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red/blue line

海外的衝突與國內的變革

red/blue line

「我們必須成為民主國家的
龐大兵工廠。」


富蘭克林﹒羅斯福
一九四一年一月六日致國會諮文

 

一九一四年歐戰的爆發震驚了美國公眾。起初,戰鼓之聲似尚遙遠,但不久他們就感到戰事對美國經濟和政治的影響。到一九一五年,本來已略見蕭條的美國工業,隨西方盟國的定單的到來而再度欣欣向榮。交戰雙方都利用宣傳來煽動美國公眾的情緒,同時,英、德兩國阻撓美國公海航運的行動也引起了威爾遜政府的強烈抗議。而美、德兩國之間的爭端也日趨突出。

一九一五年二月,德國的軍事領袖宣佈要擊毀在英倫三島周圍海上行駛的一切商船。威爾遜總統警告說﹒美國決不放棄在公海上貿易的傳統權利,並宣佈,美國將要求德國對美國船隻和生命的損失負「絕對責任」。一九一五年春,英國客輪「盧西塔尼亞」號被擊沉,死難者近一千二百人,其中有美國人一百二十八名,這件事使美國人極為憤怒。

戰時的種種壓力使威爾遜總統無法依循一貫政策。威爾遜雖然是最致力於和平的美國總統,他在目擊德國的殘暴,特別是其潛艇戰後深信,德國的勝利將是軍國主義在歐洲的勝利,勢將危及美國的安全。

一九一六年五月四日,德國政府保證將根據美國的要求,限制潛艇戰,潛艇戰問題似乎已告解決。那年威爾遜在大選中獲勝連任,這部份得力於他的政黨的口號:「他使我們置身於戰爭之外。」一九一七年一月,威爾遜總統在參議院發表的演說中主張「沒有勝利的和平」,說這是唯一能夠持久的和平。

 

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九天以後,德國政府通知美國,德國將恢復無限制的潛艇戰。一九一七年四月二日,在五艘美國商船被德國潛艇擊沉後,威爾遜要求國會同意對德宣戰。美國政府隨後立即著手動員其軍事資源、工業、勞工、農業。到一九一八年十月,開抵法國的美國軍隊已超過了一百七十五萬人。

美國海軍在幫助英國海軍打破德國的潛艇封鎖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一九一八年夏,在德軍發動等待已久的攻勢時,初上戰場的美國陸軍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同年十一月,百萬美軍在默茲河一阿爾貢森林區一線的龐大攻勢中又發揮了重大作用,使德方大肆吹噓的興登堡防線陷於崩潰。

威爾遜對大戰早日結束所作出的偉大貢獻,在於他規定了盟國的作戰目的,他始終堅持,鬥爭的對象不是德國人民,而是他們的獨裁政府。一九一八年一月,他向參議院提出著名的十四點原則,作為公正和平的基礎。他呼籲擯棄各國間的秘密諒解,保證海上航行自由,拆除各國之間的經濟壁壘,削減國家軍備,調整各國對殖民地的要求,但須顧及殖民地上受影響的居民的利益,其它各點旨在確保歐洲各民族的自治和無阻礙的經濟發展。十四點原則是威爾遜和平藍圖的關鍵--建立一個各國的聯合組織,以 「共同保證大小國家政治獨立與領土完整」。[附:一九一七年第一次大戰時的美國]

一九一八年夏,德軍節節敗退,德國政府請求威爾遜在十四點原則的基礎上舉行談判。威爾遜總統在確定這個請求是出自人民的代表而不是軍人集團的代表後,便開始與各盟國協商,盟國同意德國的要求。同年十一月十一日,停戰協定遂在這個基礎之上締結。

 

和平後的孤立

威爾遜希望最後締結的和約能具有談判和平的性質,但他擔心戰爭所掀起的憤激情緒,會使他的盟國提出苛刻的要求。這一點他猜對了。威爾遜受到勸告,如果他不對盟國的要求讓步,那他對世界和平的最大希望--國際聯盟--將不會實現,於是他在巴黎和會中把原來堅持的原則一條一條地放棄了,以實現他的希望。威爾遜在幾條消極的原則上確有收穫:他沒有把阜姆讓給意大利,拒絕克萊蒙梭使萊茵河地區完全脫離德國的要求,阻止法國兼併薩爾盆地,同時也拒絕由德國負擔全部戰爭賠償的建議。

但是到終局時,除了國際聯盟算是成立起來之外,威爾遜有關寬大和持久和平的種種建議幾乎蕩然無存,而他自己,最後還得忍受諷刺,親眼瞧著他自己的國家拒不參加國聯。部份原因是他作出了錯誤的判斷。他沒有從在野的共和黨中遴選一位領袖參加和約委員會一同去巴黎,這已經是一個政治錯誤,他回國要求美國參加國聯時,又拒絕作出必要的小讓步,以爭取得到共和黨所控制的參議院批准。

威爾遜在華盛頓的努力失敗後,他去全國向人民進行遊說。一九一九年九月廿五日,由於戰時總統職務繁重和為和平奔走呼號,使他積勞成疾,在科羅拉多州的普韋布洛城癱病猝發,終至不起。一九二○年三月,參議院在最後一次的表決中,同時拒絕了凡爾賽和約和國聯盟約。美國從這時起,就越來越陷入孤立主義之中。理想主義的氣氛,從此也隨威爾遜而去,繼之而來的是一個孤絕冷漠的時代。

在一九二○年的總統大選中,威爾遜自己的政黨,提名一位從未在威爾遜內閣任職的俄亥俄州州長詹姆斯﹒柯克斯為總統候選人。共和黨提名的候選人沃倫﹒哈定在這次大選中獲得壓倒性勝利,這確鑿證明人們普遍擯棄威爾遜主義。哈定在競選中雖然拒絕在國聯問題上作任何承諾,他的外交政策及其共和黨繼承人的外交政策卻一般遵循孤立主義路線。

這是全美婦女第一次參加投票的總統大選。大戰期間,威爾遜大聲疾呼,要求修改聯邦憲法,准許婦女參加投票,因為美國婦女對戰爭的偉大貢獻生動地說明她們做公民的能力和應享有選舉權。一九一九年,國會向各州提出憲法第十九條修正案,各州及時批准了修正案,婦女們因而得以參加次年的大選。

 

保守政策佔上風

繁榮的景象遍及各地,至少在各城市中是如此,因而美國政府二十年代的政策帶有明顯的保守色彩。這一政策是基於如下的信念:政府若盡力促進私營工商業的利益,繁榮將緩緩地滲入到社會各階層。

因此,共和黨的政策旨在為美國工業創造最有利的環境。一九二二年與一九三O年的關稅法使關稅壁壘增高到穩保美國製造商逐個壟斷國內市場。上述的第二個關稅法,即一九三O年斯穆特-霍利法案,因把稅率定得太高,以致於一千多位美國經濟學者齊聲要求胡佛總統否決這個法案,他們預言,其它國家必將採取使美國損失慘重的報復行動,後來的事件證實了他們的預料;與此同時,聯邦政府著手執行一項減稅計劃,這反映了財政部長安德魯﹒梅隆的信念:高徵所得稅將妨礙有錢人對新工業企業的投資。國會在一九二一年至二九年間通過了一系列法律,同意了梅隆的建議,即把戰時所得稅、過高的利潤稅和公司稅撤消或大幅度削減。

在整個二十年代,私營工商業受到了很多鼓勵,包括建設貸款、承辦有利可圖的郵政事業及其它的間接補助。一九二O年的運輸法早已把戰時政府嚴格控制的全國鐵路交還私營。一九一七年至二○年期間歸政府所有並基本上由其經營的商船隊也出售給了私人。

不過,政府的行政機構與立法機構在電力問題上有分歧。戰爭期間,政府在筋灘下游建了兩個大型硝酸廠,筋灘是田納西河中一段長達五十九公里的湍流,政府還沿田納西河修建了一系列水壩用於水力發電。一九二八年,國會參眾兩院均通過規定電力生產與銷售公營的法案,然而胡佛總統卻狠狠地把它駁回了。後來「在富蘭克林﹒羅斯福任總統期間,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示範實驗工程,便是在筋灘水利工程的基礎上建成的。

二十年代的移民限制,是美國政策的重要變更。在二十世紀的最初十五年中,移居美國的人數超過一千三百萬。一段時間以來,國內反對無限制移民的情緒逐漸增高。美國不再認為它有可供移民定居的廣大內陸地區,因而不願意接納大批新移民。這種情緒表現在一系列措施上,最終導致一九二四年的移民配額法和一九二九年的一項法令,這些法律限定每年的移民人數為十五萬人,美國根據一九二O年時美國已有的各民族人數的比例,把限額分配給各國,這樣移民一事就具有選擇性了,因為當時移民大多數均來自東歐、南歐,而不是北歐和西歐。這項措施通過大大減少移民人數,阻止了世界歷史上的一次人口大遷移,這次大遷移已歷時三個世紀之久。

在移民人數變得微小的同時,卻出現了美國人向歐洲徙居的現象,他們人數雖少,但很重要。他們是對美國的藝術和思想環境不滿意的作家和知識分子,他們大部份移往巴黎。

在國內外批評者的眼中,美國文化充滿著實利主義與清教徒氣息。酒類的禁釀和禁售是這一時期清教主義的象徵。一九一九年通過了憲法第十八條修正案,從而使這項爭論近一個世紀的禁令得以執行。禁令本是為了掃除國內的酒鋪和酗酒現象,但結果卻製造了數以千計售私酒的地方,替販運私酒的人在犯罪勾當中圖利創造了條件。廣泛的違法行為使禁令成為道德上的一種偽善,在許多美國人看來,禁令可與哈定時代普遍的政治腐敗現象相比擬。

無情抨擊成為美國文學的主調。新聞記者兼批評家門肯對美國人生活中的虛偽和腐敗現象進行了毫不留情的鞭撻,他因此深得人心。也許在嚴肅的小說家中,沒有一個比辛克萊﹒劉易斯擁有更多的讀者,他以美國中產階級的生活作主題的「大街」和「巴比特」等諷刺小說成了國民自覺的明顯標誌。具有諷刺意義的是,美國人對美國的這些批評竟出現在國家高度繁榮的時刻。

 

經濟大蕭條改變政治

與此同時,對共和黨政府的農業政策的抨擊與日俱增,因為農場主在二十年代的繁榮中得益最少。一九OO年到二O年,農業曾普遍呈現出繁榮景象,農產品的價格徐徐上升,戰爭對美國農產品的需求空前之大,從而大大刺激了農業生產。農場主們乘此機會把休耕多年的貧瘠土地或荒地都開墾出來。由於美國農地的金錢價值增加了一倍,有的地方甚至兩倍,農場主們開始有能力購買過去買不起的物品和機械了。但到了一九二O年末,戰時的需求突然終止,主要農作物的商業性生產急劇下降。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的來臨只是加劇了本已嚴重的形勢罷了。美國農業不景氣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國外市場的喪失。因美國本身進口關稅的緣故,在美國不向其購買貨物的地方,美國農場主也不容易銷售產品。世界市場對美國的門戶在慢慢地關閉了。

在二十年代,繁榮的景像似乎會永遠繼續下去,甚至在一九二九年證券交易所證券價格暴跌後,當局依然作出樂觀的預測,然而股票證券價格的迅速下跌卻影響到銀行和金融機構,許多被拖累倒閉。而這種金融危機又無可避免地影響到各行各業公司,使它們的銷售、生產和僱工俱告削減。到了一九三O年,美國已陷於全面經濟大蕭條的情況當中。銀行倒閉,千百萬投資者和儲蓄者的一生積蓄化為烏有,商店關門,工廠關閉,千百萬失業者躑躅街頭,求職無望。除了早被遺忘的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的不景氣情況可與之相比擬外,這種蕭條情況為美國立國以來所未有。

當人們從最初的震驚中清醒過來,探究經濟蕭條的原因時,他們才看出那些隱伏在二十年代的表面繁榮下的不良趨勢。問題的核心是美國生產力和美國人民消費能力十分懸殊。戰時與戰後生產技術的大改革使美國工業產量大大增加,從而超過了美國工人、農場主的購買力。富有階級和中產階級存款的增加遠遠超過了健全投資所能容納的程度,於是游資流向證券市場和不動產方面,用於瘋狂的投機。因此,證券市場的崩潰只不過是好些爆炸中的第一個,在爆炸聲中,脆弱的投機組織瓦解了。

一九三二年的總統競選活動主要是辯論經濟大蕭條的原因和可能的挽救方法。赫伯特﹒胡彿總統很倒霉,他進入白宮才八個月,便發生了證券交易所價格暴跌事件,他不懈奮鬥,想再度轉動工業齒輪﹒但由於受有關聯邦政府職責範圍的傳統觀念的束縛,他不能大刀闊斧地採取行動。胡佛的競選對手是民主黨的紐約州州長羅斯福,他在危機發生時已很得民心;他認為經濟蕭條的原因在於美國經濟的潛在弱點,共和黨在二十年代的政策加重了這些弱點。胡佛總統回答說美國經濟基本上是健全的,但受到了全球性蕭條的影響的衝擊,至於蕭條的原因,則可追溯到世界大戰。這場辯論的含義很清楚:胡彿在很大程度上贊成依賴自然的復興過程,羅斯福則準備運用聯邦政府的權力,實行大膽的試驗性挽救措施。大選的結果是羅斯福大獲勝利,共得選票二千二百八十萬張,而胡彿只得票一千五百七十萬張。

 

羅斯福總統的「新政」

新總統帶來了深具信心的樂觀氣氛,使人民很快集合在他的旗幟之下。不久,被稱為「新政」的一整套改革已經準備得很好了。新政府在某種意義上,只不過是把英國人、德國人、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人司空見慣的各種改革應用於美國罷了。此外,它又是由來已久的,摒棄放任主義的趨勢的結局,這種趨勢,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的鐵路管制,以及西奧多﹒羅斯福-威爾遜時代一系列州和全國性的革新立法。

新政異於尋常之處是它的推行速度,它以高速度完成了別的地方需要幾代人時間才能完成的工作。許多改革措施匆忙制定,實施不力,有些實際上是互相矛盾的。

在實施新政的整個時期,儘管決策和實施如此迅速,公開批評與討論則從未中斷過,事實上,新政使公民很快重新關心政府事務。

當羅斯福宣誓就任總統時,美國的銀行與信貸體系已陷於癱瘓。不久,銀行以驚人的速度復業。政府採取了通貨適度膨脹的政策,以促使物價上升,同時幫助債務人。政府又設新機構,使工農企業可以取得條件寬厚的信貸便利,在儲蓄銀行的存款達五千美元時即予保險,對出售證券和證券交易所實行嚴格管制。

在農業方面制訂了影響深遠的改革計劃。農業調整法通過三年後,最高法院廢除該法令,國會隨後通過了一項更有效的農業救濟法,規定農場主若將一部份土地用於種植保持土壤的農作物,或在實現農業計劃的長期目標中給予合作,政府將以金錢酬報。截至一九四○年,已有近六百萬人根據這項法律獲得政府補貼。新法並規定:提供有關剩餘農作物的貸款,小麥保險,並建立有計劃的倉儲制度,以確保「儲量保持正常」。不久,農產品價格上漲,農場主經濟開始出現了穩定的可能性。

新政的另一個目標是實現佃農的獨立自主。聯邦政府設立農家社會保險局,以寬厚的條件資助佃農購買農地,並再次提供農業貸款,減輕了農地抵押人的負擔。同時,國務卿科德爾﹒赫爾試圖通過簽訂互惠協定,打破美國在高關稅下形成的經濟自足現象,恢復若干國外市場。根據一九三四年六月通過的貿易協定法,赫爾國務卿和加拿大、古巴、法國、俄國及大約二十個其它國家談判,簽訂了無條件的最惠國互惠條約。不到一年,美國的貿易就大有改進,至一九三九年,農場主的收入比七年前增加一倍多。

在羅斯福政府執政的頭幾年中,新政推行的工業計劃經歷了一個試驗階段。一九三三年,政府設立全國工業復興總署,其主要理論根據是可以通過限制生產和定較高價格解決危機;但是,在一九三五年五月該總署被宣佈違反憲法以前,人們就已普遍認為這個計劃失敗了。這時已有別的政策在促進復興,政府也立刻轉而認為,對某些企業產品的價格實行控制造成了對國民經濟的嚴重負擔,對於復興也是一種障礙。

隨著復興工作取得進展,聯邦政府用幾十億美元救濟失業工人,開辦公共工程,保護國家資源。這些「點火頭式」的支出增加了國內對美國工業品的需求。

在新政期間,有組織的勞工取得了較過去美國歷史上任何時期更多的好處。全國工業復興總署法第七章甲款規定保證勞工集體談判的權利;一九三五年七月,國會通過了全國勞資關係法,以取代已被廢除的復興總署法中關於勞工的規定;新法規定設立勞工局,監督集體談判,安排選舉,並確保工人有權選擇應有哪個組織代表他們與僱主談判。

勞工組織大有進展。以職業工會為原則的美國勞工聯合會在組織無組織工人的工作中速度遲緩,若干大工會對此不滿,紛紛退出勞聯,另外成立產業工會聯合會。產聯的組織工作出色,特別是汽車和鋼鐵等基本工業方面,這促使勞聯與產聯競爭。在一九二九年美國有組織的勞工人數為四百萬人,一九三九年增至一千一百萬人,一九四八年增至一千六百萬人。


這種組織活動日益提高了勞工對共同的政治利益的認識,勞工力量不僅在工業部門而且在政治上也增長了。這種力量大部份在兩大政黨範圍內發揮,雖然民主黨通常獲得的工會支持較共和黨為多,但卻沒有出現過工黨。

 

其它新政計劃

老年失業和無依無靠的威脅早為公眾討論的重要問題,因此,一九三五年通過了社會保險法,這項法律保證許多工種的工人在六十五歲時能領到少許退休津貼。這一用途的保險基金來自工人和僱主的供款。能工作的人如果失業,不問年齡,各州概行發給補償金,此款來自強迫性聯邦薪給稅。到一九三八年,各州均有某種形式的失業保險。

三十年代乾旱時生,國會因而制訂了大防洪法,規定修建一系列大型水庫和發電水壩,以及數千個較小的水壩。為解決土壤侵蝕問題,特別是中西部平原因濫用國家豐富的自然資源而產生的土壤侵蝕問題,政府實施了一項龐大的土壤保持計劃,包括植樹。其它的重要工作包括解決河流污染問題,劃定魚類、獵物、鳥類保護區;保護煤、石油、頁岩、天然氣、鈉、氨氣等地下資源;禁止把某些放牧地開作農場;大規模植樹造林。

在這一切項目中,對將來具有最重大意義的或是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它成為完備的社會、經濟實驗場。除了田納西河沿岸三個州的大壩外,在支流上也修建了一系列水壩。這些水壩不僅用於改善航道、防洪、和製造硝酸鹽,而且也用於發電。政府架設了約八千公里長的輸電線,以低價向附近居民區售電,使電力能得到普遍使用。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的一個附屬機構並資助實現農村的電氣化。該局還收回了貧瘠的邊際農田,協助農場主獲得新農田,並進行農業實驗,特別是磷肥使用,並且推動公共衛生、娛樂設施的建設。

新政工作幾乎一直是在猛烈的批評聲中進行的,這些批評不只來自共和黨,而且也時常來自民主黨內部。然而在一九三六年的大選中,羅斯福還是戰勝了共和黨對手(這次是堪薩斯州州長阿爾佛雷德﹒蘭登),這是甚至比一九三二年的大選更具決定性的勝利。

從一九三二年到三八年,全國一直在辯論新政策對國家政治與經濟生活的影響。顯然美國的政府概念正在改變,人們漸漸地贊成政府在為人民謀福利方面負起更大的責任。有些批評新政的人認為,政府職能的無限制擴大,最終將損害人民的自由。但羅斯福總統堅持認為,凡有助於經濟福利的措施,將會加強自由和民主。
羅斯福在一九三八年的一次廣播演說中提醒美國人民:「民主已在其它幾個大國中消失,其原因決非是這些國家的人民僧嫌民主,而是由於他們的政府領導無方,造成政府混亂、軟弱。面對失業與不安、子女啼飢號寒,人民束手無策,身心俱疲。他們在絕望中決定犧牲自由,以換取果腹的東西。我們美國人都瞭解:我們的民主體制能夠保持下去並發揮作用。但是為了保持民主,我們必須……證明民主政府的實際運轉是與保障人民安全的任務同樣重要的……美國人民都願意不惜任何代價保衛自己的自由,而自由的第一道防線,便是保障經濟安全。」

 

獨裁者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

羅斯福連任總統後不久,新的危機籠罩著他的國內計劃,這就是日本、意大利和德國極權主義政權的擴張野心,當時普通美國人極少注意到這一點。早在三十年代,日本首先採取行動。一九三一年,日本侵略滿州,粉碎了中國軍隊的抵抗;一年後,日本建立滿州傀儡國。受法西斯主義驅使的意大利則在利比亞邊境進行領土擴張,並於一九三五至三六年征服了埃塞俄比亞。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國組織了國社黨,並奪取了政權,他進而重佔萊茵河地區,並開始大規模重整軍備。

當極權主義的真面目日見明顯,德、意、日三國繼續侵略的時候,美國人由擔憂轉為憤怒。一九三八年,希特勒把奧地利併入德國之後,又要求得到捷克的蘇台德區,歐洲大戰已有一觸即發之勢。美國人民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保衛民主未成感到失望,宣佈任何交戰國不能指望得到他們的援助。一九三五年至三七年間陸續制訂的各中立法律,禁止美國和任何交戰國貿易,或向其發放貸款。目的是幾乎不惜任何代價,避免使美國捲入一場非美洲的戰爭。

羅斯福總統和赫爾國務卿從一開始便反對這些立法。羅斯福為加強美國海軍做了許多工作,他拒不承認滿州傀儡國。他和赫爾通過執行睦鄰政策,在建立西半球國家間的團結上取得了重要進展。一九三五年,赫爾的貿易互惠協定重被確認,同年美國又與六個拉丁美洲國家締結條約,並向各簽字國保證,不承認用武力所作的領土變更。

在希特勒對波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法國發動閃電戰後,美國人態度轉硬。雖然美國人起先的反應是想置身於歐洲戰爭之外,事態的發展終於使他們確信,威脅歐洲安全的力量的結合也威脅著美國的安全。

法國的淪陷表明了納粹軍事機器的強大,同時也加強了美國人的上述信念。一九四O年夏,英國首遭空襲時,抱中立態度的美國人已寥寥無幾。美國與加拿大成立了共同防禦委員會,並聯合拉丁美洲諸共和國,對民主國家在西半球的屬地實行集體保護。面臨日益加深的危機,國會表決同意立即使用大筆款項重整軍備。一九四○年九月,又通過了美國歷史上從未頒佈過的第一項平時兵役法。

一九四○年的總統大選表明,美國人空前團結。羅斯福的對手溫德爾﹒威爾基支持羅斯福的外交政策,對他大部份的內政方案表示同意,因而缺乏一個有吸引力的競選題目。因此,羅斯福在十一月的大選中再度嬴得大多數人的支持。一位總統三度當選入主白宮,這在美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當美國人憂慮地注視著歐洲戰局進展情況時,亞洲的緊張局勢也加劇了。日本趁機改善其戰略地位,竟然宣佈建立 「新秩序」,企圖據此對整個太平洋地區實行霸權。英國無力抗拒,節節退卻,它撤出上海,並暫時封鎖滇緬公路。一九四O年夏,日本從脆弱的維希政府手中取得了使用法屬印度支那機場的許可。當年九月,日本加入羅馬-柏林軸心,針對這一行動,美國宣佈禁止向日本出口廢鐵。

 

美國參戰

一九四○年,日本似有南下奪取英屬馬來亞和荷屬東印度群島的石油、錫礦、橡膠的趨勢。一九四一年七月,維希政府同意日本佔領印度支那的剩餘部份後,美國隨即凍結了日本人在美的資產。日本的東條英機組閣後,在同年十一月九日派特使來棲三郎到美國,他在抵美時聲稱將謀求和好的諒解。同年十二月六日,羅斯福總統作出反應,親自向日本天皇發出和平呼籲。十二月七日晨,日本狂轟濫炸珍珠港的美國艦隊和防禦設施。

當日本人偷襲夏威夷、中途島、威克島和關島的詳情從美國無線電收音機中大聲播出時,美國人對羅斯福總統所稱的「無理卑鄙」的襲擊的態度由難以置信轉為憤怒。十二月八日,國會宣佈對日進入戰爭狀態;三天後,德、意兩國對美國宣戰。

美國迅速準備動員其人力和整個工業生產力。一九四二年一月六日,羅斯福總統宣佈了驚人的本年度生產指標:飛機六萬架,坦克四萬五千輛,高射炮二萬門,商船一千八百萬噸(載重量)。全國的一切活動--農業、製造業、採礦、貿易、勞工、投資、交通,甚至教育和文化事業--都被置於某種形式的新的和擴大的管制之下。政府大量籌款;創立了龐大的新的工業部門;驚人的新技術得到發展,船隻與飛機的大量生產便是一例;人口也發生了大遷徙。在一次又一次的兵役法令徵召之下,美國武裝部隊增至一干五百一十萬人,到一九四三年底,約有六千五百萬男女穿上軍服或從事與戰爭有關的工作。

美國參戰後不久,西方盟國決定把主要軍事力量集中於歐洲,因為敵人的核心力量在歐洲,太平洋戰區被列為次要。然而,一九四二年在太平洋--海軍駐紮其艦載飛機的地方,美國卻獲得了初期的若干重大勝利。
一九四二年五月,由於日本在珊瑚海戰役中損失慘重,日本海軍不得不放棄進攻澳大利亞的念頭;同年六月,美國艦載飛機重創中途島附近的日本艦隊。八月,美海陸軍協同作戰,使美軍在瓜達卡納爾島順利登陸,並使美海軍在俾斯麥海戰役中取得另一個勝利。船廠加緊生產,使海軍驚人地發展,這給取得更多的勝利帶來希望。

 

同盟國擊敗軸心國

同時,軍用品開始源源運往歐洲戰區。一九四二年春夏兩季,英軍得到美國的援助,擊破了德軍圖奪埃及的攻勢,並將德國艾爾溫﹒隆美爾將軍逼退至的黎波里一隅,解除了對蘇彝士運河的威脅。

一九四二年十一月七日,一支美軍在法屬北非登陸,經苦戰後,大敗德、意兩國軍隊,俘獲三十四萬九千人。到一九四三年仲夏,地中海南岸的法西斯軍隊被完全肅清。那年九月,巴多格爾奧元帥領導的意大利新政府和盟軍簽訂停戰協定,十月,意大利對德宣戰。在意大利激戰的同時,盟軍對德國鐵路、工廠及武器庫進行毀滅性空襲,並深入大陸,襲炸德國在羅馬尼亞的普洛耶什蒂石油供應站。

一九四四年,盟國在長時間討論戰略以後,決定開闢西歐戰場,藉以逼使德國從蘇聯戰場上抽回遠較可能用於意大利更多的軍隊。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將軍被任命為盟軍最高統帥。大量準備工作就緒後,在蘇聯展開反攻之際,英美的第一批進攻部隊遂於六月六日由優勢空軍掩護,登陸諾曼第海灘。在鞏固灘頭陣地後,更多的登陸部隊蜂湧而至,盟軍的鉗形攻勢使德守軍紛紛陷入包圍圈。接著盟軍開始橫穿法國,進入德國,不顧德軍頑抗,奮力挺進。

是年八月廿五日,巴黎重光。盟軍雖然在德國大門口遭到德軍猛烈反攻而受阻,但到一九四五年二、三月間﹒盟軍從西面開進德境;俄國軍隊自東西進,德軍潰退。五月八日,第三帝國的陸、海、空殘餘部隊宣佈投降。

同時,美軍在太平洋也大有進展。當澳大利亞和美國軍隊經由所羅門群島、新不列顛島、新幾內亞以及布干維爾等地向北逐島推進時,日趨強大的美國海軍切斷了日軍的供應線。

 

大戰結束

一九四四年十月,美海軍在菲律賓海大捷。以後的硫磺島和沖繩島戰役表明,日本雖然大勢已去,但可能會長期抵抗。一九四五年八月,在廣島、長崎遭原子彈轟炸後,戰事突然告終。九月二日,日本正式投降。

盟軍在採取軍事行動的同時,還舉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國際會議,討論了戰爭的政治目標。一九四一年八月,羅斯福總統和邱吉爾首相舉行了第一次這樣的會議,當時美國還沒有積極參戰,而英、俄的軍事形勢似乎很險惡。

羅、邱二人在紐芬蘭附近的巡洋艦上會晤,發表了有關目標的聲明--大西洋憲章,他們在聲明中表示同意如下目標:不得擴張領土;在沒有得到有關人民的同意時不得變更領土;各國人民有權選擇自己的政府形式;恢復被剝奪自治的人民的自治;各國進行經濟合作;使各國人民免除戰爭、擔憂和匱乏;海上航行自由;放棄把武力作為外交政策的工具。

一九四三年一月,在卡薩布蘭卡舉行的英美兩國會議決定:決不與軸心國及其巴爾幹衛星國媾和,除非它們同意「無條件投降」。羅斯福堅持這個條件,其目的是向作戰國人民保證,決不與法西斯和納粹代表和談;決不和上述代表作交易,從而使他們得以保存任何殘餘力量;在向德、意、日人民提出最終和平條件之前,他們的軍事統治者必須向全世界承認自己已完全、徹底失敗了。

一九四三年八月,英美兩國在魁北克舉行會議,討論了對日作戰計劃及其它軍事外交戰略問題;兩個月後,英、美、蘇三國外長在莫斯科會晤。他們重申了有關無條件投降的政策;要求根除意大利法西斯主義,恢復奧地利的獨立;並為了和平的利益,贊成盟國在戰後進行合作。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羅斯福和邱吉爾與蔣介石在開羅會晤,就日本的投降條件達成協議,其中包括日本放棄從過去侵略中得到的利益。十一月廿八日,羅斯福、邱吉爾和斯大林在德黑蘭重申了莫斯科會議提出的條件,呼籲通過聯合國機構實現永久和平。約在兩年後,即一九四五年二月,他們又在雅爾塔會晤,當時勝利在望,他們達成了新的協議。俄國秘密同意在德國投降後不久參加對日作戰。波蘭東方疆界將大致按一九一九年的寇松線劃定。斯大林要求在德國徵收巨額實物賠償,羅斯福和邱吉爾表示反對,他們經過若干次討論後推遲作出決定。他們作出了盟軍佔領德國及審判和懲罰戰犯的具體安排,重申大西洋憲章的原則適用於解放區人民。

此外,雅爾塔會議達成協議: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成員國在影響他們安全的事情上應擁有否決權。蘇聯以烏克蘭、白俄羅斯人口眾多為理由,要求在聯合國多得兩票,羅斯福在這個問題上與斯大林、邱吉爾分歧很大,最後協議各大國將支持蘇聯的要求。

羅斯福從雅爾塔回國兩個月後,在喬治亞州度假時因患腦溢血症逝世。像羅斯福那樣被人民深切哀悼的人,在美國歷史上是少有的。美國人民一時因這一無法彌補的損失而感到不知所措。與此同時,副總統哈里﹒杜魯門就任總統,他開始有力地領導全國,繼續為實現新政的內外政策的主要目標而努力。

一九四五年五月七日,德國投降。七月,英、美、蘇三國舉行波茨坦會議,擬訂佔領政策以及有關德國前途的方案。三國同意:應給德國留下足夠的工業生產力,使它能保持寬裕的平時經濟,但不使其有剩餘能力重建戰爭機器。已知的納粹分子將受審訊,若審訊確定它們曾參與納粹計劃提倡的殘酷屠殺,他們將被處以死刑。

會議商定有必要協助對在納粹主義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進行再教育,規定恢復德國民主政治生活的總原則。與會者還討論了對德提出的賠償要求,規定:蘇聯可以在其佔領區內搬走工廠設備和財產,並可以從西方國家佔領區內搬走若干財產。至於蘇聯早在雅爾塔會議上提出的一百億美元的賠償要求,這仍是個有爭議的問題。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波茨坦會議規定的戰犯審判,在紐倫堡舉行。英、法、蘇、美各國的著名法學家審訊德國領導人,他們不僅被指控策動和進行侵略戰爭,還被指控違犯戰爭法與人道。經過十個多月的審訊,除三人外,其他人全被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