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ournal USA

有什麼新鮮事?嘻哈文化對生活美語的影響

伊楣特普萊斯三世(Emmett G. Price III )

Dynamic English

 

Taking a break from painting a hip-hop-themed mural on the wall of a Michigan youth center, this artist shows off his break-dancing moves
在密西根青年中心外牆揮灑嘻哈主題塗鴉的休息空檔,這位藝術家趁機展現自己的霹靂舞舞步。
© AP Images/Jim Slosiarek/The Gazette

都市年輕人創造的表達方式,透過所謂的嘻哈世代、成為主流的英語說法,Emmett G. Price 三世博士,是一位任教於麻薩諸塞州波士頓西北大學、音樂與非籍美人研究的助理教授,他是「嘻哈文化」(ABC-CLIO, 2006)一書的作者,也是流行文化研究雜誌的主編;同時也是即將出版的、未來三冊非籍美國人音樂百科全書的作者(Greenwood Press, 2008)。

語言是社會的產物,在社會變遷時,語言也會跟著改變,而語言正在變化的最重要跡象、就是出現許多快速增加的語彙。在過去三十年,美語字典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快速增加,包含來自全球文化對美國文化影響而產生的詞彙、新創用於科學領域的詞彙、科技進步而衍生的詞彙,當然還有足以代表當代文化的詞彙,都讓現今的美語更為豐富,而前述最後一類的詞彙,也正是影響美語產生最大改變的一個因素。

這些改變由青少年與年輕人所創造,他們都以 “為現實創造出新的表達方式與能夠編纂自創的詞彙” 、感到自己被賦予了某種力量,這些詞彙代表了新的思考、新的探索、新的期望、新的想法(即使這些想法並不是全新的)。在嘻哈世代中,Bakari Kitwana 將1965-1984年出生的世代,設定為嘻哈世代,很明顯地Kitwana設定嘻哈世代到1984年結束、似乎有些過於狹窄,因為我們都親眼看到了多重嘻哈世代的出現,每一個新世代的出現、都為美語語言加進新的篇幅與思維。

嘻哈文化

在1960s 與 1970 年代 - 也就是在紐約市開始出現暴力、社會敗壞、經濟衰退的年代 – 那些來自各種族、居住在市中心的貧窮年輕人,開始為無法避免的創傷挑戰自尋解決之道,他們結合既有的饒舌(rapping)、噴漆塗鴉(graffiti)、舞蹈、DeeJaying (DJ混音技術-一種運用音效設備與唱片、製造出與唱片原音完全不同的新聲音與組合 – 像是刮唱片、快速重複部分段落、混音等等方式),這群來自不同地方的年輕人、為周遭隨處可見的絕望的人,找到另一個出口。

在1970年中期,主流文化總是忽略那些地區性的現象,但到了1980年代,不止嘻哈文化成為全國性的風潮、甚至蔓延到全球;《狂野風格》(Wild Style)、:《風格戰爭》(Style Wars)、《街頭舞士》(Beat Street)、《霹靂舞》(Breakin`)等電影,讓全世界觀眾得以體驗多樣化的嘻哈文化、包含在英語中獨特的說法與書寫方式。到了1990年代,印刷與廣播媒介、甚至電動遊戲主導了嘻哈文化的方向與影響,如漢堡王、可口可樂、美國線上(AOL)、耐吉(Nike)、銳跑(Reebok)都以嘻哈文化為主軸發展品牌廣告與行銷策略,在宣傳上融入這些元素的流行/頂尖形象,也就在此時,嘻哈文化得以進入更寬廣的文化發展之路,在舞蹈、流行、以及數不清的音樂元素中,什麼能夠快速吸引多數人耳朵、就會成為英語會話、閱讀、寫作的新規則。

Russell Simmons is a pioneer of the hip-hop movement and has served as a spokesman and advocate for the community.
Russell Simmons是一位嘻哈運動的先驅,也擔任為社群發言、辯護的角色。
© AP Images/Stephen Chernin

Even official programs, such as this children's summer arts camp in Ohio, use hip, or hip-hop, themes and images to attract young audiences.
即使是正式的活動,像是俄亥俄州的兒童夏令藝術營,就運用嘻皮、嘻哈的主題與象徵,吸引到年輕的族群。
© AP Images/The Plain Dealer, Roadell Hickman

嘻哈語言

美國的流行文化對許多世代的美語日常用語、都有獨特的影響,非裔美籍族群的音樂,在這個演化過程中以各種方式扮演著示範者的角色,在靈魂音樂與藍調音樂出現之前,非裔美籍族群的音樂就已經教育許多當時的聽眾(初期多數是黑種人),說明了了現實狀況與解放戰略,使用那些只有文化網絡內的人才聽得懂的替代性語言。

多年演變之後,許多當時發展出的詞彙與片語都已整合並流傳到其他族群中使用,許多族群都經歷了這個文化適應的過程、並在美國生根,而非裔美籍族群的音樂,正是包含豐富多元語彙、對美國主流文化造成極大啟發的元素。

嘻哈文化的語言,是過去與現行地方語言的延伸,下列這些文字像是"辣hot" (1920s), "搖擺swing" (1930s), "嘻皮hip" (1940s), "酷cool" (1950s), "靈魂soul" (1960s), "冷chill" (1970s), 以及 "順smooth" (1980s)等詞彙,都在嘻哈語言中有了不同原意的全新定義,嘻哈語言正是新世代遇到有人問起 “有什麼新鮮事?” 時、唯一的答案。

This cartoon shows the current slang word replacing 'Jewelry' on the sign above a shop. It was publish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Bagley先生,我想我們必須跟著潮流走了。」
"I'm afraid we must move with the times, Mr. Bagley."

部卡通說的是、俚語詞彙已經取代「珠寶」成為商店的代名詞了。此卡通於英國發行。
http://www.CartoonStock.com

嘻哈文化的影響

嘻哈文化最大的影響,也許就在於能把不同信仰、文化、人種、種族的人聚集起來,創造出當時的年輕人(現在已是中年人的那一群人)以自己的方式對外發聲的媒介,包含個人的與集體的發生。嘻哈文化不僅影響了美語的發展,也對世界上其他語言的發展產生影響,在多元文化的國家中,出現許多活躍的嘻哈族群、將這些新的詞彙做了更廣泛的應用,從德國嘻哈、澳洲嘻哈、Pinoy Rap(菲律賓饒舌)、Azeri Rap(阿塞拜疆饒舌)、Rap Nigerien(尼日饒舌),這些國家與文化之下的語言,都受到嘻哈的影響。

不論是在2003年納入《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的新詞彙"bling-bling"(中文解釋為:身上配戴昂貴、俗麗的(且數量過多的)珠寶;俗不可耐地炫耀財富),還是在2007年納入《韋氏大字典》(Merriam-Webster Collegiate Dictionary)的名詞"曠課樂crunk",嘻哈文化都成功地改變了英語的本質、發音以及規則;像是"hood" (neighborhood-鄰居周遭-的簡稱)、"crib"(延伸為居住地之意)、"whip"(意指車輛)等字彙,都已成為每日會話中常見的用語,而如"what's up"(問候語)、"peace out"(再見)更是人們常用的語彙,"chill out"(放鬆)一詞則常用於電視節目、電影甚至大公司的商業廣告中。美語就像是一個有生命的有機體,嘻哈文化與快速成長的科技,都是刺激這個有機體更為活躍的機制,未來數十年之間人們常用的語法或寫作方式,都將成為美語變化的觸媒。不論美國是否真如時代雜誌在1999年2月5日封面故事所說、是個「嘻哈之國」(Hip-Hop Nation),但很明顯地美語確實受到嘻哈文化很大的影響。

Dynamic English

本文表達的看法不一定反映美國政府的觀點或政策。

 

Back to Top


       This site is produced and maintained by the U.S. Department of State's Bureau of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Programs.
       Links to other internet sites should not be construed as an endorsement of the views contained ther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