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個人主義的興盛
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幾乎摧毀了美國的經濟,二次大戰卻讓它復甦,美國還成為世界舞台的重要勢力,戰後美國人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個人繁榮與自由。
戰後高等教育的擴大與電視的普及,讓一般人可以不假他人就獲得資訊,同時也變得比較細膩世故。大量提供的消費性便利與大型誘人郊區住宅的易於獲得,讓中產階級家庭變得更為自主。佛洛伊德心理學理論的普及,凸顯個體心靈的根源與重要性。避孕丸讓婦女擺脫生理規律的限制。人類歷史上首次出現,許多尋常老百姓能過著令他們極為滿意的生活,並肯定他們個人的價值。
集體個人主義的興起,加上1960年代的民權及反戰運動,讓以前沈默的聲音變得有力。作家強調內在本質的最深處及個人經驗,個人經驗獲得重視,代表著它所屬群體也受到重視。同性戀者﹑女性主義者和其他邊緣化聲音,都開始宣揚自身的故事。美國猶太和黑人作家對於美國夢(或惡夢)的不同詮釋,也吸引了廣大的讀者。新教背景的作家如約翰‧契佛(John
Cheever)與約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在作品中討論戰後文化對生命的衝擊,包括他們自己在內。某些現代和當代作家仍奉行寫實主義之類的較老傳統。部分被稱做古典主義者,其他則被歸為實驗主義之流,他們在風格上受到短命大眾文化,或存在主義﹑社會主義學說的影響。不過,一般說來,現代作家還是主張個體的價值。
Sylvia Plath (©AP Images) |
希薇亞普拉斯(Sylvia Plath) (1932-1963)
希薇亞‧普拉斯(Sylvia Plath)過著一個外表模範的生活,她以獎學金就讀史密斯學院(Smith
College),從班上第一名畢業,再以傅爾布萊特(Fulbright)獎學金到英國劍橋大學就讀。她在那裡遇見她那迷人的未來丈夫詩人泰德‧休斯(Ted
Hughes),他們育有兩小孩,於英國鄉間定居。
在童話般成功故事的背後,隱藏著未解的心理問題,這是她1963年出版、可讀性極高的小說《鐘形罩》(The Bell
Jar)所探討的。這些問題部分是個人的,部分出自她對1950年代女性所受壓抑的感觸。這些壓抑包括連許多婦女自己都奉行的信念,如女性不應顯示憤怒或有追求事業的野心,相反地,應在相夫教子上尋得成就感。普拉斯之類的成功職業婦女,都覺得活在矛盾中。
普拉斯故事書般的生活在與修斯分居後破滅,當時正逢極冷的冬天,她必須在倫敦寓所獨自照顧小孩。疾病纏身又孤立絕望的普拉斯分秒必爭地工作,創作出一系列令人驚嘆的詩作,之後就在廚房開瓦斯自殺。她死後兩年,這些詩被收錄在1965年出版的《艾麗兒》(Ariel)詩集,詩人羅伯‧羅威爾(Robert
Lowell)在引言中指出,從她1958年參加他的詩學課程以來,她的進步神速。
普拉斯早期的詩作精心雕琢且具傳統性,但她後期的作品則展現急迫大膽與原始女性主義者的痛苦。在1966年的《申請人》(The
Applicant)中,普拉斯揭露當前妻子(降為無生命的它)角色的空虛:
活的玩偶,上下裡外。
它會縫紉,還會烹飪,
更會說話,說話,說話。
Allen Ginsberg (©The Bettmann Archive)
|
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1926-1997)
「敲擊詩人」(Beat poets)派興起於1950年代,beat可代表各種的音樂強拍,如爵士樂中所用,也可指天使般的幸福或恩惠,或「痛打」(beat
up)一詞所含的疲倦或傷害之意。「敲打作家」(beatniks)的靈感來自爵士樂﹑東方宗教及流浪生活。這些在傑克‧凱魯亞克1957年出版的著名小說《旅途上》中有所描述。該部小說是在忙亂的3星期中用一卷紙完成,文體是凱魯亞克所謂的「自然波普爵士樂散文,」內容描述1947年一場橫越美國大陸的汽車之旅。狂野即興的風格﹑嬉皮式的神秘人物及對權威與傳統的抗拒,激勵了年輕讀者,並引進1960年代無拘無束的反文化。
多數敲擊作家都是從美國東岸移居到舊金山, 在加州才首次獲得全國性的認可。魅力十足的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成為他們主要的發言人。金斯堡的父親是位詩人,母親性情古怪且奉行共產主義,他在就讀哥倫比亞大學期間,很快與同窗凱魯亞克(1922至1969年)與威廉‧巴洛斯(William
Burroughs)(1914至1997年)成為朋友,這兩位朋友在小說中描寫海洛因吸食者所處之暴力、夢魘般的世界,其中包括1959年出版的《裸體午餐》(The
Naked Lunch)。這三人是敲擊運動的核心人物。
敲擊派詩的特色是口語化﹑重複﹑朗讀時非常有力,這主要是因為它是由「地下」俱樂部的詩歌朗誦發展出來。有些人也許可以正確地將其視為90年代饒舌音樂風潮的始祖。敲擊詩派是美國最為反體制的文學形式,但在其驚世駭俗的文字下,卻含著對國家之愛。此派詩作是詩人的痛苦吶喊與不平之聲,哀的是美國失去的純真,以及人類與物質資源遭到悲劇性的浪費。
金斯堡1956年出版的《嚎叫》(Howl)是對傳統詩的革命。
我看著這一代最優秀的心靈被瘋狂毀滅,
他們餓著﹑歇斯底里赤著身子,
在黎明時分拖著身軀穿過黑人街道
找尋那憤怒的一劑,
有著天使頭像的嬉皮渴望在夜晚的機械中
與那星光發電機產生古老美好的聯繫…
Tennessee Williams (©AP Images)
|
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
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是密西西比人,是20世紀中期美國文壇較為複雜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著重家庭的混亂情感 —
大多是南方家庭。他著名之處為咒語般的重複﹑如詩般的南方用語﹑古怪的歌德式場景及對人類情感做佛洛伊德式的探索。他是最早公開自己同性戀傾向的美國作家之一。威廉斯解釋說,他筆下那些飽受煎熬的人物,他們的渴望代表了寂寞。他書中人物都生活在極大痛苦之中。
威廉斯寫下20篇以上的完整劇作,許多是他自己的寫照。他很早便在1940年代達到寫作高峰,此時作品包括1944年的《玻璃動物園》(The Glass
Menagerie)與1949年的《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他在隨後的20多年,沒有寫出同樣成功與豐富的作品。
Eudora Welty (©AP Images)
|
優朵拉衛爾提(Eudora Welty) (1909-2001)
出生在密西西比一個從北方移來的良好家庭,優朵拉‧衛爾提(Eudora Welty)受到小說家羅伯‧潘華倫(Robert Penn
Warren)與凱瑟琳‧安波特(Katherine Anne Porter)的指引。波特還幫衛爾提1941年的第一本短篇故事集《綠色窗簾》(The
Curtain of Green)寫引言。衛爾提雖然模仿波特細緻多變的寫作風格,卻對漫畫與古怪之風更感興趣。如同南方作家歐康納(Flannery
O’Connor)一般,衛爾提的主角多是低能﹑古怪或特殊人物。
無礙於作品中的暴力,衛爾提的創作智慧基本上是人道與正面的。她的故事集包括1943年的《大網》(The Wide Net)﹑1949年的《金蘋果》(The
Golden Apples)﹑1955年的《依尼斯弗倫的新娘》(The Bride of the Innisfallen)以及1980年的《月亮湖》(Moon
Lake)。衛爾提也寫小說,如1946年的《三角洲的婚禮》(Delta
Wedding),其內容集中在一個現代的莊園家庭,另一小說則是1972年的《樂觀者的女兒》(The Optimist’s Daughter)。
Ralph Ellison (©AP Images)
|
羅夫埃利森(Ralph Ellison) (1914-1994)
羅夫‧埃利森(Ralph Ellison)是美國中西部人士,生於奧克拉荷馬,就讀於美國南部塔斯基吉學院(Tuskegee
Institute)。他在美國文壇留下最奇特的成就,就是只完成一部大家高度讚賞的小說,此外就沒什麼其他作品。
1952年的小說《隱形人》(Invisible
Man),描述一個在地窖過著隱密生活的黑人,他從電力公司偷接電線,讓地窖變得光亮無比。書中敘述他一些古怪與令人幻想破滅的經歷。他獲得獎學金到一間全黑人學院就讀,卻受到白人的羞辱。就學之後,他目睹校長摒棄對美國黑人的關切。學校外也有腐敗的情事。宗教再也無法撫慰人心,連傳教士都變成罪犯。小說指控社會未能提供公民,不管是黑人還是白人,可行的理想與實現的制度。小說體現強烈的種族主題,因為「隱形人」不是因為自己隱形,而是因為別人被偏見蒙蔽,無法看出真正的他。
Saul Bellow (©AP Images)
|
索爾貝婁(Saul Bellow) (1915-2005)
生於加拿大,芝加哥長大的索爾‧貝婁(Saul
Bellow),是俄羅斯猶太後裔。大學時期研讀的人類學與社會學,大大影響了他的寫作。他曾表達自己受惠於美國寫實小說家德萊塞甚多,原因是德萊塞敞開心胸接納各種經驗,並用情感去面對。備受尊崇的貝婁,於197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貝婁早期作品帶有陰森恐怖的存在主義色彩,1944年的《擺盪的人》(Dangling
Man),對一名即將徵召入伍的男子進行卡夫卡式的探討,1947年的《受害者》(The
Victim),則處理猶太人與異教徒間的關係。1950年代,他的視野變得比較幽默:他在1953年的《奧吉‧馬奇的冒險》(The Adventures of
Augie
March)中使用一連串,強力大膽的第一人稱敘述者,來探討一名哈克芬似的城市企業家,如何成為歐洲的黑市商人。1959年的《雨王韓德森》(Henderson
the Rain King),是一本傑出豐富的嚴肅詼諧小說,內容描述一名中年百萬富翁在自己野心未能獲得滿足的狀況下,前往非洲。
貝婁後期的作品包括1964年的《何索》(Herzog),內容描述一名專精浪漫主義自我概念的神經質英語教授,在生活中遭遇的困擾。1970年的《賽姆勒先生的行星》(Mr.
Sammler’s Planet)。1975年的《韓伯的禮物》(Humboldt’s Gift)。1982年自傳式的《院長的12月》(The Dean’s
December)。1956年的《抓住這一天》(Seize the Day)是部傑出的中型小說,內容描寫一個失敗的商人湯米‧威爾漢(Tommy
Wilhelm),因為不斷被不足之感耗損,最後真的變成徹底的不足,不但情場失意,事業失敗,操作機器也不順,最後在商品市場賠掉所有的錢。威爾漢像是猶太傳說中的倒楣者(schlemiel),不幸的事情總是發生到自己身上。
John Cheever (©AP Images) |
約翰奇佛(John Cheever) (1912-1982)
約翰‧契佛常常被稱為「風俗小說家」(novelist of
manners),另外還以優雅、暗示性的短篇小說著稱,主題是在探討紐約商業界﹑商人及其妻子小孩和朋友所受的影響。
他在精心營造的作品中呈現出契可夫式(Chekhovian)風格,隱寓著幽默式憂鬱,以及看似無望卻又澆不息之對熱情的渴望,這些短篇作品收錄在1943年的《一些人的生活方式》(The
Way Some People Live)﹑1958年的《夏迪山的房屋入侵者》(The Housebreaker of Shady Hill)
﹑1961年的《一些不會在我下一部小說中出現的人物﹑地點﹑事件》(Some People, Places, and Things That Will Not
Appear in My Next Novel)﹑1964年的《高爾夫準將與其寡婦》(The Brigadier and the Golf
Widow)以及1973年的《蘋果世界》(The World of Apples)。從小說名稱可看出他特有的不在乎、打趣與不敬態度,也暗示出他的主題。
契佛還有一些小說,如1964年的《韋普肖醜聞》(The Wapshot Scandal)﹑1969年的《子彈公園》(Bullet
Park)及1977年自傳式的《放鷹者監獄》(Falconer)。
>>> 第七張(下)
個人
主義的興盛 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