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0年的美國黑人文學:一種全新的呈現羅伯特斯太普托(Robert B. Stepto )
在1960年代,人權運動展開時期,在美國文學界都感受到,美國黑人文學似乎成為二次世界大戰前哈林文藝復興之後、第二次文藝復興的核心,有個很好的例子可以說明這種觀點。 在1960年代開始的數十年之間,黑人文藝復興運動持續進行著,也在新世紀中成為一個文學傳統;這樣的成長相當戲劇化,美國黑人文學不僅持續流行、也成為社會主流。如果說1930年代的不景氣扼殺了當時的文藝復興,此時正可說是二次文藝復興興盛的時期。現今的美國黑人文學不再是邊緣化、新生或讀者群有限的產物,未來發展也不再不確定,現在美國的每一派創作,都有許多優秀的黑人作家參與其中。 美國黑人的才華在各種文學型態中都展露無遺,比較缺乏的是在各個領域中創新的方向。以小說為例,敘述歷史的小說沒有新的情節,針對黑奴故事作新的陳述就成為美國黑人作家發展新方向的方法。以托妮莫裡森(Toni Morrison)、也是199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例,其著作《心愛的》(Beloved ,1987)就是對黑奴歷史所做的全新想像與敘述,其內容跳脫傳統描述黑奴反抗的故事(從1853年富得瑞克道格拉斯的「黑奴英雄」開始就有許多這樣的故事),以一名前黑奴女性為主角,敘述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也受到奴役、親手殺死孩子們的故事。查理瓊森的小說也有全新的觀點與感受,其1990年出版的小說《中央走廊》(The Middle Passage)獲得全國最佳書籍獎,敘述一名黑人在逃避婚姻跳上開往國外的船上時,不幸地誤上了承載黑奴的船,這是黑色幽默文本的本質,但直到近十年黑人文學作家才冒著風險找到這種新的詮釋方法,來闡述從非洲運送黑奴到美國的歷史。 換句話說,美國黑人文學作家現在已經具有足夠的自信、能夠以不同的方式來面對這個議題 – 對一些之前他們不會批評的事情做出評論。他們跟隨非裔美國人歷史學家在上一世紀最後25年之間的覺醒,以新的觀點看待歷史。 為了闡述新情境下的全新故事,近期的美國黑人作家針對新的環境、鄰居、學校、朋友與工作場所進行創作,這可能就是能夠觸及新讀者的部分原因。結果如泰瑞麥克米蘭(Terry McMillan)的著作《等待溫柔言語》(Waiting to Exhale ,1992)、《史泰拉如何找回過往的經歷》(How Stella Got Her Groove Back ,1998)- 都成功地描述出黑人女性在不同環境中尋找愛情的故事,也獲得廣大的讀者迴響。戴瑞皮克尼(Darryl Pinckney)的著作《高棉花》(High Cotton, 1992),以公司餐廳內的故事情節娛樂讀者,安德烈亞李(Andrea Lee)的《莎拉非力浦》(Sarah Phillips ,1984)、崔愛莉的《家庭聚會》(Home Repairs ,1993)、以及《就在這裡、就是現在》(Right Here, RightNow ,1999)、康妮波特的《明亮院子》(All-Bright Court,1991),是這三位年輕作家的代表作,描述了中產階級的生活環境,明確地闡述了新的黑人境遇。
美國黑人作家的文學次領域也有同樣驚人的成果,像是科幻小說、犯罪驚悚作品等等,奧克塔維亞布特勒(Octavia Butler) - 其著作《血緣》(Kindred ,1988)中,將二十世紀的黑人感知與十九世紀的歷史混和在一起 – 為美國黑人文學帶來新的觀點;華特莫斯利(Walter Mosley)透過黑人遷移論述的內容,讓美國黑人神秘故事的地位再次提升,超越早期喬治雪樂(George Schuyler)、卻斯特荷姆(Chester Himes)與以實瑪利瑞德(Ishmael Reed)的成就。在《藍衣服的魔鬼》(Devil in a Blue Dress,1990)等著作中,莫斯利的小說因為從德州與路易西安那州遷移到加州洛杉磯的黑人移民、而擁有豐富題材;幾位黑人女性作家針對神秘基因提出一些論述,如《布藍琪與天才青少年》(Blanche Among the Talented Tenth ,1994)一書中,芭芭拉尼莉巧妙地將傳統文化中的黑人角色,轉化為聰慧、敏銳的管家;薇拉瑞威爾森韋斯利的小說、包含《魔鬼睡覺的地方》(Where Evil Sleeps ,1996),以私家偵探為主角,以她黑人單親媽媽的特殊境遇,發掘出真相與個人動力;帕梅拉托馬斯的小說中,將神秘故事與黑人女英雄結合起來,描述在長春籐大學中發生的故事。 美國黑人傳統上在詩作與戲劇上有很大建樹,直到現在仍然一樣,瑞塔達芙在1990年代早期獲得 美國詩人桂冠,也獲得普立茲獎的榮耀,是當代作家中最傑出的一位,她最近的作品選輯《與羅沙帕克在公車上》(On the Bus With Rosa Parks ,1999)是她的第七本書,是對家庭關係的全新論述,植基於她個人早期作品如《母愛》(Mother Love ,1995)的主軸上,達芙近期成為劇作家,以古希臘悲劇詩人的伊迪帕斯為參考,創作出《地球較深色的臉孔》(The Darker Face of the Earth),以十九世紀黑奴世代的美國南部農場為背景,在美國各個不同地區巡迴演出。在Yusef Komunyakaa的作品選輯如《天堂的小偷》(Thieves of Paradise,1998)、較早期的《Neon Vernacular ,1993》,這另一位美國黑人詩人的普立茲獎得主,以戰爭和種族議題彰顯個人的創作功力,投入藝術與音樂的創作,透過藍調與爵士傳達意涵。另外,瑪麗蓮尼爾森的詩作,與其個人童年回憶中的環境與女性社會地位為主題,在近期作品中以自由、階級與美國黑人英雄為主軸,集結成《受讚揚的作品:新獲選的詩作》(The Fields of Praise: New and Selected Poems ,1997)一書。 在戲劇上,受關注的不只是創新與重要性,能以文字模式出版也相當重要,很幸運地、出版商保留了許多蘭斯頓休多年前的戲劇作品,同時繼續發行由普立茲獎得主奧古斯都威爾森撰寫的後續版本,成為二十世紀的戲劇作品,其中包含了《鋼琴課、七把吉他與籬笆》(The Piano Lesson, Seven Guitars and Fences),這些作品以回憶和歷史為基礎,充滿強烈的角色與跨世代的議題;他最近的作品《哈德立王二世》(King Hedley II),近日在匹茲堡專業戲院演出,上一則作品也正在邁向百老匯的規劃之中。 從1960至1970年代至今,詹姆士包德溫、查爾斯葛登、喬瑟夫沃克、阿密瑞巴瑞卡、朗米爾樂與其它作家,終於找到方法發行作品的方法,出版商也十分願意發行劇本內容;除了威爾森之外,讀者還可以看到珍珠克理吉創作的《飛往西方與其它劇作, 1999》、以及蘇珊羅瑞帕克(美國劇作與其它作品,1995)、以及安娜地維爾史密斯極具吸引力的表演藝術作品。史密斯針對紐約市1991年發聲在布魯克林的種族對立、以及後來1992年發聲在加州洛杉磯的類似事件 為主題,創作出兩部紀錄片,結合新聞、口語傳述歷史與戲劇,並在全美進行演出。她重新編寫了這出一人分飾兩角的作品《鏡中之火:王位、布魯克林與其它的身份認同》(Fires in the Mirror: Crown Heights, Brooklyn and Other Identities ,1993),還有《1992衰退的洛杉磯:尋找美國人特質》(Twilight Los Angeles, 1992: On the Road: A Search for American Character ,1994)。 對部分年輕劇作家來說,雖然其作品以口語方式流傳,但卻還沒看到其創作以印刷方式傳遞給閱聽大眾;其中一位最有天分的作家是雪力偉斯特,曾經做過社工,其早期作品以一位艾滋病患為主角:《在擊垮家庭之前》(Before It Hits Home),敘述一位九十高齡的非裔美國女性,在壽宴上四代同堂慶祝過程中,熱鬧團聚卻又傷心的故事。偉斯特傳承了羅瑞安漢斯貝瑞與奧古斯都威爾森的傳統,創作出關於家庭以及其它主題的個人作品。 美國黑人文學在公眾論述中的重要性不可忽略,包含黑人作家的成就以及黑人智慧財產,還有愈來愈豐富的書籍;學術界在這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許多知識分子與作者都擁有高學術地位、也開創了美國黑人文學的研究。當然,這些人如果沒有現在這樣的環境為基礎 – 有印刷的新文、電子媒體與其它傳遞形式 – 也就無法創造如此豐富的公眾論述;爵士專家與社會評論家史坦利克隆其(著有永遠積極追求, Always In Pursuit,1999),貝爾霍克針對女性主義與愛情闡述的作品(都是因為愛,All About Love, 2000),新聞從業人員詹姆士麥克布瑞德以個人家庭歷史的多樣化遺產作為創作主軸(水的顏色,The Color of Water,1996),還有亨利路易斯二世對非裔美國人文學中多樣化元素的專精(有色人種:回憶錄,Colored People: A Memoir, 1994;看待黑人的十種方法,Ten Ways of Looking at a Black Man, 1998),這些都是美國黑人文學今日得以繁榮興盛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思考美國黑人文學如何能夠創造如此成就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到它的重要性與普遍性,因為這一類文學在學術領域之外,還擁有完整的個人生命;東尼莫瑞森並不是依賴學術領域的讀者才能夠存活的,奧古斯都威爾森也不再需要戲劇學校的環境才能繼續他的戲劇演出。大量的作家 – 包含芭芭拉尼莉、華特莫斯立、泰瑞麥克米蘭 – 都在黑人文學的學術領域之外,享有盛名。其中一個因素在於美國於過去十年的書籍量大增,這些作品除了在非裔美國人社群內受歡迎之外,也在全美各地發行,而非裔美國人也喜歡閱讀同族群作家的作品。可以確定的是,許多出版社都在尋找能改變生活、激發靈感的書籍,而不只是在學校課堂裡會用到的那種書籍。 特別要感謝的是電視脫口秀主持人歐普拉贊助的出版社,讓非裔美國小說家布莉娜克拉克與克裡姬的作品,得以大量發行;在《河流穿越我心》(River, Cross My Heart ,1999)作品中,聚焦於一個以信仰為核心的社群、其中的政治與權力關係進行闡述,克拉克是一位年輕華盛頓當地人,描繪出所居住的城市在1920年代的變動,在隔離中經歷的痛苦。劇作家克裡姬的作品《在平常日子裡看來瘋狂的舉動》(What Looks Like Crazy on an Ordinary Day ,1998),是個讓人意想不到的、以幽默角度看待生活危機與悲劇的作品,傳達出作者本身敏銳的意象。同樣地在《呼吸、眼睛、回憶》(Breath, Eyes, Memory)的故事中,描述的是一個從海地移居至美國的家庭,所遭遇的衝擊,這是海地裔美國人作家艾德偉基丹提凱特的第一本小說,在不到五年的時間裡,就成為與有廣大讀者群的知名作家,也成為故鄉的偶像級人物 – 其作品也羅列於歐普拉的出版名單之中。這部創作因為本身的重要性與藝術價值,已被列為學生教科書之一。 事實上,丹提凱特的作品已經證明了美國黑人文學在學術領域之外的成功,同時也不斷拓展到其它領域之中。美國黑人文學是所有想要瞭解美國文學的人,不可忽略的重要領域。在畢業口試中以美國黑人文學作為主題的學生人數愈來愈多,以美國黑人文學作家為論文研究主題的數量也不斷成長,而其它國家的大學,也開始將研究美國黑人文學的領域,給予更高的學位。 未來會如何?有兩個議題已經浮現,第一,美國黑人文學會持續位居主流?這些作品會繼續在市場中獲得支持?第二,「國內」的美國黑人文學,在世界亦趨全球化的時代,要如何轉變為跨國的文學作品?這些問題端賴美國黑人文學作家如何、或是否要進行轉變,作家們要將全球視為範疇、還是只要在美國國內發展? 這個議題我們已經思考了一段時間,但接下來可能會成為必須重新定位、重新討論的關鍵時間。 ---------- 羅伯特史戴普托(Robert B. Stepto ) 是耶魯大學非裔美國人研究、美國人研究與英國文學的教授,著有《和湖一樣藍:個人地理書》(As The Lake: A Personal Geography ,1998)以及《從面紗之後:非裔美國人論述研究》(From Behind the Veil: A Study of Afro-American Narrative ,1991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