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子期刊

夢幻之地:美國體育題材影片

方大為

The Movie Business Today

目錄
內容簡介
美國電影有什麼美國特色?
夢幻之地:美國體育題材影片
到美國來
扶持全球獨立製片人的聖丹斯電影節
電影節進入起居室
美國的電影節
影業新人照片集
獨立製片的興起
數位革命
好萊塢走向綠化
參考資料
相關網站
下載PDF英文版
 

福克斯(左)扮演《後繼有人》中的教練。這部取材於真人真事的影片描寫了在1970年墜機事件中失去75名隊員及教練的一個球隊的重建經歷。 福克斯(Matthew Fox)(左)在《後繼有人》中飾教練。這部取材於真人真事的激勵人心的影片描寫了在1970年墜機事件中失去75名隊員及教練的一個球隊的重建經歷。 (© AP Images/Ric Feld 版權所有)

與美國人對各種體育運動的熱愛相應,美國電影製作人不斷通過體育題材來表達超越故事本身的更深刻的意義。方大為(David J. Firestein)現任美國國務院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局外交官。他寫過三本書,發表過130多篇文章,曾任教於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MGIMO)、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Austin)分校以及位於弗吉尼亞州費爾法克斯縣的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

世界上沒有多少國家像美國這樣,體育──不是某一運動項目而是整個體育──如此滲透於國家生活之中。體育運動是如此地交織在美國人的生活、談話乃至詞彙中,以至人們常聽到顯赫的國家領導人在談到國家大事時用體育運動作比喻,諸如"萬福瑪麗臨終一擲"(throwing up a Hail Mary),"灌籃得分"(scoring a slam dunk),打硬球(playing hardball),以及"擊腰帶下"(hitting below the belt)等。的確,就連總統的那個小小的裝有發動美國核武所需密碼的黑色公文箱,竟也被稱之為"足球"(the football)。

體育在美國人生活中佔據的重要位置,在當代美國電影中得到充份反映。幾十年以來,美國電影製作者成功地挖掘體育之礦,開發出一些最動人心弦、感人肺腑、激動人心、令人難忘的片子。這一傳統從二十世紀上半葉開始,至今仍具活力。僅僅在過去幾年中,好萊塢生產了一系列深受歡迎、頗得好評的體育片,涉及了幾乎所有重要的運動項目──從美式足球到籃球、棒球、冰球、拳擊、馬賽、衝浪等等,不一而足。自七十年代中期以來,共有四部美國的體育題材片獲奧斯卡獎;最近的一部獲獎片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導演的描寫一位女性拳擊手的《百萬寶貝》(Million Dollar Baby, 2004)。該片榮獲四項奧斯卡獎,包括最佳影片獎(此前僅有另外兩部體育題材片獲得過最佳影片獎)。雖然美國體育題材片借助共同的運載工具挖掘美國生活的豐富多彩以及人類心理的細微之處,但它們也向我們展示了美國人所重視的價值觀的諸多不同方面。

美式足球在美國體育題材片中一直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近年超過棒球成為最常見的美國體育故事題材。過去幾年,有一系列嚴肅而高質量的足球故事片問世,其中包括以戰勝逆境為主題的《後繼有人》(We Are Marshall)、表現為實現夢想而奮鬥的《萬夫莫敵》(Invincible, 2006)、體現鍥而不捨追求優異的《勝利之光》(Friday Night Lights, 2000)、

高中籃球教練卡特站在電影海報前。這部2005年的電影敘述了他的生平故事。傑克遜在影片中飾卡特教練。 高中籃球教練卡特(Ken Carter)站在電影海報前。這部2005年的電影敘述了他的生平故事。傑克遜(Samuel L. Jackson)在影片中飾卡特教練。 (© AP Images/Tony Gutierrez版權所有)

展現體育能夠癒合種族/階級隔閡、使人共建社區的《衝鋒陷陣》(Remember the Titans, 2000)、以及描寫一個運動員以自身內在的競爭精神和純真戰勝美國職業體育行業中赤裸裸的商業主義及犬儒主義的《挑戰星期天》(Any Given Sunday, 1999)。雖然主題大不相同,但是新近的這幾部片子貫穿著關於足球的一個共同信息:美式足球──史詩規模、盛況空前、堅韌不拔、不錯,還有猛衝猛打──是體育對美國生活的最完整、最生動的比喻。

比較而言,新近美國電影中的籃球片與棒球片為數不多,而籃球與棒球在美國是觀眾人數分別佔第二位與第三位的體育項目。最近這幾年中,最成功的兩部美國籃球片皆取材於振奮人心的真人真事,一個是表現種族和解主題的《光榮之路》(Glory Road, 2006),另一個是表現團隊精神與自尊的《卡特教練》(Coach Carter, 2005)。此外,還有一部美國籃球片的經典之作《籃球夢》(Hoop Dreams, 1994)。它是一部紀錄片──實屬美國體育片中的鳳毛鱗角。這部片子真實細膩地描繪出美國大城市中的城區生活以及夢想的力量和現實對夢想的制約。

圖中是真實生活中的賽馬騎手史蒂文斯正在為2003年的肯德基大賽馬訓練。他在一部以三十年代為背景的故事片《奔騰年代》中扮演賽馬手。 圖中是真實生活中的賽馬騎手史蒂文斯(Gary Stevens)正在為2003年的肯德基大賽馬(Kentucky Derby)訓練。他在一部以三十年代為背景的故事片《奔騰年代》中扮演賽馬手。 (© AP Images/Ed Reinke 版權所有)

這兩部籃球新片從各自角度表達了同一主題:不管我們是什麼膚色,也無論我們的社會經濟地位怎樣,只要投身於更大的團隊、致力於更高的目標,那麼,我們就可以做一番偉業。儘管如此,《籃球夢》也告訴我們,一切恐怕並不是輕而易舉。同時,近年來最重要的一部美國棒球片《棒球新秀》(The Rookie, 2002)也是從一個真實故事中得到靈感。該片反映了地道的美國風格:一個人絕不會因年紀大而不能實現夢想,不管實現這夢想會多麼困難重重。

長期以來,拳擊一直是對好萊塢極富吸引力的一項運動。近年來的三個主要拳擊片,《洛奇6》(Rocky Balboa, 2006)、《鐵拳男人》(Cinderella Man, 2005)與《百萬寶貝》,都是經典的描寫逆境者的故事(《百萬寶貝》還探討了其他多層主題)。逆境者主題──美國體育片製片人的永遠最愛──也擴展到奧林匹克冰球賽場(《冰上奇跡》[Miracle, 2004])和賽馬場(《奔騰年代》[Seabiscuit, 2003])。在這些故事中,面對重重障礙的運動員(在《奔騰年代》中是那匹賽馬),最終取得了驚人的勝利。

總而言之,所有這些影片大量展現了美國的價值觀。但是,它們也能在外國觀眾心中產生共鳴,因為,這些故事的實質並不是體育,而是我們每個人內心中都有的渴望上場、竭盡全力、活出夢想的願望。


 返回目錄

返回頁首


本網站由美國國務院國際信息局製作和管理
與其他因特網網站的鏈接不應視為對其內容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