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國際資訊局出版物

美國2004年選舉


總編輯—
George Clack
編輯—
Paul Malamud
藝術指導設計—
Thaddeus A. Miksinski, Jr.
攝影編輯—
Joann Stern
網頁藝術指導—
Min-Chih Yao

前言

白宮
華盛頓白宮
(制版印刷局提供)

《2004年美國選舉》旨在向不熟悉美國選舉制度和傳統的讀者簡要介紹一下美國的選舉程序。 我們邀請了七位主要從事政治學研究的專家﹐向可能有不同選舉經歷的世界各地的讀者們有重點地解釋一下美國今年的選舉。

約翰‧畢比(John F. Bibby)首先回顧了政黨在美國政體中的作用。1789年的《合眾國憲法》(U.S. Constitution)沒有關於政黨的規定。但是﹐政黨自十九世紀初誕生後﹐已經演變成美國民主體制的最基本特徵之一。一些人認為﹐美國政府之所以穩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100多年來一直由兩大政黨主導。

接下來﹐斯蒂芬‧韋恩(Stephen J. Wayne)對總統競選的漫長過程──特別是提名程式──做了詳細解釋。與政黨的情形相同﹐《合眾國憲法》也沒有對美國政體中的幾個重要環節──政黨提名大會和預選選舉──做出規定﹔這些特徵是從美國共和制初期逐漸發展形成的。邁克爾‧特勞戈特(Michael W. Traugott)隨後詳細描述了選舉機構如何確保選舉公正﹐並且討論了選民登記手續﹑計票和選票設計。

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著名政治研究員托馬斯‧曼(Thomas Mann)在接受我們的採訪時﹐最集中地介紹了今年即將舉行的選舉。這次採訪是在2004年1月第一場總統提名預選開始幾個月前進行的。他主要指出了在大選戰幕拉開以後值得關注的各個方面。約翰‧奧爾德裏奇(John H. Aldrich)則在他的文章裏提醒人們﹐2004年不僅舉行總統選舉﹐ 而且也舉行眾議院所有435個席位和參議院100個席位中的三分之一席位的選舉。另外﹐美國全國各地還將有州長﹑市長和州議會議員的選舉。使選舉更吸引人的一個因素是﹐按照美國的體制﹐有可能出現一個政黨贏得白宮﹐另一個政黨掌控國會參議院或眾議院﹐或同時掌控兩院的情形。與議會制國家不同的是﹐美國的總統和國會選舉是相互獨立進行的。

最後﹐我們討論了現代選舉中的兩個重要因素﹕民意調查和競選財務法。民意調查人約翰‧佐格比(John Zogby)指出﹐民意調查可以有助於候選人確定選民關心的問題﹔但如果利用民意調查預測選舉結果﹐則可能誤用或誤解民調資訊。約瑟夫‧坎托(Joseph E. Cantor)對規範美國選舉捐款和開支的複雜法律做了扼要的解釋──僅在2000年﹐用於總統選舉的經費就達6.07億美元。對政治競選加以規範涉及人們所認為的美國兩個核心價值觀念之間的矛盾﹕一方面是受到憲法《第一條修正案》保護的言論自由﹐另一方面是要確保所有候選人都有公平和公開的競爭環境。

正如這群組文章的幾位作者所指出的﹐美國選舉制度幾個世紀來的突出特徵始終是它的基本穩定性﹐而且這種穩定也能夠適應現代化和變革的需要。我們希望﹐隨著2004年選舉的展開﹐這份出版物將能輔助說明世界各地讀者了解今年競選活動的歷史背景和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