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及其傳播的資訊
Photograph by Steve Liss, Time Magazine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美國人在家裏,在工作中或在汽車上平均每天花八小時用於印刷品傳媒和電子傳媒。這其中,有四小時用於看電視,三小時聽廣播,半小時聽音樂錄音,另外半小時讀報紙。 資訊在美國社會中所起的核心作用可以追溯到當年美國憲法起草者的一個基本信念,那就是:充分瞭解情況的民眾是其自由的最強有力的捍衛者。起草者將這一想法落實到憲法第一修正案中,明確指出:"國會不得制定剝奪言論自由或出版自由的法律......"這條法律的必然結果便是,新聞成了政府行為的監督者,並使公眾關注民選官員的不軌行為和對公民個人權利的侵犯。 憲法第一修正案及其背後的哲學思想使得美國的傳媒在新聞報導和發表觀點方面有極大的自由。1970年代,美國記者揭發了水門事件,這-醜聞以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辭職而告終。同在70年代,美國報界發表的《五角大樓文件》,將美國越戰的有關文件分類公諸於眾。在某些國家,報導官員的腐敗行為會導致被捕或查封報館,但在美國卻可以自由地進行這類報導。在美國,不可以查封媒體,也不可以誹謗政府,而政府官員必須證明對他的報導不僅都是不實之詞,而且完全是惡意中傷,之後才可以挽回名譽損失。
1990年,報紙慶祝自已在美國創立300週年,1690年殖民地的第一張報紙《海外與境內公眾事件》只存在了一天便被英國官員查封。但其他報紙卻紛紛出臺,到1730年代,殖民地報紙的力量已壯大到足以批評英國總督的地步。1734年,紐約總督指控《紐約週報》的出版商約翰‧彼德‧曾格犯有誹謗煽動罪。曾格的律師亞歷山大‧漢密爾頓據理力爭;認為"事實確鑿無誤",完全有理由發表報導。陪審團作出決定,支援出版自由,宣佈曾格無罪。 到1820年代,美國已有大約25家日報和400多種週報。霍勒斯‧格裡利於1841年創辦的《紐約論壇》報很快便成了全國最有影響的報紙。約瑟夫‧普利策和威廉‧倫道夫‧赫斯特這兩位媒體巨人,在美國內戰(1861-1865)後分別開始締造自己的報業王國。迫於激烈的競爭,他們求助於"花邊新聞",即用聳人聽聞卻往往不很準確的報導來吸引讀者。20世紀初,報紙編輯們認識到,吸引讀者的最佳辦法莫過於不帶偏見地將故事的各個側面完整地告訴讀者。客觀報導便是當今美國新聞界最重要的傳統之一。20世紀早期,新聞界的另一重要特點便是赫斯特集團管理下的多家報紙連鎖經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一趨勢逐步升級,目前報業連鎖集團已擁有美國75%左右的日報。 隨著電視在40年代和50年代的出現,這一新的電子傳媒開始吞食報紙的發行量:讀者因為可以在電視中看到當天的新聞,便開始漠視下午的報紙。在1971年,66個城市中至少有兩份日報,一份在上午出版,一份在下午出版,到1995年,只有36個城市擁有兩份以上的日報。 總的來說,日報的數量僅有少量減少,1946年時為1,763種,到1994年為1,534種,而週日報紙卻從1946年的497種增至1994年的889種。兩者相加,美國報紙的數量排世界第一,發行量也居世界第一,達13,500萬份。然而,美國幾家最大的報紙近年來的發行量卻在下降,原因可以解釋為人們越來越多地從電視和其他媒介獲得新聞。 以發行量計算,1995年美國最大的五家日報為:《華爾街日報》(1,823,207),《今日美國報》(1,570,624),《紐約時報》(1,170,869),《洛杉磯時報》(1,053,498)和《華盛頓郵報》(840,232)。《今日美國報》是這五份報紙中最年輕的一個。1982年,甘尼特報業連鎖集團在進行了大量調研之後發行了這份全國性報紙。它依靠大膽的版面設計、彩色照片和簡短的文章來吸引厭倦了傳統的長篇大論而喜歡新聞"速食"的城市讀者。 《今日美國報》的誕生得益於新科技,而其他報紙也依靠新技術擴大自己的國內、國際讀者群。《今日美國報》在佛吉尼亞州阿靈頓編輯排版,然後通過衛星傳送到分佈在全國各地的32個印刷點和設在歐洲及亞洲的兩個印刷點。《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合辦的《國際先驅論壇報》是一份國際性報紙,通過衛星傳送到全球11個城市印刷,在164個國家發行。 1992年,《芝加哥太陽時報》開始通過"美國在線"向讀者提供文章。"美國在線"是最早將個人電腦與網際網路相聯繫的公司之一。1993年,《聖何塞信使報》開始從每日文章中選出一大部分,並將照片和插圖縮小,提供給"美國在線"的訂戶。1995年,八家傳媒公司宣佈成立一家新公司,聯手創辦網上報紙網路。現在,多數美國報紙都可以在網際網路上找到。任何人只要將自己的電腦與網際網路聯網,就可以在家裏或辦公室裏瀏覽全國的報紙。
美國第一份報紙誕生之後過了半個世紀,才有了美國第一份雜誌,又過了更長一段時間,雜誌才有了廣大的讀者。1893年,美國有了第一份大量發行的雜誌。1923年,亨利‧盧斯創辦了美國第一份新聞週刊《時代週刊》。電視的出現分流了大發行量雜誌的廣告收入,致使一些週刊最終停刊:《星期六晚郵刊》於1969年,《觀察》於1971年,《生活》於1972年。(後來《星期六晚郵刊》和《生活》又以月刊的形式復刊。) 為了與電視抗衡,雜誌出版商盡力使自己的雜誌適合於某一特定的讀者群,而不再面向廣大讀者。人們可以想到的任何一個專題,幾乎都有了相應的雜誌,包括《網球》,《汽車屋生活》和《鐵路經營模式》。還有一些雜誌將讀者劃分成區段,分別對待,以引起他們的興趣。比如,《電視導刊》、《時代週刊》和《新聞週刊》都出版地區版。有些雜誌還試著將每一期雜誌的內容個人化,以迎合某一位讀者的興趣。 雜誌專門化的趨向導致美國雜誌數量從1970年的6,960種猛增到1994年的1.1萬種。1994年有50多種雜誌的發行量超過100萬種。發行量最大的兩份雜誌都是面向退休者的讀物:《全國退休教師協會及美國退休人員聯合會公報》(2l,875,436)和《現代成熟》雜誌(21,716,727)。發行量居前五名的另外三種雜誌是《讀者文摘》(15,126,6644)、《電視導刊》(14,037,062)和《國家地理》雜誌(9,283,079)。 1993年,《時代週刊》發行全國第一個網上版,在雜誌擺上報攤之前,讀者就可以通過電腦讀到它的內容。1996年,軟體巨頭比爾‧蓋茨創辦了一份政治文化雜誌《斯雷特》,本打算只在網上發行(但《斯雷特》的出版商很快決定增加印刷版)。 在雜誌發展的同時,一種將雜誌與報紙結合而成的新媒體-新聞簡報,在70年代開始流行。典型的新聞簡報為每週一刊或兩週一刊,往往只有短短的四至六頁篇幅,所用的紙也不貴。新聞簡報圍繞某些專題收集、分析資訊。比如《南方政治報道》包括美國南方各州所有的競選新聞,而《聯邦貿易委員會觀察》則不會漏過聯邦貿易委員會的一舉一動。出版新聞簡報僅需少量採編人員,有時候只要一個記者和一台電腦就夠了。 繼新聞簡報之後又出現了"愛好者雜誌",這種雜誌發行量較小,但極富個性,其內容有時僅僅是為了讓人大吃一驚。比如《恐懼》便是一份專門登載各種恐怖故事的這類月刊。
始於1920年的商業廣播將一種新的娛樂形式和傳播資訊的方式直接帶入美國家庭。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懂得廣播是一種十分有用的與大眾溝通的媒介。他的"爐邊雜談"在大蕭條時期向國人隨時通報經濟進展的情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則介紹軍事動態。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電視的普及使廣播電台的經營者重新思考自己的節目設置。在戲劇、喜劇表演和各種各樣演出的可視性方面,廣播無法與電視抗衡。於是很多電臺改播音樂,中間插播新聞和特寫。從50年代開始,收音機成為美國汽車中的標準配件。隨著美國人在上班的路上紛紛打開收音機,廣播重獲新生。 與中波電臺相比,聲音質量更好但覆蓋範圍較小的調頻電臺的增多在70年代和80年代使廣播電臺在節目設置上兩分天下。調頻電臺在音樂節目中獨領風騷,而中波電臺轉向以全新聞和談話節目為主。 談話節目的歷史僅有25年,當時的節目有一個主持人,一位知名人士或某個問題的專家,而聽眾有機會打進電話提問題,或在直播中闡述自己的觀點。現在美國的一萬家商業電臺中有近一千家有這種電話參與式的節目。 儘管電視的地位舉足輕重,廣播取得的成就也仍然令人刮目。1994年,99%的美國家庭中至少有一台收音機,每個家庭中平均有五台收音機。除去一萬家商業電臺外,美國還有1,400多個公共廣播電臺,其中大多數是大學或其他公共機構經營的電臺,以教育為目的、經費來公共基金和私人贊助。1991年,美國有1,200多萬人每週收聽"美國公共電臺"下屬的430個公共電臺。"美國公共電臺"總部設在首都華盛頓,是一個全國性的非盈利組織。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電視已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媒體,在國家選舉和人們的生活方式等多個方面發揮巨大的影響力。幾乎每個美國家庭至少有一台電視機,1994年這個數字為9,700萬。65%的家庭至少有兩台電視機。 從50年代到70年代,靠廣告收入經營的三大私人電視網NBC全國廣播公司、CBC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和ABC美國廣播公司播出的免費節目控制著90%的電視市場。到80年代,通過衛星傳送的付費有線電視迅速普及,動搖了三大電視網的特權地位。到1994年,將近60%的美國家庭收看有線電視。非電視網的節目吸引了30%以上的觀眾。新的有線頻道中有一些全天24小時播放電影;泰德‧特納創辦的CNN有線新聞網24小時播放新聞;音樂電視則播放音樂電視節日。 與此同時,第四大商業電視網"福克斯"成立並向三大電視網發起挑戰,數家原本同三大電視網之一合作的地方電視臺已開始同它合作。繼而又有兩家全國電視網出臺:"西屋廣播公司"和"聯合新聞網"。有線電視臺的頻道也在日益增多。 美國共有335家公共電視臺,每家都獨立經營,為各自的社區團體服務,但又都統一在公共廣播服務局這樣的全國性機構麾下,並由服務局提供節目。美國納稅人也為公共電視臺提供部分經費。估計每週大約有8,700萬美國人觀看公共電視臺的節目。"芝麻街"便是最受歡迎的節目之一。這個兒童節目通過木偶、卡通、歌曲和小品教幼兒讀寫算。 從70年代後期開始,美國有線電視公司開始向某些特定人群提供服務。"無聲網"播出的節目都配有手語和字幕,以滿足有聽力障礙的觀眾的需要。1988年,克裡斯托弗‧惠特爾創辦"一頻道"有線網,播出教育節目和廣告。美國高中學生中約有40%收看他的節目。另外,電腦、電視和光纜的結合使互動型電視成為可能,也就是說,觀眾可以同時選擇收看多個電視節目。
很多美國人因為子女在電視中收看到過多的暴力而不安。迫於民憤和國會的壓力,四大電視網,即美國廣播公司、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全國廣播公司和福克斯於1993年一致同意在每個節目開始時告知家長節目包含多少暴力內容,有線網也同意採取類似的做法。1996年,商業電視網和有線電視網進一步採取措施,根據節目中所包含的暴力、性和髒話,為節目標出等級。顯示節目等級的標記在節目開始時會出現在螢幕上,並會在節目播出時多次出現。 這種自願採取的措施似乎便於政府對節目內容進行管理,但卻很可能違背了憲法第一修正案的規定。另有一個技術措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1998年,一種配有"V晶片"的電視機開始在美國出售,有了這種裝置,父母就可以把他們不願讓子女看到的節目鎖起來。 人們對電腦中使用的語言和形象也有類似的微詞。國會最近通過一項法案,意在禁止不潔語言和圖像在電腦中使用。但聯邦法院以違反憲法為由將這一法案壓了下去。這個問題可能只有兩種解決辦法,一是孩子使用電腦時父母密切進行監督,再就是開發出某種技術手段,限制某些電腦功能。 如今美國人面臨的與媒體有關的最大分歧與技術無關,而是關於一個古老的概念:個人隱私。一個人成為公眾知名人物之後,他或她的生活中是否應有某些領域"禁止入內"。1998年,一位取得領先地位的總統競選人加裡·哈特參議員在他與一個年輕女士之間的關係被新聞曝光後退出了競選。兩黨的政治家都抱怨說報界"無事生非",而國會中一些保守的議員則斷言,媒體偏袒自由派。很多批評者相信,越來越善於窺探隱私的媒體,將使有能力的人不肯涉足政界,不論他們的信仰如何。 與此相反,過去的記者幾乎都與政治家合謀,向公眾隱瞞他們個人的弱點。人們不為佛蘭克林‧羅斯福總統殘疾的身體拍照,也不會在文章中提及此事。1944年,他第四次競選總統時,有關他重病纏身的事實一直瞞著選民。即便公佈了事實,大多數美國人還是會選羅斯福總統,但是以今天美國人的觀點來看,隱瞞事實似乎不夠誠實,因為他們相信,在一個民主的國家,通報資訊要比壓制消息好得多。
|
現在,多數美國
|
回到第11章 | 至假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