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國際資訊局出版物

第八章:

馬歇爾計劃:行之有效的戰略

作者:大維艾武德(David Ellwood)

"馬歇爾計畫"最初並不是一項計畫,有些退伍軍人說它永遠不會成為一項計畫,其副司令哈蘭克李富蘭(HARLAN CLEVELAND)稱它為」一系列即興創作...,國際新聞/事件連續上演。」然而,歐洲復興計畫 (ERP)--也就是馬歇爾計劃,已經成為自二次大戰後,歷史上最成功的美國外交政策。種族隔離政策(APARTHEID)圍牆跨下之後,南非需要馬歇爾計劃,柏林圍牆倒掉之後,東歐與俄羅斯需要馬歇爾計劃,但是,1947年蘇聯否決它們。因為擔心非洲瓦解,英國政府於2005年建議國際協調介入馬歇爾計劃,」馬歇爾計劃迷思」已經演變成為如同真正的歷史傳統一樣根深蒂固。

1995年一位研究馬歇爾計劃的歷史學家引述國務卿George Marshall於哈佛大學畢業典禮的一段」建議」說明推動計畫,」迅速演變成為激勵的國際事業:隨著這一事業的發展,它對很多不同的人具有很多不同的意義。」50年後,仍然津津樂道這項計劃的名聲。

開始醞釀理念

三種偶然發展造成美國於1947年春天推動新美國計畫,協助西歐發展。首先,乃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外在條件,1946-47年嚴酷寒冬造成歐洲大陸經濟衰退。其次,由於杜魯門主義之失敗,杜魯門主義乃公開主張計劃協助希臘與土耳其抵抗蘇聯壓力,說明以建設性方法面對一切。第三,國務卿喬治馬歇爾於1946-47年3月---4月在莫斯科外交部長會議中,辛苦致力於維護德國未來。

In the Oval Office discussing the Marshall Plan, left to right: President Truman, Marshall, Paul Hoffman, Averell Harriman.
美國白宮橢圓型辦公室討論馬歇爾計劃。左至右:杜魯門總統、馬歇爾、保羅霍夫曼 (Paul Hoffman), 艾佛瑞哈里曼 (Averell Harriman)。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喬治馬歇爾將軍擔任陸軍參謀長,自五角大廈退休。1947年初,他再度被徵召出任杜魯門政府的國務卿。喬治馬歇爾成功扮演該角色,邱吉爾稱他為」勝利的組織者」,他個人氣質敏銳、誠實、與自我克制等個人素質,使他成為當世紀最有權威的公眾人物之ㄧ,他的堅毅與責任感在莫斯科時遭受最大的考驗。喬治‧肯南(George Kennan),美國一位資深外交官,對馬歇爾在離開蘇聯首都時,簡潔扼要評論道:

"歐洲是一筆糊塗帳,因此,必須採取某種行動,他(馬歇爾)如不採取行動,別人就會採取行動。」

肯楠(Kennan)及其新的國務院」政策規劃幕僚」草擬一份馬歇爾計劃總檔,最終版本的"馬歇爾計畫"即出自這份總檔。他們的想法其中一部分係來自羅斯福時代認知兩次世界大戰與大蕭條的原因:階級仇恨、貧窮、落後、與缺乏希望改變,華盛頓人士的重要目的乃是戰後重建世界,支援國民需要共享工業化福祉。人們享受繁榮,他們認為至少不會轉向極權主義。.

但是,來自同樣省思,馬歇爾計劃致力於歐洲具體目標。歐洲的邪惡精靈(evil genie),例如,Kennan、助理國務卿迪安-艾奇遜、歐洲復興計畫 (ERP)未來大使Averell Harriman,都是國家主義信仰者。如果納粹法西斯主義之基礎與1930年代之對抗能夠整合成為經濟架構,聯合舊世界,有機會邁向繁榮。歐洲迫使世界開啟戰爭,並拖美國下水,可能最後同歸於盡。

這些方法中,現代化與整合成為歐洲復興計畫 (ERP)的口號,其論點乃在於如何實現。馬歇爾計劃有關的重要方法乃是歐洲應該如何思考,以及在此願景下如何扮演:馬歇爾計劃並不是另一項援助計畫而已。

1947年6月,於哈佛大學演講中,馬歇爾簡要直率指出,最重要者說明歐洲遭受破壞殆盡與無助,警告那些政客試圖利用政治災難,同時明確呈現意識型態(歷史上,係指共產主義)不應列入復興重建。然後,演說進入關鍵點--扇動的一段話語,邀請歐洲人同意他們所需要,以及如果美國介入時他們可能做什麼。馬歇爾說:「美國角色應該友善地協助起草擬訂歐洲復興計畫,同時後續實際支援這項計畫。」美國國務院堅持歐洲必須聯合行動,而且這項計畫乃是必需尋求治療而不是暫時緩和劑而已。最後,他結論指出,催促美國同胞承擔明確加諸於美國的歷史責任」。

The map shows nations that participated in the Marshall Plan.
地圖顯示馬歇爾計畫參與國家。
The map shows nations that participated in the Marshall Plan.

一位美國新聞記者寫著,「我們希望他們跳2英吋,但是他們已經跳過6英尺」。 於兩星期內,法國與英國外長在巴黎召開歐洲經濟合作會議(CEEC),訂定行動目標,透過14國政府協助於6月底至9月底之間擬訂經濟需求全面援助計畫報告,並呈報至美國務院。這些報告大部分並非國家計畫,有些甚至並非該國的經濟全貌,過去他們未曾有任何聯合合作的經驗,也就是」泛歐大陸」計畫,這些代表達成總計劃金額美金280億元,但是這種「無可救藥的樂觀」(hopelessly optimistic),立即遭受華盛頓方面的否決。.

來自克里姆林宮外長伊洛維奇‧莫洛托夫(Vyacheslav Molotov)率領的蘇聯龐大代表團,但卻迅速離開,使得歐洲經濟合作會議(CEEC)(於巴黎召開)聲名大噪。於冷戰歷史中,這項行動仍然陷入爭議的危機中,俄羅斯面對西方聯合制定與執行泛歐大陸復興策略計畫,包含德國,視為單一經濟體。華盛頓方面預期,他們離開之後,堅持美國及其主要盟邦的目標僅在於振興歐洲經濟,並無他意圖,在他們控制下推動勞動力新的全球勞工部:帝國主義強權最新偽裝----美國,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分裂之後,蘇聯對於東歐國家的壓力增強,1948年2月,莫斯科慫恿政變,而使捷克斯洛伐克(Czechoslovakia)成為親共犧牲者。

訂定行動計畫

經過漫長冬天討論之後,某些」終止落差」援助計畫,大幅提高東西方的緊張關係,1948年4月,杜魯門總統簽署國會法案,於是」歐洲復興計畫」正式誕生。為了管理本計劃,聯邦政府同時新成立」經濟合作管理局」 (ECA),由Studebaker 汽車公司執行長保羅霍夫曼(Paul G. Hoffmann)擔任主管;保羅也是共和黨員,象徵兩黨支持歐洲復興計畫。在國會嚴格監督下,立即開始推動計畫,撥付各項支出。

該項計畫正式立法,確認最高目標為--於1952年之前,建構歐洲成為健康的經濟體,毋需其他外來援助。因此,經濟歷史學家伊曼尼緯斯勒(Imanuel Wexler)評論道,復興計畫有四項行動綱領(1)致力於加強生產(2)擴張對外貿易(3)建構並維持內部財務穩定(4)發展歐洲經濟合作。許多歐洲人僅依賴大型救濟方案而感到沮喪,因此,顯然唯有透過歐洲經濟整體永久結構性改善才能實現這項計畫,這也就是馬歇爾所言」它是根本治療而不是臨時緩和劑。」

為了面對挑戰,歐洲經濟合作會議(CEEC)後續迅速演變成為歐洲經濟合作組織(OEEC),由比利時外長保羅亨利斯巴克(Paul-Henri Spaak)負責掌管。同時,每個會員國家的美國大使館獲得簽署雙邊協約,詳細規定歐洲政府對於新贊助國的責任,其中包含承認經濟合作署﹙ECA﹚的權利,派任使節團常駐於每個國家的首都,正式委員會聯絡每個使節團,參與政府各種活動,以便管理落實執行計畫。

委員會主要任務乃制定計劃,以有效率與建設性方式運用新的對等基金(Counterpart Fund),突顯整體經營之特點,這項工具/辦法彰顯馬歇爾計劃有別於任何傳統的援助計畫。基金係於每個國家銀行特別開立帳戶,納入歐洲復興計畫 (ERP)供應的商品於國內銷售而獲得的資金,大部分援助演變超出歐洲人的想像,並非自由流動,然而通常是商品來自美國,銷售至出價最高的買主,不論是政府或私人,這些支付款項並不回流至美國,而是流入新的基金,由經濟合作署﹙ECA﹚的使節團與每個參與政府之間共同決定,支付國家重建或致力於現代化。

同時,歐洲復興計畫 (ERP)於冷戰時期顯然是強大的武器,它駐在歐洲的資深代表Harriman大使至1949年為止都是扮演「救火」工作。馬歇爾的繼任者--國務卿迪安-艾奇遜說道:「可能發表許多言論,回答有關於馬歇爾計畫的許多問題,如同任何在世的人」, 請記住,「公民與國會代表希望瞭解最近分析報告乃是馬歇爾援助計畫如何運作,以阻止蘇聯力量擴張與接受共產經濟及其政治組織與聯盟」。不利於本計劃的力量事實上來自共產國際情報局,共產國際情報局係國際宣傳組織,係由克里姆林宮設立於1947年10月,明白楬櫫其目的乃在於國際間以及每個參與國家的內部,運用共產黨勢力對抗馬歇爾計畫。有時,在希臘共產黨力量領導武裝暴動,於義大利伺機奪取政權,法國則受到混亂威脅,在德國,他們知道要什麼--在本階段不像西方世界--冷戰促進迫切需要本計劃,隨處全神貫注集中精神。

推銷歐洲復興計畫給受益國

經濟合作署﹙ECA﹚規劃師從開始即注意到解決政治障礙,他們的努力可能受到阻礙,必須說服當地政府領導人,直接向人民訴求說明。新聞記者與製片人團隊共同推出 歐洲復興計畫 (ERP)」資訊節目報導」,於1949年底,即興迅速地轉變成為最大型的宣傳活動,由一個國家指揮,其他單位團體於和平時期前所僅見。

歐洲復興計畫 (ERP)資訊執行長Mike Berding(派駐羅馬),於1950年報告中說明:

向人民傳達與說明馬歇爾計畫有關資訊,直接向人民訴求-它不會主動向下傳播。向人民傳達與說明,使他們瞭解。

在全盛時期,」資訊節目報導」無論如何也不會過多或大膽向工人、經理、員工說明更高生產量與生產力、科學管理、與歐洲單一市場之利益。在每個國家,發行專門刊物報導這些事項,籌組聯合委員會,歐洲領袖拜訪檢查美國工廠,參加會議,甚至有些地方出現」生產力村」,這些生產力村都有實際運轉的模範工廠與工人社區。社會其他團體,例如,政府員工、教師、家族、甚至小學生,促銷美國資訊讓人們期待更多工作、更高生活標準、歐洲獲得最終和平沒有敵人對抗。」資訊節目報導」製作數十部電影、數千無線收音節目、數千本小手冊,行動看板/展示吸引數百萬觀眾。

盡可能使用圖片宣傳本計劃,例如,海報、模型、霓虹燈看板、語音廣告、與影片,促進社會各階層瞭解。1949年夏天,Venice展示會開幕,展示畫面呈現當時援助物質源源不絕地運抵--包含每天三艘船舶,每分鐘美金$1000,每個美國工人2個星期工資。透過日常用語說明本計劃的目標與方法,詳細說明如何恢復奄奄一息的產業,新機器如何促進工廠現代化,汎歐何以需要更多的產出,以穩定歐洲大陸經濟生活。有關結論,茲說明如下:

歐洲復興計畫 (ERP)乃是獨特機會提供歐洲國家,重建經濟邁向復甦,提高民眾生活水準,於1952年達到經濟穩定目標,奠定政治獨立之基礎.. ...每位工人,每位公民與這項重生.密切有關,義大利與歐洲未來與和平,一般民眾福祉,端賴於我們每位個人之意志與工作。

計劃演變

全部關心人士都記得,歐洲復興計畫 (ERP)早期,自1948年6月至1950年6月韓戰開始,乃是純經濟行動與成果的黃金時期。專家指出,1947年-1949年商品與服務總產出,歐洲復興計畫 (ERP)國家上升至約佔1/4,他們宣稱1949年生產總體指數(1938年為基期)上升至115,而相較於1946年為77與1947年為87。農業也復甦,而且沿著通貨膨脹前緣向前進步,雖然被視為不平均,但卻肯定是一項激勵。會員國家的國外貿易回到戰前水準,但最顯著的特點是方向改變,歐洲復興計畫 (ERP)的會員國家不再朝向舊歐洲帝國,西歐貿易增加最迅速。經驗顯示,歐洲大陸經濟呈現長期結構轉變,數年之內促進政治要求歐洲整合。

同時,至1949年底,清楚顯示夥伴國家已經看到歐洲復興計畫 (ERP)的遠景,在重要事項方面不同於美國規劃師。西歐國家的政府,亟需歐洲復興計畫 (ERP)有關的資金,同時他們尋求與美國提供的條件進行交易往來,特別是他們要求交易。如果僅是短暫依賴美國,則任何狀況下應該是有條件的,乃依據我們的 「條件」-----歐洲人的感受。

英國徹底反對馬歇爾計畫持續與歐洲其餘經濟體立即整合,荷蘭抵制開始解散」自由貿易」帝國,奧地利直率拒絕依據美國要求改革其鐵路與金融體系,希臘拒絕歐洲復興計畫 (ERP)有關的貨幣,因為他們認為」金本位制度」乃是唯一可靠的貨幣交易,義大利企業專家領袖在羅馬告訴使節團團長,不管合成纖維如何便宜,義大利婦女通常偏愛以天然原料製成的國貨,罐裝食品可能很便宜,但是,通常偏好義大利傳統烹調。小型企業與傳統技工技能對於義大利未來非常重要,如同過去扮演的角色。

1950年開始,實際經驗與大規模意見調查已經大幅影響未來展望,策略專家認為必需容許」當今大部份歐洲人」擁有他們自己優先考慮的一項需要:安全。逐漸地,不論美國如何依賴自由資本主義經濟,馬歇爾計畫的規劃師應該知道歐洲人承諾致力於實現」非共產主義」福利國家的理念,他們堅持盡可能廣泛分配其福利,以剷除共產主義攻擊本計劃與社會民主改革的理想。

韓國造成的影響

1950年,亞洲意外發生令人擔心的事件,立即引起懷疑馬歇爾計畫的存在價值。冷戰明顯加深惡化,1950年6月北韓入侵南韓,爆發韓戰,因此,縮短本計劃時間,徹底改變本計畫,開啟一般恢復武裝與」共同安全」時代之門。1951年與1952年國會通過歐洲復興計畫 (ERP)修正案,提供美金4億持續推動說服歐州員工與工人」接受美國對於生產力有關社會與經濟理想期待之定義。」但是,現在對抗蘇聯威脅有關的國防軍事支出可能隨著消費品而提高,期待每國更努力(強化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恢復整備軍力,自二次大戰結束後,大幅縮減,經濟合作署﹙ECA﹚人員據此迅速確定有關美國要求一般恢復武裝與歐洲復興計畫 (ERP)目標之間並無衝突:它僅是修正現行政策目標,符合新的需要。

在這項關係中,歐洲復興計畫 (ERP) 搭配成功的」資訊節目報導」,立即加速進入如同」心理戰」,產業與組織勞工被認定為冷戰意識的主要前鋒,對抗共產主義。身為歐洲復興計畫 (ERP)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ㄧ,行政官Richard M. Bissell(後來擔任執行行政官)於1951年」外交事務會報」說明,美國能夠透過其經濟實力以及向歐洲全部宗教與社會階層有力訴求消費經濟體制,在歐洲以最有效的方式進行這個戰爭:

可口可樂與好萊屋電影可能被視為膚淺與粗糙文明的2項產品,但是,美國機器、美國勞工關係、美國式管理與工程則處處受到重視. ...需要和平演變,融入我們某些成就與吸引人的特點於歐洲經濟體系,從大量生產至集體談判. ...而這些需要深入改變社會態度,調整他們因應20世紀中葉。

資產負債表

最後,每個參與國家成功實施Richard Bissell和平演變的獨特模式。經濟上而言,馬歇爾計畫對於希臘、法國、奧地利、荷蘭之重要性遠高於愛爾蘭、挪威、比利時。有些國家,例如,義大利,真正確定可能僅維持一年,其他國家的利益則維持數年,本計劃為每個國家提供不同的經濟動力,丹麥取得原料與能源,其他國家,例如,德國佔領區最受惠於歐洲復興計畫 (ERP)提供食物,而義大利與希臘受惠於重建鐵路、公路、與電力,獲得最持久的利益,在法國,產業投資佔首位;而在英國,幾乎全部運用』對等基金」償付戰時負債,實施浮動貨幣(先令)。

奧地利與瑞典,各自相信他們成功寄託於西方世界,回溯至馬歇爾計畫。如果共產黨在義大利與法國成長,至少他們並未取得控制權,這些國家依然轉向西方世界。德國可能受惠最大,因為歐洲復興計畫 (ERP)孕育並培養歐洲整合動力,提升新的聯邦政府力量與備受尊重,同時沉著面對其鄰國的疑慮。期待法國和德國之間關係演進,的確已經發生。不無論它的其他來源,短期來說,冷戰的存在條件,相較於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強調政治發展並不會超過本計劃。

五十年後,馬歇爾計畫規劃師--吉姆沃倫,在希臘歡欣鼓舞說道:

我們有一個目標,但是我們備受煎熬,工作活像地獄,我們思維堅定而嚴謹,因此,我們有能力規劃,付諸實行,期待見到成效。

A 2004 ceremony in the Degli Orazi and Curiazi hall on Capitoline Hill in Rome, the room where the European Community was established in 1957.
2004年典禮,於義大利羅馬卡匹索爾山(Capitoline Hill)的Degli Orazi and Curiazi會議廳舉行,而1957年歐盟成立,也假本會議廳舉行。

新美國人到達歐洲,經過短暫而緊張的時期,致力於轉換美國成功的經濟經驗成為其他國家的政治救星,並轉換美國迷思成為典範。當時,歐洲人滿懷感恩談到這些美國規劃師帶來的"希望與信心意識",為舊世界 "恢復勇氣並恢復喚醒活力"。

在歐洲,進口與本土模式之間的衝突,提供活力,促進 1950年代經濟景氣步入繁榮,歐洲復興計畫 (ERP)開啟連鎖反應。1957年簽訂羅馬條約,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雖然這項新興經濟整合其激進程度遠不及1949年美國要求的願景,也不及馬歇爾計畫留下的傳統及其承諾,任何一項都不甚具體。這批創始文件啟動歐洲經濟和平整合,這個進程一直持續到今天。

因為對於美國人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戰出現不穩定狀況之後,身為國際強權,他們終於擬訂外交政策與大戰略,1950年Vera Micheles Dean於」歐洲和美國」書中提到--」符合我們的新責任,扮演20世紀最大債權國、最大生產國、最大消費國。" 他們還賦予自己一個新的國家形象,美國身為一個強權大國能夠成功地融合軍事、政治、與經濟,扮演國際領導角色,塑造形象--每當國家擺脫戰爭與苦難,邁向新的、更有希望的未來,注定美國要重現領導角色。


大維艾武德(David Ellwood)是博洛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Bologna)國際歷史學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大學高等),博洛尼亞中心的兼任教授。有關於戰後歐洲歷史,他的作品包括:意大利1943年至1945年;政治解放與歐洲重建;西歐、美國、與戰後重建。 他目前的計劃是美國與歐洲政治現代化,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6年,羅瑟米爾美國研究所(Rothermere America Institute)差派Ellwood前往牛津大學擔任訪問研究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