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Global Navigation to Main Content
Skip Breadcrumb Navigation
美國人在台灣的足跡特展,1950-1980

美國人在臺灣的足跡特展,1950 - 1980

1950-1980人與時代的交會 美國人在臺灣的足跡特展

美國在台協會 台北辦事處處長 司徒文 (Photo: 美國在台協會)

美國在台協會 台北辦事處處長 司徒文 (Photo: 美國在台協會)

美國在台協會 台北辦事處處長 司徒文

美國在台協會(AIT)很高興能將「美國人在台灣的足跡: 1950-1980」特展,帶給台北、台中和台東的朋友。這次的展覽起源於AIT 高雄分處和中山美國中心共同發想、合力規劃的「美國人在南台灣的足跡」特展。當時的特展在2010 年3 月18 日至7 月4 日期間於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展出,其後並於2010 年9 月21日至11月30 日期間,移師台南鄭成功文物館。由於該特展在南台灣大受好評,因此決定將內容加以擴充,成為一個更完整的紀錄。

自二戰以來,世界有了巨大的轉變,然美國人民和台灣人民之間的友誼不但屹立不搖,甚至還開花結果。這次的特展,讚頌著美國與台灣之間的情誼;藉由古老的照片、文字紀錄、歷史文件等收藏品,見證了美援在台灣快速的經濟、軍事、文化、公共衛生、醫療保健和教育體系的發展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我們希望這次的特展,能喚起人們的記憶,回想起早期雙邊人民的緊密合作;並反映出美台之間共同的想望,也就是為美國和台灣建立更美好的未來。

在特展的籌畫階段,我們獲得許多團體的大力協助。在此,謹代表美國在台協會,本人要向中山美國中心致上誠摰的謝意。沒有該中心所立下的紮實基礎和後續的堅定支持,我們絕對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展覽的內容擴充到全台灣的範圍。我們還要感謝國家圖書館、國史館等其他夥伴的鼎力幫忙。許多的團體、機構和朋友都慷慨地把珍貴的歷史文件、照片和文物借給我們。多位美國和台灣的朋友也都奉獻了他們寶貴的時間,接受我們的訪問,暢談他們親身經歷的這一段歷史。

這次展覽的成功,要歸功於台美關係之中所結交的許多朋友,在整個策展過程中通力合作,情義相挺。美國在台協會在此向這些朋友致上最高的敬意。

美國在台協會 台北辦事處處長 司徒文

The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AIT) is delighted to bring the special exhibition "American Footsteps in Taiwan, 1950-1980" to Taipei, Taichung and Taitung. This is an expanded version of the successful "American Footsteps in Southern Taiwan" exhibit, which was conceived and organized by AIT's Kaohsiung Office and the Sun Yat-sen America Center. The exhibit was shown first at the Kaohsiung Municipal Museum of History from March 18 to July 4, 2010 and then moved to the Tainan Koxinga Museum from September 21 to November 30, 2010.

The world has greatly changed since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but friendship between the people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aiwan has not only endured, but flourished. This exhibit celebrates our friendship by displaying vintage photographs, recordings,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other memorabilia that show the role played by U.S. aid in Taiwan's rapid development of its economy, armed forces, and culture, and its public health, 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 systems.

We hope this exhibit will bring back memories of the early, close cooperation between our two peoples and reflect our joint aspiration to build a brighter future for America and Taiwan. During the preparatory phase of this exhibit, we have received tremendous support from many organizations. On behalf of AIT, I'd like to extend our heartfelt gratitude to the Sun Yat-sen America Center. Without the solid foundation laid by the Center and its continuous support, it would have been impossible for us in such a short period of time to expand the exhibit to cover all of Taiwan. We also appreciate the excellent support provided by the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the Academia Historica, and our other partners. Many organizations, institutions, and friends have generously loaned us precious historical documents, photographs, and artifacts. Several American and Taiwan friends, who personally witnessed this period of history, also kindly made time for our interviews.

The success of this exhibition is the fruit of the collaborative efforts of all of these friends of the Taiwan-American relationship who have offered us their assistance along the way. AIT salutes them.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Director William A. Stanton

虛擬實境導覽-拍攝點:國家圖書館

  • 「美國在台協會虛擬導覽」- 拍攝地點 國家圖書館

美國人在台灣的足跡特展

西元1937 年,美國豪華郵輪「胡佛總統號」,於日本往馬尼拉航行的途中,在綠島外海觸礁。綠島居民發揮人溺己溺精神,將所有乘客、船員1,100 餘人營救上岸。嗣後,美國紅十字會為感念綠島居民的協助,於1938 年捐款興建綠島燈塔,加強海上航行安全。美國人與臺灣人之間的故事,就此延續下來 ...

但美國人在臺灣的足跡,卻直到二次大戰後,方才開始清晰。對於二次大戰期間日本統治下的臺灣而言,美國,是那個敵對的、甚且曾轟炸臺灣的國家。往後,時局遽變,國府來台,台美之間歷經各種時代的變數,幾經轉折。從結盟、援助、到斷交;這是一段充滿起伏與挑戰的過程。

多年後的今天,回首當時,記錄這些逐漸為人淡忘的故事。鋪敘出美國人在臺灣的蹤跡,瞭解大時代中,臺灣曾經如何與外界互動;美國人踏上臺灣這塊土地,為當時民風純樸的地域,注入異文化元素,開啟一扇通往世界的窗,也留下許許多多的故事。這些看似化於無形的過往,其實早已不自覺地融入人們的點滴生活中。

本特展嘗試從人們的記憶、影像、文物的記錄裡, 捕捉1950 至1980 年之間,美國與臺灣的互動中,彼此的擦撞、火花與包容。也期藉此,以史鑑今,讓今日的我們更有智慧與能力,面對自己與他人的差異,因應自己在國際社會的角色。

 

展覽資訊

1、結盟與援助

二次大戰後,隨著共產勢力在國際間的擴張,「反共」成為美國全球政治、軍事佈局的首要政策考量。針對戰後的中國局勢,美國原認為,甫經國共內戰的中共,威脅力有限,臺灣海峽應無立即危險,故以維持台海中立為對台政策原則。

直到韓戰的警訊(1950-1953)、艾森豪總統上台(任期1953-1957與1957-1961),美國重新考量東亞反共陣線的部署方式與臺灣的戰略價值,中華民國政府也積極爭取美國作為臺灣的安全盟友。雙方多次交涉後,於1954年12月2日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美國承諾協防臺灣、澎湖,但要求臺灣需配合美國的反共行動,不得自行武力反攻大陸。

美國於1949年政府撤退來台時,即引用「480公法」,提供臺灣援助。1954年雙方軍事同盟關係確立後,美國依協防條約,有系統的提供大量美援,用以執行軍事合作、穩定中華民國政權、促使臺灣經濟成長,最終目標在使臺灣自立。從此,美國得以讓臺灣有效協防反共,甚且配合生產美國所需之低價商品,作為美國解決剩餘農產品的出口市場。

美援以贈與、專款基金或對台貸款等方式,透過軍經援助支撐臺灣。總計自1949年至1963年底,美國提供36億美援,其中22億為軍援,其餘款項用於對台貸款、農、工、教育、社會醫療等不同項目;援助關係也使美國成為臺灣最大外資來源國與進出口貿易對象。

 

1-1:美援與臺灣經濟合作

美國在經濟方面的援助極為廣泛,包括增加農工生產、土地改革、教育文化交流、改善醫療衛生、鄉村電氣化、開發森林與改良漁牧等。配合美援的協助,中華民國政府自1953年起,即開始以四年為一期,推動經濟建設計畫,致力於經濟發展。

美援資金特別集中於水電業和製造業,占臺灣基礎建設投資74%,而該項投資占美援資本援助的44%,居美援相關項目的第一位。在水利建設方面,特別是石門水庫之興建,是臺灣首次進行之多目標水資源開發工程;在肥料工業建設方面,美援補助磷肥、尿素、氮肥、硫酸錏等生產計畫與廠房機具建設,肥料產量因而大增;在交通建設方面,亦補助維修及擴充鐵路設備、公路工程建設(如西螺大橋)等。

台美雙方為有效執行美援計畫,聘請紐約懷特工程公司為顧問,該公司多位專家先後來台,主要負責審查原始計畫,如廠址、製造方法、成本與設備規格,並於計畫批准後,監督採購、安裝與操作等事,舉凡肥料、化學、紡織、林業、公路運輸、鐵路、糖業與電力各方面,均有美籍專家負責。除聘請專家來台,從美國引進技術的途徑,亦包括派員赴美。1951-65年在美援協助下赴美者,占出國深造總人數的65%,1966-72年由中美基金支助赴美者,更提高至91%,可見美援結束後,並未中斷技術的引進。
至於美援對臺灣的農村建設工作,大多透過農復會進行,甚少經由安全分署直接辦理。1965年美援結束後,美國洛克斐勒基金會援助臺灣的水產養殖產業,亦透過農復會。

由上可知臺灣之美援影響層面深遠,形成對美國高度依賴的局面,美國亦由此成功地將臺灣改造為對美出口的加工基地。

1-2:臺灣建設與狄寶賽先生

狄寶賽先生為美援臺灣時期,對美援經費之運用與各種建設計畫案之規劃極具影響力的人物。狄寶賽先生當年擔任懷特工程公司 (J.G. White Engineering Corporation)之高級工程師與指導顧問,而美援臺灣諸多建設工程均由該公司擔任規畫與監督。因此,狄寶賽先生與美援臺灣之建設,關係與影響力俱極深厚;因美援臺灣運作方面的研商必要之故,與多位當時的行政首長如陳誠、李國鼎等人多所共事接觸。

1-3:美援農產品

在台美互動經驗中,美援農產品始終是人們記憶的重點。

除了透過農復會協助臺灣農業生產技術的改良,美國大量外銷農產品至臺灣。而且根據「480公法」,無論國際小麥市場行情如何變化,臺灣需運用美國貸款,購買美國小麥。大量過剩的美國小麥與其他農牧產品,就此被運到臺灣。

美援食品不僅補充臺灣人的營養,影響了臺灣人的飲食習慣,甚至改變了某些臺灣人的宗教信仰。透過教會系統,美援食品深入到各個窮鄉僻壤,美國麵粉與奶粉讓不少家庭得以果腹,也是學童最主要的營養來源之一;穿麵粉袋改製的衣物,是許多人的童年經驗。美國小麥協會跟臺灣的麵粉公會合作成立麵食推廣中心、烘培訓練班,教導麵食及西點麵包的製作。美國麵粉也帶動了臺灣的西點麵包業,有些城市開始出現西式麵包廠,還成了美軍麵包的專門供應商。

1-4:軍事合作

1-4-1 起始

韓戰爆發後,杜魯門總統下令第7艦隊進入臺灣海峽,防止中共攻擊臺灣。不久,第7艦隊司令史圖伯中將及美國遠東軍司令麥克阿瑟上將造訪臺灣。1950年8月5日至26日期間,美國派遣由阿隆索‧福克斯領軍的聯合調查小組,到臺灣檢視臺灣的戰備狀態及現況。這份福克斯報告,研究了臺灣軍隊所需要的軍事裝備、軍事訓練及軍事支援。由於這份報告,一支包括陸軍、海軍及空軍三個顧問組的軍事援助顧問團,由美國陸軍少將威廉‧蔡斯領導,於1951年5月1日抵達台北,開始執行任務及軍事援助需求。

於1952年10月,美國軍事顧問團設立了福爾摩沙聯絡中心,負責協調聯絡任何可能軍事行動的計畫、準備及執行,並包括臺灣軍隊及美軍為共同防衛臺灣所做的聯合訓練。1955年4月,由太平洋軍區司令指派新成立的美國福爾摩沙防衛司令部司令接替福爾摩沙聯絡中心,福爾摩沙聯絡中心的名稱仍予以保留。直至1955年11月1日,才改名為美軍協防臺灣司令部。

1-4-2 金門危機

第一次金門危機

周恩來於1954年8月11日宣布將解放臺灣,美國警告中國不得對臺灣採取行動,然於1954年9月3日,中共開始砲轟金門,美軍顧問團金門顧問組艾佛列德‧梅登道普中校不幸殉職。接著於11月,解放軍戰機轟炸大陳列島。1954年9月,美國參謀聯席會提出對中國使用核子武器的可能性,1954年11月23日,中共將韓戰期間中國境內被擊落的13名美國飛行員判處長期徒刑。不顧國內政治壓力,艾森豪總統拒絕轟炸中國或用美國部隊來解決危機。1954年12月2日台美簽署共同防禦條約。

1955年1月18日,中共部隊奪取一江山島。雙方持續在金門、馬祖及中國大陸沿海進行戰鬥。同年3月,美國公開聲明,考慮使用原子彈防衛金馬。1955年5月1日,中共停止對金馬的砲擊,危機結束。

第二次金門危機

1958年8月23日至10月期間,中共對金門馬祖再次大規模砲擊,巡邏艇封鎖金馬,並宣布「解放」臺灣的意圖。此時,美國明確表示,支持臺灣保衛金馬。艾森豪政府派遣部隊前往臺灣,在臺灣及臺灣海峽部署大型海軍分遣隊、F-104A戰鬥機及勝利女神力士型飛彈營。並增加對臺軍事裝備轉移,尤其是「響尾蛇」空對空飛彈,該武器證明是讓中共停止砲轟金門的因素之一。金馬島嶼守軍,從美國海軍艦艇護衛的運補船獲得補給;美國海軍飛機也協助臺灣空軍取得該地區的制空權。當美國與中國間的緊張情勢日益升高時,美參謀聯席會擬出對上海、廣州及南京等城市進行核子攻擊的計畫。在艾森豪總統警告美國將不會在「面對武裝侵略」時退卻,砲擊幾乎就完全停止。危機於1958年10月6日解除。

1-4-3 越戰期間合作

特戰部隊合作

美特種部隊在太平洋戰區的部署始於1956年,但規模不大,且高度機密。其巡迴訓練小組分別派駐臺灣、泰國及越南等地的軍事顧問團。第一支特種作戰訓練小組於1957年抵臺,對臺灣軍隊幹部提供密集訓練,並定期來臺提供進階訓練。1960年,SFOD A-26特種部隊A-26分隊移防臺灣,基地在桃園龍潭。

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東南亞國家開始受到共產黨擴張的影響,美國中情局及特戰部隊將臺灣當成前進作戰基地,進行作戰計畫的擬定、派遣情報員入柬埔寨、寮國及北越、執行民航空運勤務的飛行等任務。在1965年部署主要戰鬥部隊於越南之前,美國特種部隊已活躍於越南。臺灣「黑蝙蝠」中隊與美國同僚負責執行「南星計畫」任務。在新竹空軍基地,美國教官為「黑蝙蝠」中隊提供飛行、維修及軍械等方面的訓練。

特種作戰心戰合作

同時,美國心理作戰連參加台美間的特種作戰心戰演習。1965年,第7心理作戰大隊派駐「臺灣分遣隊」,作為與臺灣總政戰部、美軍顧問團及美軍協防臺灣司令部間的聯絡管道。最著名的聯合演習是Operation Aumee, 第一次演習是在1962年6月,後續的演習一直持續到1973年。在美駐越軍事援助司令部司令魏斯摩蘭上將的要求下,1964年臺灣派遣一支政戰顧問團到越南,與美國的心戰大隊合作,為越南的政戰部門提供協助。

清泉崗空軍基地

美國空軍使用清泉崗空軍基地作為其支援越南作戰的主要空運中心。清泉崗空軍基地除了部署過第314部隊運輸聯隊、第374戰術空運聯隊和第4220空中加油中隊外,美國空軍輪流從部署在日本嘉手納和橫田空軍基地的第347和18戰術戰鬥聯隊,調派飛機前來。

1-5:公共衛生與醫療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協助臺灣的醫療衛生,約略有三種管道,一是一般所謂的美援;二是美國在華醫藥促進會、中華醫學基金會與洛克菲勒基金會等組織團體;三是宣教士等宗教團體。

美援對醫療衛生計畫之支助以防治傳染病(如瘧疾、肺結核等之防疫計畫)、擴充醫療衛生設施(如衛生院所的改建、公立醫院之增設及擴建)、改善環境衛生(如環境試驗所之成立、都市衛生改善與給水等)、工業衛生與安全(如工廠衛生及環境調查)等為主要內容。

這些計畫之實施,除美援款項之支用外,若干重要國際組織與非政府團體,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在華醫藥促進會、紐約人口局與洛克菲勒基金會等之合作協助,亦為計畫得以順利進行之要素。事實上,洛克菲勒基金會與中華醫學基金會在美援進入臺灣之前,即關注臺灣的醫療衛生;1950年代起,美式的醫學教育,以及護理、公共衛生與藥學,都在美籍顧問與美援的影響下,逐漸成為臺灣醫療教育裡重要的環節。

除此之外,以宣教士身分抵台貢獻所學的美國醫事人員,不勝枚舉,這些人懷抱著宗教理想與熱情,走入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的偏鄉地區,因此於屏東、花蓮與台東等地,仍存留著他們在臺灣耕耘的痕跡。

1-6:教育與文化

其後,隨著經濟計畫之推展,美援教育計畫逐步擴及普通教育、科學教育、視聽教育、家政教育、水產教育與科學研究等層面。1968年實施「九年國教」時,最初三年的經費即約需28.5億元,政府經費不足,因此由「中美經濟社會發展基金」撥款約7億元補助。

至於台美之間的學術交流,美國國會通過之「傅爾布萊特計畫」,至今獎助千餘位美國人士到臺灣講學、研究或進修,同時也獎助無數臺灣學者、學生、研究員及專業人士赴美攻讀學位、研究或實習。

除此之外,當時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國人的仿效對象,無論在文化思想、文學、藝術方面,都以引進、探討當時西方新思潮為風尚。因此,由香港美國新聞處主導的今日世界譯叢,為台、港青年學子接觸西方新思潮,開了一扇窗;而位於台北市南海路的美國新聞處圖書館,成為戒嚴時期國人了解歐美國際資訊的主要管道。

美國新聞處不但介紹美國的文學、藝術、文化與科學新知,還提供臺灣本地的藝術家對外發聲的舞台。素人畫家洪通轟動一時的首次畫展,引發本土文化的深刻省思;現代舞大師瑪莎葛蘭姆、保羅泰勒等人精采的示範演出,也對臺灣現代舞的發展帶來影響;其所建構出來的美國文化氛圍,成為60、70年代臺灣文化知識分子經常流連倘佯的地方。

1-7:美式生活方式及對臺灣的影響

隨著軍援、經援而來,台美之間交流頻繁,許多美國人來到異鄉的臺灣生活。美國士兵與臺灣人之間,儘管語言不通,卻結下多年私交;不少美國技術顧問之配偶或教會神職人員,也在大專院校開設英語教學課程。他們的思想言行、休閒娛樂、與在地人民之間的互動,影響了臺灣人,使得臺灣文化更加多元。

因此,美國60年代的反越戰、民權等觀念,以及新潮電影皆大量傳入臺灣。經由音樂、書刊、影像、廣播電台的傳布,美國流行的嬉皮、搖滾樂、阿哥哥舞、迷你裙之風,亦同步吹拂至臺灣,也為封閉的臺灣社會掀起一股美式熱門音樂的風潮。

由於臺灣是美國圍堵社會主義國家的前哨站,台北中山北路及高雄七賢路上,曾一度酒吧林立,為駐台與越戰休假美軍帶來的特殊美式風光。此外,保齡球第一次出現在臺灣,即在高雄左營美軍顧問團內,該項娛樂運動可說是由駐台美軍所引入的。

受西方流行文化的影響,西洋食品也在臺灣日益風行。以美國人時常飲用的可樂為例,戰後初期臺灣即有可口可樂進口,但以供應美國使館人員與駐台美軍為主。美軍軍事基地附近的民間棒球隊,常與美軍棒球隊舉辦友誼賽,而贏家常是配備簡陋的臺灣隊伍,獎品則是當時臺灣仍很稀罕的可口可樂。

展覽資訊

2、斷交與撤離

臺灣與美國雙邊關係並未就此穩定。1960年代,美國國際支出惡化,外援負擔加劇;相對之下,臺灣出口逐漸暢旺,展現累積外匯能力。美援作法在美國內部引發批評。1965年6月,美國國務院宣布,除部分已簽撥而尚未抵台之物資之外,結束美國對台經濟援助。

1970年,美國對台經援全數終止。同時期,政治軍事方面,台美關係亦開始轉變。隨著美國開始與中共和解,美國對台政策再度調整。期間雖因越戰之故,台美雙方仍保持密切軍事合作;之後,隨著尼克森總統政策「轉向」中國、中華民國失去聯合國席位,1979年1月1日,美國與中華民國正式斷交,軍事結盟關係隨之終止。同年,美國國會通過「臺灣關係法」,該法案界定了日後台美雙方人民間商業、文化、與其他關係的發展方式。

1979年4月28日,美軍協防臺灣司令部降下美國國旗,所有現役軍人及國防部人員撤離臺灣。

展覽資訊

3、八零年後的台美現況

政治關係雖然起伏不定,但過往的種種,留下臺灣人對美國一種特殊的情感連結,與人們對當年生活的回憶!

美軍協防司令部,美軍顧問團,或美軍宿舍的舊址,早淹沒在歷史洪流中, 或拆除,或斑駁,多已不復記憶。台北美國新聞處舊址,陽明山美軍宿舍群等成為文化資產;中山北路的「前美國大使官邸」,重修為「台北之家」,成為電影文化為主的藝文空間;5、60年代的舶來品集中地「晴光市場」,變身為兼具逛街與品嚐美食的都會商圈。

然而,今日臺灣仍然深受美國影響,卻更加的多元化。從1980到2010年間,超過200個美國藝術表演團體或音樂家接受臺灣民間的邀請來台演出。美國流行音樂與好萊塢電影一樣攻占臺灣的娛樂市場,而1984年臺灣麥當勞在台北市開設第一家餐廳後,美國速食文化橫掃臺灣,亦影響了臺灣的餐飲文化。

臺灣人才常以赴美求學、工作為其第一志願;政府機關運作常以美規為主要參考標準。自1980年代約至2000年,赴美留學進修的人數激增,從1980年的19,460人穩定成長到1993年37,000人。至今,每年仍維持近30,000人。許多臺灣的政治領袖,大學校長與教授等,都為美國大學的校友。

美軍電台化身為ICRT;教會持續其傳教與醫療等工作;美國在台協會也以非官方的身分推動美台人民間的各項交流:從到臺灣各地訪問的運動大使,紐約貝特蕾舞團的示範教學,到設於公共圖書館的美國資料中心,美國人在臺灣的故事,還在繼續 ...

3-1:莫拉克風災人道援助行動

在莫拉克颱風襲擊臺灣後不久,美國在台協會隨即公開表示關懷與慰問、同時捐贈美金25萬元給臺灣紅十字會賑災,並代表美國政府向臺灣當局表示願意提供其他形式的協助。8月14日,臺灣外交部正式請求美國提供可吊掛重機械的直昇機,以運送挖土機與推土機等重機械進入高雄縣山區,清除完全被土石流淹沒的村莊道路。駐日本佐世保港的美國海軍丹佛號於8月16日星期天出發前往臺灣,次日抵達臺灣後旋即出動兩架直昇機降落台南機場,於8月18日開始運送挖土機與推土機進入高雄縣山區。美國直昇機完成任務後,於8月21日返回丹佛號離開臺灣。

美國國際開發總署「災害協助暨援助計畫」區域協調人艾爾‧道威爾及代理協調人朗‧李比則分別來到南臺灣協調美國的救災行動。李比於8月14日抵達臺灣,是第一個深入高雄縣重災區的美國官員,他確認災區確實需要可吊掛重機械的美軍直昇機,並評估適合直昇機降落的地點。道威爾於8月20日抵台,他評估協調美國的救援行動,並提供地方政府救災的專業知識。

3-2:今日臺灣之外援

半個世紀以來,臺灣歷經極大的改變。從一個依賴外援的國家,逐漸成為一個有能力提供援助的國家。

1989 年 10 月,經濟部成立「海外經濟合作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海合會),1996 年 7 月 1 日「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正式成立,有制度地推動駐外技術團、醫療團、國際人力開發等援外業務,並運用其基金執行與開發有關之投資與融資計畫,以基金孳息辦理技術協助以及海外志工、人道援助、國際研習班及國合會獎學金等業務。以2008年為例,共完成 306 項基礎建設計畫、派遣駐外技術團 30 團,分赴亞太、亞西、非洲及中南美洲等地區28 國,執行計 83 項合作計畫。

此外,我國並在APEC架構下,於2004年倡議成立「APEC數位機會中心」,至2008年12月止,該計畫已與智利、印尼、秘魯、菲律賓、巴布亞紐幾內亞、越南及泰國7個會員體合作,共設置43個數位機會中心,協助培訓資通訊專業人才約70,000人次。2008年,我國援外年度金額總計為4.3億美元。

而民間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除捐款和糧食、技術援助外,醫療的支援更獲得讚揚,如臺灣的路竹醫療和平會、紅十字會、慈濟慈善基金會、伊甸基金會、臺灣奧比斯基金會,他們與37所醫院成立醫療服務團,從1990年代開始即對馬其頓、印度、查德、賴比瑞亞、玻利維亞、秘魯等國提供服務,並在越南、印度、孟加拉等國設置固定辦事處;當南亞發生海嘯災難時,曾攜運2600公斤醫療資源深入叛軍佔領區緊急應變。

2010年海地大地震,臺灣在第一時間贈援500萬美元、100公頓的食品、飲水、衣物、照明等物資及200公頓的白米,並立即派遣搜救隊、醫療團趕抵現場。目前政府與民間合作,積極投入協助海地重建的工作,為臺灣的援外經驗展開了新的一頁。

展覽資訊

圖片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