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物技術》評論文章之一 「農業生物技術在全球糧食援助中的作用」
(The Role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in World Food Aid)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尚佩恩分校 生物技術中心教授兼行政副主任
布魯斯‧沙西 (Bruce Chassy, Professor and Executive Associate Director Biotechnology Cen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
糧食援助是針對飢餓缺糧而建立的全球性機制之一。根據不同的需要﹐糧食援助有不同的形式﹕有些針對迫切和一時性的短缺﹐有些則是輔助說明長期無法糧食自給的地區解決困難的長期捐助。雖然農業生物技術並非解決糧食問題的靈丹妙藥﹐但它很有可能為提供糧食救援和減少未來的飢餓人口發揮重要作用。
全球對糧食援助的需求
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表明﹐有飯吃﹑不挨餓是一項基本人權。
雖然我們生活在一個前所未有的繁榮和技術發達的世界裏﹐但是有八億到八億五千萬人營養不良﹐其中兩億以上是兒童﹐有些兒童永遠無法在智力和身體上充份成長起來。另外還有10億到15億人只能勉強餬口﹐飲食中往往沒有足夠的必要營養成份。
營養不良的絕大多數人生活在發展中國家﹐其中大約75%住在鄉村農業地區。他們大多非常貧困﹐而貧困與飢餓的關係眾所周知。實際上﹐家庭收入大概是決定溫飽的惟一最重要因素。2002年的世界糧食首腦會議(World Food Summit)重申了國際社會五年前做出的承諾﹐即﹕到2015年﹐將全球飢餓人口減少一半。然而﹐如果不提高世界最貧窮地區的農業生產力和個人收入﹐這個目標是無法實現的。
有些人認為﹐消除貧困比增加糧食產量更重要﹐因為世界生產的糧食現在超過全球人口之需。經濟學家也提出﹐全球糧食過剩﹐至少穀物過剩﹐如果將它們換算成可被攝取的熱量﹐從理論上說﹐足以滿足目前全球人口的需要。但不幸的是﹐古今歷史告訴我們﹐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充足的口糧。全球飢餓人數之多就是證明。面對人在挨餓﹐辯論這到底是因農業生產力低下還是因極度貧窮所致是毫無意義的。顯然﹐如果農村的貧困人口能夠通過更有效和可持續的方式使糧食生產自給有餘﹐那麼就會有足夠的糧食供應﹐既增加收入﹐也增加輔助說明鄉村發展的機會。
儘管大多數專家認為﹐經濟發展和消除貧困是解決飢餓問題的長久之計﹐但是人們通過當地和地區農業生產做到糧食自給自足就不會挨餓。遺憾的是﹐無論是所需的農業生產力提高﹐還是必要的鄉村發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是﹕"在這期間我們怎樣做﹖" 解決飢餓的臨時辦法就是糧食援助。但糧食援助也被政治化﹐因為一些人士提出懷疑﹐認為糧食援助只不過是農業受到大量補貼的﹑生產過剩的富裕國家消除剩餘產品的一種途徑。這些人還說﹐糧食援助奪走了受援國家當地農民的市場﹐使飢餓問題更加嚴重。這些論點忽視了全球每天有千百萬人挨餓的現實﹐對這些挨餓的人來說﹐眼前只有兩種選擇﹕要麼繼續挨餓直到餓死﹐要麼接受糧食援助。
生物技術對消除長期飢餓的作用
1960年代和1970年代出現的"綠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在過去30年中﹐輔助說明印度﹑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發展成農業自給自足的糧食淨出口國。生產力的提高帶來個人收入的增加﹐並且刺激了國家經濟的發展。在同一時期內﹐大多數發達國家通過採用新技術﹐使每公頃農田的產量翻了一番。這些新型農業技術是農業科研投資帶來的成果﹐全球各地從事這方面研究的有官方實驗室﹑科研高等院校和諸如國際農業研究咨詢機構(Consultative Group on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所屬中心等非政府研究機構。建立起有效的宣傳推廣和技術傳播體制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和技術轉播也同時在私有行業中展開。
由於許多複雜的因素﹐農業生產力的提高並沒有出現在所有發展中國家。相反﹐一些最欠發達的國家現在更加無力做到糧食自足。這些國家不曾有過綠色革命。內戰和政治腐敗或許是導致這一局面的重要因素﹐但從農業角度而言﹐失敗來源於缺少對新技術和管理方法的投資和利用。而之所以出現這種現像﹐是因為缺乏對發展有地方或地區特點的有效策略和技術的關注和科研投資。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是一個農業生產發展跟不上需求增加的地區。整體而言﹐這裏屬於世界上耕地土質最貧瘠﹑最枯竭的地區。灌溉農田只有4%﹐大面積農田面臨沙漠化。但在另一方面﹐有些地方過度潮濕﹑高溫﹐病蟲害猖獗。糙伏毛等類野草阻止了產量的提高﹐有些地方乾旱頻繁﹐時常顆粒無收﹐歉收普遍。顯然﹐這裏需要發展能夠在其環境中有更高產量的不同品種的作物及管理策略。最需要的作物特性是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如﹕抗乾旱﹑高溫和鹽性土質﹔更能夠抵禦病蟲害﹔以及具有更好的農耕特性和產量潛力。由於當地人的主食主要來源於幾種作物﹐因此﹐生物技術──通過增加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而增強營養價值的手段──是一個有吸引力的方法。
近來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學的進步提高了給植物中加入新特性的能力。農業生物技術在商業上的應用已經給我們帶來了抗蟲的玉米 (Bt maize)﹑稻米﹑馬鈴薯﹑棉花﹑甜玉米和抗病毒的番木瓜﹑南瓜﹑馬鈴薯等作物﹔也培育出耐除草藥劑的小麥﹑玉米﹑甘蔗﹑稻米﹑洋蔥﹑甜菜等品種﹐從而使雜草得到更有效的控制。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這些生物技術作物可以提高產量﹐為農民帶來更多收益﹔人力﹑能源和農藥消耗也大幅度減少﹔而且有利於保護環境﹐特別是在生物多樣性﹑降低土壤和水中的農藥含量以及減少耕作人員和鄉村社區接觸農藥等方面。
科學界和監督管理行業也正在形成國際共識﹐即﹕用生物技術培植的作物屬於安全的食品和飼料﹐並且有益於環境。這些技術和其他有潛力的技術都正在被用來改良非洲的主要作物和提高其產量﹐其中包括﹕香蕉﹑木薯﹑玉米﹑小米﹑油料作物﹑花生﹑馬鈴薯﹑稻米﹑高粱﹑大豆﹑甘薯和小麥。甘薯和馬鈴薯中蛋白質含量的提高以及稻米和油料作物中胡蘿蔔素含量的增加﹐都可以使飲食營養價值得到提高。因此﹐從長遠來說﹐農業生物技術將在提高農業生產力﹑減少農業對環境的衝擊﹑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讓世界許多地區有足夠的糧食供給方面﹐扮演關鍵角色。如果說單靠農業生物技術就能解決全球的糧食問題﹐這無異於是癡人說夢﹔但如果說不靠農業生物技術就能徹底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也同樣是愚不可及。
近年來﹐針對糧食保障進行的農業研究在群組織結構上發生了重要變化。人們現在認識到﹐要解決具體的農業問題﹐生產適於當地農業條件和傳統的品種﹐就必須在地方﹑國家和地區等各個層次開展研究。這些變化主要表現在﹐利用和擴充地方的科研和農業人才及資金基礎﹐使之能與國際科研人員合作﹐與國際資金接軌。儘管方向明確﹐而且也有大量國際合作的成功實例﹐但是這方面的國際資金仍然遠遠沒有達到在未來幾十年內解決全球糧食問題所需的水準。
糧食嚴重短缺最近帶來的挑戰
地方或地區的大規模作物歉收往往是導致糧食嚴重短缺和饑荒的原因。水災﹑乾旱或內戰等很多因素可以造成一時性的糧食短缺。聯合國﹑國家政府和許多非政府群組織經常針對這種局面﹐立即安排糧食援助。但是﹐缺少糧食儲備和運輸的基本設施會阻礙糧食的分發﹐而且也經常存在援助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問題。
最近﹐分發援助糧食的工作面臨一個新的障礙。南部非洲地區作物的一再歉收﹐使六個國家的千百萬人面臨飢餓。為此﹐美國提供糧食援助﹐其中包括大量玉米。在美國﹐大約30%至35%的玉米是利用生物技術培育的抗蟲玉米﹐它們經過美國環境保護局(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美國農業部(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和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的審核批準﹐可以被用作食品和飼料。在美國的商品體系中﹐抗蟲玉米和傳統玉米是混合在一起的。然而﹐由於受援國家過去沒有種植過生物技術品種﹐而且鮮有玉米之類的農產品進口﹐所以他們大多缺少管理生物技術食品的法律和規章制度。在他們的規章中﹐轉基因玉米屬於未經批準的糧食。面對全球對轉基因玉米的恐嚇聲浪﹐數個國家對是否接受援助猶豫不定。最後﹐經過大量的國際咨詢和調查瞭解﹐幾乎所有這些國家都得到了滿意的答案﹐只有贊比亞例外。從這個經歷得出的一個清楚結論是﹕在再次出現對糧食援助的需求之前﹐需要建立起規章制度和展開培訓。
對研究﹑教育和培訓的公共投資
最近幾十年來的經驗告訴我們﹐農業生物技術可以是協助發展中國家改進作物品種的強有力的工具。但是﹐要使農業生物技術帶來的益處永久化和具有可持續性﹐一個國家必須明確自身的需要﹐研究解決方案﹐並且形成教育和技術傳播體制。每個國家必須根據自身的國家利益確定其農業目標﹐按照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和習俗決定相應的技術手段。所有權共有有助於良好管理。
走向所有權共有的合作夥伴關係﹐可以解決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所面臨的另一個挑戰。對農業生物技術的一大擔懮是﹐由於種子及其銷售掌握在大型跨國公司手中﹐這些公司最終可能會利用自己的這一優勢﹐控制地方的種子市場和農民。再者﹐由於知識產權的限制﹐發展中國家可能難以獲得現代農業技術成果﹐如新型種子。為了協助發展中國家應對這些挑戰﹐同時推動公共部門對農業技術的運用﹐由公立大學和公共機構群組成的一個聯合會最近宣佈成立"公共部門農業知識產權資源庫"(Public Sect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source for Agriculture﹐簡稱PIPRA)。這個機構致力於將公共部門的研究結果向更多的有需要的人公開﹐並確保使用自由。跨國企業也表示願意為此無償提供其技術和專長。
面對這一切糧食需求和擔心﹐可以有一個整體性的解決方法。國際社會需要投入更多資金﹐在面臨糧食問題的國家中成立農業研究機構﹐開展農業基礎建設﹔必須對法律管理﹑農業研究﹑運輸加工以及教育進行投資。美國採用的政府贈地大學制度(Land Grant University system)在過去140年中成功地改進了農業﹐並且對社會做出莫大貢獻──它敘述﹐人才資本和教育制度的發展與科學上的發現具有同要重要的意義。建立研究機構和公共/基金會資助機制可以形成國際合作環境﹐使政府﹑大學和民間攜手合作。國際社會要達到給所有人糧食保障的既定目標﹐就必須揚棄意識形態和政治上的歧見﹐務實地利用每一項有助於實現持續性的糧食保障的技術。
(完)
注﹕本文中的看法不一定代表美國國務院的觀點或政策。
返回頁首
返回《農業生物技術》期刊目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