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Global Navigation to Main Content
Skip Breadcrumb Navigation
Official Text

發揮台灣最大經濟效益

一、引言

很高興今天能到這裡來與大家分享,我在擔任美國在台協會經濟組長四年之後的離別感言。首先我有最重要的話要說:感謝美國商會。在吳王小珍及魏理庭兩位的領導之下,台北美國商會時時都證明了,它為什麼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活躍及最有效率的商會之一。其年度白皮書為實際的改變提供基礎,只要看一下台灣政府是如何認真處理一些如改善基礎建設及加強金融體系等問題,就知道此言不虛。美國商會的各個委員會是我們大家資訊交流的主要來源。例如,我記得智慧財產權委員會對台灣著作權法缺點的評論,造成美國在台協會及美國貿易代表署將此問題列為我們貿易議程最重要的部分。

二、向魏理庭致敬

我要特別向理庭致謝,感謝你這些年來的合作。你在我剛到任時對我提供寶貴的建議、支持及無限的活力。讓我們大家一起來為理庭鼓掌… 還有闊喜窩餐廳也得感謝你。過去四年來,我們每個月在這裡舉辦的午餐會為他們帶來一筆可觀的收益。

三、台灣及全球化

正如我所說的,過去四年來我代表美國在台灣的經濟利益就要接近尾聲。在這段期間裡,我目睹本地所面臨的困難,如2001年的不景氣以及SARS的肆虐,也樂見台灣的一些成就,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及目前的經濟復甦。不過我在服務期間永難忘懷的事,是台灣轉型為充分參與全球經濟的一員。例如我剛抵台時,台灣廠商從事代工製造筆記型電腦,並直接運到美國。今日則由台灣的公司設計及監督,並利用許多地方的零組件與勞力裝配成電腦。台灣目前的經濟仰賴供應鏈及運籌管理技術,這在過去沒有網際網路的日子是難以想像的。

台灣融入全球經濟是不會改變的。有了適當的政策,台灣的繁榮有可能進一步提升,而且台灣經濟的重要性會有增無減。不過來自全球化的競爭也會挑戰台灣。如果本地要保有其經濟利益,則台灣的勞工、公司、城市及政府機構就必須以新的方式作回應。知識工作者必須矢志不斷的學習。公司也必須接受不斷革新的文化。市區需要世界級的基礎建設。各經濟部會需要能夠鼓勵人員、思想、商品及投資自由流通的政策與法規架構。

台灣的資訊科技及電子業已經非常成功地迎接全球化。世界上少有這樣的地方,能夠從以傳統勞力密集工業如製鞋及成衣業為中心,迅速敏捷地轉型為先進高科技製造業為主的經濟結構,而且在許多個案中,是具有世界無以匹敵的品質及效率水準。台灣經濟變遷的秘訣是,它能夠取用富彈性、教育良好的勞動力,並且參與廿年前所夢想不到的新工業模式。

對台灣遺憾的是,資訊科技及電子業受制於景氣的起伏。十年以前,撥號數據機、小型攝錄機、錄影機、和笨重的汽車電話都是「必備」品;如今這些物品已幾近淘汰。因此,台灣面臨將資訊科技及電子業的成功擴充至新領域的挑戰,才能「分散其產業組合」。這有許多可能﹕從生物科技等新興產業,到更先進的金融服務業,到創新產品設計、以至於擴大在亞太區域運輸的角色,這只是隨便舉幾個例子。

四、有待完成之事

我想提一些有關台灣如何在未來獲取最大經濟成功的看法。首先,我要說的是,我在大學時代開始學習中國歷史,對於中國偉大的思想家總是心嚮往之。其中有一個令我欽佩的特性是,中國歷史人物常用有力的字句,來使聽眾對他們的想法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孫中山的「三民主義」。

依此精神,我也要提出我個人為台灣未來經濟成功所設想的原則。我們就稱之為魏偉良的「三大重點」及「五個必要」。

五、「三大重點」

台灣持續的經濟轉型,可成為機會的來源以及進一步擴大美台雙邊貿易關係的基礎。為達此目的,我認為台灣應受三個原則的引導,可永遠稱為魏偉良的「三大重點」:

第一、固守世貿組織精神。僅遵守世貿組織的入會規定還不夠。明日成功的經濟體,將是最積極追求世貿組織市場全面自由化原則者。

第二、鼓勵在台灣進行更多的國際經濟活動。

第三、確保台灣的金融業能夠幫助本地與全球經濟的整合。

六、第一重點:世貿組織精神

新加坡、香港、英國、荷蘭及紐西蘭等經濟體,在履行世貿組織承諾時,通常都超越世貿組織的最低要求,並且信奉我所謂的「世貿組織精神」。這些地方透過自由貿易及健全服務業的成長,奠定其與全球經濟關係的長期基礎。

台灣應該加入他們「世貿組織精神」的行列。這表示看待貿易政策改革,不是從解決狹義的貿易問題角度出發,而是視為爭取最多商業互動機會,以維持台灣與全球相關聯的手段。「世貿組織精神」的意義清楚顯示於台灣加入世貿組織時所簽定的五項簡單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不帶歧視的貿易,也就是說所有經濟體應對外國和本地商品及服務給予相同的待遇。

第二,更自由的貿易,包括降低關稅和非關稅的障礙。

第三,可預期性:透過法規的訂定、貿易體制運作的透明化、和宣布自由化的腳步絕不會走回頭路等,來建立可預期性。

第四,推動公平競爭,其主要目的在於透過精心設計的法規,例如保護智慧財產權和政府採購透明化之類的規定,讓市場能在最佳的狀況下運作。

第五,鼓勵發展和經濟改革,體認開發中國家在開放經濟的同時也需要彈性。

七、第二重點:在台進行國際性活動

台商和外商眼下正在進行已頗具成效的合作,他們共同設計新產品,並建立國際供應鏈來生產這些產品。像微軟、博通、和聯邦快遞等等主要美國公司都表示,他們重視台灣知識工作者的技能,正陸續增加在台的研發和運籌等活動。美台之間這種跨太平洋的經濟交流也正擴大到其他的業別範疇,包括積體電路設計、生物科技、電子新發明、和區域營運管理。

要緊的是讓這類的合作趨勢持續下去。可惜,在座有些人已經直接告訴我,他們擔心外商對於在台灣本地進行這類活動已逐漸喪失興趣。各位注意到外商的區域經理都被改派到香港或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抱怨因為簽證的規定,很難從台灣來推動大中華區的營運策略。你們表達擔心台灣缺乏直航管道與其供應鏈接軌,也評估台灣的基礎建設趕不上同一地區的其他競爭對手。各位並直指,官僚作風、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不力、和限制投資的相關規定,讓台灣和外商的合作漸行漸遠。

台灣需要持續監督,以檢測其現有政策是如何讓經濟活動無法在台灣推動或生根。我了解不是所有問題都很容易解決,而且有些問題的答案更受限於地緣政治的因素。然而,為鼓勵加強與全球經濟要角在台灣,而不是在如日本或中國的互動,台灣還是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如此一來,台灣就能避免此地許多人所謂的「經濟邊緣化的威脅」。

八、第三重點:具互補性的金融部門

台灣的金融部門在其平順的經濟重整過程中,將扮演重要的角色。政府和業界已經展開的打消呆帳行動,業已強化了台灣的銀行業,也為未來更多合理的借貸打下基礎。不過還有許多拖累銀行利潤的結構性問題有待解決,有關制定新金融法規的磋商過程也須要改進。本地的金融業也因為無法為大陸的台商提供有效的服務而大受挫折。「經濟學人情報小組」曾引用的一項調查顯示,有八成的公司在台灣和中國之間的資金流動,是透過香港的銀行體系來運作。即便台灣無法獨自解決所有阻礙兩岸金融交易的問題,但明示自由化的目標和加強單方努力來追求這個理想,等於是傳遞出強烈的訊息,說明台灣要致力於籌建一個足以應付其經濟演進的金融業。讓在中國投資的台商得以在台灣本地股市上市,也是這方面另一個正面做法。

九、五個必要

我想我剛才對各位提出的「三大重點」,很快就會被刻在銘刻在美國在台協會旁邊大安公園的我的新銅像基座上。不過,未來並不是只與決策的主軸有關,更重要的是要有具體行動。讓我們暫且把這些偉大的計劃放在一邊,眼前就有一些台灣「非做不可」,才能繼續保有競爭力的動作。以下就是我所列的前五大「必要」行動:

(1) 加入政府採購協定:台灣加入世貿組織時,就承諾會加入政府採購協定,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GPA。改進台灣政府採購合約的品質和效率,就能吸引更多營建、運輸、和能源基本建設相關的新血來到台灣。台灣尚未加入GPA當然有其原因,卻沒有理由不遵守這個協定的精神,台灣可以單方修改政府採購法規來符合GPA的要求。

(2) 放寬簽證和人力資源規定:簡單便利的簽證政策是吸引外資的基石。知識專才的自由流動可以帶動技術移轉,讓決策者可以得到他們所需要的資訊來拓展經濟活動。一個地方之所以可以吸引多國企業的投資,就是因為這些企業的幹才可以輕易來往各個國家參加會議、訓練、和短期服務。方便申請人和不帶歧視的簽證規定,能讓台灣成為全球企業在區域營運上的選擇之一,這當然包括那些打算在亞洲實施「大中華」營運策略的企業。

(3) 持續的金融自由化:過去四年來台灣在金融法規上的鬆綁動作,做的比之前的四十年來得更多。銀行現在可以合併。他們可以擴展觸角到其他金融企業,像是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等,組成金融控股公司,這對急需獲利的銀行業來說是個極具潛力的獲利來源。證券化法對提高金融體系的流動性提供了利器。它也是讓銀行打消呆帳的另一種方法。但是銀行還是需要政府的支持,才能完全清理債務組合地工作,而且市場整合也還未完成。另外有一些技術上的措施,實施之後將可以進一步改善市場品質,並有可能讓台灣在金融時報指數和大摩指數等全球標竿指數中,名列「已開發市場」類別。所有這些步驟都能進一步強化金融業、吸引投資、和刺激經濟。

(4) 繼續執行保護智慧財產權:見到此地眾多的政府官員、知識產業高階主管和創意業的創業家,對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承諾日益增強,我深感鼓舞。台灣政府正透過像是聯合光碟小組這類的努力,加強智慧財產權的執行。如果政府徹底執行這些努力,整個扭轉智慧財產權的情況,這對台灣的國際投資聲譽將有無比的好處。我希望增加的警力資源和新的執行小組可以變成常設的,擁有穩定的預算。我也希望日益嚴重的藥品剽竊問題可獲得解決,台灣會為資料專屬權訂出適當條款,著作權法會加以修正,使其符合台灣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法院對智慧財產權案件採取一貫的嚇阻判刑也會很有幫助。

(5) 確保管制不會束縛經濟發展:台灣未來的繁榮有很大部分決定於,目前尚不存在或仍在萌芽階段的產品和服務。例如大家對生物科技將來在台灣經濟將扮演重要角色談得很多。可是如果現行管制藥品的法規,使投資人認為創新無法獲得回報,那生物科技就難以蓬勃發展。如果不能行銷在其他已開發經濟體可以看到的金融工具和基金,那此地的金融服務業也不會繁榮。台灣應該適切管理產業,使本地的企業和消費者能夠在創新產品和這些產品所帶來的回報上,取得領先地位。

十、未來看好

我在台灣四年期間,看到了無數政治意志和建設性對話獲得成功,為台灣經濟結構帶來持久改善的例子。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帶給台灣有效促進與貿易夥伴的關係所必要的地位和平台。2001年經發會所達成的解除管制的新共識,使台灣對外國投資人更具吸引力,也確保台灣在亞洲供應鏈中的地位。對金融改革的承諾使呆帳比率減少了一半。新的立法使外國人才更易於參與此地的關鍵產業,如法律服務業。游院長的「挑戰2008」經濟計劃,把使台灣轉型為知識經濟,加上更進步的服務業,列為優先要務。

這些經濟政策的成功為台灣帶來許多利益。例如台灣順利度過了SARS危機。而今天國內生產毛額的成長率超過百分之五。台灣也成為全球經濟中真正的一份子,也被公認為工業研究、高科技產品設計、和區域運籌管理的中心。

十一、美台雙邊經濟關係

美國一直是台灣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美國企業和台灣企業之間的關係,是雙方全球商機的一個主要來源,也是台灣製造業技術轉移的一個重要管道。美國民間對台灣的承諾,表現於我們的公司在過去四十年裡,對這個經濟體投資了一百二十三億美元比任何其他貿易夥伴都多。

台灣在經濟政策自由化方面的努力,導致最近採取了積極的步驟,處理某些在我們貿易議程上仍有待解決的議題。如果這一進展能夠持續,將可使經濟關係越發強勁的展望更為樂觀,包括恢復在我們既有的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下的對話。我們對持續的進展十分關心﹕台灣是我們第八大貿易夥伴、我們農產品重要的消費者、以及其繁榮符合我們利益的一個民主體。

最近在媒體上和社交場合中,大家曾討論美台自由貿易協定。我應該公開說明,目前沒有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正在進行,我們甚至也未同意展開這類的談判。我們當然對未來考慮自由貿易協定的可能性持開放立場,可是我們認為目前美台經濟關係最具建設性的方向,是台灣持續完成處理檯面上現有的事項,像是智慧財產權、藥品、電信及農業貿易等。

十二、結語

我目前已經派駐在台灣三次了,希望這不是最後一次。這個島上的活力是有傳染力的,食物又美味好吃。如果幾年以後還能再回來,我真心盼望「三大重點」及「五個必要」,在台灣經濟不斷的成功過程裡,至少發揮了一點力量。

我對台灣的經濟前途真的很樂觀,一個主要原因是,由何美玥部長和胡勝正主委領導的新經濟團隊,已經具備我前面所說的「世貿組織」精神。何部長和胡主委也都非常清楚,讓國際性活動在台灣本地進行是多麼重要。另一方面,財政部林全部長也有極傑出的表現,確保台灣的金融體系能夠演變為,能夠滿足台灣經濟重組的新需要。我祝福他們順利成功,並且提供他們每一位最後一個建議﹕

如有疑問,請遵循美國商會白皮書的建議!

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