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探析
Climate Change Perspectives

 

脫貧與減排並舉
Reducing Poverty While Cutting Carbon Emissions
 

2009.09.16

哈裏.蘇亞迪

哈裏.蘇亞迪

哈裏.蘇亞迪(Harry Surjadi)是印尼新聞工作者環保協會(Society of Indonesian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s)的創始人和秘書長,二十年來一直報導環保方面的問題。他是茂物農業大學的畢業生,報章雜誌撰稿人,並在互聯網上開設了一個環保博客。他曾是奈特國際新聞研究員(Knight International Journalism Fellow),亦曾為印尼記者和非政府組織舉辦講座。

蘇亞迪寫道,在印尼,貧困人口將最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因為極端的氣候會給農業造成破壞,導致食品價格上漲。所以,他認為,氣候變化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防止進一步貧困。

印尼有多少人閱讀過或聽說過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的問題?研究表明,雖然人們對氣候變化的認識不斷提高,但這主要是受過教育的人。

據ACNielsen Omnibus於2007年2月對印尼6個城市的調查顯示,在1700名受訪者中,有70%的人說他們從未閱讀過或聽說過全球變暖的事情,只有28%的人表示他們知道全球變暖的問題。同一研究還發現,50%的受訪者把全球快速變暖歸咎於人類活動,如駕駛汽車和使用礦物燃料,只有24%的人認為這是氣候自然的變化,而25%的人說這是自然和人類活動雙重因素造成的。約76%的人認為氣候變化“相當嚴重”或“非常嚴重”。

一年之後,在2008年3月的調查中,知道氣候變化的人數增加了3%,而且有顯著更多的人認為氣候變化非常嚴重。大眾傳媒成功地教育了這些人,使他們認識到氣候變化對印尼是一個嚴重的威脅。

但是,印尼4300萬農民、漁民和靠森林生活的當地百姓閱讀過或聽說過關於氣候變化的事情嗎?在貧困線以下的3250萬印尼人中是否有許多人讀過或聽到過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的問題?大概沒有。

如果他們讀過或聽說過這件事,並被問及:“氣候變化對印尼構成最嚴重的威脅是什麼?”他們的回答將會是基本的必需品匱乏。他們最關注的是更嚴重的貧困以及缺少食物和水,無論這是氣候變化所造成還是出於其他原因。

研究表明,全球變暖很可能會使許多地區旱災和水災更加嚴重而且更頻繁。1973年、1983年和1997年三次大的厄爾尼諾現象給印尼造成了嚴重的乾旱。成千上百片稻田因乾旱而歉收。中爪哇縣50多個村莊的數十萬人由於持續不斷的乾旱日益加劇現在缺乏清潔飲水。

熱帶雨林中儲存了大量二氧化碳,砍伐森林加速了全球變暖。

極端的天氣影響農業生產並可抬高主要食品(如大米)的價格,這對貧困家庭來說是一個嚴重問題。每天收入不到2美元的印尼人將首先遭殃,窮人將增加。貧困是印尼最關心的問題,氣候變化將使窮人增加並使貧困加深。

與此同時,印尼將繼續排放二氧化碳(CO2)。 在2005年,印尼已成為世界第三大二氧化碳排放國,僅次於美國和中國,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約達22億噸。印尼國家氣候變化委員會(CCNC)的顧問公司麥肯錫公司(McKinsley and Company)預測,印尼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每年將增加2%。

據國家氣候變化委員會秘書長阿古斯.普爾諾莫(Agus Purnomo)報告,如果印尼不採取任何行動,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會猛增到28億噸,到2030年將增至36億噸。排放的主要來源是濫伐森林和泥炭清理以及運輸和發電,這些來源約占2030年預測排放量的80%。林業部門每年排放8.5億噸當量二氧化碳。毀林率約為每年一百萬公頃,大約排放5.62億噸當量二氧化碳。森林退化每年造成2.11億噸當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森林火災則造成7700噸當量二氧化碳的排放。

根據麥肯錫的研究,印尼如果採用針對森林、泥炭地和農業部門的150個不同的計畫,則有可能到2030年減少64%的排放量,相當於高達23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顯然,發達國家能夠幫助印尼緩解氣候變化的影響。根據麥肯錫的研究,國家氣候變化委員會建議就停止或減少森林砍伐和鼓勵造林與發達國家開展雙邊合作。據這項研究估計,降低林業部門排放量的成本大約是每噸當量二氧化碳7歐元(約合10美元)。如果要實施這些方案,以每年減少約11億噸當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計算,印尼需要108億美元的資金。

但是,政府必須承擔責任並且更快地採取行動。普爾諾莫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說:“這需要 [政府] 花五年時間去改變。在五年中,我們需要外界的幫助。外界應該提供資金。資金是快速獲得真實成果的最便利的政策工具。”

發達國家應當確保,他們投資的每一美元或歐元不僅能夠緩解氣候變化,同時也保障印尼人民免遭貧困。脫貧是所有減排專案的一個主要目標。

普爾諾莫說:“最終,印尼政府所能做的只是創造一個有益的環境。”

本文表達的見解不一定反映美國政府的觀點或政策。

 

美國國務院國際資訊局 http://www.america.gov/mgck

 

<<<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