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能源政策和全球能源安全斯潘塞‧亞伯拉罕(Spencer Abraham)﹐美國能源部長
為了應對世界面臨的能源挑戰﹐必須連續幾十年做出持久的全球性努力。作為日益一體化的世界能源系統的最大市場﹐美國與世界各地的發展狀況互相影響。因此﹐美國的能源政策對於維護全球能源安全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布希總統就職時就已認識到能源系統日益緊張的狀況。為此﹐總統尋求制訂一項全面而平衡的能源政策﹐用以輔助說明私有部門及州和地方政府"促進未來可靠﹑經濟﹑有利於環境保護的能源生產和分配"。《國家能源政策》(NEP)報告就是這一努力的結果﹐該報告自2001年5月發佈以來一直指導著美國的能源政策。 能源前景 能源資訊管理局(EIA)的最新預測清晰地描繪了美國未來面臨的能源挑戰。儘管技術不斷有所進步﹐預計美國的能源總消耗量仍將從2002年的98 quadrillion(1千之五次方)英熱單位(Btus)增加到2025年的136 quadrillion英熱單位。由於國內能源生產增長緩慢﹐能源的淨進口量預計將從目前約佔美國需求量的四分之一增加到2025年的三分之一以上。石油進口佔能源進口量的很大一部份﹐預計石油輸出國群組織(OPEC)將是滿足石油需求增長的最低供應量的主要來源。到2025年﹐石油輸出國群組織的產量幾乎可翻一番﹐而按預測的需求增長顯示那時的世界油價將為每桶27美元(按照2002年幣值計算)。 假定在同一時期內國內生產總值每年增長約3%﹐美國的石油總需求可能從每天約2000萬桶增加到2800萬桶。其結果是﹐美國的石油淨進口量可能從佔總需求量的53%猛增至70%﹐其中相當一部份石油將來自波斯灣。由於國內的煉油能力受到有關法規和經濟因素的制約﹐預計精煉的石油產品在石油進口中將佔越來越大的比例﹐到2025年時達到石油淨總進口量的20%左右。 雖然目前美國對天然氣的大部份需求可從北美的產品中得到滿足﹐但其趨勢也是從西半球以外地區的進口比例越來越大。即使能源利用率加速提高﹐美國仍然會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進口才能滿足未來能源消費的需要。
布希總統的國家能源政策 這些趨勢表明有必要制定一項長期的能源安全計劃。《國家能源政策》報告是一份具有創意的路線圖﹐通過開闢各種各樣的能源來提高美國的能源安全和經濟競爭力並改善環境保護。從美國的角度來看﹐能源安全並非僅是為了保障短期供應﹔獲得可靠﹑經濟﹑清潔和高效的能源服務對經濟增長和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下述各項原則貫穿在我國的能源安全策略之中。首先﹐我們必須在增加生產及重新強調能源清潔和高效利用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其次﹐我們必須擴大與能源消費國和能源生產國的國際接觸。第三﹐我們必須擴大能源的供應來源並使之多樣化。最後﹐我們必須鼓勵在效率導向的市場競爭和公共政策的指導下作出能源決策。 要實現有關安全﹑可持續能源供應的遠景規劃﹐就必須逐步過渡到先進的能源系統。因此﹐美國能源政策的一個中心點就是要通過一系列的突破性技術﹐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生產和消費能源的方式。在我們的這一努力中﹐我們還將利用公私部門間的夥伴關係﹑增強市場活力的政策手段及國際合作。
消除供求差距 一項平衡﹑全面的能源政策對長期保持美國經濟的力量和國家安全是必不可少的。顯而易見﹐增加石油和天然氣等傳統能源的國內生產是美國抑制進口策略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美國也認識到必須更充份地利用國內的多種其他能源。總統提出的"自由汽車和氫燃料倡議"(FreedomCAR and Hydrogen Fuel Initiative)即向人們展示了這種前景。氫能可利用再生性資源﹑礦物燃料和核原料等多種國內資源生產﹐可能使我們擺脫對進口能源的依賴。總統的氫燃料倡議顯示了對未來氫能經濟的執著追求﹐目前已在能源和汽車業內激發了巨大的興趣。美國計劃在今後五年內耗資17億美元﹐用於克服發展和擴大氫能﹑燃料電池和先進汽車技術的若干重大技術和經濟障礙。今年4月末﹐有關方面已宣佈為達到這一目標調撥首期3.5億美元的資金。 如果獲得成功﹐燃料電池車輛﹑氫能生產和加油基礎設施的商業化可在2015年前實現﹐用氫能作動力的樣品車將在2020年前問世。到2040年﹐氫能每天可取代1100萬桶石油﹐幾乎相當於目前美國的石油進口量。 同許多其他國家一樣﹐美國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但是煤的使用是對環境保護的一大挑戰。本屆政府規劃的"未來發電"(FutureGen)工程是一項設計﹑興建和營運世界首座零排放燃煤發電廠的行動計劃。通過與私營部門的合作﹐這項耗資10億美元的工程將利用最新技術發電﹑生產氫能並從燃煤中消除碳的排放。未來發電工程同時支援本屆政府的數項環境和能源目標﹐通過這一研究項目﹐煤炭仍可繼續構成未來多樣化能源的一部份。
增加能源供應的多樣化 為了維護能源安全﹐美國還積極開拓能源進口的品種及來源地﹐使之多樣化。不斷增加的投資機會以及為貿易﹑勘探和發展提供的新機會有助於推動這一努力﹐而這些機會遠遠超出了傳統能源市場的範圍。美國的目標是使能源供應多樣化﹐促進西半球﹑俄羅斯﹑裏海地區和非洲新資源的開發﹐並改善與主要生產和消費國的對話﹐以防能源供應中斷和危機發生。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正在共同克服不利於能源生產增長和輸送的政策障礙和技術障礙﹐為進一步加強北美能源市場並使之一體化而進行合作。美國還就此與西半球的其他國家進行接觸。美國的石油進口有半數來自西半球﹐而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是美國液化天然氣的最大供應國。 在西半球之外﹐美國繼續加強與世界第二大原油生產與出口國俄羅斯的能源關係。2002年﹐布希政府啟動了一項輔助說明俄羅斯改善必要監管和投資條件的合作項目﹐以便促進該國的能源及基礎設施發展。 此外﹐美國一貫大力支援裏海地區石油和天然氣的開發﹐並敦促該地區各國政府創造必要的法律﹑財政和監管環境﹐以保障為發展這些新的資源所需要的巨額投資。根據對裏海盆地儲量的估計﹐到2010年﹐這一地區的日產量可達350至400萬桶。本屆政府主張建造新的輸油管路﹐以便增加輸油能力﹐將這些資源輸往世界市場。 非洲能源對美國的能源安全正在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已佔美國石油進口量的10%以上。非洲的能源資源也是推動非洲經濟發展的一大動力。良好的治理和穩定的管理機制是對能源部門進行私人投資的重要前提。非洲的重要能源生產國正繼續與美國作出共同努力﹐以促進能源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除上述各項努力之外﹐美國還不斷加強與主要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的對話﹐以監測市場發展狀況﹐對供應受擾亂的情況作出反應。美國繼續參加國際能源論壇。這個由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參加的多邊論壇的工作側重於改善資料的及時性和精確性﹐從而更好地引導石油市場。 美國還與主要能源消費國密切合作﹐以應對各方共同面臨的能源挑戰。2002年﹐八國集團(G8)的能源部長們在底特律舉行的會議上重申了保持緊急能源儲備及協調其使用的重要性﹐並同意一致努力﹐鼓勵增加能源投資。2003年﹐亞太經合(APEC)論壇各國領導人支援美國提出的一項計劃﹐以明確液化天然氣貿易和戰略石油儲備的最佳做法﹐為清潔能源提供資金﹐制定氫能經濟的框架﹐並在甲烷水合物方面進行合作。 美國還在天然氣問題上加強國際合作。去年12月﹐美國主辦了有24個國家的代表參加的液化天然氣部長級會議﹐重新審視了世界液化天然氣市場。這次會議為探索全球天然氣生產與分銷系統各個方面的問題提供了一個論壇。
加強國際技術合作 國際合作也是美國技術戰略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群組成部份。美國的經驗表明﹐精心規劃的國際夥伴關係可以大大增進人類知識的積累﹐促進新技術的開發和商業化。為加強能源安全﹐美國與很多國家合作開發新技術和新能源。 這些國際夥伴關係有助於充份利用資源﹑擴大知識基礎並拓展先進能源技術的市場。例如﹐美國在建立氫能經濟國際夥伴關係(IPHE)方面發揮了帶頭作用﹐通過這種關係來協調多國氫能研究項目。氫能經濟國際夥伴關係將著力於消除氫能發展的技術﹑財務和制度性障礙﹐制訂國際公認的技術標準﹐以加快新技術的市場普及。 碳螯合領導人論壇(Carbon Sequestration Leadership Forum)是2003年6月開始的一項總統倡議﹐它將為螯合技術的國際合作設立框架。參加這個論壇的16個夥伴國還有資格參加"未來氫能"工程。 美國還把核能當作一種安全﹑清潔的能源選擇﹐積極地加以探索。美國能源部的第四代能源國際論壇(Generation IV International Forum)項目共有10個國際夥伴參與﹐目前正在設計安全﹑經濟﹑保險並能生產氫能等新產品的新裂變反應堆。2003年﹐布希總統宣佈﹐美國將重新參加國際熱核試驗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計劃﹐研究將核聚變當作未來的一種能源。雖然核聚變能源的獲得必須克服巨大的技術障礙﹐然而﹐這項技術的前景卻不容人們忽略。
應急策略﹕對供應中斷的反應 所有這些活動的目標都是為了確保可靠且價格合理的能源供應﹐但是﹐美國也懂得防範可能發生的能源供應嚴重中斷的重要性。政府早就重申了維持充足的戰略石油儲備的重要性。2001年11月﹐總統發出指示﹐著手將我們的戰略石油儲備增加到7億桶的最大容量。今天﹐我們的戰略石油儲備已達到創紀錄的6.4億桶。美國還在國際能源機構(IEA)中發揮積極的作用。該機構的26個成員國致力於保持緊急石油儲備﹐並採取共同的有效措施以應對石油供應的緊急情況。目前﹐國際能源機構成員國的石油總貯存量達近40億桶﹐其中14億桶在成員國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其餘的貯存量均為商業貯存。
結束語 今天面臨的能源挑戰由來已久﹐必須經過數十年堅定﹑持續的全球努力來加以解決。美國仍然致力於在國內外增進能源安全。我們還制訂了長期戰略﹐將科學與技術作為一體化能源﹑環境和經濟政策的中心環節。布希政府認為﹐我們制訂的方略將確保我們獲得安全﹑可靠﹑經濟和潔淨的能源﹐為全球的經濟增長提供動力。雖然面臨嚴峻的挑戰﹐美國仍將堅定不移地引領世界走向光明的能源未來。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