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簡介(Human Rights in Brief)

非政府組織與國家︰對比的角色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States: Contrasting Roles

 

 

Members of rights groups cheer in the Argentine Congress following a vote against human rights abusers.  人權團體成員在阿根廷國會內歡呼,原因是阿根廷參議院投票取消特赦給1970及1980年代侵犯人權之人。這類侵犯人權所造的損害,可以持續數十年。 (© AP Images)  

非政府組織的活動也攸關國際人權政治。國際特赦組織、美洲觀察、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及其他幾個組織,對1980年代關於中美洲政策的論辯,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北美洲和歐洲,非政府組織對1980年代關於制裁南非的國與國辯論,扮演著主要的角色。

由於其私人性質,非政府組織經常可以在沒有國家的政治控制下運作。由於不具可能與人權目標相抵觸、涵蓋面更廣的外交政策野心,非政府組織經常更能推動人權方面的關切。由於焦點集中及無黨無派,非政府組織有時能提出某一國家的人權議題,而其他組織卻沒辦法。這種情況在獨立政治活動遭受壓制及公民社會脆弱的地方,尤其明顯。

強處和弱處

然而,非政府組織的力量還是有限的。它們必須倚賴宣傳和說服力。許多國家用強制力量來對付當地的非政府人權組織,把它們變成新的受害者。某些國家禁止非政府組織接受來自外部的資金,或用繁瑣的登記程序來阻礙它們的工作。

主權國家幾乎擁有和非政府組織相反的強處和弱處。國家必須在外交政策上廣納各種利益考量。政府傾向以國家利益來設計外交政策,這意謂其他目標可能限制住對人權的提倡。不過,當國家真的選擇追求人權議題時,它們通常擁有非政府組織所沒有的資源、影響管道,甚至是宣傳能力。

 

 

<<< 返回目錄

美國國務院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