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Global Navigation to Main Content
Skip Breadcrumb Navigation
2010-05-05 | 馬克‧吐溫的《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

馬克‧吐溫的《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

2010年5月5日
諾曼•洛克維爾(Norman Rockwell)為《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繪製的插圖。 (Photo: America.gov)

諾曼•洛克維爾(Norman Rockwell)為《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繪製的插圖。 (Photo: America.gov)

馬克•吐溫(左)和摯友約翰•劉易斯(John Lewis)。劉易斯是《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中吉姆的人物原型。 (Photo: America.gov)

馬克•吐溫(左)和摯友約翰•劉易斯(John Lewis)。劉易斯是《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中吉姆的人物原型。 (Photo: America.gov)

作者:羅恩鮑爾斯(Ron Powers),著有《馬克吐溫前傳:生活與險灘:少年馬克吐溫的成長》(Mark Twain: A Life and Dangerous Water: A Biography of the Boy Who Became Mark Twain)一書。

---------------------------

《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在美國發行第一版135年之後,這部蜚聲國際的名著繼續受到日益廣泛的歡迎。對難以數計的眾多讀者和學者而言,這部作品依然是迄今為止美國人撰寫的最傑出的一部小説。馬克.吐溫一生(一個世紀前的春天去世)著有30多部作品。他 從一名以樸實見長的幽默作家躋身文學天才的行列,《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始終功不可沒。

為這部著作經久不衰的聲望找到一些佐證並不困難:估計每年售出20萬冊,只有少數當代作家的銷量可以與之相提並論。這部小説被譯成50多種語言,全世界共有700多種版本。每年有30萬遊客--許多來自歐洲、俄羅斯、亞洲和南美--拜訪密蘇裏州的漢尼拔(Hannibal, Missouri)(人口17,500人)。這裡是馬克‧吐溫兒時的故園,也是小説中哈克(Huck)和吉姆(Jim)壯觀的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探險之旅的出發地。

但這怎麼能怪他們,這些熱情的讀者和朝聖大軍?誰能不被兩位主人公為尋求自由和成就夢想,結伴乘一葉木筏順著溫馴的河水壯遊四方的抒情故事所虜獲?又有誰能不浮想聯翩,似乎親臨其境地遭遇一個又一個奇人怪客,在險象環生的水道上化解一個又一個頻頻侵擾他們的危難?

然而,《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就像密西西比河本身一樣,其複雜的內涵遠遠超出了表面上可能呈現的情況。對兒童讀者來説,僅哈克與成為友伴的外逃奴隸吉姆調皮搗蛋的情快意就永遠讓他們迷戀不已,成年讀者則往往一次又一次地潛入小説的深處,不斷發掘新一層的暗示、社會剖析和寓意。

並非所有讀者都滿足於他們的發現。H.L.門肯( H. L. Mencken)、 T. S. 艾略特(T. S. Eliot )、歐內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和羅素班克斯(Russell Banks)等美國知名作家已先後肯定這部小説具有改俗易風的思想高度,但其他某些人認為作品背離了他們奉為圭臬的價值觀。這部分人提出的叩問大體可以分成幾個大類:《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的出類拔萃本質上體現在哪,其核心特徵是什麼?這是一部傑出的小説,還是一部拙劣的,甚至對社會具有破壞性的小説?

最後,這部"改俗易風"的作品究竟改變了什麼?

我們先考察一下人們提出的一項指責:有人認為作者及其撰寫的這本書有種族主義性質。40多年來這種説法始終主導了外界對馬克吐溫這部小説創作意圖的揣度。1957年,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lored People)譴責這本書有211處使用"黑鬼"(nigger)這個貶損非洲奴隸及其後代的稱謂,引發了這場爭論。此後40年間,《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被全美國的學校和圖書館列為禁書。為這部小説辯護的人則堅執不從。他們反駁道,馬克.吐溫採用這個詞寫人物對話,符合內戰前典型美國南方人的習慣,與所謂個人偏見的膨脹風馬牛不相及;再者,他用這個詞是為了諷刺當時的種族偏見,並不是給於認可。第32章哈克與莎利姨媽(Aunt Sally)之間的對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時哈克正在講述汽船爆炸的情況:

"我們把汽缸蓋給炸掉了。"

"老天!傷著人了嗎?"

"沒有。死了一個黑鬼。"

"還好,運氣不錯;有時候確實會傷著人。"

讚賞馬克.吐溫的讀者和評論家簡直難以理解,怎會有人看不出字裏行間閃現的辛辣的反諷。這個笑話針對的是哈克和薩利姨媽,他們似乎對"黑鬼"實際也是人的事實視而不見。況且,哈克已經開始扔掉他的有色眼鏡,與比他年長的姨媽有所不同。馬克.吐溫在前一章剛剛講述了哈克溯流而上時如何撕碎寫給吉姆主人的一封信。這一段可能是這本書最令人難忘的情節;這封信道出了吉姆的行蹤,肯定會讓他被抓回去受罰。在內戰前的美國,幫助在逃的奴隸被普遍視為對上帝犯下的罪行,但哈克在撕毀這封信的時候大義凜然地宣稱:"好吧,我去下地獄。"甚至在此以前還有一個段落講述哈克向吉姆道歉,因為哈克曾經騙吉姆,要他相信哈克已成為鬼魂。對這部小説貶抑的一方和讚賞的一方都更不太注意這一段情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Berkeley, California)"馬克吐溫研究"(Mark Twain Project)的編輯羅伯特赫斯特(Robert Hirst)認為這是美國文學作品中白人第一次向黑人表示歉意的事例,這種情形至今仍屬鳳毛麟角。

儘管如此,爭論一直持續到20世紀90年代,但力度已經減弱。反對的一方仍然堅持己見--這個事實本身就證明《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繼續有力地拷問著美國人的良心。

我們不妨採納最可能的假設:馬克吐溫不是種族主義者,他的書也不是帶種族偏見的作品。[美國最知名的學者之一謝莉費希爾菲什金(Shelley Fisher Fishkin)長期以來始終強調,這部小説不言而喻反對種族主義。]不過有待解答的問題是:《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改變了什麼?

這部小説的確沒有改變美國的種族關係。事實上,在小説出版後的前半個世紀,哈克與吉姆的友誼以及敵視性的稱謂本身造成的影響,都沒有引起任何一方多大的關注。在當年爭論激烈的過程中,人們注意的是小説採用的一種手法,但當代讀者很少感到其中有任何特別之處。這種手法涉及人物習慣性的俚語和不雅行為。換言之,不論哈克和吉姆還是他們遇到的人物,其言談舉止與普通美國百姓如出一轍,並不像歐洲貴族。[騙子公爵(Duke)和國王(King)是少有的例外。這二人盡力模倣舊世界的行為方式,卻以失敗的鬧劇收場。]

美國擺脫歐洲獲得政治自由近一個世紀之後,美國的新銳派和公共尊嚴的衛道士們對本國文化 "低人一等" 仍抱有抵禦的心態。他們認為這種言談舉止令他們蒙羞。最初報紙評論是正面的,幾週之內態度急轉直下。評論家們宣稱這部作品"低劣不堪",屬"粗製濫造的文乞之作"、"十足的垃圾"。一連串的公開責罵有可能對這本新作的前景造成嚴重損害,但是馬克‧吐溫本人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不錯的機會。1885年3月17日,康科德(馬薩諸塞州)公共圖書館[Concord (Massachusetts) Public Library]的理事們不經意間挽回了作品對公眾的吸引力。他們將此書列為禁書,遂成其美事,被作者欣喜地稱之為"康科德的白癡"。馬克‧吐溫向出版商保證,這不啻是"絕妙的廣告,會登上全國的每一份報紙。"

事實果然如此。《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渡過了早期飽受責罵的階段,到1885年3月中旬已售出43,500冊,創作者十年內新書上市的最高銷售紀錄。他的作品如雨後春筍不脛,最後登上美國經典作品的寶座,也在國際上被列為最受歡迎的美國文學瑰寶,但作者在有生之年沒能看到這一切。

《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成為永恒的經典巨著,其中自有原因。這部作品改造了什麼?不折不扣地改造了美國文學的靈魂。儘管新銳派不贊成這部小説,但購買和閱讀這部作品-在很多情況下正是因為有人反對-的"普通"讀者發現,迫切要求維護新國家尊嚴的衛道士們忽略了一些問題。讀者們第一次認識到,這部作品從和自己一樣的人物身上發現了高貴的氣質和詩意的表露。最後,這部作品中的人物不受舊時代--已經破滅的舊世界禮教和等級制度--的束縛,而成為特色鮮明的美國人物,他們著眼于未來,竭盡全力開闢未來,隨時制宜創造未來,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些人物相互講述各自的探索歷程,文采飛揚,粗狂卻不失美國的原味。

此前,沒有任何美國作家取得這種突破性的成就。甚至很少有美國作家敢於嘗試。馬克‧吐溫有嘗試的膽量,也有獲得成功的天賦。《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是一部融匯了永不磨滅、不斷再生的美國精神的小説。這部作品的偉大之處即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