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給密歇根州某青少年活動中心繪製壁畫的休息時間,這位藝術家展示他的霹靂舞功夫。
© AP Images/Jim Slosiarek/The Gazette
|
城市青少年創造的表達法已經通過所謂嘻哈一代進入主流英語。埃米特·G·普裡斯第三 (Emmett G. Price III) 博士現任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市東北大學音樂與非裔美國人研究專業助理教授。他撰有Hip Hop Culture (嘻哈文化) (ABC-CLIO出版,2006年) 一書,並且是Journal of Popular Music Studies (流行音樂研究雜誌) 的總編輯,以及即將出版之三卷集Encyclopedia of African American Music (非裔美國人音樂百科全書) (Greenwood Press出版,2008年) 的執行編輯。
語言是社會的產物。隨著社會的演進,語言也會不斷推陳出新。語言變化的最佳標誌之一就是詞彙的快速增加。過去30年裡,美國的詞典一直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充。反映全球各文化對美國文化之豐富貢獻的詞彙,為適應科學技術發展而創造的詞彙,當然還有代表現代文化的詞彙,共同擴充了英語的內容。而最後這個類別則比任何其他影響都更迅速地改變了英語。
這些變化源於青少年創造的詞彙,他們在歸納和標記自己面臨的現狀時希望使用新的表達方式,即代表新思考、新求索、新願望、新想法 (即使那些想法並非那麼新) 的詞彙。在The Hip Hop Generation (嘻哈一代) 一書中,作者巴卡利·基特瓦納(Bakari Kitwana)將嘻哈一代的生辰年份界定為1965年至1984年。顯然,以1984年為截止年份劃定的範圍過窄,因為我們見證了數代嘻哈人的誕生,他們各自為英語增添了新內容和新用法。
嘻哈文化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紐約市的大街小巷充斥著暴力行為,社會腐敗,經濟衰退,城市貧民窟中的各族裔青少年,面對傷害身心的重重困難,發明了自己的應對方法。通過將說唱樂、塗鴉、舞蹈、DJ (使用音響設備和唱片利用原始錄製的音樂創造全新音響和音響組合的方法,如刮擦、片段的快速重複、重新混合) 的已有元素合為一體,他們開闢了一條自我表達的途徑,以逃避社區中籠罩的絕望氣氛。
在七十年代中期,美國主流社會對這個局部現象視若無睹;然而到了八十年代,嘻哈文化不僅傳遍美國,而且風行全球。一些電影,例如Wild Style (伴我闖天涯)、Style Wars (潮流之戰)、以及後來的Beat Street (街頭舞士) 和Breakin' (霹靂舞),讓全世界的觀眾得以感受到嘻哈文化的多個層面,包括獨具一格的口頭與書面英語交流方式。待到九十年代,印刷和廣播媒體,甚至還有電子遊戲,都已經被嘻哈文化的存在影響和主導。諸如漢堡王、可口可樂、美國在線、耐克、銳跑等大型企業都推出具有嘻哈文化特色的廣告與營銷活動;這種做法的本意是為了迎合此類文化元素的流行與時尚形象,但同時也有助於將它們融入更大範圍的文化之中。通過舞蹈、時裝及無數音樂作品,許多人很快接觸到說、讀、寫英語的新規則。
拉塞爾·西蒙斯是嘻哈運動的先驅之一,並且一直是這個群體的代言人和倡導者。
© AP Images/Stephen Chernin
|
即使是正式活動,例如俄亥俄州的這個兒童藝術夏令營,也使用時髦——即嘻哈——主題和圖像來吸引孩子們。
© AP Images/The Plain Dealer, Roadell Hickman
|
嘻哈語言
許多代人以來,美國的流行文化一直對日常英語有著獨特的影響。非裔美國人的音樂曾以多種方式在這種演變中起到了具有代表性的作用。在靈歌(spirituals)和藍調(blues)問世之前,非裔美國人音樂就使用只有那些屬於相關文化群體的人才能懂得的另類語言,並通過該語言告訴聽眾 (早期大部份是黑人) 當時的重大事件和尋求解放的方法。
隨著歲月的流逝,其中許多詞彙和短語被領悟到其語境和定義的其他群體吸收和使用。在美國,許多族裔的社區和聚居地都曾經為這種文化吸收的過程作出貢獻,然而主要是包含大量自創語言的非裔美國人音樂促進了主流文化的發展。
嘻哈文化的語言是過去和新近流行詞語的延伸。諸如hot ("熱門",1920年代)、swing ("蓋帽",1930年代)、hip ("時髦",1940年代)、cool ("酷",1950年代)、soul ("深沉",1960年代)、chill ("酷"的變體,1970年代)、smooth ("新潮",1980年代) 等詞,都已經被嘻哈語言重新定義和篡改。嘻哈語言是下一代人對“何者為新?”這個古老問題的回答。
嘻哈文化的衝擊
嘻哈文化的最大影響或許在於,作為青年人 (以及現在已屆中年的人) 以個體和群體方式進行自我表達的一種媒介,它能夠將不同信仰、文化、族裔的人聯繫在一起。嘻哈文化的影響並不局限於美國英語,它還滲透到世界各地的眾多語言。那些有著生氣勃勃的嘻哈群體的多文化國家必須決定如何對待由此產生的詞彙和短語。從德國嘻哈和澳大利亞嘻哈到菲律賓說唱樂、阿塞拜疆說唱樂和尼日爾說唱樂,嘻哈已經給這些國家的語言和文化打上烙印。
無論是在2003年版的《牛津英語大詞典》中添加bling-bling ("閃閃亮",常用於形容首飾) 這個短語,還是在2007年版《韋氏大學詞典》中包括 crunk (曠課樂) 一詞,嘻哈文化正在改變英語的性質、發音及規則。像hood (neighborhood,"鄰里" 的簡稱)、crib (轉義指住所)、whip (汽車) 之類的詞彙在日常會話中屢見不鮮。諸如 what's up (你好)、peace out (再見)、以及最流行的 chill out (放鬆) 現在經常用於電視節目、電影、甚至《財富》500強公司的廣告。美國英語是一個活生生的有機體,再加上嘻哈文化這般朝氣蓬勃的機制和快速發展的技術,誰敢斷言今後三十年裡我們將說些什麼或寫些什麼。1999年2月5日出版的《時代》(Time) 雜誌宣稱: 美國已經成為一個“嘻哈國家”。無論是否如此,顯而易見的是,英語受到了嘻哈文化的巨大影響。
本文表達的見解不一定反映美國政府的觀點或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