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繪美國:教師資源手冊
諾曼•洛克威爾 (1894-1978)《言論自由》,周六晚郵報,1943年
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攻擊珍珠港後,美國很快就在國內前線和在國外部署部隊。諾曼•洛克威爾當時已是美國受歡迎雜誌周六晚郵報(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的知名插畫家,他為該雜誌封面創造威利•吉利斯(Willie Gillis
)這樣一個和藹笨拙的瘦長人物,晚郵報的讀者熱切地追隨威利的成長,從他想像的軍旅生涯中看他從男孩變成男人。洛克威爾自認為是一次大戰期間成名之偉大插畫家的繼承人,也想和他們一樣,為他的國家做出實質的貢獻。
畫四項自由對洛克威爾來說,不只是為了愛國,他還希望他的作品中有可以成為他身為藝術家的論述。在洛克威爾所處的年代,畫家可以輕易地從商業領域跨到藝廊界,如同溫斯洛•荷姆(參看9-A)一般。不過到了1940年代,美術和洛克威爾受雇生產的作品間出現了界線。他用來接觸廣大觀眾的樸素詳實圖像,並沒有吸引到偏好知識性和抽象作品的藝術界。但洛克威爾知道他的強項不在那方面︰「男孩在空地上打蒼蠅」,他於1936年解釋說,「小女孩在門前台階上玩紙牌;老人在黃昏時緩步回家,一手拿著傘 — 所有的這些都激發了我的情感。」 在平凡事物中捕捉普遍性原理是洛克威爾的強項,也是四項自由圖畫的背後成功因素。《言論自由》是他完成的第一幅畫,他在裡面試著用四種不同構圖,一名身穿工作服、口袋裝著折起之社區「年度報告」的人,站起來在新英格蘭的鎮民大會上發表意見。這幅畫是最後的完成版本,洛克威爾從眼睛水平下面一點的地方來描繪發言者,他的身旁是同鎮居民和身為觀者的我們,我們的位置在他前方二排長凳的地方。這幅作品的無時間性,是洛克威爾的古典構圖所造成︰發言者站在周圍人往上目光所形成的金字塔頂點。發言者皮膚的溫暖淡色調,在黯淡黑板背景的襯托下發亮,讓他有一個比實際身形還大的英雄外觀。作品也散發出一種直接性,在畫的邊邊加入不完整的身形還產生了一種照片的效果︰左下方之人露出部分的頭,右方及左後方角落的兩張臉在觀看(左邊的是洛克威爾自己)。洛克威爾處理細節的能力(他用普通人作模特兒,在作畫前會拍下許多照片,好提醒他諸如翻摺衣領一類的小事),給他作品的每一方寸一種既偶然又熟悉的感覺。 1943年,這四幅油畫被周六晚郵報刊出,之後參加名為「四項基本自由戰爭公債展覽」的全國性巡迴展示。在16個城市有超過100萬人次的觀眾參觀了展覽,售出了超過1.33億美元的戰爭公債。這幅畫和《信仰自由》(Freedom to Worship)是洛克威爾認為四幅中最好的,有助於刺激國家在戰爭期間採取行動。那場戰爭後許久,畫所傳達的訊息仍持續在產生共鳴;時間揭示了,四項自由的系列畫作,不僅是因所提的想法而珍貴,洛克威爾獨特的藝術才能也是原因之一。 教學活動
<<< 返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