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到西部去,和國家共同發展成長。」
霍勒斯.格裡利,一八五一年
一八一二年之戰,也可以說是第二次獨立戰爭,因為,在這之前,美國在列國之中並沒有真正取得平等地位。這次和約締結之後,美國才受到一個獨立國家所應受到的待遇。革命以來,美國所經歷的種種嚴重困難,已經大部克服了。國家統一大業完成後,自由和秩序之間已獲得平衡。只有少許的國家債務等著償還,一大片處女地等待開發。和平、繁榮和社會的進步,交織成一幅美好的國家前景。
從政治的觀點說來,那個時代,正是當時人們所謂的「好感時代」。商業把全國上下緊緊地聯成一個整體。戰爭所帶來的苦難,更使人瞭解到應該保護美國的製造業,使它們能夠和外國競爭。人們主張,經濟獨立和政治獨立是同樣重要的;經濟上不能自給自足,政治獨立便無從實現。再說,革命戰爭已經贏得政治上的獨立,現在應該爭取經濟上的勝利了。為了實現獨立自主的願望,當時國會中的領袖人物亨利.克萊和約翰.卡爾洪提出「保護主義」的口號,呼籲當局用關稅來扶植美國工業。
那時正是提高關稅最有利的時機。佛蒙特州和俄亥俄州的牧人們,都希望用保護制來抵制英國羊毛。肯塔基州正在採用當地的麻製成裝棉花用的麻包,但蘇格蘭製造的麻包,對它是一大威脅。匹茲堡當時的鋼鐵工業蒸蒸日上,希望能取得英國和瑞典鋼鐵在美國的市場。一八一六年規定的關稅率非常高,足以保護國內的製造業。此外,許多人主張興建全國公路和運河網,他們認為,改善交通,可以使東部和西部,更加緊密地連結起來。
最高法院作出的一些公告,大大加強了聯邦政府的地位。篤信聯邦主義的約翰.馬歇爾,是弗吉尼亞州人,從一八0一年起就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一職,直到一八三五年逝世時為止。在他上任前,法院權力薄弱,他上任後,把法院變成了一個有力的組織,和國會與總統的地位鼎立並重。馬歇爾作出許多歷史性裁定,但他從不違背一個重大原則,那就是,堅決維護聯邦政府的主權。
馬歇爾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法官,而且是一位偉大的立憲政治家。在漫長的服務期間;他判決了近五十宗涉及到憲法的案件。
他在一八0三年馬伯裡與麥迪遜之爭的案件中,發表了有名的見解,他確定了最高法院有權覆審國會或州議會所制定的任何法律。一八一九年麥克洛克對馬裡蘭一案中,他又一次處理了憲法賦予政府的各項權力的老問題。他堅決維護漢密爾頓的理論,認為除了憲法中明文規定的權力外,政府還具有憲法條文中暗示的其它權力。為使美國中央政府成為有效的力量,馬歇爾作出的貢猷並不亞於其他任何領袖人物。
美國的民族意識,隨著美國文學的出現而日趨強烈。新一派的美國作家中的代表人物,是華盛頓.歐文和詹姆斯.費尼莫爾,庫珀。歐文在一八0九年出版的幽默作品「迪德裡克.尼克博克為的紐約史」,素材完全來自美國生活。歐文的一些不朽傑作,如「李伯大夢」等,是以紐約的哈得遜河谷作背景,描寫了美國這個富於傳奇色彩和浪漫氣息的地方。
庫珀的才華,也同樣表現在鄉土體裁中。他曾經模仿當時英國文學作品的風格,寫了一部敘述革命時期故事的小說「間諜」,而一舉成名。接著,他又出版了「拓荒人」,用生動的散文,描寫了美國拓荒人的簡樸生活。一八二三年到一八四一年之間,庫珀先後為了一部長篇連載小說:「皮襪的故事」;主角拓荒人本波和腳步輕巧的印第安酋長金家谷,都成了世界文學作品中永垂不朽的人物。庫珀寫的關於海洋的故事,也是受了美國各種影響而產生的。
美國文學界中的重要事件,是一八一五年創刊的「北美評論」,由賈雷德.斯帕克斯出任編輯,編得有聲有色。這一期刊受到許多新英格蘭青年知識分子的支持,投稿者很多,對於發展美國文化事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邊疆生活,是形成美國文學--尤其是美國生活--的有力因素。大西洋沿岸地區的條件,促使人們大量向新地區遷移。新英格蘭地區所生產的穀物,無法和廉價而肥沃的西部地區競爭。於是,新英格蘭的男男女女,放棄了他們在沿海地區的田莊和村落,源源不絕地到內地去耕種那些肥沃的土地。
住在南北卡羅來納州和弗吉尼亞州中比較荒僻地區裏的那些居民們,因為沒有公路,運河交通又不便利,無法把產物運到沿海的市場去。而且,沿海農人在政冶上的地位又比他們優越,因此,他們也紛紛西移。這種遷移對美國的影響非常深遠:它鼓勵了個人的首創精神;培養了政治和經濟上的民主;使人們舉止豪放,並且打破了保守思想;這種遷移培育了一種地方自決的精神,以及人們對國家主權的尊敬心理。
歲月如流,向西開拓的人們,不斷越過了流向大西洋去的那些河流的發源處,到了阿巴拉契亞山。到了一八00年,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一帶,逐漸變成了廣大的邊疆地區了。千千萬萬的移民,在高唱著:「唉哦,我們走啊,在俄亥俄河上泛舟。」
十九世紀初,人口的大量西移,把舊屬地分成幾片,同時也劃定出新的疆界。接著,新州先後獲准加入聯邦,密西西比河東岸的政治地圖,總算定了局。六年之內,成立了六個新州:一八一六年的印第安納州,一八一七年的密西西比州,一八一八年的伊利諾州,一八一九年的阿拉巴馬州,一八二0年的緬因州和一八二一年的密蘇里州。最早的邊疆生活和歐洲密切相聯,其次的和沿海各州相關。但是密西西比河谷的居民卻是獨立的,他們向西看,而不是向東看。
邊疆居民來自四面八方。乘車而來的是狩獵的人;英國旅行家福德海姆說這些獵人是「英勇、堅強的漢子,他們住在簡陋的木屋中……他們粗擴但是好客,對陌生人非常友善,正直可靠。他們種植少量的玉蜀黍、南瓜,養一些豬,有時還養一兩頭牛,…。但他們主要的生產工具是那枝來福槍。」他們善於使用斧子、獵網和魚鉤;他們逢山開路,建造第一間木屋,抵抗印第安人。
移民們接踵來到荒地之後,很多人既務農又狩獵。舒適的大木屋安上了玻璃窗和煙囪,還有好幾間房間,代替了獨間的小木屋;井水代替了溪水。勤勞的人們,會很快地清理好他們的林地,把剩餘的樹木燒掉作肥料,再讓那些樹樁自行腐爛。他們種植自己所需的穀物、蔬菜和水果。他們在樹林中獵取麋鹿、野火鶴和採集蜂蜜;在附近的溪流中捕魚;養牛飼豬。更有進取心的人,則花錢購進大批低廉的土地,等地價高漲後,賣掉自己的耕地,再向遙遠的西部開拓,而把墾好的土地讓給後來的人們。
不久,隨著農民而來約有醫生、律師、店主、編輯、牧師、機械工和政治家 這些人組成了一個生氣蓬勃的社會。農民還是基本的成員。他們定居在自己開拓的土地上,而且希望他們的子孫,也永遠生活在那塊土地上。他們建造大倉庫、結實的磚屋或木板屋。他們飼養良種牲畜,精耕細作,選用良種。有些人開設麵粉廠、鋸木廠、釀酒廠。他們鋪設堅實平坦的公路,建立教堂和學校。在短短幾年裏,完成了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業。在一八二0年,芝加哥還是個沒有什麼前途的小商鎮,有一個碉堡;但當最初的移民還健在的時候,這地方就已經成了美國最大最繁華的大都市之一了。
各種不同血統的人雲集在新西部,他們中有蘇格蘭人一愛爾蘭人,賓夕法尼亞州的日耳曼人,新英格蘭人和其他血統的人。到了一八二0年,在美國生活的人民中,有一半以上是在舊世界的傳統和思想已經消失或者很弱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
在西部,人們的社會地位,與他們的家庭背景、祖傳產業或者教育程度都毫無關係;他們的地位,完全根據他們的品行和能力而定。耕地極易到手;一八二0年以後,一英畝(即零點四公頃)的政府土地只要一美元二十五美分,到了一八六二年後,只要你佔了一塊土地,並加以耕種,便可以獲得那塊土地。此外,農具也很容易到手。那個時期,正如新聞記者霍勒斯.格裡利所說的,青年人可以「到西部去和國家一起成長」。新英格蘭和南方的移民們向西部推進時,同時也把他們在原來地區中的許多觀念和制度帶了過去。
奴隸問題,歷來很少受人注意,這時卻突然變得非常重要,正如傑斐遜所說,「像午夜的火警鐘聲。」在共和國成立初期,當北方各州在考慮是否應該立即或逐步解放奴隸時,許多領袖認為奴隸制不久便會完全消失。一七八六年時,華盛頓說過,他深切希望能採取一些計劃,「使奴隸制度可以在不知不覺之間,逐漸而有效地予以廢除。」傑斐遜、麥迪遜、門羅和其他南方的政治家們,也發表過類似的聲明。當一八0八年奴隸買賣已經被禁止的時候,很多南方人士都認為奴隸制度不需多久就會結束了。
這種期望畢竟與事實不符。因為,在那以後的歲月中,新的經濟因素,使販賣奴隸比一七九0年以前更加有利可圖,所以南方就一致支持奴隸制度。
由於採用良種,以及伊萊.惠特尼發明的棉子分離法,南方大規模的植棉業開始興起,這是奴隸制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同時,工業革命使紡織業變成了大規模的工業,大大增加了對原棉的需要。一八一二年後西部新土地的開拓,使植棉面積也大大擴大了。棉花的種植很快從沿海各州擴展到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區,後來又一直伸延到德克薩斯州。
製糖業的發展,也使奴隸制度得到了持續發展。路易斯安那南部那些肥沃溫暖的地區,是種植利潤高的甘蔗的理想地方。到了一八三0年,該州生產的蔗糖,佔全國總消耗量的一半。最後,隨著煙草種植業的西移,奴隸制度也跟著到了那裏。
當北方的自由社會和南方的奴隸社會一起向西發展的時候,各新成立的州之間,維持著大致的平衡,於政治上是有益的。到了一八一八年當伊利諾州加入聯邦時,准許實行奴隸制的有十州,禁止奴隸制的自由州有十一個。但是,當許可實行奴隸制度的阿拉巴馬州加入聯邦時,雙方的勢力又恢復了平衡。
當北方人開會主張除非密蘇里以自由州參加聯邦,否則便予拒絕時,抗議的風暴席捲全國。國會一度僵持不決。但是,在亨利.克萊的領導之下,終於找到了一種妥協辦法:密蘇里還是作為奴隸州參加聯邦,但同時又把緬因州作為自由州加入聯邦。此外,國會還明確規定,在密蘇里南部疆界以北,由路易斯安那購地之舉獲得的屬地中,不得實行奴隸制。
一八四0年以前,除了進入德克薩斯的移民越過了合眾國的界域之外,向西開拓耕值地區的隊伍,從沒有越過密蘇里。同時,更靠西面的地區成了皮毛業積極活動的區域。皮毛貿易,其意義遠超過皮毛的價值。正如從前法國人在密西西比河流域探險那樣--事實上,像英國人和荷蘭人從大西洋沿岸開始向西部進軍時那樣--皮毛商人成了移居的人們的開路先鋒。法國和蘇格蘭一愛爾蘭的臘人們,探測了那些巨流大川和它們的支流,找到了去落基山區和塞拉山區的途徑。這樣就使得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的移民們有可能進入並佔領這些地區。此外,在一八一九年,美國政府為了替美國公民們取得土地所有權,付了五百萬美元,從西班牙手中獲得了佛羅里達地區和西班牙在最西部的俄勒岡享有的種種權利。
一八一七年,詹姆斯.門羅繼麥迪遜出任美國總統。這個新政府所做的一件突出的事,就是發表了所謂「門羅主義」。
門羅主義的基本要素,每一點都是美國人一向主張的原則。華盛碩、傑斐遜和麥迪遜都曾經反對和外國建立永久性或「糾纏不清」的聯盟。傑斐遜在抗議西班牙把路易斯安那轉讓給美國以外的任何國家時,發表聲明說,美國對它鄰近土地的命運,非常關心。此外,美國人民對正在為獨立而鬥爭的西屬美洲殖民地的居民們所持的同情,也體現了這種自決的原則。
自從英國各殖民地獲得自由之後,拉丁美洲的人民也期望如此。一八二一年前,阿根庭和智利已經獲得了獨立。到了一八二二年,在聖馬丁和波利伐爾的領導下,其它若干南美國家也獲得了獨立。到一八二四年時,歐洲國家的殖民地,只剩下了西印度群島和南美北部沿海一帶地方。
美國人民,對其它殖民地為擺脫歐洲統治而採取的類似美國革命時的行動,表示深切的關心。一八二二年,門羅總統在人民的強烈要求下,受權承認新成立的國家,其中有哥倫比亞、智利、墨西哥和巴西。不久又和這些國家互換公使,承認它們是自力更生、真正獨立,而且完全和歐洲國家脫離關係的國家。
正在這時,若干中歐強國組成了所謂「神聖同盟」的組織,以保護它們自己,對抗革命。在人民革命運動威脅到王室存在的地方,他們採取了干涉手段,希望藉此阻止革命潮流衝入他們自己統治的地區。這種政策和美國的自決原則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當「神聖同盟」將注意力轉到西班牙及其在新大陸上的殖民地時,美國對南美這些新成立的政府的永久性,就十分懷疑了。美國政府多年來一直實行著華盛頓、漢密爾頓、傑斐遜、亞當斯和其他政治家們所擬定的旁觀政策。但是,這次,在美國看來,歐洲列強的企圖,是要公然佔領那些已從西班牙手中解放出來的國家。
一八二三年十二月二日,門羅總統向國會發表了一年一度的國情諮文,其中的若干段構成了門羅主義:(一)「美洲大陸,已經建立並維持了它們均自由和獨立,今後任何歐洲列強,不得把它們當作未來殖民的對象。」(二)「結盟列強的政治體製,基本上……異於美洲的體制……我們認為,歐洲列強想把它們的體制擴展到西半球任何一處,都將危及我們的和平與安全。」(三)「我們從未干涉,將來也不干涉任何歐洲國家現有殖民地或屬地的事務。」(四)「我們從未參加歐洲列強因它們之間的糾紛所進行的歷次戰爭,因為那樣做是不符合我們的政策的。」
正當門羅主義闡明美國對國際事務所採取的政策時,美國國內正在密切注視看下屆總統的選舉。五位侯選人之間的競爭很激烈,其中包括新奧爾良戰役中的英雄人物安德魯.傑克遜。但結果當選的是約翰.昆西.亞當斯,他是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的兒子。
在約翰.昆西.亞當斯的任期內,成立了新的政黨陣線。亞當斯的追隨者自稱為「國民共和黨人」,後來改稱為「輝格黨」。亞當斯執政雖然忠誠有效,但並不是一位受歡迎的總統,他的政府遇到許多挫折。其中之一就是他未能建成全國的公路和運河系統。在任期中,他把過多的精力花了在下一屆的總統競選工作上。他嚴峻的學者風度,使他獲得很少朋友。傑克遜剛好和他相反,得到廣大群眾,特別是新民主黨內的追隨者的支持。一八二八年的選舉中,傑克遜一派的勢力完全壓倒了亞當斯一派。
在阿利根尼山以西地區中建立了共同體的那些自食其力的人們,把邊疆的民主觀念,寫到了他們的憲法中去。一八二八年時,由於他們這種觀念使得大多數老州中的人民都有了投票權。一八一二年戰爭以來,西部在聯邦中一直居於舉足輕重的地位。現在西部逐漸成熟,政治重心也和人口重心一樣,從沿海地區轉移到西部,使得田納西州的寵兒,終於當選為美國的大總統。
在傑克遜的第一任期快結束時,為了保護關稅,他被迫與南卡羅來納州發生衝突。該州商人原希望傑克遜運用總統職權,減低他們一向反對的關稅額。在他們看來,保護關稅的一切利益,全為北部的製造商所享有。當全國各地日益富裕時,南卡羅來納州的種植者因受高價格的負擔,反而變得越來越窮。儘管如此,當國會制定新稅法時,傑克遜還是毫不猶豫地簽了字。
於是,南卡羅來納州的人民便組織了「州權黨」,贊成「取消」的原則。這項原則,主張州代表大會,可以宣佈國會某一法案不合憲法規定,因而在該州無效。南卡羅來納還威脅說,如果國會通過任何法令,要對該州運用武力,該州不惜退出聯邦。
針對這種威脅,傑克遜於一八二二年十一月派遣七艘小型海軍船隻和一艘戰艦到查爾斯頓去,並命令它們準備隨時採取行動。十二月十日,他發表強硬的聲明反對「取消」原則。總統宣稱,南卡羅來納正處於「叛亂和叛國的邊緣上」,他向該州人民呼籲,要他們維護他們的祖先用戰鬥所換來的聯邦。
當稅則問題再度列入國會議程時,很明顯只有參議員亨利.克萊能夠在國會中為這問題擬定一項妥協辦法。他是一個竭力鼓吹保護關稅的人。克萊的稅則法案,很快地在一八二三年通過了。該法案規定對進口貨物所徵收的稅,如已超過貨物原價百分之二十的,應分期逐漸降低。這樣,到一八四二年時,一切貨物的稅額將與一八一六年時的稅額相等。
南卡羅來納主張採用「取消」原則的領袖們,本來以為其它南方各州會支持他們的,但是,這些州卻都一致指責南卡羅來納的措施是不明智的和違反憲法的。結果,南卡羅來納只好取消這一行動。雙方都自稱獲得了勝利。傑克遜使聯邦政府無條件地致力於聯邦至上的原則。但南卡羅來納州通過鬥爭,也實現了它的許多要求,並且也證明了就是一個州,也可以把它的意願強加在國會之上。
「取消事件」獲得解決之前,又有另外一場爭論在向傑克遜的領導地位挑戰。這便是第二家美國銀行重新註冊的問題。第一家美國銀行,是一七九一年在漢密爾頓的指導之下成立的,當時註冊准許營業二十年。這銀行中雖然有政府的股份,但它並不是政府銀行。它是一個私人組織。所得的利潤全歸股東。成立這家銀行的目的雖然是要穩定貨幣,促進貿易,但是許多人都表示反對,認為這是政府對少數有權勢的人,給予了特殊的好處。當一八一一年該銀行註冊期滿時,就未予續期。
以後幾年,銀行業務全操縱在由各州註冊的銀行手中。這些銀行不顧本身的償還能力,濫發通貨,引起了混亂。很顯然州銀行無能力發行流通全國的貨幣。於是一八一六年,第二家美國銀行成立了,它和第一家美國銀行一樣,註冊營業二十年。
這第二家銀行,開始時便不受那些新地區的人民和那些生活並不寬裕的人們所歡迎。反對者認為這家銀行實際上壟斷了全國的信貸和貨幣,代表少數富有者的利益。就大體上說來,這家銀行經營得當,貢獻不小;但是,傑克遜在競選總統時便反對這家銀行,因而得人心。他堅決否決了批准這家銀行重新註冊的法案。他對這家銀行的設立,是否符合憲法,是否有繼績存在的必要,都提出了異議。
在繼之而來的總統競選中,銀行問題的爭論最受人們注意。在這問題上,以商人、製造商和金融家為一方,勞工和農民為另一方的兩派之間,有著根本的分歧。結果是「傑克遜主義」大獲全勝。
傑克遜把他的重新當選,看作是人民授權他去徹底打擊美國銀行。在銀行的章程中,有一項條款是傑克遜手中現成的武器。那就是總統可以授權提出全部公款。於是在一八二三年九月,他下令停止把政府公款存入美國銀行。至於已經存入的款項,則在政府開支時,逐漸提取。經過政府精心挑選的幾家州立銀行,代替了美國銀行,但對它們也作出了許多嚴格的規定。
傑克遜在處理外交事務方面也經常表現得足智多謀。當法國停止償付若干對美債務時,他便下令沒收法國在美的財產,使法國不得不屈服。但是,當德克薩斯叛離墨西哥,要求併入美國時,他卻巧妙地採取了觀望態度。
反對傑克遜的各政治黨派只要保持意見分歧,便沒有成功的希望。於是它們把所有的不滿分子團結起來,組成了輝格黨。這個黨儘管是在一八二二年競選後不久成立的,但是,直到十年之後,黨員們的意見才漸趨一致,擬定了他們的綱領。他們之所以能夠精誠團結,實在應該歸功於這個黨中的兩位傑出政治家:亨利.克萊和丹尼爾.韋伯斯特。但是,在一八二六年的競選中,輝格黨中意見依然分歧,既無法推舉一個候選人,也無法制定一個共同的綱領。傑克遜所支持的馬丁.范布倫在競選中得到勝利。
在范布倫任內,由於經濟不景氣,加上前任總統個人風格突出,使他黯然失色,掩沒了他不少功績。范布倫為公眾採取的措施,如建議政府工作人員每天工作十小時,並沒有受到熱烈歡迎。因為他缺乏領袖人物的魄力,也沒有傑克遜的動人表情。一八四0年大選時,人民大都工資低微,生活困難,民主黨在各方面都處於防守的地位。
輝格黨的總統侯選人威廉.亨利.哈里森來自俄亥俄州,也是一八一二年戰爭中鐵凱盧之役的英雄,頗得人民的擁護,並把他看成和傑克遜一樣,是民主的西部地區的代表。當時,副總統候選人是約翰.泰勒,他擁護州權,主張低關稅,在南方很得民心。因此,競選的結果,哈里森獲得了壓倒性勝利。
六十八歲的哈里森,就任總統不到一個月便逝世了。泰勒繼任總統;他的政見,和當時還健在的兩位可以左右大局的人物--克萊和韋伯斯特--的政見不同。在泰勒的任期中,這種分歧終於導致公開決裂,結果總統被推選他的政黨所拋棄。
一八二九年,傑克遜就任總統時,一股動盪和反叛的潮流蔓延整個西方社會。美國的革新精神雖然有它自身的根源,不過,它和這一股洶湧而來的潮流是完全合拍的。傑克遜當選總統一事說明.在政治上對民主的追求,只不過是平民要求更大權利和機會的一個方面。
勞工組織在要求自由的政治運動中開始抬頭。一八三五年,費城的勞工組織成功地廢除了從前「從黑做到黑」的工作制度,爭取到了十小時工作制。這個先例,使新罕布什爾、羅得島、俄亥俄等州,以及一八五0年加入聯邦的加利福尼亞州先後進行了同樣的革新。
勞工對進行人道主義改革的熱情,是當時推動各種進步運動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爭取教育民主方面。廣泛的投票權,已經引導出一個新的教育觀念,各地眼光敏銳的政治家也看出,在沒有受過教育,甚至是文盲的選民中.推行普遍投票權的危險性。這些人士--紐約的德威特.克林頓、伊利諾的亞伯拉罕.林肯、馬薩諸塞的霍勒斯.曼--當時受到勞工組織的支持。勞工領袖們要求所有兒童都可以免費進入由稅收支持的、但並非慈善性質的學校裏受教育。慢慢地,各州的立法機構都採用了這種免費的教育制度。公立學校在北方各地已經非常普及了。但是,在其它地方,要建立公立教育,還需花費不少時日。
使男人從古老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的各種革命,也喚醒了當時的婦女們,使她們意識到自己在社會上的不平等地位。從殖民時期以來,未婚的婦女大致上都可以享受與男子相同的法律上的權利,但是,當時的習慣要求婦女早婚。婦女結婚以後,在法律上便失去了她的獨立地位。婦女沒有投票權,她們所愛的教育,也僅限於讀書、寫字、音樂、舞蹈和針線活而已。
思想進步的蘇格蘭婦女弗朗西斯.賴特訪美之行,使美國的婦女開始覺醒。她公開發表的有關神學和女權的演說.使許多人大為震驚。美國女權運動中的傑出人物以她為榜樣,去採取行動,她們之中有費城的教友派教徒盧克麗霞.莫特、蘇珊.安東尼和伊麗莎白.斯坦頓,她們不顧男人和多數婦女的蔑視,全力以赴地進行擴大女權,反對奴隸制度和推行勞工改革等工作。
女權運動的領袖們並非完全孤立。著名人物如拉爾夫.沃爾多.愛默森、林肯和霍勒斯.格裡利,都曾為她們出力或發表演說。這段時期雖然還處於一個鼓動階段,而不是改革階段,但已經有了相當的改進。一八二0年,埃瑪.威拉德開辦了一所女子學校;一八三七年,第一所女子學院--霍利約克山學院創立了。比這更進一步的,便是男女同校的制度,由俄亥俄州三個學院先後實行--一八三三年的奧柏林學院,一八五0年的奧班納學院,和一八五三年的安迪克學院。
其時,在一八四八年,世界歷史上首次女權會議,在紐約州的塞內卡福爾斯城舉行。代表們在會上起草了一個宣言,要求在法律、教育、經濟和選舉上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
在這些年,民族自信的精神,在大批文學作品中表現出來。詩人亨利.沃茲沃思.朗費羅、約翰.格林利夫.惠蒂爾、奧利弗.溫德爾.霍姆斯和詹姆斯.拉塞爾.洛厄爾,都是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開始他們詩人生活的。哲學家拉爾夫.沃爾多.愛默森在他充滿活力的詩歌和散文中,宣傳個人主義和人的尊嚴。小說家納撒尼爾.霍柔和埃德加.愛倫.坡在文學作品中描繪了人生中鬱悶和超自然的經歷,顯示了美國思想的多面性。
這些人的成名,一方面固然是由於他們為了許多作品,但另方面也是由於他們大多積極地參加了人道主義運動和政治鬥爭。惠蒂爾是反對奴隸制度的傑出歌手。朗費羅於一八四二年出版了他的「奴隸制詩集」。洛厄爾是「賓夕法尼亞自由人」編者。威廉.卡倫.布賴恩特是出色的詩人,也是一八二九年至一八七八年間「紐約晚郵報」的傑出編輯。
時代的潮流,使人們對美國歷史發生新的興趣,並標誌著歷史研究的開始。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創辦「北美評論」的賈雷德.斯帕克斯,開始編集歷史文猷,它們包括華盛頓和當前克林的文集和革命時期外交文件選集。一八三四年,喬治.班克羅夫特出版了第一部美國史,它敘述了從早期發現新大陸,一直到通過憲法時止的歷史。
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福利,已經有顯著的改進,一八二五年後,打麥機替代了舊式的滾磨;不久,割草機和收麥機也先後發明了。由於疆土迅速擴大,要維持一個統一國家的困難也就越大,鐵路均不斷伸展,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這些困難。到一八五0年,也就是第一輛用馬拉的客車出現後僅二十年,人們就可以乘火車從緬因州到北卡羅來納州,從大西洋海岸到伊利湖邊的布法羅,從伊利湖西岸到芝加哥或辛辛那提。一八三五年塞繆爾.摩爾斯發明約有線電報,在一八四四年被採用了。一八四七年理查德.豪設計的輪轉式印刷機,使出版事業發生了徹底的變革,並且使報紙在美國生活中居於領導地位。
一八一二年到一八五二年中,美國的成長,可以從它的人口增長中看出。這時期裏,美國的人口從七百二十五萬左右增加到二千二百萬多。同時期中,可供居住的土地面積,增加到幾乎等於整個歐洲大陸的面積
從四百四十二萬平方公里增加到七百八十萬平方公里。此外,不僅農業欣欣向榮,各種工業也迅速地在東部沿海地區以及西部迅速發展的城市中繁榮起來。這個國家的立國基礎,經濟生命力和社會制度,已經確立了。但是,以各地區的分歧為根源的那些基本爭端,還沒有得到解決,它們注定要在此後十年中,燃起內戰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