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學簡介

USA Literature in Brief

目錄
第一章
早期美國與殖民時代
第二章
民主的起源與革命後作家
第三章
浪漫時代的散文家與詩人
第四章
浪漫時期的小說
第五章
寫實主義的興起
第六章
現代主義與實驗作品
第七章
個人主義的興盛(上)(下)
下載英文PDF版 (474KB)
spacer
USA Literature in Brief

第六章

現代主義與實驗作品

許多歷史學家將兩次世界大戰間稱為美國「創傷式」的成長期,事實上美國直接參戰的時間相當短(1917年至1918年),傷亡人數也遠少於歐洲盟邦與敵國。受到驚嚇被永久改變的美國士兵返回家園,卻無法回復之前的純真。來自農村的士兵也無法輕易地落葉歸根。在體驗過世界之後,許多人嚮往現代的都市生活。

戰後出現「大繁榮」,商業興盛,發達者以他們作夢都無法想像的速度致富。有史以來第一次,許多美國人接受到高等教育,1920年代,大學的入學人數增加一倍。中產階級興起之後,美國人開始享有當世最高的國家平均所得。

「狂囂20年代」(The Roaring Twenties)的美國人愛上現代娛樂。大多數人每星期都會看一次電影。雖然禁酒令 — 美國憲法第18修正案規定全國禁售含酒精飲料 — 始於1919年,非法經營的酒吧與夜總會卻激增,還搭配爵士樂﹑雞尾酒﹑大膽的服飾與舞蹈。 跳舞﹑看電影﹑汽車旅遊和廣播在全國各地風行。美國婦女尤其感到自由,她們將頭髮減短,身穿低腰連身短裙,自豪地使用1920年通過的憲法第19修正案賦予的選舉權。她們大膽談論自己的感受,並參與社會公共活動。

儘管如此繁榮,處在文化「邊緣」的西方年輕人,卻對宗教產生一種知識的反叛,不但對野蠻的戰爭感到憤怒與失望,也對他們認為應該負起責任的老一輩產生相當的反應。諷刺的是,戰後歐洲的經濟困頓狀況卻讓持有美元的美國人—如作家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海明威﹑葛楚‧史坦(Gertrude Stein)和龐德(Ezra Pound)—能夠以少量的錢在國外過著舒服的生活,期間更是吸取了歐洲戰後所形成的幻想破滅思潮,以及其他歐陸的知識風潮,特別是佛洛伊德的心理學,其次為馬克斯主義。

無數的小說,尤其是1926年海明威的《妾似朝陽又照君》(The Sun Also Rises)與1920年費茲傑羅的《塵世樂園》(This Side of Paradise),點出美國旅外作家葛楚‧史坦所稱「失落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的奢華與幻想破滅。艾略特(T.S. Eliot)在1922年的重要長詩《荒原》 (The Waste Land)中,用荒漠來象徵極需雨水(精神復興)灌溉的西方文明。

現代主義

大型的現代主義思潮起源於歐洲,於20世紀初期蔓延到美國,它用藝術來與過去做強烈的切割,藉此表達出現代生活之感。由於現代化的機器改變了20世紀初的步調﹑氣氛與日常生活面貌,許多藝術家與作家在不同程度上成功地重新創造傳統藝術形式,並試圖找出完全新的形式 — 這是一種針對所謂「機械時代」產生的美學迴響。


T.S. Eliot (Courtesy Acme Photos)

艾略特(T.S. Eliot)(1888-1965)

艾略特在同期美國作家中享有最好的教育,他就讀於哈佛大學﹑索邦(Sorbonne)與牛津大學。他學習梵文與東方哲學,這影響到他的詩作。如同他的詩人朋友龐德一般,他很早就來到英國,並成為當地頂尖的文學家。他在當時是最受景仰的詩人之一,他的現代主義詩作,以看似不合邏輯或抽象的破除偶像風格,對詩壇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在《艾弗雷德‧普魯佛克的情歌》(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中,無用年老的普魯佛克自己想著,他已「將他的一生用咖啡匙算出」— 咖啡匙的意象反映出存在的單調與虛度的人生。這首詩在著名的開場白中,邀請讀者前往如現代生活的庸俗市區巷弄,裡面找不到人生疑問的解答:

那麼我們走吧,就你跟我,
正當黃昏灑滿整個天空時
如麻醉的病人躺在手術檯…

《荒原》中也充斥類似意象,以但丁(Dante)《神曲》中的〈地獄篇〉(Inferno)為本,反映出約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倫敦的擁擠街道:

在冬天清晨的棕霧下,
人群從倫敦橋川流而過,如此多
沒想到死亡已了結如此多…(一段,60-63行)

Robert Frost
Robert Frost (©AP Images)

羅伯佛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

羅伯‧佛洛斯特(Robert Frost)生於加州,但在美國東北部農場一直待到10歲。如艾略特和龐德,他受到一些新詩運動的吸引而到英國。他描寫新英格蘭(美國東北部一部分)的傳統農場生活,訴諸一種對過去的懷舊。他的題材很普遍,採摘蘋果﹑石牆﹑圍欄和鄉村道路都可以入詩。他的表達方式雖然清楚易懂,卻往往有比表面更深的意涵。許多詩作暗示著更深層的意義,例如用帶著催眠般的韻式來帶出靜謐的雪夜,目的在暗示死亡的來臨並不是那樣不受歡迎。取自1923年的《雪夜林邊小歇》(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我知這林子屬誰。
他卻住在村子裡,
不見我在此逗留,
目睹林子佈滿雪。

美國散文雖然在兩次大戰期間,在文章觀點與形式有過實驗性的嘗試,但一般說來,美國作家的作品要比歐洲作家的來得寫實。1920與1930年代的重要主題是面對現實的重要性:小說家費茲傑羅和劇作家尤金‧歐尼爾(Eugene O'Neill)等作家,一再刻畫活在脆弱夢想中的人,是會遭遇怎樣到悲劇。

F. Scott Fitzgerald
F. Scott Fitzgerald
(Courtesy Library of Congress)

史考特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1896-1940)

費茲傑羅的一生就像一部童話。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費茲傑羅被美國陸軍徵召入伍,期間愛上一個富有美麗的女孩賽爾妲‧莎爾(Zelda Sayre),她住在阿拉巴馬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附近,也就是他駐紮之地。 戰爭結束後,他去紐約市尋求文學財富以便迎娶她。

他1920年出版的第一本小說《塵世樂園》(This Side of Paradise)成為暢銷書,24歲時如願與所愛對象結婚。他們無法承受成功與名聲所帶來的壓力,以致揮霍無度。1924年,他們搬到法國以節省開銷,7年後回國。賽爾妲變得精神不穩定以致被送收容機構,費茲傑羅則成染上酒癮,年紀輕輕便以電影編劇的身份辭世。

費茲傑羅在美國文學中的地位是建立在他1925年的小說《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上,該部出色的小說有著結構精簡的故事情節,內容是關於白手起家的美國夢。主角為神秘的傑‧蓋茲比(Jay Gatesby),他發現要達到成功的個人實現與愛情,必須付出毀滅性的代價。費茲傑羅比任何作家更能捕捉1920年代光彩亮麗、不顧一切的生活實況。

Ernest Hemingway
Ernest Hemingway
(Courtesy Pix Publishing, Inc.)

恩尼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

幾乎沒有其他作家的生活有像海明威一樣多采多姿,他的個人事蹟可以成為他自己冒險小說的題材。就像費茲傑羅﹑德萊塞(Theodore Dreiser)與其他許多20世紀優秀的小說家一般,海明威也來自美國的中西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自願加入法國的救護單位,卻受傷住院6個月。他戰後以戰爭特派員的身份駐在巴黎,期間碰到一些美國旅外作家,他們包括雪伍‧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龐德﹑費茲傑羅和葛楚‧史坦,其中尤以史坦最為影響到他簡潔的寫作風格。

在小說《妾似朝陽又照君》(The Sun Also Rises)帶來名聲之後,他繼續擔任記者,採訪過西班牙內戰﹑二次大戰及1940年在中國的戰爭。在一次非洲的狩獵旅行中,他搭乘的小飛機墜,人因而受傷,但他仍繼續享受狩獵與捕魚活動,這些活動啟發了他一些最好的作品。1952年出版的《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是部如詩般的短篇小說,內容敘述一名貧窮的老漁夫在海中捕到一條大魚,但魚卻被鯊魚吃個精光,本書為他贏得1953年的普利茲獎(Pulitzer Prize),隔年,他又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由於受到家庭背景的困擾,加上疾病纏身,更因為自覺喪失寫作才能,海明威於1961年開槍自盡。海明威可以說是美國最受歡迎的小說家,他表現出來的憐憫基本上是無關政治且富人文精神,就這層意義而言,他具有普遍性。

如同費茲傑羅一般,海明威也成為他那個世代的代言人之一。他卻沒有像費茲傑羅一樣描繪致命的華麗外表,差別在於費茲傑羅並未參與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海明威描寫的是戰爭﹑死亡以及由憤世嫉俗之倖存者組成的「失落的一代。」他的角色不是夢想家,而是強悍的鬥牛士﹑士兵和運動員。他們如果是知識分子,心靈深處一定有道傷痕,不再懷抱任何幻想。他的特色是沒有贅字,風格乾淨。他經常用輕描淡寫的描寫手法,像是在1929年的《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中,女主角在死於難產前說:「我並不害怕,那只不過是個下流的把戲。」 他曾將他的作品比喻為冰山:「雖可看到一部分,卻還有8分之7在水面下。」

William Faulkner
William Faulkner (©AP Images)

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1897-1962)

傳統南方家庭出身的福克納,在密西西比的牛津鎮長大,於此度過大半人生。福克納重新創造這片土地的歷史以及曾經住過之各個種族的過去.。福克納是個創新的作家,做了許多傑出的實驗性嘗試,如在敘事的時序﹑不同的觀點和聲音(包括被放逐者、兒童和文盲的聲音)上,並以極長句子構成豐富且要求嚴苛的巴洛克風格。

福克納最優秀的小說包括1929年的《聲音與憤怒》(The Sound and the Fury)和1930年的《在我彌留之際》(As I Lay Dying),皆現代主義作品,以實驗性的觀點與聲音探索南方家庭面臨喪失家人的壓力。1932年的《八月之光》(Light in August),描述一白人女子與一黑人間複雜激烈的關係。1936年的《押沙龍,押沙龍!》(Absalom, Absalom),也許是他最好的作品,內容描述一名農場主人的白手起家與悲劇性衰敗。

20世紀美國戲劇

直至20世紀,美國戲劇都一直在模仿英國與歐洲的作品,也是到了20世紀,美國戲劇才試圖在美學上做創新。

William Faulkner
Eugene O'Neill (©AP Images)

尤金歐尼爾(Eugene O'Neill)(1888-1953)

尤金‧歐尼爾是美國戲劇的偉大人物,他眾多的作品結合大量獨創的技巧﹑嶄新的視野及深度的情感。早期的作品關注工人階級與窮人,後來的作品則探索主觀領域,反映出他對佛洛伊德學說的瞭解,還有他痛苦地嘗試與逝去父母兄弟達成和解。

他1924年的戲劇《榆樹下的慾望》(Desire Under the Elms)重新創造隱藏在一個家庭裡的熱情。他後來的傑作包括1946年的《送冰的來了》(The Iceman Cometh),裡面赤裸裸地探討死亡主題,1956年的《漫漫長夜路迢迢》(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則是一部以戲劇型式出現的強烈延伸性自傳,描寫一個夜晚中,自家成員在身體與心裡上的退化。

>>> 第七章 個人主義的興盛

spacer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