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托馬斯‧曼談2004年競選
(Interview with Thomas Mann on Campaign 2004)
保羅‧馬拉默德
(Paul Malamud)
問: 2004年大選有哪些主要議題﹖
答﹕每次總統競選都會涉及多方面議題﹐而這次總統選舉看來很可能涉及兩大主題。第一是經濟﹐也就是經濟增長﹑就業和美國財政政策的總體狀況。第二是安全﹐人身財產安全﹐也就是美國人民在國內面對恐怖主義威脅的安全感﹐國家的安全政策﹐特別是阿富汗和伊拉克軍事行動產生的影響。
問﹕美國普通老百姓關心外交政策問題嗎﹖
答﹕公眾對外交政策的關注有起有伏﹐這取決於當時的國際環境。從大方面來看﹐在冷戰時期的某些時候﹐美國人民對外交政策極度關心﹔當然越南戰爭成了美國人關注的問題。我認為﹐"9‧11"事件將使外交政策成為2004年選舉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世界貿易中心和五角大樓遭受的恐怖主義襲擊使美國人民明白﹐我們並不像想象的那麼安全﹐我國絕大多數公民都對布希總統提出的我們必須主動向恐怖主義分子出擊的主張做出非常積極的反響。
"9‧11"事件使美國人民現在懂得﹐國內安全與我們的對外政策明確相關。毫無疑問﹐美國公眾對總統擁護程度的大幅度上升以及普遍認為他顯示出果斷的領導能力﹐都是基於他的外交政策行動﹐而不是由於他的政府在國內問題上的主張。
"9‧11"事件發生後﹐共和黨在民意調查中取得了巨大優勢﹐被認為是信得過的處理國家安全政策問題的政黨﹐而保持這一優勢便是總統連任的關鍵之一。努力縮小共和黨的這一優勢肯定是民主黨要重新入主白宮所必須達到的一個目標。
以美國為首的聯盟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取得決定性的軍事勝利後﹐遇到了戰後重建這一更為複雜得多的挑戰﹐這給批評政府的一派帶來機會﹐把這個問題變成一個競選議題。
問﹕在2000年舉行的上屆總統選舉中﹐布希和戈爾勝負難分。上次這種投票極其接近的情況會對2004年大選的戰術戰略產生什麼影響﹖
答﹕2000年總統選舉是在由最高法院以5票對4票決定終止在佛羅裏達州重計選票後定出勝負的。2000年選舉結果的重要意義在於﹐它再次證實了一個最根本的現實﹕我們國家的民主黨和共和黨勢力旗鼓相當﹐在每一個層次的民選政府以及在個體選民中﹐兩黨幾乎都是勢均力敵。
所以我認為﹐在戰略上﹐兩黨都會把2004年大選作為一場實力接近的選舉來對待。兩黨都認識到動員本黨的核心支援者參加投票將會有多麼重要。雙方都會為動員選民投票做出巨大努力。我想人們將看到一種極有意思的轉變﹐即選舉資源將被從電視宣傳廣告更多地轉用到落實選民和動員投票方面﹐儘管仍然會有不少宣傳廣告。
兩黨和各自的同盟利益集團將投入巨資﹐以動員擁護本黨的選民前往投票站投票。民主黨很可能會利用其核心支援者對2000年佛羅裏達州計票結果的不滿情緒﹐激發他們參加投票。
但值得記住的是﹐在2002年的國會中期選舉中﹐共和黨在動員選民投票方面佔了上風。他們對共和黨選民的動員比較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這是他們取得中期選舉勝利的原因。
問﹕各黨用什麼方法動員選民參加投票﹖
答﹕在有強制投票規定或者投票率很高的那些國家裏﹐這方面的情形與美國不同。在美國﹐所謂的正常情形﹐是指在總統大選中有50%的適齡選民參加投票﹐因此﹐如何使公民前往投票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要問決定美國人是否參加投票的因素有哪些的話﹐最主要的因素多半是資訊。有投票權的人是不是確實知道要舉行選舉﹖他們是不是知道有哪些候選人﹖他們是不是知道不同候選人和不同政黨之間的區別﹖
再有﹐他們是否喜歡其中的某一個政黨﹖他們是否與競選的某一方有某種聯繫﹖
第三﹐有沒有人告訴他們去投票﹖他們是不是親自被告知投票站在哪裏以及應該在什麼時間去投票﹖這最後一項因素是動員選民走出家門投票的重點。
動員選民投票的工作需要靠在基層建立群組織﹐通過電腦檔案找出很可能支援自己這派候選人的選民﹐然後通過打電話﹑直接發郵件﹑或者最好是親自接觸──理想的情況是通過與他們共事的人或同一社區的鄰居等可信賴的人──同他們聯繫﹐最後﹐在選舉日當天﹐再打電話﹐確保他們去投票站﹐有時還提供交通工具將他們送到投票站。這的確是一種很大的努力。
問﹕動員核心選民自然是最有效的。各黨的核心選民是什麼樣的人﹖
答﹕密歇根大學政治研究中心所做的人口學分析展示了兩黨不同的選民基礎。[見http://www.umich.edu/~nes/nesguide/nesguide.htm]民主黨最有力的支援者是非洲裔選民﹐通常十分之九投民主黨的票。西班牙裔選民也是支援民主黨的居多﹐但支援的比例為二比一或更小。工會會員家庭大多投票支援民主黨。低收入的勞工階層選民多數支援民主黨﹐雖然其中也有一些人趨於社會保守派﹐相當一部份人偶爾對共和黨候選人感興趣。對社會和文化族群問題的擔心在很大程度上是勞工階層選民和中產階層的男性白人選民支援共和黨的原因。
離婚者和單親家庭傾向於支援民主黨﹐而傳統夫妻家庭往往更支援共和黨。宗教歸屬和參加宗教活動和儀式的多寡也是判斷共和黨基本選民的有力特徵。一個人參加宗教禮拜越多﹐就越可能是共和黨人﹐投共和黨的票。主張宗教與教育或國家功能分離的人或者非信教人士多為民主黨的支援者。
收入較高的人往往傾向共和黨﹐經商人士尤其如此──從小工商企業家到大公司主管。然而﹐受教育程度高﹑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新專業人員越來越支援民主黨。
最後﹐各黨的選民基礎在地理分布上也有所不同。根據上屆總統大選後電視上展示的一張彩色美國地圖所用的標誌﹐人們把這些州分別稱做"紅州和藍州"。地圖上的藍州投的是民主黨的票﹐這些州集中在東西海岸﹐另外還有北部地區的一些州。紅州﹐即共和黨佔上風的州﹐則多分布在南部﹐在農業州和落基山脈諸州﹐另外還有幾個中西部的州。
從各州內也可看出不同政黨選民的分布情況。民主黨的基礎多在城市內和近郊區﹐而共和黨在遠郊區和農村地區更佔優勢。
民主黨的勢力在高科技發展地區日益壯大﹐而共和黨的主要勢力是在美國一些人口其實減少了的地區﹐也就是一些農村地區。共和黨在南部各類郊區都頗為得勢﹐包括在迅速發展的(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周圍地區。
總之﹐共和黨可以被視為是宗教與文化保守派﹑工商業者﹑南方及山區各州和中西部以及遠郊區和農村地區的政黨。民主黨的支援者則包括少數族裔﹑主張宗教與國家事務分離的人士和社會自由派﹑工會會員家庭﹑大城市和低收入居民以及東西海岸。當然﹐所有這些分類都是基於整體傾向。在每一類人口中都有著各種政治傾向。
問﹕在任總統在選舉中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
答﹕首先﹐大多數競選連任的在任總統都獲得成功﹐這是歷史事實。當然﹐並非所有在任總統都如願以償。其實﹐在最近歷史上﹐我們有過幾位未能連任的總統。1992年前一位布希總統和1980年卡特總統在都沒有贏得連任。福特總統也是這種情況﹐他並沒有被選為總統﹐而是接任總統﹐在1976年爭取連任的努力也未獲成功。
但是﹐總的說來﹐在任總統往往能贏得第二個任期。部份原因是﹐他們通常不必面對初選的挑戰﹐而初選會讓候選人暴露自己的弱點﹐使競選實力受到影響。不過﹐前一位布希總統﹑卡特總統和福特總統都在初選中受到挑戰。現任喬治‧W‧布希(George W. Bush)總統在這次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中沒有競爭對手﹐這對他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優勢。
其次﹐在任總統所處的地位使他可以主導被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所稱之為的"先聲奪人的講壇"("the bully pulpit")──駕馭競選議程﹐把公眾的注意力集中到有利於自己的議題上去。有時候﹐他們通過在外交政策和國內經濟政策上的行動﹐把自己處於能夠改變現狀的位置﹐從而為競選加分。作為在任總統﹐他們在籌款﹑積累資源等方面也會相對容易。他們可以把自己的一些優勢分散給黨的積極分子﹐而這也對競選有利。
至於在任總統的不利因素則是﹐任期內發生的好事會記在他們的功勞簿上﹐發生的壞事也往往會歸咎於他們﹐無論他們是否有這種功勞或責任。因此﹐總統任職於順遂時期﹐連任會是坦途一條。但在經濟不景氣或一項外交政策失利之時擔任總統﹐則是個重大不利。從很多方面來說﹐總統大選就是鑒定現政府政績的全民公決。
好年景是有利因素。壞年景顯然是不利因素。
問﹕布希總統的政治基礎人們是知道的。然而﹐大部份競選總統的民主黨人有著各種職務背景──有眾議員﹑參議員﹑州長﹑將軍。這些職務背景會對他們當選總統的機會產生什麼作用﹖
答﹕有一個說法是﹐美國參議院的大部份議員﹐每天早晨醒來在洗澡間照鏡子時從鏡子裏看到的﹐都是一個總統人選。但我們說﹐多數參議員受到"召喚"﹐很少人真正被選中。最近一位當選總統的參議員是1960年時的約翰‧肯尼迪(John Kennedy)。後來﹐有好幾位參議員曾被提名為總統候選人﹐但都在選舉中失利﹐其中包括參加1996年競選的鮑勃‧多爾(Bob Dole)和參加1972年競選的喬治‧麥戈文(George McGovern)。看來﹐參議院不是一個競選總統的特別可取的起點站。
多數最後贏得總統競選勝利的候選人﹐要麼是副總統﹐要麼擔任過州長。副總統職務是競選總統的順理成章的基點﹐雖然在任副總統並不總能獲得成功﹐就像阿爾‧戈爾(Al Gore)在2000年體驗到的那樣。州長職務已證明是產生總統人選的沃土﹐最近的例子就是喬治‧W‧布希﹐在他之前有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羅納德‧裏根(Ronald Reagan)﹑吉米‧卡特(Jimmy Carter)。這確實是個不一般的現象。軍旅生涯曾是蘊育十九世紀總統的沃土﹐但在當代﹐只有德懷特‧艾森豪威爾(Dwight Eisenhower)一人是從軍事統帥上升為最高統帥的。
問﹕有關競選籌款的法律對本屆大選結果會有什麼影響﹖
答﹕喬治‧布希在2000年提名過程中﹐成為首位謝絕接受公共(美國政府)等額補充資金而當選總統的候選人。按照法律﹐當時他這樣做﹐就使他的競選資金開銷不必受數額限制。結果﹐他在2000年籌集了超過一億美元的捐款﹐競選消費超過了民主黨對手。如果他接受了公共資金﹐將不得為競選如此花費。在2004年﹐鑒於候選人可依法接受個人捐助的金額從1000美元增加到了2000美元﹐布希的競選活動將再次放棄公共等額補充資金﹐在提名階段可籌到兩億美元之多的資金。
在沒有人挑戰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情況下﹐布希總統的競選班子可以利用這筆資金﹐以他們的方式向公眾描繪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並著手建立輔助說明動員選民投票的地方群組織。這是一個極大的優勢。
沒有一位民主黨候選人在該黨初選時期表現出有如此大的籌資能力。如果他們接受公共等額補充資金﹐那麼他們的競選資金開銷將被限制在接近5000萬美元﹐而其中大部份資金被用於2003年中和2004年頭幾個月爭取候選人提名的初選中。這樣﹐在贏得總統候選提名人﹑黨的代表大會結束以後的競選階段﹐資金已經所剩無幾。鑒於這種情況﹐預計會有一個或多個民主黨候選人放棄公共等額補充資金﹐最大程度地籌集和使用資金。
在初選競選活動結束﹑提名總統候選人的黨代表大會召開以後﹐候選人將再次決定是否接受公共等額補充資金﹐供大選之用。預期布希總統和民主黨總統提名人這時都會接受。
問﹕資金對總統競選的結果會有那麼大的作用嗎﹖
答﹕資金對有些選舉或在某些情況會下﹐會比對另一些選舉或在另一些情況下來得更重要。在競選聯邦眾議員﹑參議員和競選州長時﹐資金的作用極其重要﹐因為對大多數參選人來說﹐要讓選民了解自己﹐真正得到機會打破默默無聞的狀況﹐是需要大量資金的。
在爭取贏得總統候選人提名的過程中﹐資金也很重要。在這個階段﹐多數候選人知名度相對較低﹐他們需要有資金宣傳自己和自己的政綱﹐並且建立群組織。在大選中﹐資金的重要性相對減小﹐因為到了這個重要的競爭階段﹐會有一定程度的"免費"的媒體關注﹐會有電視轉播的辯論。選民大多從自己的政黨傾向出發來審視候選人。不過﹐在實力接近的選舉中﹐資金仍然對能否爭取到微弱優勢而取勝起決定作用。
問﹕在2004年大選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是能夠通過批評當政的布希總統就取得勝利呢﹐還是說﹐民主黨也需要確立某種積極的主題﹖
答﹕民主黨要成功﹐需要有兩個條件。其中絕對主要的是﹐他們需要拿出讓選民拒絕布希連任的理由。這個理由與其通過提出另一套主張來體現﹐不如更要通過讓公民表達出對喬治‧布希執政的不滿。
民主黨要重新問鼎白宮並重新取得對國會的控制﹐就需要有大量的選民表達類似這樣的情緒﹕"在經濟上我的生活安全感不如以前﹔由於反恐之戰勝券不穩和伊拉克局勢不明朗﹐我的人身安全感也不如從前。" 這是民主黨2004年入主白宮的一個必要條件﹐不過大概還不夠。
第二個條件是﹐民主黨需要達到一定的公信度。他們需要有一位得到美國人民信任的候選人﹐人們相信他能夠保護我們的安全﹐執行的方針政策將不會古怪極端﹑不會讓人感到給美國人民帶來的風險多於機會。
所以﹐的確﹐民主黨必須提名一位能提出可行的國家安全戰略﹑可行的經濟和國內政策策略的候選人。大多數美國人不會把布希總統的政策與民主黨人的方略做直接比較﹔真正的情況將是﹐當美國人確定總統的政績不一定值得讓他連任時﹐就會更仔細地審視民主黨人並考慮﹕"我們能相信他們嗎﹖" 這時候反對黨就必須提出可行的﹑積極的主張。
問﹕有句老話說﹐在總統競選過程中﹐候選人為了迎合本黨的基本選民會表示出較為極端的立場﹐民主黨向左﹐共和黨向右。情況是這樣嗎﹖這會在今後一年中影響候選人的政治行為嗎﹖
答﹕在最近的幾次大選中﹐成功的總統候選人並沒有落入這種模式。例如﹐喬治‧布希在2000年時設法做到了在爭取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過程中﹐提出讓他的保守派基本選民感到高興的實際政策﹐而在獲得提名後﹐則提出溫和與關愛的口號﹐以避免被人說成是極端保守或右傾。
比爾‧克林頓曾在自己的黨內拋棄了左右兩派對峙的傳統做法﹐努力通過其他方式既吸引基本選民﹐也吸引搖擺不定的選民。競選活動的積極分子確實往往在意識形態上表現得更加極端﹐共和黨人士的極端是向右﹐民主黨人士的極端是向左﹔但是﹐仍然有可能做到以不損害自己在競選中的立場的方式﹐吸引選民和提出主張。
問﹕在這次大選中﹐網際網路的作用是不是越來越大﹖
答﹕在大選中﹐不應把網際網路視為一種大規模的通訊形式﹐它不是電視廣告宣傳的替代手段。相反﹐網際網路的重要性在於﹐它成了一種群組織競選活動的方式──征集和群組織志願人員﹑籌款﹑協調基層活動﹑向支援者傳遞資訊等等。霍華德‧迪安(Howard Dean)發展了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在2000年選舉籌款上的成功﹐利用網際網路籌得大量資金。迪安和其他民主黨候選人都把網際網路當作進行群組織建設的一種手段。
就布希陣營而言﹐他們也明白網際網路的重要作用。他們在積極利用網際網路﹐用它來籌集資金﹑建立自己的地方群組織﹐並確保以一種既能激發資源又能有效分配資源的方式聯繫共和黨的積極分子。
因此﹐從這些意義上來說﹐網際網路將成為本次大選中的一個重要力量。
問﹕除了總統選舉之外﹐當然還要有眾﹑參兩院的選舉。這些選舉的形勢如何﹖
答﹕目前看不到向任何一個黨一邊倒的跡象。看起來更有可能出現的是一場旗鼓相當的選舉。
自1994年選舉以來﹐共和黨在眾議院一直佔多數地位。共和黨在參議院也曾佔微弱多數﹐在共和黨參議員吉姆‧傑福茲(Jim Jeffords)退黨成為無黨派人士之後﹐共和黨曾短暫地失去過多數地位。在2002年的選舉中﹐共和黨奪回了參議院的多數地位。很多分析人士通過觀察眾﹑參兩院選舉的結構認為﹐在不意外出現有利於民主黨的大潮的情況下﹐共和黨很可能在2010年以前始終保持多數黨地位。
造成這種情況的部份原因是﹐爭奪眾議員席位的選區的數量減少。而這又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近年來的因素之一是﹐共和黨成功地利用了一些州重新劃分選區的機制﹐使他們的選民更有效地分布在不同選區。在今年角逐眾議院435個席位的選舉中﹐只有10%的席位會出現激烈爭奪。鑒於共和黨具有作為執政黨的優勢﹑籌得更多的競選資金﹑在選區重劃中佔了上風﹐他們極有希望維持多數黨的地位。
在參議院﹐面臨改選的民主黨席位多於共和黨席位。要記得﹐每一個選舉年都有三分之一的席位需要改選。參議員的六年任期是相互錯開的。現在有更多的民主黨席位要改選﹐而這些席位又多在"紅色"(更保守的)州﹐那些是2000年布希得勝的州。
所以說﹐只有在總統選舉中出現向民主黨一邊倒的局面時﹐民主黨才有機會成為國會中的多數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