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探析
Climate Change Perspectives

 

21世紀的挑戰
The 21st-Century Challenge

2009.09.16

作家邁克爾.司佩克特

邁克爾.司佩克特

獲獎作家邁克爾.司佩克特(Michael Specter)自1998年以來一直是《紐約客》雜誌的專職撰稿人。他曾獲得的獎項包括:全球衛生理事會(Global Health Council)頒發的“年度媒體優秀獎”(2002年和2004年);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頒發的2002年“科學新聞獎”。他的新著《否定主義:怪異的想法如何阻礙科學的進步、危害地球並威脅我們的生活》(Denialism: How Irrational Thinking Hinders Scientific Progress, Harms the Planet, and Threatens Our Lives)將於2009年10月出版(企鵝出版社)。

司佩克特在本文中指出,全球變暖的現實必定會取代對此的爭議,必須採取緊急措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否則將為時過晚。

拒絕接受事實的人總會伴隨著我們,他們曾經否認愛滋病是由病毒引起,現在也不承認全球變暖是真實的而且是人類活動所造成的。但是,隨著氣候變暖的速度加快,令人深感不安的趨勢日漸明朗,否認氣候變化的聲音似乎最終被愈來愈多的嚴峻事實所折服。這些事實既顯著又細微難察:在1961年到1997年期間,地球失去了近4000立方公里的冰川;由於北極的氣候變暖速度接近全球平均值的三倍,格陵蘭的冰蓋可能已經越過了可以挽救的臨界點。

格陵蘭並不是唯一面臨大規模強力改變嚴重威脅的地方。根據一項預測,到21世紀80年代,世界上每年將有1300萬到8800萬人的房屋被海水淹沒。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正如往常一樣,貧窮的國家受害最大。自有記憶以來,攜帶瘧疾等危險病毒的蚊子首次出現在乞力馬札羅山和非洲其他的高原地區。在此之前,由於氣候寒冷,這些地區千百年來一直避免了發展中國家最嚴重的幾種疾病。

儘管各種預測會有差異,但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和政府官員同意,按照目前的速度繼續排放污染物質將導致全球氣候發生急劇變化。有些科學家把氣候變化比作已經無法控制的海嘯。關於這些問題並無簡單的解決方案。但儘管眾說紛紜,現在立即開始防止氣候變暖的最壞結果並不為晚。然而,為了避免最具災難性的後果,我們必須在未來10年把排放量控制在現有水平,並在本世紀中葉把排放量降低至少60%至80%。


在臨近北極圈的庫魯蘇克的冰山上所看到的融化的格陵蘭冰蓋。

這做得到嗎?完全可能。但這需要等量的犧牲和科學。(另外還要求美國人和歐洲人停止期盼中國和印度像西方一樣迅速減排,並且不再以這些國家進展緩慢為藉口而拒絕採取任何行動。)

每個人有很多事可以做。例如,卡耐基梅隆大學研究人員在2008年做的一項研究表明,就減少碳排放量而言,如果我們每人每星期有一天不吃肉和乳製品,其效果就會超過全體美國人全年食用本地生產的食品。事實上,生產一公斤牛肉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小型轎車行駛112多公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等。

控制碳排放的最重要方法是通過徵稅或排放配額交易來收取排放費。顯然,如果污染的代價不高,人們就沒有停止污染排放的積極性。而且,現在污染的代價依然太低。《京都議定書》始終未獲美國批准是因為布希政府和美國國會擔心那樣做會導致許多人失業。但是,奧巴馬政府以及國會中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全球變暖的真正代價是什麼,而且,在許多情況下已經遠遠超出忽視問題存在的代價。氣候引起的危機將構成引發世界上整個地區動盪的風險。

但是,我們如何來減少礦物燃料的排放呢?當然,方法之一就是減少消費。另一個方法是開發新型燃料,即那種不會增加環境負擔的燃料。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正在嘗試這麼做。在美國,曾領導科研團隊第一個完成人類基因組序列的科學家克雷格.文特爾(Craig Venter)正在進行減少美國對石油的依賴的微生物改造工程,以大幅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許多類似研究正在美國各地展開。例如在加利福尼亞州,曾經開發出一種抗瘧疾合成藥的Amyris生物技術公司正在改造三種微生物,使它們能把糖轉化成燃料,其中一種能把酵母和糖變成可用的柴油。據Amyris發佈的消息,到2011年該公司將能夠年產7.5億多公升柴油。這一事實雄辯地證明,我們能夠創造不破壞大氣層的新型能源。奧巴馬政府已經對此表示支持,並提供了資金,這種做法在被既得利益的政治勢力主宰的世界實為不易。

但是,沒有國際上的配合,所有這些努力均不會產生明顯的效果。現在,許多人開始認識到遏制氣候變化的措施的價值,例如環境保護主義者付錢給印尼貧窮的伐木工,讓他們不再砍伐熱帶雨林。我希望,我們無須到面臨災難時再來應對這些嚴峻的挑戰,也無須到那時再接受我們可以而且能夠成功地應對挑戰這一事實。

本文表達的見解不一定反映美國政府的觀點或政策。

Facebook(臉譜)  Twitter(推特)  Youtube(優兔)

 

美國國務院國際資訊局 http://www.america.gov/mgck

 

<<<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