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and Commercial
red line

~ 1~
人民

~ 2 ~
地理

~ 3 ~
歷史

~ 4 ~
政府

~ 6 ~
教育

~ 7 ~
科學
與醫藥

~ 8 ~
宗教

~ 9 ~
社會服務

~ 10 ~
藝術

~ 11 ~
運動與
娛樂

~ 12 ~
媒體

假日

目次

美國工商業

red line


Photograph from Digital Stock

1925年,卡爾文·柯立芝總統說"美國的主業是工商業。"這句話實際上比文字本身更加精練。用"首要之事"代替"主業"你就找到了美國繁榮背後企業家精神的精髓。

本章分析農業和美國的第一產業、美國式的大規模生產勞工運動以及國家的經濟制度。


red line

 

農民之邦

在過去的200年中美國的農業發生了令人矚目的變化。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1775一1783年),全國95%的人口務農。今天這一數字還不足2%。雖然個人或家庭擁有美國所有農場中的85%,但他們僅擁有64%的耕地。其餘的土地為大小公司所有,農業及相關產業已經成為大商業 ─"農業商業"。農業雖然發生了許許多多的變化,但它仍是美國生活中一個不變因素,生產的糧食安全、充足而且價格低廉。

在美國歷史初期,農民為國家其他領域確定基調。農民從來就沒有像神話故事所描述的那樣自給自足,他們依賴著變化不定的氣候和市場。然而,他們卻依然顯示出一種令全國其他人口所景仰和效仿的個人主義和平等主義精神。

隨著住區從東向西的拓展,美國農業取得了世界大多數地區不可比擬的富足和多樣。這在今天依然如此,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土地面積大和大自然的慷慨贈予。只是在美國西部少數地區降雨量有限,存在沙漠。而在其他地區,降雨量都適中或充足,河流和地下水為需要水的地方提供灌溉。大片大片的平原或丘陵,特別是在中西部,土地為大規模的農業生產提供了理想的條件。

在美國的大部分地區,土地多,勞動力少,不宜於採用英國制度,即一個有地產的紳士擁有大片土地,大多數農民都是佃農的制度。北美的農業開始建立在大量家庭農場的基礎之上此外,這些農場往往坐落在不同的地方,相互隔絕,而不是簇擁在一起形成一個個村莊,從而強化了農民的個人主義和自給自足精神。

美國的農民樂於接受新技術是其典型特點。19世紀新工具或新發明層出不窮。例如,長柄大鐮刀和配禾架代替了收割鐮刀,後來在1830年代又讓位於塞拉斯·麥考密克的機械收割器。到美國南北戰爭時期(1861-1865年),草料收割、打穀、割草和耕種都開始用上了機械,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

促使農業增產的又一個因素是19世紀末期定居者迅速湧入密西西比河流域。聯邦政府採取多種措施鼓勵國內人口遷徒,其中包括《宅地法》。該法於1862年通過,向每個定居家庭提供65公頃"宅地",只象徵性地收取少量費用,以此鞏固了已有的小家庭農場模式。

在這一時期,各種發明和鼓勵農業的政策十分成功,生產過剩在南北戰爭之後已成為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由於需求跟不上供給速度,農民的農產品價格下降。 自1870年代到1900年的那一段歲月美國農民特別艱難。

 

red line

政府作用

1862年成立了農業部。此後聯邦政府對農業事務發揮直接作用,甚至教授農民如何提高土地產量。在20世紀初出現一個時期的繁榮之後,農產品價格在20年代開始下跌。30年代的大蕭條使價格愈加低彌,到1932年農產品價格跌至1920年水平的二分之一以下。成千上萬的農民破產。許多現行農業政策都可追溯到30年代這絕望的10年和新政的挽救措施。

今天一系列錯綜複雜的立法體現了美國的農業政策。從理論上說,生產過剩是導致農產品價格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一些情況下,政府付款給農民要他們少種莊稼:某些商品可作為擔保獲得聯邦貸款或"價格支援"。虧額付款支付給農民以補貼國會為某些農產品定的 "目標價格"和實際出售價格之間的差額。在西部各州聯邦水壩和灌溉渠系統以貼補價向農民供水。

價格支援和高額付款僅適用於穀物、奶製品和棉花等基本產品,許多其他作物沒有聯邦補貼。農業補貼計劃受到批評,其理由是計劃使大型農場獲益,從而加快向更大和更少農場發展的趨勢。例如。最近有一年,銷售額超過25萬美元的農場 - 僅佔全國農場總數的5%-得到了政府向農場支付款額的24%。減少政府在農業部門的作用,減少給農民補貼的運動日趨高漲。但重要的經濟利益保護著現行的農業政策,改革建議在國會引起了激烈辯論。


red line

長期觀點

總的來說,美國農業是一令世人矚目的成功的故事。美國消費者的食品開支比其他許多工業國家的消費者少,美國三分之一的耕地所生產的農產品必須出口。1995年,農產品出口以近2:1的比例超過進口。

然而,農業上的成功也付出了代價;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認為,美國農民大量使用人造肥料和除草殺蟲劑等化學製品破壞了環境。有毒農用化學品經常流入全國的淡水、食品和空氣中, 州和聯邦各政府官員雖然在保護這些資源時保持著高度警惕,但也無濟於事。

與此同時,美國各地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在尋找長期的解決方案。他們利用諸如基因嫁接等新技術以期培育出生長快、不用有毒化學品即可抵禦蟲害的農作物。


red line

 

美國式的大規模生產

1922年,美國汽車製造商亨利·福特發表自傳《我的生平和事業>>當時用各章標題構成了一"系列問題:"怎樣才能用省錢的方法辦好事情?"金錢--主宰還是奴隸?" "為什麼貧窮?"等等。

幾代美國工商界的領袖人物感興趣的就是這些問題。商界人士在努力尋找答案時力圖做到花較少的錢製造和分配較多的商品:取得更大的利潤。他們顯然已經做到了這一點。

由於數次移民浪潮。美國在19世紀至20世紀初人口迅速增加,此時的工商業日益發展。人口增加的速度之快足以源源不斷地提供一大批工人,但並不超過經濟的承受能力。

美國人的某種性格亦推動了工業的發展,這便是強烈的企業奉精神。有人認為這種衝動源自宗教,即把艱苦的勞動視為令上帝愉悅的清教或新教的倫理標準。但其他人提出了質疑:一些美國商人.特別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強盜資本家"時代商人的殘酷無情是否符合深切的宗教情懷。

18世紀末,美國製造商們實行了把許多工人集中在一個地方工作的工廠管理制。後來又增加了某些新的內容,即1800年發源於軍械工業的美國大規模生產制度。這種新的制度利用精密工程學將製造變為替換部件的組裝形式。這又反過來使分階段製造成品,每個工人專門從事單項工作成為可能。

1830年代開始修築鐵路。這標誌著美國新時代的發端。1862年,。國會劃地建設第一條橫跨大陸的鐵路、加快了建設速度。鐵路把國內邊遠地區連接在一起,組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跨大陸的市場,推動了居住區的發展。鐵路建設也刺激了煤炭和鋼鐵的需求--對南北戰爭後迅速發展起來的重工業的需求。


red line

 

工業大國

1890年進行的調查第一次表明美國工廠的產量超過了美國農場的產量。此後美國工業經歷了一個迅速發展的時期。到1913年,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工業產品來自美國。 同年,汽車大王亨利·福特開始建立了活動式裝配線,這是用傳送帶向工人傳送汽車零配件的方法。這一革新提高了效率,使勞動力成本大量節省成為可能。這也鼓勵工廠經理去研究工廠運作以便
提出更高效、成本更少的工作組織方式。

成本減少,使工人的工資增加,消費價格下降。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有財力可以購買自己國家生產的產品。20世紀上半葉,汽車、冰箱以及廚房爐具等消費品的大規模生產推動了美國生活方式的革命化進程。

然而,活動式裝配線卻因其對工人產生麻木性影響而受到指責,查理·卓別林的電影《摩登時代》(1936年)也對此大加諷刺。近年來,工廠經理們又發現產品的質量與製造產品的速度和效率同等重要,心情煩躁、情緒不好的工人的工作質量往往很差。美國許多工廠對裝配線進行了改造,其中也包括汽車製造廠,"質量循環"從始到終組裝一部完整的汽車,工人有時幹不同的工作。


red line

 

後工業經濟

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避免了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的毀滅性破壞,這是美國人的運氣。在1945年第二次大戰結束時,美因已經成為世界上生產力最大的國家。"美國製造"這句話成了高質量的象徵。

20世紀,一些美國產品歷經興衰。汽車工業長期以來一直是美國經濟的支柱,現在正奮力面對外國競爭的挑戰。面對勞動力價格更加低廉的國家的競爭,服裝業已經衰落。但其他製造業已興起並迅速發展起來,其中包括飛機和行動電話、微電路和宇宙衛星、微波爐和高速電腦。

許多新興的產業自動化程度往往很高,因此所需工人比傳統產業少。隨著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和老產業的衰落,美國工人在製造業的就業比例已經下降。目前,服務業已在經濟中占主導地位,一些觀察家因此稱美國為"後工業化"社會。這些產業出售服務而不是製造某種產品包括消遣娛樂、餐飲旅館、通訊和教育、辦公室管理、銀行和金融。

雖然美國在歷史上有時奉行某種孤立主義的外交政策,但在商業事務中一般卻帶有強烈的國際主義特徵。美國商業的存在在世界其他國家引起的反應錯綜複雜。有些國家的人民對其文化的美國化深惡痛絕;還有些國家的人民指責美國公司向外國政府施加壓力,為美國的政治經濟利益服務而不是為當地利益服務。另一方面,許多外國人十分歡迎美國產品和投資,以此作為提高其生活水平的一種手段。

美國投資者向別國經濟注入新的資本,從而啟動一些不可預測的力量。有些美國人擔心美國工商業向國外投資,是在培育未來的競爭對手。他們看到美國政府的政策帶來了日本戰後經濟復甦,他們看到美國公司與日本共享技術並派專家去教日本人學質量控制,日本人已利用這些做法達到了新的利潤高度。然而,1993年正式批准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證明美國一直致力於保持國際貿易的活力。


red line

 

工會

1800年前後發展起來的工廠制度極大地改變了工作條件。僱主不再與僱員肩並肩一起工作了。他成了管理人員。隨著機器開始承擔起製造任務,熟練工人發現自己被降到了普通工人的地位。時運不濟,他們便有可能被工資更低的新工人所取代。

隨著工廠制度的發展,工人們開始組成工會以保護自身利益。第一個定期舉行會議和收取會費的工會是費城製鞋工人於1792年成立的工會。此後不久,波士頓的木工和皮革工人以及紐約的印刷工人也組織了起來。工會會員就他們認為合理的工資達成一致意見,發誓不再為發放工資少的僱主工作並向僱主施壓讓其只僱用工會會員。

僱主通過法庭進行反擊。法庭一般裁定工人的統一行動是針對其僱主和社區的有預謀的非法行動。但1842年麻塞諸塞州最高法院認為工人以和平方式開展的工會活動不屬非法。此裁決被人們普遍接受,此後許多年工會都不必擔心有關預謀指控的問題。工會的行動超出了工資範圍,掀起了爭取10小時工作日和反對童工的運動。一些州議會對此作出了積極的回應。


red line

 

鬥爭與成功

1865至1900年,工業發展突飛猛進。就業大軍,特別是重工業的就業大軍發展迅猛。但在經濟大蕭條時期新工人蒙受痛苦。有時伴隨著暴力的罷工變得司空見慣。許多州立法機關通過了新的預謀法律旨在鎮壓工人。

因此,工人建立了全國性組織。1880年代,勞動騎士團成員發展到15萬人,後來各報紙把勞動騎士團描繪為危險的激進分子,使該團體迅速瓦解。存在時間更長的是美國勞工聯合會(勞聯)。該聯合會是雪茄工人工會領袖塞繆爾·龔帕斯於1886年發起成立的。勞聯由幾個手工業工會及其會員組成,1904年會員人數迅速增至175萬,成為全國最大的勞工組織。

當時歐洲的許多工人正在加入要求廢除資本主義的革命工會組織。許多美國工人追隨龔帕斯的領導。他努力尋求的是工人更多地分享到他們出力生產的財富。1905年由43個反對勞聯政策的團體代表發起成立的世界產業工人聯合會提出了一個不同的激進觀點,主張通過罷工、聯合抵制和破壞來推翻資本主義。該組織反對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併力圖使戰時的美國銅生產陷入癱瘓。1912年該聯合會成員人數迅速達到10萬高峰,但到1925年卻幾乎完全消聲匿跡。其原因是聯邦政府對其領導人提起公訴,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之後全國存在著一種反對激進主義的情緒。

1900年代初,勞聯與美國進步運動(參見第3章)的代表實行聯合。他們共同發起了爭取州和聯邦法律支援勞工的運動。他們的努力最終使各州通過法律禁止使用童工、限制婦女工作時間和制訂工人工傷賠償計劃。在聯邦一級,國會通過法律保護兒童、鐵路工人和海員,並在總統內閣成立了勞工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工會取得了極大發展,到1919年1月,勞聯的成員已超過300萬。


red line

 

紅色恐怖和大蕭條

1920年代初,已經組織起來的勞工似乎比以往更加強大。但俄羅斯的共產主義革命卻引發了一場"紅色恐怖",即害怕革命也會在美國爆發。此時,全國許多地區的工人正在為爭取提高工資而舉行罷工。一些美國人認為領導這些罷工的是共產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在進步時代,美國人曾傾向於同情勞工,此時他們卻十分憎恨他們。法庭又一次限制工會活動。

在經濟大蕭條時期,鐘擺又擺回到工會一邊。作為其新政的內容之一,佛蘭克林·羅斯福總統發誓要幫助"被遺忘的人們",即失去土地的農民或失去工作的工人。國會保證工人參加工會和集體討價還價的權利,並成立了全國勞工關係委員會解決工會和僱主之間的糾紛。

不久之後,勞聯內部熟練的手工業工人和產業工人之間出現緊張關係,導致了一個新的勞工組織,即產業工會聯合會的成立。新組織迅速發展起來,到1930年代末期其成員人數已超過勞聯。

大蕭條對就業產生的影響到美國1941年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告結束。工廠需要更多的工人製造飛機、船隻、武器及其他戰爭供給品。到1943年,軍隊服役人員達1500萬,美國出現了勞工短缺。便鼓勵婦女填補空缺(社會態度的大轉變)。不久之後,兵工廠內每四個工人中就有一個是婦女。


red line

今天的勞動大軍

戰後爭取提高工資的罷工浪潮席捲全國。僱主們指控工會掌握的權利太大,國會也同意這一意見。它通過法律,使要求僱主必須僱用工會會員的"封閉工廠"協定成為非法,並允許各州頒佈"工作權利"法,禁止簽訂要求工人受雇後加入工會的協定。1955年勞聯和產聯實行聯合,組成了新的勞聯--產聯組織。

近幾十年內,加入工會的工人比例一直呈下降趨勢。其中原因是工會的堡壘重工業走向衰落以及自動化在不斷取代"藍領工人"。即使如此,已經組織起來的勞工依然是美國經濟、政治中的一股強大力量,而且工作條件持續得到改善。

與此同時,勞動大軍小的婦女人數比以前有所增加。雖然美國一周工作的時間通常在35至40小時之間,但也有許多例外情況:人們半日制下作成"彈性"工作(例如工作四天,每天工作10小時,而不是七、八小時,第五天休息)或借助電話、電腦和傳真機等通訊手段在家工作。


red line

 

美國經濟制度

在美國1776年宣告獨立的同一年,蘇格蘭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撰寫了"國家的財富",這本書對美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像許多其他思想家一樣,斯密認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人們自然有其自私的一面,並被調動起來從事製造和貿易以取得財富和權力。斯密的獨創性在於他認為這些活動是有益的,因為它們將提高生產,加劇競爭。結果,商品流通涉面更廣、價格更低、創造了就業機會、增加了財富。雖然人們的行為可能出於使自己富起來這一狹隘願望。但斯密指出"一隻無形之手"在引導他們使社會富有和得到改善。

大多數美國人認為在除了資本主義以外的其他任們制度下他們的國家都不可能發展成為一個經濟大國。這種資本主義也被稱為斯密思想所必然產生的自由企業制:政府應盡可能少地干預工商企業。


red line

 

證券市場

在美國歷史的早期,人們就認識到把錢借給想建立企業和發展企業的人可以營利。時至今日,美國小企業主還常常從親友或銀行借來他們所需的資金。但大型企業則更可能通過向沒有關係的各方出售股票或債券獲得現金。這些交易往往發生在證券交易所或證券市場。

1531年,歐洲人在比利時安特衛普建立了第一家證券交易所。1792年,這種股票市場的組織形式傳入美國並日趨興旺,這在坐落於全國金融中心紐約市華爾街地區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內尤為如此。

除了週末和假日,證券交易所每天都十分繁忙。股票的每股價格一般都很低,即使收入不多的美國人也買賣股票以期賺取定期的股票紅利。他們還希望股價過一段時間就會上漲,以便拋出股票賺得更多的利潤。當然,不能保證股票背後的企業經營良好。如果企業經營不好,紅利會很少或根本沒有,股價也會下跌。


red line

 

已經改變的制度

亞當·斯密很容易就能認出美國工商業以前的一些特點,但其他方面就認不出來了。如上所述,美國19世紀的工業發展使男女勞動者作出了巨大犧牲。工廠主常常要求他們工作很長時間,而工資卻很低,提供給他們的工作環境不安全,不利於健康。他們還僱用貧苦家庭的兒童。雇工中存在歧視現象:美國黑人和一些移民群體的成員遭到拒絕或被迫在極其不利的環境下工作。企業主充分利用政府缺乏監督的機會搞壟斷,排除競爭,漫天要價,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大發橫財。

針對這些弊端以及在工會和進步運動的堅持下,美國人於19世紀末開始修正這種毫無約束的資本主義。1890年,《謝爾曼反托拉斯法》朝著打破壟斷的方向邁出了第一步。1906年,國會通過法律要求準確貼出標籤標明食品、藥品以及肉類檢驗的情況。在大蕭條時期,羅斯福總統和國會頒佈旨在緩減危機的法律。其中有的法律規範股票買賣行為,規定不同產業的工資標準和工作時間,對食品、藥品和化妝品的生產、銷售實行更嚴格的控制。

在最近的幾十年中,一些相關的美國人認為亞當·斯密的思想沒有考慮到私有企業決定對自然環境所產生的積累性影響。成立了一些新的聯邦機構,如環境保護署,制定了新的法律法規以確保工商企業不對空氣和水造成污染,劃出足夠的綠地供人們享用。

所有這些法律規定已經完全改變了美國資本主義,用一位作家的話說是"已把它從一匹自由狂奔的野馬變成了一匹套上籠頭和馬鞍的馬"。今天在美國,人們幾乎已買不到一件不受政府某種規定影響的商品。

保守派政界人士認為,政府對企業的管制過多。他們指出公司必須遵循的某些規定不必要且代價太大。針對這些抱怨,政府正在努力減少向企業規定的報告報表,制定一些企業必須達到的總目標或標準,而不是對其運作提出煩瑣的規定。

如果說有什麼阻礙發展的東西存在的話,那就是,規範企業行為的規章制度今天看上去似乎阻止不了躊躇滿志的美國人去實現其夢想 - 並且常常戰勝它們。一個這樣的企業家就是比爾蓋茨。蓋茨於1975年創建了一家名為微軟公司的電腦軟體公司,當時他才20歲。僅20年之後,微軟公司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軟體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僱員達兩萬人,每年的淨收益超過20億美元。

red line

回到目次


 

大多數美國
人認為在除
了資本主義
以外的其他
任何制度下
他們的國家
都不可能發
展成為一個
經濟大國
政府應盡可
能少干預
工商企業。

Back 回到第4章 至第6章Next 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