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ournal USA

尼克森在中國:世界史上的一個轉捩點

沃倫·科恩(Warren I. Cohen)

Significant Events in U.S. Foreign Relations
(1900 - 2001)

目錄
內容提要
序言
美國與世界息息相關
圖片集錦 photo icon
巴拿馬運河:至關重要的海上通道
冷戰:對美國實力和理想的考驗
馬歇爾計畫:行之有效的戰略
圖片集錦 photo icon
馬歇爾計畫
改變中東均勢的蘇伊士運河危機
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1958年)
尼克森訪問中國:世界史上的一個轉捩點
乒乓外交開創美中關係新紀元
貿易和經濟:美國外交政策的要素之一
冷戰之後
錄影剪輯 video feature
icon
美國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
參考文獻
相關網站
 

"任何一個國家,如果實現穩定和繁榮,能夠保持自己境內 的和平,並且強大到不會招致外來侵略,都將有利於而不是有損於其他國家。我們衷心 希望看到中國進步,我們將盡我們所能,通過和平與正當的途徑來盡力推動這一進步"。

──美國總統希歐多爾·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1908年12月 對中國代表的講話。

沃倫·科恩 是馬裡蘭大學巴爾的摩郡分校傑出歷史學 教授和"總統研究教授",同時兼任設在華盛頓的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亞洲項目資深學者。他的研究領域是美 國外交關係和美國與東亞關係以及中國及周邊地區歷史。

尼克森總統(右)和夫人(中間靠後)與
中國總理周恩來
1972年2月26日,尼克森總統(右)和夫人(中間靠後)與中 國總理周恩來在杭州西湖的一座橋上漫步。
(美聯社/環球圖片)

中國共產黨1949年在中國內戰中取得勝利,對美國產生了極大震撼。在20世紀上半葉, 從希歐多爾·羅斯福總統開始的美國決策者,均主張推動中國的強大和繁榮。他們認為中 國會成為美國的友邦。一個世紀以來,美國人在中國廣泛開展慈善活動,例如在中國創 辦基督教學院,為中國現代教育制度開了先河。再如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為鄉村建設專案和培養中國一流醫生的北京協和醫科大學提供了資金。很多美 國人認為,自從美國政府向歐洲列強發出"門戶開放照會"(Open Door Notes)──當時中華 民族的生存在1899年和1900年受到威脅──美國一直支持中國反抗日本和歐洲列強的事 業。而最明顯的是,美國在二次大戰期間領導了將中國從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之下解放出 來的鬥爭。

美中關係破裂

但是,1949年10月1日宣佈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美國並不友好,與美國人一樣對 美國在中國歷史上所發揮的作用有認識的中國人不多。中國新的領導人毛澤東對美國人 的意圖持懷疑態度,在1946年6月曾下令發動反美運動。他指揮的軍隊對當時在中國的美 國人進行騷擾。一位美國外交官員在上海遭到員警的毆打。美國駐瀋陽總領事曾被軟禁 了一年。而兩國關係最糟糕的時候是1950年10月,在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部隊試圖擊退 入侵南韓的北韓軍隊時,中國共產黨出兵干預。數以萬計的中國士兵和美國士兵在交戰 中身亡,所有有關在北京和華盛頓之間建立外交關係的想法因此而消失。

尼克森總統(中)和夫人派特在北京附
近遊覽長城
1972年2月24日,尼克森總統(中)和夫人派特在北京附近遊覽 長城時與一群中國公民合影。最右邊是國務卿威廉·羅傑斯。
(美聯社/環球圖片 )

在此後的20多年裏,美國和中國互相將對方視為敵人。雖然兩國外交官員偶而在國際 會議上碰面,或有時舉行大使級會談,但雙方都未曾表示過和解意願。美國方 面繼續承認在大陸被打敗而在臺灣島上勉強維持的蔣介石領導的中華民國是全中國的合 法政府。毛澤東及其他中國領導人堅持譴責美帝國主義,並拒絕討論除終止美國對蔣介 石提供援助和保護臺灣以外的任何議題。

在美國,中國的敵意、因冷戰而更加惡化的國內反共浪潮以及支持蔣介石的美國人展 開的遊說等一系列原因,導致決策者在50年代和60年代未能與北京建立聯繫。確實,盡 管艾森豪總統(Dwight Eisenhower)提出孤立中國是一個錯誤,但華盛頓仍然利用其影 響將中國排斥在聯合國之外。

到60年代中期,由於認識到中蘇兩國分道揚鑣,並由於對越南戰爭的失望而導致反 共情緒得到緩和,美國對與中國關係的看法發生了轉變。重要的學術界和政府領導人主 張採取他們認為是更加現實的政策,即接受北京政權為中國的合法政府,並尋找 與之合作的途徑。他們主張奉行"遏制但不孤立"的政策。但是,林登·詹森(Lyndon Johnson)政府在越南戰爭的泥沼裏陷得太深,而中國人則淹沒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浪 潮中,因此在這一時期兩國沒有發展新關係。

緊張關係的緩和

艾森豪總統的副手、1960年競選總統未果的理查·尼克森的反共立場和對中國 的敵視是眾人皆知的。1968年,他當選總統,美中關係緩和的可能性似乎比以往任何時 候都更加渺茫。但是尼克森同意國務院高級官員關於中國也許能幫助美國結束越戰並幫 助美國抗衡日益增長的蘇聯勢力的判斷。他認識到,美國公眾的心態發生了變化,加上 他本人有反共的名聲,這使他能夠謀求與中國取得和解。尼克森政府開始緩慢而謹慎地、 以不給美國安全帶來任何威脅的方式發出願意改善同中國的關係的信號。

中國首屈一指的外交家周恩來也一直在為同樣的目標努力,他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問 中國,並通過巴基斯坦領導人轉達了這一資訊。他逐漸說服懷有疑慮的毛澤東,美國不 再對中國構成威脅,而且可能還會有助於北京頂住蘇聯壓力。1971年,兩國關係發生了 突破性進展。

在1971年2月對國會發表的國情咨文演說中,尼克森談到有必要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展 開對話。他提出以不犧牲在臺灣的中華民國的席位為前提,讓中國政府在聯合國取得席 位。過去,美國對蔣介石政權的承認和支持歷來是恢復美國和毛澤東領導的中國關係的 一個重大障礙。毛澤東和蔣介石都堅持只能有一個中國,兩人都不接受華盛頓兩個中國 ──一個在大陸、一個在臺灣──的主張。但在1971年,尼克森和毛澤東均急於想利用 對方,因此同意"一個中國,但不是現在"的折衷方案。事實上,由於尼克森和他的國家安 全顧問基辛格(Henry Kissinger)認識到與北京改善關係的戰略價值,他們準備在這個問題 上向毛澤東做出更大的讓步。在反蘇聯的鬥爭中找到一個夥伴更加重要。

1971年7月,公眾瞭解到基辛格剛剛秘訪中國歸來。尼克森宣佈,他以美國總統的身 份接受了訪問中國的邀請。同年8月和9月,美國在名義上支持臺北保留其代表權的同時, 第一次支持北京在聯合國安理會取得席位。美國有關保留雙重代表權的提案遭遇挫折, 此提案因基辛格選擇在這個時候前往北京而受到削弱。阿爾巴尼亞有關用北京取代臺北 的提案輕而易舉地獲得通過。這是美國經受過的外交失敗中痛苦最小的一次。華盛頓向 一個中國的政策邁近了一步。

總統訪問

1972年2月,尼克森飛抵北京,與毛澤東舉行了一次私人會晤。世界各地電視觀眾在 看到尼克森觀看共產黨宣傳色彩濃厚的中國芭蕾舞並為之熱烈鼓掌時都為之震驚。這確 實是煥然一新的尼克森和與中國開始的新關係。

在尼克森為期一周的訪問結束時所發表的美中聯合公報表明,使雙方走到一起的顯然 是兩國對蘇聯的抵制。兩國有關反對在亞太地區謀求霸權的表態,不言而喻是謀求削弱 莫斯科對該地區的影響。另一方面,臺灣仍然是兩國關係"正常化"的主要障礙。美國方面 表示認識到中國有關臺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的立場,但同時重申他們對和平解決臺灣問題 的關切。對於中國要美國從臺灣撤軍的要求,尼克森表示確認美國從臺灣全部撤軍的最 終目標,並保證將隨著這個地區(越南)緊張局勢的緩和逐步減少在臺灣的駐軍 。同時,他 和基辛格謀求減輕北京對日本將取代美國對臺灣島施加影響的憂慮。他進一步向中國領 導人保證,美國不會支持臺灣獨立,並保證在1972年再次當選總統後採取中國所希望看 到的行動。

根據1954年簽訂的條約,美國必須保衛臺灣。美國企業在臺灣的投資達數百億美 元。民意測驗顯示,美國人民不願意將臺灣這個朋友加盟友丟給共產黨。儘管如此,尼 克松政府準備廢棄與臺灣簽訂的共同防禦條約,同時希望臺灣人民在短期內能夠保衛自 己,而長期則會找到和平解決台海問題的方式。

關係正常化

1973年,中、美在兩國首都互設"聯絡處",此等機構除名稱外無異於大使館。但兩 國關係正常化因水門事件危機而推延,這場危機最終迫使尼克森不光彩地辭職。但是, 尼克森的繼任者也同樣致力於與中國關係的正常化,並終於在1979年初實現了這一目標。 由基辛格於1971年開始的秘密交換有關蘇聯活動的軍事情報的工作始終沒有中斷過。

尼克森向中國敞開大門使冷戰時期的力量均勢發生了重大轉變。美國與中華人民共 和國之間的默契聯盟──其矛頭針對顯然正在日益興起的蘇聯勢力──緩解了中國人對 蘇聯可能發動進攻的擔心,同時使美國能夠將軍事力量集中在歐洲,而蘇聯則繼續在東、 西兩面受敵,而且這兩個敵手現在協力對付莫斯科。這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重大的轉折 點,在蘇聯最終垮臺和冷戰結束的過程中發揮了作用。1979年,美國副總統沃爾特·蒙 代爾(Walter Mondale)前往北京,他在那裏重複了希歐多爾·羅斯福總統1908年所講的話, 以再次表明這樣一個信念,即一個強大的──並且據信是友好的──中國對美國有益。

Significant Events in U.S. Foreign Relations
(1900 - 2001)

本文表達的意見不一定反映美國政府的觀點或政策。

Significant Events in U.S.
Foreign Relations (1900 - 2001)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