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西根青年中心外牆揮灑嘻哈主題塗鴉的休息空檔,這位藝術家趁機展現自己的霹靂舞舞步。
© AP Images/Jim Slosiarek/The Gazette
|
都市年輕人創造的表達方式,透過所謂的嘻哈世代、成為主流的英語說法,Emmett G. Price
三世博士,是一位任教於麻薩諸塞州波士頓西北大學、音樂與非籍美人研究的助理教授,他是「嘻哈文化」(ABC-CLIO,
2006)一書的作者,也是流行文化研究雜誌的主編;同時也是即將出版的、未來三冊非籍美國人音樂百科全書的作者(Greenwood Press, 2008)。
語言是社會的產物,在社會變遷時,語言也會跟著改變,而語言正在變化的最重要跡象、就是出現許多快速增加的語彙。在過去三十年,美語字典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快速增加,包含來自全球文化對美國文化影響而產生的詞彙、新創用於科學領域的詞彙、科技進步而衍生的詞彙,當然還有足以代表當代文化的詞彙,都讓現今的美語更為豐富,而前述最後一類的詞彙,也正是影響美語產生最大改變的一個因素。
這些改變由青少年與年輕人所創造,他們都以 “為現實創造出新的表達方式與能夠編纂自創的詞彙”
、感到自己被賦予了某種力量,這些詞彙代表了新的思考、新的探索、新的期望、新的想法(即使這些想法並不是全新的)。在嘻哈世代中,Bakari Kitwana
將1965-1984年出生的世代,設定為嘻哈世代,很明顯地Kitwana設定嘻哈世代到1984年結束、似乎有些過於狹窄,因為我們都親眼看到了多重嘻哈世代的出現,每一個新世代的出現、都為美語語言加進新的篇幅與思維。
嘻哈文化
在1960s 與 1970 年代 - 也就是在紐約市開始出現暴力、社會敗壞、經濟衰退的年代 –
那些來自各種族、居住在市中心的貧窮年輕人,開始為無法避免的創傷挑戰自尋解決之道,他們結合既有的饒舌(rapping)、噴漆塗鴉(graffiti)、舞蹈、DeeJaying
(DJ混音技術-一種運用音效設備與唱片、製造出與唱片原音完全不同的新聲音與組合 –
像是刮唱片、快速重複部分段落、混音等等方式),這群來自不同地方的年輕人、為周遭隨處可見的絕望的人,找到另一個出口。
在1970年中期,主流文化總是忽略那些地區性的現象,但到了1980年代,不止嘻哈文化成為全國性的風潮、甚至蔓延到全球;《狂野風格》(Wild
Style)、:《風格戰爭》(Style Wars)、《街頭舞士》(Beat
Street)、《霹靂舞》(Breakin`)等電影,讓全世界觀眾得以體驗多樣化的嘻哈文化、包含在英語中獨特的說法與書寫方式。到了1990年代,印刷與廣播媒介、甚至電動遊戲主導了嘻哈文化的方向與影響,如漢堡王、可口可樂、美國線上(AOL)、耐吉(Nike)、銳跑(Reebok)都以嘻哈文化為主軸發展品牌廣告與行銷策略,在宣傳上融入這些元素的流行/頂尖形象,也就在此時,嘻哈文化得以進入更寬廣的文化發展之路,在舞蹈、流行、以及數不清的音樂元素中,什麼能夠快速吸引多數人耳朵、就會成為英語會話、閱讀、寫作的新規則。
Russell Simmons是一位嘻哈運動的先驅,也擔任為社群發言、辯護的角色。
© AP Images/Stephen Chernin
|
即使是正式的活動,像是俄亥俄州的兒童夏令藝術營,就運用嘻皮、嘻哈的主題與象徵,吸引到年輕的族群。
© AP Images/The Plain Dealer, Roadell Hickman
|
嘻哈語言
美國的流行文化對許多世代的美語日常用語、都有獨特的影響,非裔美籍族群的音樂,在這個演化過程中以各種方式扮演著示範者的角色,在靈魂音樂與藍調音樂出現之前,非裔美籍族群的音樂就已經教育許多當時的聽眾(初期多數是黑種人),說明了了現實狀況與解放戰略,使用那些只有文化網絡內的人才聽得懂的替代性語言。
多年演變之後,許多當時發展出的詞彙與片語都已整合並流傳到其他族群中使用,許多族群都經歷了這個文化適應的過程、並在美國生根,而非裔美籍族群的音樂,正是包含豐富多元語彙、對美國主流文化造成極大啟發的元素。
嘻哈文化的語言,是過去與現行地方語言的延伸,下列這些文字像是"辣hot" (1920s), "搖擺swing" (1930s), "嘻皮hip"
(1940s), "酷cool" (1950s), "靈魂soul" (1960s), "冷chill" (1970s), 以及 "順smooth"
(1980s)等詞彙,都在嘻哈語言中有了不同原意的全新定義,嘻哈語言正是新世代遇到有人問起 “有什麼新鮮事?” 時、唯一的答案。
「Bagley先生,我想我們必須跟著潮流走了。」
"I'm afraid we must move with the times, Mr. Bagley."
部卡通說的是、俚語詞彙已經取代「珠寶」成為商店的代名詞了。此卡通於英國發行。
http://www.CartoonStock.com
|
嘻哈文化的影響
嘻哈文化最大的影響,也許就在於能把不同信仰、文化、人種、種族的人聚集起來,創造出當時的年輕人(現在已是中年人的那一群人)以自己的方式對外發聲的媒介,包含個人的與集體的發生。嘻哈文化不僅影響了美語的發展,也對世界上其他語言的發展產生影響,在多元文化的國家中,出現許多活躍的嘻哈族群、將這些新的詞彙做了更廣泛的應用,從德國嘻哈、澳洲嘻哈、Pinoy
Rap(菲律賓饒舌)、Azeri Rap(阿塞拜疆饒舌)、Rap Nigerien(尼日饒舌),這些國家與文化之下的語言,都受到嘻哈的影響。
不論是在2003年納入《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的新詞彙"bling-bling"(中文解釋為:身上配戴昂貴、俗麗的(且數量過多的)珠寶;俗不可耐地炫耀財富),還是在2007年納入《韋氏大字典》(Merriam-Webster
Collegiate Dictionary)的名詞"曠課樂crunk",嘻哈文化都成功地改變了英語的本質、發音以及規則;像是"hood"
(neighborhood-鄰居周遭-的簡稱)、"crib"(延伸為居住地之意)、"whip"(意指車輛)等字彙,都已成為每日會話中常見的用語,而如"what's
up"(問候語)、"peace out"(再見)更是人們常用的語彙,"chill
out"(放鬆)一詞則常用於電視節目、電影甚至大公司的商業廣告中。美語就像是一個有生命的有機體,嘻哈文化與快速成長的科技,都是刺激這個有機體更為活躍的機制,未來數十年之間人們常用的語法或寫作方式,都將成為美語變化的觸媒。不論美國是否真如時代雜誌在1999年2月5日封面故事所說、是個「嘻哈之國」(Hip-Hop
Nation),但很明顯地美語確實受到嘻哈文化很大的影響。
本文表達的看法不一定反映美國政府的觀點或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