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Global Navigation to Main Content
Skip Breadcrumb Navigation
Official Text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楊甦棣台北美國商會演講詞2009年6月4日

OT0910C | Date: 2009-06-04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楊甦棣台北美國商會演講詞2009年6月4日  (Photo: AIT)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楊甦棣台北美國商會演講詞2009年6月4日A (Photo: AIT)

開場白

我很榮幸能再次為美國商會的朋友們講演。過去三年來,我有幸與吳王小珍(Andrea Wu)及其前任 -- 無可比擬的魏理庭 (Richard Vuylsteke)  -- 共事。我知道香港美國商會過去一向安靜,現在我可以打賭,在他的領導之下,一定會有一番作為!

美國商會的貢獻

美國商會的影響力來自它的會員。我要感謝美國商會過去與現在的領導所做的貢獻。姜森 (Tom Johnson)和童台琴等老夥伴雖已異動,令我高興的是,柯星漢 (Paul Cassingham),黃素貞及費杜甫 (Chris Fay),當然還有余智敦 (Alan Eusden),仍積極參與,讓美國商會成為一個有效率的組織。

美國在台協會與美國商會,長久以來一直有著相當程度的合作。最近,正當我們在紀念台灣關係法三十週年時,我在Topics雜誌上看到美國商會前會長  "Dutch" van Gessel所寫的一篇文章。van Gessel先生談到美國商會對台北美國學校和ICRT等社區支柱所給予的重要支持,這讓我想到,美國商會長久以來在我們與台灣的關係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談到Topics,我要感謝沙蕩 (Don Shapiro) 和他的團隊,由於他們不凡的貢獻,這本雜誌才成為台灣經濟與商業政策對話的一個重要支撐。

美國在台的投資累計逾一百六十億美元,是台灣最大的外國投資者。數十年來,美國商會的成員,對台灣的經濟轉型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像是提供寶貴的資金,工作及科技。同樣重要的是,美國商會的成員,也一直都是負責任的企業公民。你們的好榜樣,為在場的朋友們,樹立了一個模範,也協助建立起全面的美台關係。

同時,美國商會向來是我們在拓展經貿關係時,不可或缺的夥伴。在今年的第一季,台灣是美國的第十一大貿易夥伴,這對一個只有二千三百萬人口的經濟體,可是個不凡的成就。經由年度白皮書和華府「敲門磚」Topics雜誌的出版,加上對台灣競爭力論壇等創新性活動的支持,以及針對特定議題所做的提倡,美國商會已經走到前頭,引領著我們與世界最主要及最有活力經濟體之一,建立起經貿關係。

美台經濟關係的進展

我在台灣的經驗,要從1960年代說起,當時台灣正值經濟起飛,如今,有著驚人成功的台灣,已成為世界主要的貿易勢力及高科技出口源之一。自從我2006年三月接任現職以來,美台經濟關係已多有改善。

如貴會那份重要白皮書所言,台灣在過去一年已有所突破。這種持續的進步,已使台灣成為區域內智慧財產權保護(IPR)的領導者,台灣今年一月自301特別觀察名單除名,就是具體的認可。這種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強力支持,將會成為創造及發展知識密集產業的基礎,進而推動台灣未來的經濟成長。我們讚賞台灣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所做的持續進步。

上個月,立法院通過台灣加入世貿組織《政府採購協議》決議文。這個法案實現台灣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未來台灣龐大且持續成長的公共採購市場,將開放給美國的投資者,同樣的,台灣廠商進入我們市場的機會,也會增加。

在一個比較戲劇化的程度上,我們看到兩岸的經濟關係有了歷史性的擴展。美國歡迎這種擴展,因為它與我們的目標一致,即協助促成台灣的安全,並避免台海間不必要的摩擦。

馬英九政府積極想辦法,來提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作,並降低之間的緊張。兩岸經濟關係的加速發展,像是直接的通航﹑通船及通郵,促使我們對台灣的和平安定,有了長遠的目標。此外,這類的兩岸經濟交往,正在增強支撐台灣的經濟競爭力,並讓台灣更具有吸引力,成為美國和其他外資的投資標的。

上星期我首次拜訪金門,該趟旅行是我在今夏離任之前,眾多要做的事之一。參訪中,我強烈感受到這個前戰地,在經歷過中國與台灣間的動盪,所遺留下來的迴響,也感受到發展貿易與觀光,所產生對未來的期望。

當地有一名叫做吳增棟的商人,他收集過去解放軍宣傳砲彈,在砲擊金門後所留下的彈殼,他將其融製成紀念鋼刀。就我所瞭解,最大的客戶群中,有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遊客,他們每天以數千之眾,跨過金門與廈門間的狹窄水道,湧入金門,這要拜2002年開始實施的「小三通」之賜。在我看來,吳先生的大發利市,剛好象徵了這種戲劇化轉變,在我們說話的同時,這種轉變仍持續在重新定義著兩岸關係。

改善經濟關係的優先事項

我們雖然在許多方面看到令人印象深刻的進步,但是重大的障礙仍在。貴會的白皮書點出許多我們共同認為的優先事項:鼓勵台灣政府容許更大的透明度和開放性﹑改善與產業及其他股東間的諮詢﹑限制「台灣特有」的規定數量,改採現有的國際標準。

我們也針對個別產業攜手合作,範圍從製藥業﹑零售業到通訊業。我們樂於見到台灣加入《政府採購協議》,也理解到,我們必須緊盯公共基礎建設的支出,好協助確保執行狀況,是符合台灣的義務。

牛肉與其他農業市場輸入問題

消除尚未解決的貿易摩擦,將會是美台經濟關係完全發展之前必做之事。現在,我打賭你們在等我講牛肉,我不想讓你們失望。做為世界最大的貿易經濟體之一,台灣必須展現自己已準備好按照國際貿易規則行事。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已證明美國牛肉的安全性。我們一直在敦促台灣用完善的科學,做為開放所有美國牛肉進口的依據。

我們在接近目標當中。我衷心的希望,這個我們與台灣政府間長久存在的議題,能在接下來的幾星期內解決,不至於成為我繼任者必須處理的一道貿易障礙,就像我過去三年來一樣。

牛肉絕不是我們唯一關心的農業項目。我們的議題還包括確保台灣實現世貿組織的稻米配額﹑完全開放美國豬肉進口及設定符合國際標準的「最大殘留容許量」,來規範廣泛用於農作物、種類達數百種的殺蟲劑。好消息是,我們正與台灣朋友們討論這些議題。他們應該瞭解到,我們只要求在雙邊貿易中,公平的採用全球認可的安全與貿易標準。

我知道美國商會的成員,不全都是農業公司。但諸位都應該關心這些議題,因為它們可做為瞭解台灣如何與世界經濟打交道的重要指標。

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

美國想要與台灣發展出一種廣泛﹑持續成長及有活力的經濟關係。我們的《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TIFA),就是為了發展這種關係,所做出的最重要努力。我詳細研讀貴會白皮書中關於這方面的建議,其中包括盡快就全面的貿易議題重新進行磋商。相信我,美國在台協會和歐巴馬政府都聽到你們的心聲!

去除掉我先前提到的農業摩擦,會有助於營造出一種氣氛,讓我們可以再次真正的專注於手中的所有選項。我們將審視可以用哪些措施來加強雙邊投資﹑電子商務及其他能增進我們貿易關係的具體步驟。

一套至為重要的《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進程,將一直會是美台經濟關係的核心。《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存在的目的不只是在解決貿易問題,也在為世界兩個主要的經濟體發揮建立關係的功能。儘管特定爭議不可避免的會產生一些變異,我相信《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將持續扮演好這個關鍵的角色。 

全球議題上的合作

台灣在漸次成形的全球化經濟中,要擔負起一個重要的角色。我們重視台灣在世貿組織﹑亞太經合會及亞洲開發銀行的貢獻。

我們誠摯地歡迎台灣上個月以觀察員身份加入世界衛生大會(WHA)。這會是個雙向管道,因為台灣可以為全球衛生做出許多貢獻。最近H1N1病毒的爆發 — 像是6年前SARS所造成的恐慌 — 正好突顯出全面合作支援全球公共衛生的重要性。台灣的疾病管制局部分是仿自美國的同名機構。雙方的疾病管制局,正合力進行一項全球性的努力,目標是研究並遏止H1N1病毒的擴散,依循的是先前針對HIV/AIDS及肺結核的類似合作模式。

事實上,美台關係所涵蓋的範圍,不光只有巨額的雙邊貿易,還包括帶頭面對全球一些最急迫的挑戰,像是遏止傳染疾病的擴散,及對抗全球暖化效應。

舉例來說,美國與台灣都有著共同的目標,想要在全球致力於減少溫室排放氣體的同時,貢獻一己之力。美國的西雅圖和塔蔻瑪港,已經與台灣的高雄和基隆港進行合作減少空氣污染。美國的環保署也與台灣的環保署合作,監督跨邊界的空氣污染。

台灣設定出令人欽佩的減碳目標,預定在2020年將碳排放量減到2008年的水準,到了2025年則降到2000年的水準。台灣在替代能源科技的發展上,居於領先的地位,種類從氫能源﹑太陽能到核能,這對於達成減碳目標,會是重大的助力。此外,台灣的替代能源產業,給美國商會成員帶來重大的商機。再者,台灣獨一無二的研究能力,彰顯出美國在處理一些最迫切的全球挑戰時,身為重要夥伴之一的台灣,所扮演的關鍵性角色。

這要說到我個人了。做了我二十六年夥伴的妻子費雯俐(Barbara Finamore),今天也在現場,她投身於環保,時間將近三十年。

支撐台灣經濟的力量

當台灣深陷於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時,悲觀主義易於產生。這裡的經濟情況艱苦,美國也是。上次回國時,我看到一輛車子的保險桿上有這樣的一張貼紙,上面寫著:「按一下喇叭,如果我有幫你付到抵押貸款。」還好,至少到現在為止,台灣似乎還沒有美國那樣的房地產問題。

說真的,你們也許有人還記得我三年多前,剛就任處長後沒多久在美國商會所做的初次講演。在那個場合,我提到我於1980年代初期,首次外派到美國在台協會擔任年輕外交官的事情。當時,葛樂士 (Charles T. Cross)為美國在台協會的首任處長。葛樂士年輕時首次外派到台北擔任外交官,時為1949年。他的長官們擔心,由於中國的內戰才結束,台灣可能對這位初次外派的外交官,會是個很危險的地方。長官們告訴他,他們計畫派他到別的地方,他們想到首爾或西貢等安全的地方。

身為二次大戰的陸戰隊退伍軍人,葛樂士跟他的長官說,儘管沒有經驗,他確信:「台灣會沒事。」葛樂士留住他在台北的第一份派任,事後證明那是他傑出外交生涯的開端。葛氏於今年稍早過世。我想不到用任何更好的方法來紀念他,除了將他約70年前所說的話當成我的信念,即:「台灣還是會沒事!」

近來許多朋友問我,當我在準備卸下美國在台協會處長一職時,我的感受為何;更廣泛的來說,這是我第五次 — 也許是最後一次 — 結束任期離開台灣,最早的一次要往前推將近半個世紀。在這麼長的時間中,我有幸第一手觀察到台灣人民天性中的勤奮﹑適應力及活力。這些特質協助促成台灣的經濟奇蹟。我相信,同樣的特質會構成台灣復甦及持續成功的基石。

做為一個開放的貿易經濟體,台灣特別容易受到現在全球經濟下滑的影響。如同美國,台灣必須抵抗保護主義的壓力,並遵守我們成功之所繫的自由貿易原則。

我們過去的成功,不應該成為自滿的理由。提升台灣對主要貿易夥伴的開放程度,會是關鍵的一步,但還不足以確保持續的經濟成長。和美國一樣,台灣要面對令人生懼的挑戰,也就是在一個急遽改變、激烈競爭的全球經濟中,不但要改善生產力,還要提升生活水準。要在這種環境成功,有時得做出一些痛苦的抉擇,像是對教育﹑健保及規範進行改革,好培養在服務型經濟中的成功條件。

台灣的民主

台灣在其他領域的成功經驗,已經提供了充裕的方法來處理這些問題。在僅僅數十年時間,台灣發展出活躍的民主制度和蓬勃的公民社會,還有強而有力的經濟。加起來,這些成就讓台灣成為不僅是區域內的模範,還是全世界的模範。在自由公民社會的灌溉下,台灣的民主土壤,是經濟持續繁榮的最佳依藉。當台灣持續鞏固它的民主本質,這個島嶼每天都在提醒這個世界,亞洲文化與儒家傳統,絕不會與民主制度不相容。

基於明顯的理由,台灣經常要被放到兩岸關係的框架下來看待。即便我們歡迎台灣增加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交往,仍不能忘記支撐台灣獨特成功經驗的特質,就是我經常講的:活躍的民主﹑公民社會及開放的經濟。這些特質將台灣的角色提升,成為其他發展中經濟體的模範,還突顯出台灣做為美國夥伴的重要性。值此紛亂的政經時代,重要的是,台灣必須維持在這方面的成就,方法包括促成跨黨派的公開對話和共識。

當我準備結束在台灣的最近一次任期時,對於台灣朋友們所達成的成就,只有欽佩。對於美國在台協會與美國商會,在支持台灣經濟成就上所形成的合作關係,我感到驕傲。一個新的區域性經濟體,也許會從這次的經濟危機中崛起,它會更依賴國內和區域內的需求。

然而諸位可以放心,美國將維持在這個區域的積極參與。這個區域愈來愈關係到我們未來的福祉,而其中的台灣,是我們許多共同理想的有力化身。

謝謝大家

 

處長演講與致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