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問問題
- 其他語言版本:
- English
常問問題
-
美國有哪些類型的選舉?
美國有哪些類型的選舉?
-
美國有兩個基本選舉類型——初選(primary election)和普選(general election)。除了在偶數年舉行的初選和普選(包括國會議席的競選)之外,一些州和地方政府還在奇數年有“期中”(off-year)公職選舉的初選和普選。
初選是指提名選舉,目的是選出參加大選角逐的候選人。在初選中得勝的候選人通常成為被政黨提名或受政黨支持的普選候選人。
大選是指在初選中由黨代會、預選會或簽名等形式提名確定的各候選人之間進行的競爭聯邦、州或地方公職的選舉。大選的目的是在各候選人中間作出最後抉擇——這些候選人可以來自政黨提名,也可以是不隸屬於主要政黨的獨立候選人,在某些情況下,還有選民任意填名(write-in)的候選人。一些議題也可被列入投票表決,例如:立法提案(公民複決)、債券發行(批准用於公共專案的借貸)以及其他要求政府執行的措施。此外,許多州有特殊選舉,這類選舉可隨時舉行,為的是滿足某一具體需要,如填補意外出現的民選公職空缺。
-
- 什麼是期中(mid-term)選舉?
-
什麼是黨代會(Convention)?
什麼是黨代會(Convention)?
-
黨代會是政黨發起的會議,供黨員討論議題、候選人和競選策略。這些會議可以持續數日。在總統選舉中,在州的初/預選結束後,各政黨將舉行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提名總統候選人——通常是在初/預選中獲勝、得到大部分會議代表支持的候選人獲得提名。隨後,典型的做法是,獲提名的總統候選人選擇一位競選搭檔作為黨的副總統候選人。政黨只在總統選舉年舉行全國代表大會。在其他年份,各黨在州一級舉行規模較小的黨代會。
黨代會是政黨發起的會議,供黨員討論議題、候選人和競選策略。這些會議可以持續數日。
在總統選舉中,在州的初/預選結束後,各政黨將舉行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提名總統候選人——通常是在初/預選中獲勝、得到大部分會議代表支持的候選人獲得提名。隨後,典型的做法是,獲提名的總統候選人選擇一位競選搭檔作為黨的副總統候選人。
政黨只在總統選舉年舉行全國代表大會。在其他年份,各黨在州一級舉行規模較小的黨代會。
-
- 什麼是黨團會議(Caucus)?
- 誰可以投票?
-
在美國競選公職需滿足哪些條件?
在美國競選公職需滿足哪些條件?
-
每個聯邦民選公職有不同的條件要求;《美國憲法》第一條和第二條對此有具體規定。競選美國總統的候選人必須是在美國出生的公民,年滿35歲,在美國居住至少14年。副總統候選人必須符合同樣條件。根據《憲法》第12條修正案,副總統不能與總統來自同一州。美國國會眾議院候選人必須年滿25歲,成為美國公民逾7年,並且是其競選所在州的合法居民。美國國會參議院候選人必須年滿30歲,成為美國公民逾9年,並且是其競選所在州的合法居民。競選州和地方公職的候選人必須符合當地行政區所規定的要求。
每個聯邦民選公職有不同的條件要求;《美國憲法》第一條和第二條對此有具體規定。
競選美國總統的候選人必須是在美國出生的公民,年滿35歲,在美國居住至少14年。
副總統候選人必須符合同樣條件。根據《憲法》第12條修正案,副總統不能與總統來自同一州。
美國國會眾議院候選人必須年滿25歲,成為美國公民逾7年,並且是其競選所在州的合法居民。
美國國會參議院候選人必須年滿30歲,成為美國公民逾9年,並且是其競選所在州的合法居民。
競選州和地方公職的候選人必須符合當地行政區所規定的要求。
-
- 總統大選在什麼時候舉行?
-
為什麼大選日選在11月第一個星期一後的星期二?
為什麼大選日選在11月第一個星期一後的星期二?
-
美國的大部分歷史時期屬於農業社會,立法者將大選日期定在11月是為了方便選民。由於此時秋收季節已經結束,而不便於旅行的冬季尚未到來,因此它是農民和其他農工能夠前往投票站投票的最方便時間。鑒於許多農村人家遠離投票站,因此選擇星期二而不是星期一,可以讓在星期日參加了教會禮拜活動後上路的選民仍能及時抵達投票地點投票。立法者未把大選日定在11月1日有兩個原因。首先,11月1日是萬聖節(All Saints Day),羅馬天主教徒須在這一天參加彌撒;此外,商人業主通常要在每個月的第一天結算前一個月的帳目。
美國的大部分歷史時期屬於農業社會,立法者將大選日期定在11月是為了方便選民。由於此時秋收季節已經結束,而不便於旅行的冬季尚未到來,因此它是農民和其他農工能夠前往投票站投票的最方便時間。
鑒於許多農村人家遠離投票站,因此選擇星期二而不是星期一,可以讓在星期日參加了教會禮拜活動後上路的選民仍能及時抵達投票地點投票。
立法者未把大選日定在11月1日有兩個原因。首先,11月1日是萬聖節(All Saints Day),羅馬天主教徒須在這一天參加彌撒;此外,商人業主通常要在每個月的第一天結算前一個月的帳目。
-
-
初選在什麼時候舉行?
初選在什麼時候舉行?
-
州和地方政府自行決定初選與黨團預選會議的舉行日期。這些日期以及初/預選與大選之間的時間間隔,對於候選人何時開始競選以及選擇如何與何時使用競選資金,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在總統大選年,在早期舉行的初/預選中取得勝利——例如在新罕布夏州(New Hampshire)——可對後來其他州的初選結果產生影響。
州和地方政府自行決定初選與黨團預選會議的舉行日期。這些日期以及初/預選與大選之間的時間間隔,對於候選人何時開始競選以及選擇如何與何時使用競選資金,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在總統大選年,在早期舉行的初/預選中取得勝利——例如在新罕布夏州(New Hampshire)——可對後來其他州的初選結果產生影響。
-
- 什麼是選舉人團?
-
選舉人團如何選出總統?
選舉人團如何選出總統?
-
選舉團制度給予各州的選舉團票數等同於該州在國會參眾兩院的議席數,哥倫比亞特區(District of Columbia)有3張選舉團票。選舉團總共有538張選票;總統候選人必須獲得270張票(即簡單多數)才能當選。除兩個州以外,所有州均實行“贏者全拿”制(winner-take-all),即本州的選舉團票全部歸於在該州獲得最多普選選票的總統候選人。選舉團成員通常于12月份聚集在各州首府投票,選票隨後被送到華盛頓,於1月份在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上計票。如果所有候選人都未能獲半數以上的選舉團票,《憲法》第12條修正案規定,由國會眾議院選出總統。在這種情況下,眾議院以一州一票的方式,對前3名得票最多的候選人進行投票表決,獲簡單多數票的候選人當選總統。如果所有副總統候選人都未能獲半數以上的選舉團票,則由國會參議院選出副總統。每位參議員對獲得選舉團票數最多的前2名候選人進行投票表決,獲多數票的候選人當選。
選舉團制度給予各州的選舉團票數等同於該州在國會參眾兩院的議席數,哥倫比亞特區(District of Columbia)有3張選舉團票。選舉團總共有538張選票;總統候選人必須獲得270張票(即簡單多數)才能當選。除兩個州以外,所有州均實行“贏者全拿”制(winner-take-all),即本州的選舉團票全部歸於在該州獲得最多普選選票的總統候選人。
選舉團成員通常于12月份聚集在各州首府投票,選票隨後被送到華盛頓,於1月份在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上計票。
如果所有候選人都未能獲半數以上的選舉團票,《憲法》第12條修正案規定,由國會眾議院選出總統。在這種情況下,眾議院以一州一票的方式,對前3名得票最多的候選人進行投票表決,獲簡單多數票的候選人當選總統。
如果所有副總統候選人都未能獲半數以上的選舉團票,則由國會參議院選出副總統。每位參議員對獲得選舉團票數最多的前2名候選人進行投票表決,獲多數票的候選人當選。
-
- 選舉人團制度用於哪類選舉?
-
是否曾有過未獲普選多數票的候選人當選總統?
是否曾有過未獲普選多數票的候選人當選總統?
-
未獲普選多數票而當選總統的情形出現過17次。第一次是在1842年大選,約翰‧昆西‧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當選;最近一次是在2000年大選,喬治‧W‧布希(George W. Bush)當選。美國的建國先賢設計的選舉人團制度是旨在讓權力在州與聯邦政府之間分享的安排之一。根據美國憲法中所規定的聯邦制,全國普選並不具有法律意義。因此,以州選舉為依據分配的選舉團選票可能產生與全國普選選票不同的結果。儘管如此,普通公民的選票對於每次選舉的結果仍具有重要作用。
未獲普選多數票而當選總統的情形出現過17次。第一次是在1842年大選,約翰‧昆西‧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當選;最近一次是在2000年大選,喬治‧W‧布希(George W. Bush)當選。
美國的建國先賢設計的選舉人團制度是旨在讓權力在州與聯邦政府之間分享的安排之一。根據美國憲法中所規定的聯邦制,全國普選並不具有法律意義。因此,以州選舉為依據分配的選舉團選票可能產生與全國普選選票不同的結果。儘管如此,普通公民的選票對於每次選舉的結果仍具有重要作用。
-
- 為什麼在美國有時選民投票率低?
-
什麼是美國政黨的象徵物?
什麼是美國政黨的象徵物?
-
大象代表共和黨,驢子代表民主黨。政治漫畫家湯瑪斯•納斯特(Thomas Nast)1874年在《哈潑斯週刊》(Harper's Weekly)上創造了這兩個形象。納斯特用一隻搶掠的大象代表“共和黨票”。共和黨人迅速將這一形象作為黨的象徵。在另一幅漫畫中,納斯特批評民主黨人中傷一名已故的共和黨人。他把民主黨畫成一頭驢或騾子(被視為是生性固執愚蠢的動物),正在踢一頭獅子(已故共和黨人)。民主黨展示幽默感,接受這個動物作為其標誌,並指出驢子有許多優秀品質,包括不輕易放棄。
大象代表共和黨,驢子代表民主黨。政治漫畫家湯瑪斯•納斯特(Thomas Nast)1874年在《哈潑斯週刊》(Harper's Weekly)上創造了這兩個形象。納斯特用一隻搶掠的大象代表“共和黨票”。共和黨人迅速將這一形象作為黨的象徵。
在另一幅漫畫中,納斯特批評民主黨人中傷一名已故的共和黨人。他把民主黨畫成一頭驢或騾子(被視為是生性固執愚蠢的動物),正在踢一頭獅子(已故共和黨人)。民主黨展示幽默感,接受這個動物作為其標誌,並指出驢子有許多優秀品質,包括不輕易放棄。
-
- 團體組織是否告訴人們如何投票?工會或報紙“贊同”一名候選人是什麼意思?
- 其他語言版本: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