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學簡介

USA Literature in Brief

目錄
第一章
早期美國與殖民時代
第二章
民主的起源與革命後作家
第三章
浪漫時代的散文家與詩人
第四章
浪漫時期的小說
第五章
寫實主義的興起
第六章
現代主義與實驗作品
第七章
個人主義的興盛(上)(下)
下載英文PDF版 (474KB)
spacer
USA Literature in Brief

第七章 , 續 ...

 

John Updike
John Updike (©AP Images)

約翰厄普代克 (John Updike)(1932- )

約翰‧厄普代克和契佛一樣被視為風俗作家,他作品呈現出郊區場景﹑家居主題﹑對倦怠與渴望的反省,特別是對美國東海岸麻州與賓州的描寫。

厄普代克最著名的5本「兔子」系列小說,是藉由哈利「兔子」安格斯壯(Harry “Rabbit” Angstrom)起起伏伏、跨越40年美國社會和政治演變的一生,來描寫人生。1960年的《兔子快跑》(Rabbit, Run)是1950年代的寫照,安格斯壯在裡面是一個沒有目標、心懷不滿的年輕丈夫。1971年的《兔子回家》(Rabbit Redux)則突顯1960年代的反文化,安格斯壯仍然沒有找到明確目標或目的,或是可以逃離陳腐生活的方法。在1981年的《兔子發了》(Rabbit Is Rich),哈利已成為1970年代的發達商人,越戰時期的影響也逐漸消退。在1990年的最後一本《兔子安息》(Rabbit at Rest)中,背景拉到1980年代,安格斯壯在心臟病發死前,與人生有了和解。

厄普代克在當代作家中具有最傑出的風格,他的短篇故事是他的涵蓋面與創造力的最佳例證。

Norman Mailer
Norman Mailer (©AP Images)

 

諾曼梅勒(Norman Mailer) (1923- )

諾曼‧梅勒(Norman Mailer)讓自己成為1960和197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小說家,他是紐約市反體制週刊《村聲》(The Village Voice)的共同創辦者,這個身份方便他宣傳自己和自己的政治觀點。他偏好經驗、強烈的風格與戲劇性角色,因此步入海明威的傳統。為了便於切入甘迺迪總統遇刺﹑反越戰抗議﹑黑人解放與婦女運動之類的事件,他創造了嬉皮、存在主義式與陽剛味十足的男性角色,凱特‧蜜麗(Kate Millett)在《性別政治》(Sexual Politics)一書中,將梅勒視為一位原型式的(archetypal)男性沙文主義者。壓抑不住自己的梅勒總共結了6次婚,還出來選紐約市長。

他做過一些新新聞主義(New Journalism)的報導文學,如1968年的《邁阿密與芝加哥之圍》(Miami and the Siege of Chicago),是在分析1968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大會,1979年的《劊子手之歌》(The Executioner’s Song)則對一個謀殺罪死刑犯的最後伏法,有著令人信服的探討。他接著開始寫一些野心勃勃卻有缺陷的小說,如1983年以古埃及為背景的《古代的傍晚》(Ancient Evenings),及1991年以美國中央情報局為主題的《哈洛特的鬼魂》(Harlot’s Ghost)。

Toni Morrison
Toni Morrison (©AP Images)

湯妮莫理森(Toni Morrison) (1931- )

非裔美國小說家湯妮‧莫里森(Tony Morrison)出生在俄亥俄州一個重視精神生活的家庭。她就讀華盛頓的霍華德大學(Howard University),在華盛頓一家大出版社擔任過資深編輯,也在不同的大學任教。

莫里森以織理豐富的小說獲得國際名聲。她的小說引人入勝且氣度恢弘,對於黑人身份的複雜性,是以普世的價值來處理。在1970年的早期作品《最藍的眼睛》(The Bluest Eye),一名意志堅強的年輕黑人女孩敘說,被施虐父親逼瘋的畢蔻拉‧布里德洛(Pecola Breedlove)的故事。畢蔻拉相信在她的黑眼睛神奇地變藍之後,她會變得受人喜愛。莫里森說過,她經由這部小說創造出她對於自己作者身份的認同:「我是畢蔻拉﹑克勞蒂亞,也是每一個人。」

1973年的《蘇拉》(Sula)描述兩名女子間的深厚友誼。莫里森將非裔美國女性描繪為獨特、具完整個人特質的人物,而不是有著刻板性格的角色。1977年的《所羅門之歌》(Song of Solomon)榮獲多項獎項,故事圍繞著黑人米克曼‧戴德(Milkman Dead),以及他與家人﹑社區間的複雜關係。1987年的《摯愛》(Beloved)是一篇悲傷故事,描述一名女子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當奴隸,因而將他們殺害。她以魔幻寫實主義夢境般的技巧,描繪出神秘角色Beloved在被母親割喉後,又回去與她同住。1902年的《爵士樂》(Jazz),背景設定在1920年代的哈林區(Harlem),是一篇愛與謀殺的故事。1993年,莫里森獲頒諾貝爾文學獎。

當代文學

在20世紀過後的21世紀開始,由於群體社會與地理的流動性﹑網路﹑移民及全球化等因素,個人主觀的聲音在文化的裂解下,變得更為強化。有些當代作家趨向更安靜、更易獲取的聲音。對於許多散文作家來說,地區,而非國家,才是地理上的界定。

Louise Glück
Louise Glück (©AP Images)

露伊絲格呂克(Louise Glück )(1943- )

令人印象最深的當代詩人之一是露伊絲‧格呂克(Louise Glück )。她出生紐約市,是美國2003至2004年的桂冠詩人。由於出生前姊姊就去世了,她帶著罪惡感長大。在莎拉勞倫斯大學(Sarah Lawrence College)與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她向詩人雷奧尼‧亞當斯(Leonie Adams)與史丹利‧庫尼茲(Stanley Kunitz.)習詩。她的許多詩作與悲劇性失落有關。格呂克在每本書都嘗試用新的技巧,令人難以將她的作品做一概括性介紹。

在1922年值得紀念的詩作《野鳶尾花》(The Wild Iris)中,各種鮮花發出短暫的形而上獨白。這本書的標題詩是在探索復活主題,足以為格呂克整體作品做一總結。有著華麗深藍色花朵的野生鳶尾花,正從冬眠中的球莖長出,它說: 「生存是可怕的/要如意識般/埋在黑暗泥土中。」

從我生命中心湧出
一深藍巨大噴泉
蓋住蔚藍的海水

Billy Collins
Billy Collins (©AP Images)

比利柯林斯(Billy Collins) (1941- )

比利‧柯林斯(Billy Collins)的詩令人覺得清新高興。柯林斯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記錄日常生活的無數細節,將日常活動,諸如吃販﹑做家務和寫作,自由地做文化上的連結。他的幽默與原創性為他帶來廣大的讀者。雖然有人詬病柯林斯的作品太容易被理解,他那不可預期的天馬行空,卻開啟了神秘之門。

柯林斯的詩屬於家居版的超現實主義。在他最好的詩中,讀者的想像力像登上階梯,一步一步進入越來越超現實的情境,最後到達一種可以落腳和依靠的情緒。2001年的《孤獨航行於房內:新詩與精選詩》(Sailing Alone Around the Room:New and Selected Poems)有一首短詩《死亡》(The Dead),它可以讓讀者領會柯林斯特有的想像力遨翔,還有之後的輕輕地落下,像是要落地歇息的鳥一般。

死者總是看低我們,有人這麼說,
我們不是在穿鞋就是在做三明治,
透過天堂玻璃船底往下看的他們
正緩緩地划過永恆。

 

Annie Proulx
Annie Proulx (©AP Images)

安妮普魯克斯(Annie Proulx) (1935- )

引人注目的風格名家安妮‧普魯(Annie Proulx)在1988年的《心之歌》(Heart Songs)中精細地描述新英格蘭北部居民的掙扎。她最好的作品是1993年的《海角家園》(The Shipping News),背景在更北方的加拿大紐芬蘭。普魯也在西部待過幾年,創作出一篇啟發2006年電影《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的短篇小說。

 

Richard Ford
Richard Ford (©AP Images)

理查福特(Richard Ford )(1944- )

理查‧福特(Richard Ford)在密西西比州出生,寫作風格師承福克納,最有名的作品是1986年背景設在紐澤西州的細膩小說《體育記者》(The Sportswriter)以及1995年的續集《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後者描述法蘭克‧巴斯康(Frank Bascombe)的故事,他是一個愛作夢與逃避的漂泊者,卻失去所有讓他生命有意義的東西—兒子﹑創作小說的夢想﹑婚姻﹑情人﹑朋友以及工作。巴斯康敏感且聰明,他說自己做的選擇是要「偏轉可怕的遺憾之苦。」空虛的他,不斷穿梭在不知名的賣場與光禿禿的建築工地,這沈默地點出福特所觀察到的一種全國性的通病。

Amy Tan
Amy Tan (©AP Images)

譚恩美(Amy Tan)(1952- )

北加州有豐富的亞裔寫作傳統,主題集中在家庭﹑性別角色﹑世代衝突以及自我定位的追求。譚恩美(Amy Tan)便是來自加州的亞裔作家,其暢銷書《喜福會》(The Joy Club)於1993年改編成一部熱門電影。書中各篇故事環環相扣,描述4對母女的不同命運。譚恩美的小說橫跨歷史上的中國和今日的美國,如1995年描述一對同父異母姊妹故事的《百種神秘感覺》(The Hundred Secret Senses),以及2001年描述一名女兒對母親照顧的《接骨師的女兒》(The Bonesetter’s Daughter)。

Sherman Alexie
Sherman Alexie (©AP Images)

薛曼雅列西(Sherman Alexie) (1966- )

薛曼‧雅列西(Sherman Alexie)為出身自史波堪市/多藍(Spokane/Coeur D’Alene)的印地安後裔,是年輕最輕就能獲得全國知名度的印地安裔美國小說家。雅列西以不帶有感傷及幽默的方式描述印地安生活,將傳統與流行文化做一種不一致的結合。他的故事系列包括1995年的《保留區藍調》(Reservation Blues)與1993年的《在天堂中打架的孤獨巡守員與東托》(The Lone Ranger and Tonto Fistfight in Heaven),後者啟發了1998年頗具效果、以保留區生活為背景的電影「濃煙信號」(Smoke Signal),雅列西還為這部電影寫劇本。雅列西最近的故事集有2000年的《世上最悍的印地安人》(The Toughest Indian in the World)。

spacer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