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慶美國節日!

聖誕節(十二月二十五日)
Christmas Day (December 25)



聖誕節是一個基督徒慶祝耶穌誕生的宗教性節日。聖誕節的故事起源於聖經,書中記載有位天使在牧羊人面前顯靈,並且告訴他們瑪麗和約瑟夫的兒子已在伯利恆(Bethlehem)的馬廄出生,這名嬰孩即為救世主。身為先知的東方三博士(the Magi)追隨著一顆奇特的星星來到了嬰孩耶穌的面前,他們向耶穌膜拜,並獻上黃金、乳香、及沒藥。

對世界各地的人來說,聖誕節是一個收送禮物的季節。在歐洲一些國家,聖誕爸爸(Father Christmas,亦稱〞聖尼可拉斯Saint Nicholas〞)會在夜晚悄悄進入房子裡,並為孩子們留下禮物。聖尼可拉斯被描繪為一個身披紅色斗篷、留有白鬍鬚的慈祥男人。另外一號人物是挪威的歐丁神(Norse God Odin),他在冬天騎著一匹神奇的飛馬穿越天空,分派禮物給人們。這些傳說隨著歲月演變,逐漸勾畫出了現在的聖誕老人(Santa Claus)。

移民者將聖誕爸爸帶進了美國,而聖誕爸爸的名字也從原本荷蘭語的〞Sinter Claas〞(即〞聖誕爸爸〞之意)漸漸轉為〞Santa Claus〞。雖然聖誕老人源自於挪威和基督教之前的神話,但是他的形象卻是在美國定型的。美國人將聖誕老人塑造成一個令人愉快的老紳士,他有著白色鬍鬚、紅色臉頰、炯炯有神的雙眼,而且總是身穿一套紅衣裳。

大多數的孩童都相信聖誕老人住在北極,他一整年都在紀錄乖小孩和壞小孩的行為表現,並且把他們的名字列成一張清單,而後他會決定要送什麼禮物給乖小孩們。聖誕老人有一群助手幫他製作跟包裝禮物,助手們工作時,聖誕老人都會在旁監督。

照理來說,聖誕老人應該會在北極為無數寫信給他的小朋友們列玩具清單﹔但奇妙的是,小孩們也會在全國的購物中心裡看到聖誕老人。他們坐在他的腿上,告訴他想要的聖誕禮物﹔想當然爾,小孩的父母可能也在附近聆聽他們的心願。

聖誕老人在十二月二十四日平安夜(Christmas Eve)會把他的八批馴鹿栓到雪橇上,而後再把所有的禮物都放進雪翹裡﹔馴鹿載著聖誕老人跟雪橇在天空飛馳,送禮物給世界各地的孩子們。當然前提是這些孩子一整年都表現良好。

美國一些城鎮仍保有聖誕老人的精神:美國東北部六州之一的康乃迪克州有一個聖誕村,聖誕老人跟他的小精靈們在那裡發送禮物﹔而在紐約則有一個專門為聖誕老人設計的小鎮,喚作〞北極〞﹔鎮上有一家郵局、一座教堂、和一家專門修理馴鹿蹄鐵的鐵匠舖。

雖然聖誕老人只存在於我們的想像之中,但是聖尼可拉斯跟聖誕爸爸都像徵著施予的精神。自從先知贈禮給嬰孩耶穌、歡迎祂來到人世間的那天起,聖誕節就與送禮有著不可分的關係。

在平安夜裡,孩子們睡覺之前會一邊期待著聖誕老人的拜訪,一邊聽父母唸〞聖誕節的前一夜〞(The Night Before Christmas)。這是一首克萊門.摩爾(Clement Moore)在1823年寫的詩。

 

聖誕卡

 

聖誕節的另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收送聖誕卡,意義在幫助表達這個季節的情感。有些聖誕卡的宗教意味濃厚,而另一些則較為世俗。美國人在十二月初就開始寄卡片給朋友、熟人、或同事。郵局會建議大家提早寄卡片,以避免遇到聖誕節高峰期。有些人會聽從建議﹔有些人則依然故我、等到最後一刻才寄卡片,而當他們心愛的人沒能及時收到賀卡或禮物時,他們就會感到沮喪。

幾乎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特殊的過聖誕方式。許多人對由自己祖國傳入美國的聖誕節傳統特別感到驕傲。各式的美食、音樂與歌曲、禱辭與故事,在在都使聖誕節成為美國所有節日中最重要的一個。

在德州跟美國西南部的一些地方有一項熱情歡迎聖誕節訪客的習俗。當地人用紙袋邊緣剪出圖案,再在紙袋底部舖上沙土以支撐蠟燭,而後他們會把紙袋沿著走道排列,並在天黑後點上蠟燭。如此一來,訪客可以輕易地找到朋友家的走道,並順著蠟燭的指引登門拜訪。

在聖安東尼奧,這種〞發光體〞則是沿著河岸走道(River Walk)排列,河岸走道是一條沿著聖安東尼奧河鋪設的人行道。而另一項習俗-波薩達斯巡遊(Las Posadas)亦會在這舉行。

波薩達斯巡遊是紀念兩千年前瑪麗與約瑟夫一場在冬夜里長途跋涉的旅程,當時他們要從拿薩勒(Nazareth)前往耶路撒冷(Jerusalem)參加人口普查,然而在半路上瑪麗臨盆在即,旅館又都客滿,他們找到唯一能休息的地方是個馬廄。於是耶穌就在馬廄裡出生了,並被放在一個馬槽中,也就是餵食動物的木製容器裡。

波薩達斯巡遊正式開始之前,大家會先挑選兩名年輕男女來扮演瑪麗和約瑟夫,而後這對佳侶會沿著發光體去敲一戶人家的門,約瑟夫詢問主人他們是否可以留宿一夜,主人回絕他們的要求,因為房子已經客滿了。他們會繼續拜訪幾戶人家,直到有人收留他們過夜。讓他們留宿的那戶好心人家在慶祝活動之前就已經挑選完成,這家人會在馬槽中擺一個娃娃來代表耶穌。當瑪麗和約瑟夫來到這戶人家門前時,他們及尾隨他們的人群就會一起合唱聖誕頌歌,並享用〞旅館老闆〞提供的食物。

 

返家共度佳節

 

回家過聖誕節是人們最珍而重之的傳統,不論身在何方,回家跟親朋好友共度聖誕節是〞必須的〞。感恩節與聖誕節是機場、火車站、跟汽車站整年內最忙碌的時候﹔在這兩個日子裡似乎全美都忙個不停,因為大家都為了跟心愛的人共度佳節而趕路回家。

這也表示了難得聚首的堂表兄弟姊妹、叔舅姨嬸們終於可以共聚一堂,一起幫忙準備慶祝節日﹔有的去買聖誕樹回家、有的佈置房子或包裝禮物﹔而家家戶戶都需要準備大量的食物!

平安夜裡,教堂會有禮拜儀式。儀式的重點是基督降生,此幕進行時人人都會高聲合唱聖誕頌歌。而在聖誕節當天,人們在走訪親朋好友前可以先去參加教堂舉辦的其他宗教儀式。

聖誕大餐跟感恩節大餐非常相似,都會準備火雞、火腿、馬鈴薯、和派。聖誕節如果沒有很多甜點享用就稱不上完美,而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剛出爐、熱騰騰的烤麵包跟餅乾了。許多美國傳統甜點就如同聖誕節風俗一樣,很久以前就在世界的其他角落出現了:客人們會準備英國水果蛋糕或梅子布丁作為送給主人的賀禮﹔義大利裔的美國人會以橘子皮為炸麵包添味,稱為〞克羅斯多里〞(Crostoli)﹔德裔美國人聖誕大餐的最後一道食物是〞菲佛努斯〞(Pfeffernuesse),一種以甜香料為餡的麵包﹔烏克蘭裔美國人會在節日享用甜甜圈(Doughnut)﹔挪威裔美國人會在事前準備很多〞柏林那克蘭瑟〞(Berlinerkranser),一種花圈形餅乾,但餅乾通常在聖誕節早上之前就已經被吃的所剩無幾了!在這個長假裡,糖果也留不長太久的時間﹔薄荷手杖糖跟紅綠帶狀糖之類的硬糖果都是傳統的禮物跟零食。

在平安夜的聚會中,成人會喝蛋酒,一種用鮮奶油、牛奶、糖、白蘭地或蘭姆酒跟蛋打在一起的調酒。在氣候較寒冷的地區,挨家挨戶唱頌歌的人手中都會拿著蛋酒或熱可可來驅寒。

很久以前,每個小孩都會在壁爐上方掛長襪或短襪,因為他們相信聖誕老人會從煙囪滑下來,把糖果禮物裝在襪子裡送給他們。這個傳統一直傳到今天,但現在孩子們不再掛短襪,而改用容量大的紅色襪形袋子﹔聖誕節當天,他們個個都迫不及待地睜開雙眼,想知道今年聖誕老人又留了什麼禮物在襪子裡給他們。

送禮是聖誕節的傳統﹔然而近幾年越來越多人抱怨聖誕節被包裝得太商業化,這種情形在大城市裡尤其嚴重:商家很早就開始打廣告跟裝飾門面,希望能賣出更多產品﹔而由於一打開電視,印入眼簾的就是生產商跟零售商的廣告,孩子們受影響下對聖誕老人禮物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有些人認為慶祝聖誕節的本意已經消失了﹔疏知道,紀念耶穌誕生才是慶祝聖誕節的真正理由,這才應該是節日的重心。

每一年,關懷人世的報刊文章都會提醒讀者聖誕節的起源﹔收容流落街頭、無錢飽餐者的機構會透過報紙來呼籲大眾捐款或送禮給這些可憐人﹔救世軍(Salvation Army)之類的組織成員會打扮成聖誕老人,站在商家外的人行道上募款,這類組織會捐獻食物給需要幫助的人,而這些募來的資金即用在此處﹔城市警力會監督〞送玩具給兒童〞(Toys for Tots)活動,好心人會把新舊玩具捐給醫院或孤兒院的小孩﹔有薪階級會捐少部分薪水給他們最欣賞的慈善團體。這些團體跟機構都在嘗試著強調聖誕節的真正意涵-與他人分享自己所擁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