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流行音樂

American Popular Music

 

第六章︰節奏藍調︰從跳躍藍調到嘟哇音樂
Rhythm & Blues: From Jump Blues to Doo-Wop

 

R&B以節奏藍調這個類型名稱逐漸為人所知,是個多種風格所組成的鬆散集合體, 其根源是南方的民俗傳統,返鄉退伍軍人及成千上萬名二次大戰期間及之後遷徙到紐約、芝加哥、底特律和洛杉磯等都會中心的美國黑人,他們的經驗型塑了這種音樂類型。

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的頂尖節奏藍調錄音作品,包括受搖擺樂影響的跳躍樂隊(jump band)、由抒情歌手演出的錫盤巷風格情歌、各種不同風格的都市藍調及受福音音樂影響的人聲和聲團體。小型的獨立唱片品牌(label)再次出現,為被主要唱片公司忽略的表演者提供一個出路。隨身卡式錄音機的發展,讓以前負擔不起製作名家唱片設備的企業家,有機會成為唱片製作人和錄音室老闆。他們拜訪夜總會尋找新人才,將他們的唱片賣到地方唱片行,並試圖引起特定錄音領域之主要唱片公司或具有跨越市場潛能之藝術家的興趣。到了1951年,超過100家的獨立音樂品牌在奮力爭食節奏藍調市場。

跳躍藍調

被封為「自動點唱機之王」的薩克斯風演奏者路易士•喬丹,不但受到節奏藍調黑人唱片排行版的青睞,還跨越市場到1940年代仍以白人為主導的流行音樂領域。節奏藍調、都市藍調和早期的搖滾樂藝術家,都以喬丹的作品為基礎。

跳躍藍調(jump blues)是第一個在商業市場成功的節奏藍調類型,於二次大戰期間和之後興盛起來。戰爭期間,由於資源短缺,更難維持有利可圖的巡迴行程,一些大樂團領導被迫裁員。他們組成小型爵士樂團(combo),通常由一個節奏部門和號角手組成。這些跳躍藍調樂團,專精於強力搖擺樂及以布吉伍吉為基礎的宴會音樂,還用幽默歌詞和狂野舞台表演來加料。

最成功和最有影響力的跳躍藍調樂隊是由路易士•喬丹(Louis Jordan)領導的Tympany Five,他於1939年開始為Decca唱片錄製作品。喬丹明顯受到黑人聽眾的歡迎,在戰爭期間和之後還建立起廣大的白人聽眾群。

喬丹的第一首暢銷曲〈大兵宅姆〉(G.I. Jive),登上告示牌(Billboard)的「哈林勁歌大閱兵」(Harlem Hit Parade,節奏藍調排行榜於1940年代早期的名稱),在流行歌曲排行榜維持了二週的榜首,更賣出100多萬份拷貝。1945至1948年,喬丹與一位名叫米特•加布勒(Milt Gabler)的白人唱片製作人合作,錄製了一連串跨市場暢銷曲,其中包括〈卡多尼亞〉(Caldonia)、〈市場裡冷的要死〉(Stone Cold Dead in the Market)和〈這裡沒其他人,除了我們這些雞外〉(Ain’t Nobody Here but Us Chickens)。Tympany Five的受歡迎程度,又透過一系列以該樂團為主角的電影而更為強化。這些短音樂影片,不但租給個別的電影院,還在樂團抵達前幾天當成宣傳工具放映。喬丹的電影,就像他的唱片一樣,同時在白人及黑人電影院受到歡迎,甚至在深南方也不例外。不過,我們不該因為他的音樂吸引了跨種族的聽眾,就認定他的音樂生涯沒有受到種族主義的影響。

當喬丹之類的節奏藍調藝術家開始吸引更多的不同觀眾時,白人與黑人歌迷間的分隔仍然以各種方式存在。有時白人節奏藍調歌迷坐在種族隔離劇院或舞廳包廂中,看著底下的黑人舞蹈家,以瞭解最新的舞步。有時,舞池中間拉起一條繩子,以維持秩序。在其他時候,流行音樂的跨越種族界線傳播,不一定表示種族主義在日常生活裡有所改善。

藍調抒情歌手

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最成功的藍調抒情歌手查理斯•布朗(Charles Brown)。

如果跳躍藍調樂團代表節奏藍調光譜中熾熱的一端,酷的一端則是由藍調與流行歌唱的混合體、有時稱為藍調抒情歌手風格的音樂所支配。這種文雅的藍調唱法,要追溯到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由鋼琴家雷羅伊•卡爾(Leroy Carr)和吉他手史圭波•布萊克威爾(Scrapper Blackwell)所做的一系列黑人錄音作品,這些錄音作品是非裔美人製作給自己人聽的,特別是那些往北方城市進行「大遷徙」(Great Migration)、卻又希望聽到成長過程所接觸之南方風味非裔美人音樂的人。卡爾發展出一種柔順慵懶的藍調唱歌方式,與查里•巴頓(Charlie Patton)和盲眼的雷蒙•傑佛遜的粗邊(rough-edged)鄉村藍調形成強烈的對比,而且他吸引了全國性的黑人聽眾。國王柯爾三重奏(King Cole Trio)1930年代末的爵士樂錄音,由於用鋼琴、低音提琴和吉他的編曲,對戰後藍調抒情歌手有著更直接的影響,不過他後來的錄音卻進入了流行音樂的主流。

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最成功的藍調抒情歌手是查理斯•布朗(Charles Brown),他是個講話輕柔、德州出生的鋼琴家暨歌手。從小學習古典鋼琴的布朗,於1943年移居洛杉磯並參加強尼•摩爾(Johnny Moore)的Three Blazers樂團,該小型combo樂團在好萊塢的全白人宴會上演奏流行歌曲,也在洛杉磯中央大道上的黑人夜總會表演比較藍調取向的曲目。他那柔順敏感、有點絕望的發聲方式引起了注意,《漂浮藍調》(Drifting Blues)一片的發行,也開啟了他全國性的名聲。1948年,布朗脫團組起自己的四重奏樂團,隔年以〈惱人藍調〉(Trouble Blues)一曲獲得節奏藍調排行榜上的第一名。接下來三年,他為阿拉丁唱片公司(Aladdin Records)錄製了十首排行榜前十名的歌曲,成為全國最受歡迎的節奏藍調歌手之一。布朗是個英俊、乾淨俐落的優雅之人,表現出一種自然細膩的形象。他的曲目包括藍調、流行歌曲和像華沙協奏曲(Warsaw Concerto)那樣的半古典歌曲,這顯示出他沒有忘本,但也沒有因此受限。布朗從未突破到得以進入流行音樂排行榜,哥倫比亞唱片公司(Columbia Records)曾於1947年給他一份獨唱合約,但他為了忠於團員而拒絕。1980年代,他重新被新一代的節奏藍調歌迷發現,接著發展出成功的國際巡迴演唱生涯,最終獲得一項葛萊美獎(Grammy)提名。

芝加哥電子藍調

1950年代芝加哥藍調現場的領導音樂家馬帝•華特斯,影響了不同音樂類型的藝術家,從節奏藍調到鄉村音樂,民歌到爵士樂都有。據聞滾石樂團(Rolling Stones)取名自華特斯1948年的「滾石」(Rollin’ Stone)錄音。

芝加哥電子藍調(Chicago electric blues)是戰後一種非常不一樣的都市藍調傳統,比較直接的來源是查理•培頓(Charley Patton)和羅伯•強森的密西西比三角洲傳統。芝加哥是伊利諾州中央鐵路線的終點,該鐵路線從密西西比三角洲上行經過中西部。雖然芝加哥的黑人社區在二次大戰前就已建好,但在1940年代成長得特別迅速,當時數百萬個鄉村移民在城裡的工廠、鐵路商店和屠宰場找工作。南區的夜總會有著活潑的黑人音樂現場,可媲美紐約的哈林區和洛杉磯的中央大道。芝加哥黑人有許多是新近來自深南部的移居者,他們的音樂品味傾向比較粗獷和草根性,與非裔美人的傳統緊緊相連,卻也反映出他們的新都市取向。

芝加哥電子藍調是對這些需求的回應。可爭論的是,鄉村藍調傳統到了二次大戰期間幾乎完全消失,成為一種商業現象,因為城市化的黑人觀眾在尋找更世界性的娛樂形式。從這種觀點來看,羅伯•強森於1930年代中期的錄音,代表了三角洲藍調的最後開花結果。不過,老式的三角洲藍調風格其實並沒有消失,它以一種重現生機、電子強化的形式出現。馬帝•華特斯(原名McKinley Morganfield)的音樂生涯正見證了這些發展。華特斯在密西西比三角洲被民俗音樂學人約翰和艾倫•洛馬克斯(Alan Lomax)發現,他們在1930年代末期為他錄音,以供國會圖書館收藏。1943年,他移居芝加哥並在一家造紙廠工作,同時繼續在夜總會和宴會場合擔任樂手。為了因應嘈雜的人群和舞蹈音樂的需求,華特斯很快從木吉他轉換到電吉他(1944),最終將他的樂團擴大,成為擁有第2把電吉他、鋼琴、低音提琴、麥克風強化之口琴及鼓組的樂團。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他是芝加哥最受歡迎的藍調音樂家,在全國的黑人聽眾中有相當多的追隨者。

像許多偉大的密西西比吉他手一樣,華特斯精通吉他的瓶頸滑棒奏法(bottleneck slide)。他用吉他創造一種穩固攪拌的節奏,點綴著藍調短奏,再用他本人的聲音予以平衡,以達成一種音樂對話。電吉他能用來創造濃密、嗡嗡作響的音調(透過破音效果(distortion)),及聽起來像是尖叫或哭喊之長而持續的音符(透過迴授(feedback)),這對延續密西西比藍調吉他傳統而言是個完美的工具。華特斯那粗糙、咆哮、呻吟和具強烈情感的唱風,也根植於三角洲藍調。他所唱的歌,本於該音樂傳統長期的中心主題︰一方面是孤獨、挫折和不幸,另一方面是獨立和性方面的誇大。

嘟哇音樂

1950年代受歡迎的嘟哇團體Flamingos。

在戰後節奏藍調的花團錦簇裡,另一條重要的支線是人聲和聲團體。(雖然這個傳統現在有時被稱做嘟哇音樂(Doo-Wop),但最早的演出者並不用該術語)。在戰後,黑人教堂裡訓練出來的年輕歌手開始錄製世俗的題材。許多這些人聲團體,是由來自紐約和華盛頓特區等都市黑人社區的中學生組成。從這些歌手的訪談中,可以看出他們團體所具有的一些功能︰表達音樂、脫離都會幫派及成名。這些團體的成員很少一開始就將唱歌視為謀生的方式;在第一個人聲節奏藍調取得商業市場成功之後,這個看法很快就改變。

最能帶頭脫離米爾斯兄弟(Mills Brothers)流行音樂導向的聲音,並創造一種新的、更能與黑人福音音樂結合,具有比較硬邊(harder-edged)聲音的人聲和聲團體是Dominoes樂團,領導者是發聲教練比利•華德(Billy Ward),他是一位嚴格維持紀律的人,也是精明的企業家。1950年,華德開始與一些他最有前途的學生排演,其中包括17歲的男高音歌手克萊德•麥培德(Clyde McPhatter),他是華德從一個福音音樂團體那裡請來的。Dominoes第一首暢銷歌曲是〈60分鐘人〉(Sixty Minute Man)。他們的第二首暢銷曲〈憐憫吧!寶貝〉(Have Mercy Baby),才將人聲的團體節奏藍調推向更為硬邊,感情更明確的聲音。〈憐憫吧!寶貝〉是第一張將12小節藍調形式及以舞會為導向的節奏藍調驅動拍子,與黑人福音歌唱的強烈感情風味結合在一起的唱片。該首歌在商業市場的成功,得力於麥培德的熱情表現。麥培德是位浸信教會傳教士暨教堂風琴演奏家的兒子,就像許多其他節奏藍調音樂家一樣,黑人教堂對他音樂感性的塑成扮演著主要的角色。〈憐憫吧!寶貝〉是首12小節藍調,基本上是穿著節奏藍調外衣的福音音樂。只要稍微改一下歌詞,麥培德的表演就可以擺在美國任何一地的黑人浸信會教堂。


比利•華德和該年代的頂尖節奏藍調團體Dominoes,他們開啟了傑基•威爾森(Jackie Wilson)的音樂生涯。其暢銷曲包括〈60分鐘人〉。

 

的確,這種流行音樂與教堂音樂的結合,在某些地區引起爭議,且麥培德和稍後以福音音樂為基礎的節奏藍調歌手,都偶爾碰到教會領袖的反對。但回想起來,黑人音樂的神聖與世俗面向,在戰後產生共同的影響,並遭到音樂產業的商業剝削,似乎都是不可避免之事。〈憐憫吧!寶貝〉雖然沒有出現在流行音樂排行榜,卻吸引了許多的白人青少年,他們被歌曲中的擺動拍子和直接情感打動。另外,Dominoes出現在一些最早的搖滾巡迴表演中,裡面的觀眾通常是種族混合的。雖然麥培德不久就離開Dominoes,轉而成立一個叫做Drifters的新團體,他所唱的〈憐憫吧!寶貝〉,卻留下深遠持續的影響,該唱片是1960年代靈魂音樂運動的前身,也帶出雷•查爾斯(Ray Charles)、詹姆士•布朗和艾瑞莎•法蘭克林(Aretha Franklin)等人的錄音。

 

<<<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