Facebook ("臉譜")等網站從只有青少年和大學生使用的所謂小眾群體(niche communities)擴大成有千百萬人的大網站。據益普索公司(IPSOS Inc.)2007年7月的報告說,美國網際網路用戶中有24%在前一個月內參加過一個社群網,三分之一用戶下載過錄影。候選人在2006年競選中利用這些潮流,在主要的社群網站上設立在線個人簡介,還有些人把競選廣告和其他多媒體材料上載到網上。 2008年的在線革新 2006年選舉是2008年的預示。自從2004年上次總統選舉以來,未來的候選人開始建立專門用於競選的社群網,從而把在線網絡的發展又向前推進一步。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和愛德華茲最為突出,他們通過建立起龐大的社群網來團結支持者,並為競選爭取到源源捐款。 兩大政黨的候選人都欣然接受在線視頻,把它看作是聯繫自己的基礎選民的天然渠道。有的人甚至通過視頻流宣佈參選。 如同候選人開始建立自己的社群網一樣,社會民眾中現在也出現了發展社群網的潮流,使有相同政治關注的人彼此相連。儘管只是近在2006年秋天,人們還未聽說過這種"自己動手"(Do-it-yourself)的社群網,但在從那時至今的短短時間內,已經出現了像Ning.com這樣的在線工具,如今任何人都能建立製作小眾的特色社群網。現在,無論是資金有限的新啟動的競選班子還是個人,都可以用這些工具在網上形成基層勢力基礎。 近來的另一個發展是,出現了為籌款而設的社群網。Change.org是其中很有意思的一個網站。最初,這個網站的目的是讓人們能夠共同為慈善事業出力,但經過結構改造後,它可以使人們為支持某些政治主張和候選人而走到一起。例如:一群維護個人擁槍權利的人士可以通過這個網站組成一個非正式政治行動委員會,為支持他們立場的候選人募捐。如果這樣的候選人尚未出現,Change.org會將資金委託保管,直至某個政黨提出這樣一位候選人。而且,當一位候選人收到這筆款項後,其競選對手會收到一封信,被告之競選對方已收到Change.org的捐款,從而顯示,由於他/她所持的立場,公民們正在籌款反對他/她。 總之,儘管2008年的競選活動尚在繼續,但有一點已確鑿無疑:網際網路已永遠地改變了候選人與美國選民之間的交流方式。其結果不僅限於能夠使名列前茅的一、兩名候選人在籌款上獲得成功,而且也使候選人再也無法完全控制信息的發佈與傳播。公眾已通過Web 2.0工具來表達他們的呼聲;接下來要看候選人能夠多麼仔細地傾聽。 本文表達的看法不一定反映美國政府的觀點或政策。 |
本網站由美國國務院國際信息局製作和管理。 與其他網站的連結不應視為對其內容的認可。 |
|||||
返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