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Global Navigation to Main Content
Skip Breadcrumb Navigation
Press Release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亞太區域政治與經濟安全」國際研討會演講詞2003年9月30日

首先,我要感謝張京育博士今日的邀請,也感謝他聚集了一些研究國際事務的傑出人士,一起討論亞洲今日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很高興見到何慕禮等許多老朋友。從為參議員山姆.努恩工作,到在五角大廈擔任要職,到現在擔任國際暨戰略研究所主任,慕禮一直是美國安全政策的基石。我的好友蕭萬長,一位十足的政治家,他昨日的談話也令我印象深刻。當我表示,蕭先生被任命主持總統府經濟諮詢委員會,這對台灣經濟的未來只有好處,我知道我代表的是太平洋兩岸許多人的心聲。我也很高興見到大河原良雄大使,他多年來穩健的協助引領重要的美日關係。美國樂見並鼓勵日本與台灣發展更密切的關係。我對這次研討會發表的每一篇論文充滿期待。

我所要談的是911事件以後,美國外交政策的發展及其對美國處理亞太地區關係的影響。僅三個星期以前,我們向2001年9月11日在紐約及華盛頓首府的罹難者致敬。這個悲哀的周年紀念日提醒我們,我們的工作有哪些重要課題。它給我們機會去仔細檢討目前反恐之役的成就,以及有待加強的部分,以確保此種犯罪行為永遠不再發生。

這些對紐約及華府的攻擊明白顯示,全球的政治及經濟不穩定對美國及其友邦的安全形成最嚴重的長期威脅。要根本解決此一問題,僅靠打擊恐怖分子及其支持者的軍事及執法行動還不夠。和平的敵人不只是凱達組織及其同夥,還有助長這些團體滋生的貧窮、暴政及恐懼。唯有積極增加機會、穩定與進步,我們才能確保兒童未來的安全。

去年九月,布希總統發表了美國國家安全策略報告。新聞媒體讚同報告中主張,對構成美國安全立即威脅的團體或國家,予以先發制人的攻擊。但是仔細閱讀這份文件後,會發現這種先發制人的觀念不止是軍事上的原則。它更是美國在911事件後的全球外交、經濟及安全政策的指導原則。我們不能再忽視,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擴散或政治不穩定的曼延等問題。我們不會等候再發生下一次恐怖災難,來提醒我們自滿的危險。

美國的願景十分遠大,但是並非無法達成。簡言之,我們的目標是確保世界各地都能夠享受到穩定、自由貿易、法治及民主的好處。這種努力包括,直接處理像中東和中亞這類地區的混亂情勢,以及把過去的對手納入國際體系內。在亞洲,我們必須強化與傳統友邦及盟邦的關係,並在雙方共同關切的議題上,提升與中國在經濟與外交方面的交往。而我們追求所有這些目標的過程,不會犧牲我們長期一貫的價值觀、國家利益或國際承諾。

方向雖然明確,但是我們也必須務實面對所面臨的挑戰。自從紐約與華盛頓的恐怖攻擊後,兩年來我們一直努力扭轉20年來的疏忽。911事件之前,美國對暴政及恐怖事件是消極的。我們在美國駐黎巴嫩海軍陸戰隊兵營被炸後撤離那裡,我們在駐索馬利亞美軍遭受凱達組織支援的攻擊後離開當地;我們對美國駐非洲的使館被炸之事也反應軟弱。結果助長了敵人的氣勢。我們傳達的訊息是美國不願面對恐怖及不穩定。我們採取退縮的作法,只是不斷加重安全措施,躲在被動的防禦後不採取攻勢。布希總統在9月7日向美國民眾說,恐怖攻擊並非起因於展現實力,而是被誤認為軟弱所引起的。

美軍在推翻破產的巴格達及喀布爾政權時的絕佳表現,充分證明美國的實力。如今戰爭已獲勝利,接下來就要靠外交家及專家、政治人物與學者來努力以確保和平。沒有人能比得上我的好友傑瑞.布雷默兼具以上所有的才能。1999年擔任全國恐怖主義委員會主任時,他以過人的先見之明,曾指出美國所遭遇的重大恐怖攻擊威脅,以及美國和盟邦應如何採取應對的步驟。

今日,傑瑞冒著很大的個人危險,正在伊拉克將言語付諸行動。而他行動時也注意到這個挑戰牽涉的層面極廣。我們幾乎每天被提醒,安全在伊拉克依舊是一項嚴重的挑戰,一直要到聯合軍事及情報力量,能夠根絕這些一心破壞伊拉克人民未來的恐怖分子及海珊政權餘孽,這個挑戰才算結束。不過安全的威脅並未阻止傑瑞和他的人員,努力進行重建伊拉克的工作。今日,伊拉克的發電量正接近戰前水準。伊拉克所有的大學及主要醫院都正常作業,幾乎所有的中學及診所也恢復正常。伊拉克的400家法院中有300家目前已對外開放,此外46,000名伊拉克警察已受雇,另有28,000名將在一年半內接受訓練。石油業雖然遭到破壞者企圖搗亂,但也已經恢復生產,日產量約140萬至170萬桶。

伊拉克和阿富汗之役的成功,對美國對抗中東和中亞不穩定所作的更廣泛努力至為重要。恐怖組織利用暴政、鎮壓和窮困的情勢。一心作亂的恐怖份子藉著我們的自由和富裕來壯大自己。透過對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社會及硬體基礎建設的投資,還有民主機構的建立,我們可以讓此一地區的人民知道,他們可以有別的選擇。我們可以開始嘗試澆熄因多年疏忽而造成的社會不和的火種。這正是我們「中東夥伴方案」背後的哲理所在。這個方案主要是為了協助整個阿拉伯世界進行教育、經濟和政治改革。中東人民沒有理由不能享有世界其他地區人民所擁有的機會。

美國在中東所作的努力只是911事件後更廣泛的策略的一部分,這個策略就是讓更多國家能夠認同我們的願景,追求一個和平、自由貿易和民主價值的世界。美國在亞、歐和其他地區的長期盟友是認同此一願景的社群的核心。我們和北約、日、韓以及澳洲的正式聯盟,也依舊會是我們安全政策的基石。北約決定與我們在亞太地區的盟友一樣,要在阿富汗發揮作用,這個歷史性決定顯示出,冷戰時期以華盛頓為中心的樞紐體制,已被民主國家所形成的全球網絡所取代。這是相當正面的發展。美國無法獨力應付世界的挑戰。自從911事件後,從西班牙到南韓,從土耳其到台灣,所有的盟友都和美國並肩打擊恐怖主義。我們必須強化這種聯盟來促進彼此的共同利益。布希總統很清楚的表示,美國的國家安全策略就是夥伴關係策略。

當強權政治和意識形態衝突之牆倒下後,我們也尋求和俄羅斯、印度以及中國等非傳統夥伴建立更緊密的關係。盡管有冷戰時期彼此對立的過去,911事件讓俄羅斯和中國也了解到,我們在對抗恐怖主義和危及國際秩序的全球暴力威脅時,是站在同一邊的。近幾個月,我們擴大了打擊恐怖主義的合作範圍,把制止北韓在核武擴散方面的威脅包括在內。正如我們絕不會坐視凱達組織發動下一波大規模恐怖行動,美國和其友邦也絕不允許北韓製造並出售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給其他無賴國家和恐怖組織團體。我們透過外交努力來解決這個問題已見成效。最近在北京舉行的六方會談讓北韓知道,它的一意孤行只會造成持續的孤立和經濟蕭條,而這個問題是可以透過外交途徑來解決的。

美國雖然高興有機會和俄羅斯與中國就北韓問題、恐怖主義和其他全球性的挑戰進行合作,但我們也心知肚明,我們之間不可能對每個問題都意見一致。美國絕不會拿我們的核心價值和利益,來交換在攸關全球的議題上合作。北韓問題也不例外。許多台灣和其他地區的人都關切,美國也許會犧牲它對台灣的承諾,以取得中國在對抗北韓問題上的協助。除了美國與台灣關係具有鞏固的法律、道德及歷史基礎,這種假設還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朝鮮半島的核武擴散和不穩定,也首當其衝的威脅到中國的利益。我們絕不會因為北韓或其他問題而違背對台灣的承諾。

即便如此,美國和中國的關係並不僅限於在北韓和反恐上的合作。美國協助中國(同時也協助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就是我們雙邊關係的里程碑。此一突破也有利於台灣的利益和區域穩定。中國目前正經歷巨大的社會和經濟轉變。美國堅信,中國融入國際體系,就有可能修正它對台灣和其他亞洲鄰國的態度。

中國經濟的開放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自19世紀中期美國經濟嶄露頭角至今的最大影響。從長遠角度看,把十三億勤勞的人口整合到世界貿易體系內,可以帶來更高的生活水平、更多財富、及對亞洲永續和平的展望。但是從短程看,中國似乎無限量的廉價勞工、以出口為導向的積極貿易政策、以及吸引外資前來投資的吸引力等條件,意味著所有其貿易伙伴都必須加倍努力,才可能保有競爭力。台灣與其他中國的鄰國都確切感受到這種壓力。然而,處於現今整合後的貿易與金融架構下,沒有任何國家能忽視這一挑戰,或是它所代表的機會。台灣非常幸運能擁有像蕭萬長等具有遠見的領導者,又有世界上最具彈性和創新精神的勞動力。再加上其他因素,我確信台灣將是亞洲地區受益於新環境最多的經濟體。

當然,中國經濟快速擴張也使其得以提升軍力,並助長民族主義思想高漲,以致可能做出無法預期的行徑。因此,台灣與美國均不能忽視兩岸軍力越來越不平衡所帶來的威脅。陳水扁總統曾經表示他了解這種危險,我們也讚賞他最近加強台灣自衛能力的作法。我們隨時願意在這方面協助台灣。

我們殷切期望中國不要走回對峙的老路。但是在北京未放棄威權政體,並發誓不在台灣海峽使用武力之前,台北與華盛頓任何一方如放鬆防衛,那就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台灣海峽仍然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起火點,因此防止爭端在此發生,依然是美國極為重要的國家安全顧慮。

做結論前,我想強調一下,世界上沒有其他地區像亞洲一樣,更能代表我們尋求面對後911挑戰的那種夥伴關係。我們在這個地區正同時進行加強友好關係,與過去的對手合作,並尋求多邊解決迫切的問題。

最後我要再次感謝張博士及所有促成此次重要會議的其他主辦單位。並預祝大家會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