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ournal USA

貿易和經濟:美國外交政策的要素之一

馬爾騰·佩雷布姆(Maarten L. Pereboom)

issue title

目錄
內容提要
序言
美國與世界息息相關
圖片集錦 photo icon
巴拿馬運河:至關重要的海上通道
冷戰:對美國實力和理想的考驗
馬歇爾計畫:行之有效的戰略
圖片集錦 photo icon
馬歇爾計畫
改變中東均勢的蘇伊士運河危機
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1958年)
尼克森訪問中國:世界史上的一個轉捩點
乒乓外交開創美中關係新紀元
貿易和經濟:美國外交政策的要素之一
冷戰之後
錄影剪輯 video feature
icon
美國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
參考文獻
相關網站
 

美國在二十世紀成為世界領袖,它一面繼續在國外謀求 自己的經濟利益,一面基於其啟蒙傳統推廣自由、民主和市場開放的理念,提出 "自由貿易的自由國家最終會促進人類生存狀況的改善。"

馬爾騰·佩雷布姆是馬裡蘭索爾茲伯裡大學 (Salisbury University)歷史系主任。他專門從事美國外交關係、二次世界大戰和(納粹 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及冷戰的歷史研究。

傑弗
遜總統
美國 人從建國初期就開始尋求進入世界市場,因此有"國旗跟隨貿易"一說。1789年, 時任國務卿的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曾經派遣南卡羅萊納州莊園主德雷 頓(Charles Drayton)前往越南尋找貿易機會。
(Charles Willson Peale繪製的傑弗 遜肖像)

《購
買路易斯安那條約》
法蘭西共和國與美國之間關於美國購買路易斯安那的談判於 1803年4月30日結束,當時的美國總統是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
(© 美聯社/環球圖片)

可以說,自美國獨立以來,在影響美國外交關係 的各種要素中,尋求經濟機會是最根本的一項。雖然歷史往往偏重富有戲劇性的軍事事 件及與之相關的政治和外交活動,但美國人從建國初期就開始尋求進入世界市場,因此 有"國旗跟隨貿易"一說。

美國在二十世紀成為世界領袖,它一面繼續在國外謀求自己的經濟利益,一面基於其 啟蒙傳統推廣自由、民主和市場開放的理念,提出"自由貿易的自由國家最終會促進人類 生存狀況的改善。"

美國幫助將世界從納粹德國種族主義的惡夢和蘇維埃共產主義的災難中解救 出來,但是,作為世界領袖所面臨的複雜要求也對把經濟作為構建美國外交政策的 最基本要素提出了難題。

歷史學家布拉德福德·珀金斯(Bradford Perkins)把美國爭取獨立的鬥爭描述為恢 複政治和經濟自由的努力,1750年以前北美的英國移民曾經在帝國統治的"善意忽視"下享 有這種自由。法國人與印第安人的戰爭(1756-1763)一方面取締了法國在北美的權力,另 一方面也促使英國議會對其殖民地徵稅。由於殖民地在英國議會中沒有代表權,後者單 方面決定徵稅引發了獨立戰爭。在整個戰爭中,美國人關注的始終是自己的經濟利益。

堅信自由貿易

1776年,當奮起反抗的殖民地需要建立一個反英國的政治和軍事聯盟時,約翰 ·亞當斯(John Adams)提出的《標準條約》(Model Treaty)僅限於和法國建立貿易 關係,在這種關係中,國籍不具有任何意義,雙方的自由貿易權充份得到尊重,一方貿 易夥伴甚至可以與另一方貿易夥伴的交戰敵國貿易。雖然這項條約從未生效,但是,有 關自由國家之間的自由貿易將創造一個和平與繁榮的世界這一源於啟蒙運動的信念被奉 為金科玉律。

作為一個獨立國家,美國開始在一個仍為歐洲列強所統治的世界上追求經濟機會。 為了為法蘭西自己的戰爭籌集資金,拿破倫提出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廣闊的路 易斯安那領地,這對美國來說是命運之神的垂青。但就在幾年之後,美國試圖用《禁運 法》(Embargo Act)來對英國和法國之間仍在發生的衝突施加影響,使這兩個交戰大國得不 到美國貿易的好處,但這同時也剝奪了美國可能獲得的同樣好處。今天看來,此舉仍然 是美國外交關係史上的重大錯誤之一,它還是導致1812年戰爭的原因之一,這場戰爭於 1815年以僵持的局面告終。

在1820年代,歐洲在拿破崙失敗後進入了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中美洲和南美洲的許 多國家紛紛獲得獨立,美國則以更具自信的姿態活躍於世界舞臺上。1823年《門羅宣 言》(Monroe Doctrine)問世,美國宣佈西半球不再接受歐洲進一步的殖民化。

然而,歐洲人繼續對美國投資,中美洲和南美洲的資源也對美國構成一種強大的誘惑。 一方面,美國公司在採礦和農業領域積極拓展,另一方面,美國政府依賴外交政策和武 裝力量確保當地政府繼續以友好的態度對待美國公司在當地的經濟活動。

與此同時,對經濟機會的憧憬以及對"天命昭示"的信念促使美國人向西部遷徙,美國 也因此高速擴展。為了掃清道路,美國政府把印第安人趕出家園,發動了對墨西哥的戰 爭,並與英國進行談判,將美國的邊界一直擴大到太平洋海岸。

跨太平洋通商

但是,在奴隸制問題上的衝突限制了向北或向南的進一步擴展;到1865年內戰 結束時,亞伯拉罕·林肯總統(Abraham Lincoln)的國務卿威廉·蘇厄德(William Seward)已經提出了以擴大商務而不是擴展領土為主的遠景發展規劃。橫亙在太平洋彼岸 的便是巨大的亞洲市場。雖然1867年從俄國人手中收購阿拉斯加一事被稱為"蘇厄德的蠢 舉"(Seward's Folly),但它其實是保障美國與遠東貿易通路的有見地的戰略之舉。在二十世 紀初,從英國到日本等帝國列強圖謀在中國進行殖民擴張,但美國不希望中國被瓜分, 造成類似於1880年代"爭奪非洲"("scramble for africa")的情形,因此提出了"門戶開放"政策 (Open Door),以便保留進入中國巨大潛在市場的通道。門戶開放政策主張所有國家的國 民在某一領土享有同等經營工商業的權利。

在外交政策繼續促進開放世界市場的同時,美國在內戰後驚人的經濟增長大 多是在其境內發生的。像約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安德魯·卡內基 (Andrew Carnegie)等人通過經營石油和鋼鐵聚積起巨額財富,他們主宰了這些行業的兼併 和擴展,使之發展為壟斷或接近壟斷的行業。公司制度這一美國創新使企業得以具有龐 大規模,為美國經濟勢力在二十世紀向全球擴展打下了基礎。

歷史學家保羅·甘迺迪(Paul Kennedy)指出,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 美國已經是一個經濟大國,其製造業占世界的近三分之一,而德國和英國分別占 大約15%和14%。德國和奧地利向協約國英國、法國和俄羅斯宣戰,而大西洋彼岸 的美國則宣佈"在思想和行動上"實行中立政策。對中立的界定(或:定義)與亞當斯 的標準計畫條約互為呼應:即建立不受政治環境影響的自由貿易。由於英國設置 的障礙,因此(美國)對德國的貿易下降到幾乎為零的水平。美國對協約國迅速增 長的貿易大大超過了對德國貿易的損失,因此美國未對英國設置的障礙提出挑戰。 儘管德國在東方戰線上對俄國取得了勝利,但是到1916年,美國通過工業品和金 融服務對協約國提供的經濟支援在西線上對德國構成戰敗的威脅。德國對美國的 中立立場提出挑釁,用潛艇對美國海運進行襲擊,美國於是在1917年4月向德國宣 戰,與協約國一起在隨後一年裏戰敗了德國。

美國
貿易代表波特曼
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波特曼(Robert Portman)2006年1月28日在瑞 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有關貿易自由化的重要談判期間發表講話。
(美聯社 /環球圖片)

世界
銀行行長沃爾福維茨和烏干達能源部長布姆巴
2006年3月6日在華盛頓世界銀行總部舉 行了2006年能源周開幕儀式,圖為烏干達能源部長塞達·布姆巴(Syda Bbumba)在 儀式上發表主旨講話後,世界銀行行長保羅·沃爾福維茨(Paul Wolfowitz,右)向她 致意。
(© 美聯社/環球圖片)

沒有眼淚的帝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摧毀了歐洲,但紐約已在此之前已取代倫敦成為世界金融中 心;在大西洋彼岸競爭對手的經濟步履維艱之時,美國經濟則蓬勃發展。伍德羅 ·威爾遜總統(Woodrow Wilson)關於建立一個和平、民主和自由貿易的世界的構想 對相互競爭的各歐洲帝國的舊秩序提出了挑戰,但在戰後世界美國和海外的政治 態勢中,這一構想未能得以實現。歷史學家沃倫·科恩(Warren Cohen)指出,在兩 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選擇了"沒有眼淚的帝國"(empire without tears)的外交政策: 以最低限度的武力和政治承諾佔有世界市場。在1930年代,持孤立主義立場的政 治人士認為介入戰爭是個錯誤,是受想要發戰爭橫財的軍火商驅使的結果。美國 國會通過了一系列保持中立的法案,以確保美國不會因為貿易而再次捲入戰爭。

"沒有眼淚的帝國"令人想到在大不列顛不那麼嚴密的注視下的殖民繁榮時期輕 松愉快的日子。但是在德國法西斯主義者和日本軍國主義者企圖統治的世界上, 這種仁慈的忽視行不通了。在18世紀後期,喬治·華盛頓總統(George Washington )曾告誡美國這個新興的共和國不要介入歐洲帝國的戰爭,但是現在,美國擁有了 植根於美國經濟力量的威力,確保野心勃勃的帝國不會挑戰美國在全球的利益。 儘管孤立主義的幽靈在美國遲遲不散,但是佛蘭克林·羅斯福總統(Franklin Roosevelt )在1939年1月宣佈美國和平時期最大的防衛預算。1941年3月,在日本襲 擊珍珠港幾個月前,美國通過了《租借法案》(Lend-Lease Act),誓言要用自己的經 濟力量來摧毀軸心國(Axis Powers )。 同年夏天,德國潛水艇再次未經宣戰地在大 西洋對美國的利益進行挑戰。

超級大國的興起

1945年,美國、大不列顛帝國和蘇聯結成的特殊的(或:不尋常的)聯盟擊敗了 軸心國。蘇聯有驅逐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入侵和摧毀德國武裝力量所需的人力和決 心;美國則成功地調動起其巨大的人力和經濟資源,在兩個完全不同的大陸上所 展開的最大的一次戰爭中贏得了勝利。而隨著歐洲走向下坡,美國和蘇聯成了世 界上兩個超級大國。但是,超級大國也代表了兩種相互對抗的經濟和政治體制, 而雙方進行的具有巨大破壞力的核武器的發展,使隨後而至的冷戰具有了一種末 日臨頭(浩劫在即)、共同毀滅(或:同歸於盡)的意義。

蘇聯的威脅使美國不能放棄其在全球發揮的政治和軍事作用。 經濟仍然佔據 至關重要的位置:美國外交關係史上一個真正的天才之舉是,美國在1948年至 1951年間通過《馬歇爾計畫》( Marshall Plan)為各歐洲經濟體提供了120億美元的援 助。美國為有著迫切需要的國家提供援助,幫助它們擋住了共產主義的侵蝕;但 西歐出現的巨大經濟增長還推動了世界貿易的發展,也使美國的慷慨贈予成為極 具遠見的投資。雖然美國人及其政府免不了會受保護主義的影響,但是作為全球 市場的守護者,美國一般推行自由貿易政以來支持全球市場的發展。一般來說, 冷戰政治帶上了其自身的特色(或:自成一格)。雖然冷戰的目的是維護全球經濟 體系,但它也導致美國在世界各地建立軍事存在和(建立)艾森豪總統所稱的 軍事-工業複合體(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以支持其軍事存在。例如,遏制政策 把越南當作多米諾骨牌,它一旦倒向共產主義,就會在東南亞引起一連串的反應。 美國為謀求建立一個非共產主義國家而付出了巨大的經濟和生命代價,但卻以失 敗而告終。

冷戰提出的挑戰也給蘇聯及其盟國帶來了巨大經濟壓力,其共產主義體系最 終未能創造維持競爭所需的財富,更不用說保障本國人民的基本人權、安全的環 境,或者適當的生活水平。隨著共產主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的崩潰,美國興起 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其資本主義體系──它雖比掠財大亨時期受到了更嚴格的 監管,但卻有自身的弊病和受害者──得以在美國通行。冷戰的結束雖未導致戰 略思想家福山(Francis Fukuyama)所揭示的"歷史的終結",但是,我們所處的現代世 界的紛繁複雜再次向美國提出了挑戰,這就是,闡明美國在全球的政治和經濟利 益,以及研究過去以便理性地處理當前的事務並提出未來發展的前景。

Significant Events in U.S. Foreign Relations
(1900 - 2001)

本文表達的意見不一定反映美國政府的觀點或政策。

Significant Events in U.S.
Foreign Relations (1900 - 2001)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