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職業
Choosing a Career

2008.12.05

不斷改寫的旅程
A Journey of Revisions

瑪姬·萊弗勒(Maggie Leffler)

選擇一份職業不容易,選擇兩份職業就更難了。但對於本文作者瑪姬·萊弗勒來說,兼做小說家和醫生看來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萊弗勒是一位家庭醫生,在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行醫。她的第一部小說《愛的診斷》(The Diagnosis of Love)於2007年出版,第二部小說《再見表親》(The Goodbye Cousins)將於2009年6月出版。

我對上小學時學校舉行的職業選擇日仍記憶猶新。那時我九歲,梳著小辮。當我舉手宣佈我要當醫生和小說家時,大家都覺得難以置信,他們認為,與一個誓言進入金鶯隊(Baltimore Orioles,巴爾的摩市的職業棒球隊)的男孩相比,我的理想更加不著邊際。

我的父母親是醫生,我的祖母是小說家。這使我從小時起就受到激勵,決心既當醫生,又當小說家。後來,在父母去世後,我認識到自己有一天也將與世長辭,而這種認識使我把醫生和小說家聯繫在一起。我要借助醫學知識來救助自己和親人,同時我也想寫點東西留與後世。我希望在我還有機會時與人們接觸。這是讓我從醫的最強有力的召喚,可能也是促使我寫作的最強烈的動機。

從我剛剛能夠閱讀時,我就喜歡把自己的話寫到紙上,將自己經歷的一件件小事編成故事。我在上小學時便開始寫作我稱之為《五傑傳》的小故事,這些故事的素材源於被我理想化的家庭生活。在初中期間,我開始寫受裘蒂·布魯姆(Judy Blume)啟發的短篇小說;上高中時,我寫了一部電影劇本;從特拉華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畢業的那年,我完成了第一部未出版的長篇小說。迄今為止我在這一生中的各個時期似乎都在寫作。

另一方面,學醫則是一個深思熟慮的決定。我面臨兩大障礙:自然科學和標準化考試。前者──包括化學、物理和有機化學──對我不是那麼容易。後者──包括醫學院成就測試(Medical College Achievement Tests) ──則令我恐慌,掌心出汗,在參加電腦編程的資格考試幾天前,我非常緊張,甚至連筆都握不住。儘管如此,我堅持不懈,完成了規定的"篩選"課程和16個星期地獄般的暑期班,通過了醫學院成就測試的審核。在大學四年級的秋季,我向醫學院提出了申請。

那年春天,在我身背背包周遊奧地利期間,我用一家青年旅館的投幣電話打電話回家時才知道,我所申請的27所醫學院沒有一所錄取我。也許我在大學期間把精力太多地放在美國文學上,也許在別人看來我不是學自然科學的材料。

我母親設法將這些令人沮喪的事實編織成一個機會。她通過長途電話問:"現在你有機會充份發揮你的想像力了。如果任憑你選擇你想做什麼呢?"我回答說:"我想寫人們一讀再讀的書。"但我心裏想的卻是:"我要當醫生。"

我的第一份"正經工作"開始了:這就是在馬里蘭大學一個沒有窗戶、我暗暗稱之為"地窖"的實驗室工作。我在首席研究員的指導下做一些技術性工作──用千分尺測量凝膠分離的蛋白質的遷移距離,而在整個過程中我的感覺是我在衡量自己生命的每一分鐘。在沒有事做的時候,如在等待試劑沸騰或計時器報時的時候,我就埋頭寫作。沒過多久,首席研究員就不再問我考醫學院的事情,而只是問我小說進展如何,我把這看成是雙重的失敗。畢竟,我給出版代理人發出的探詢信函比我寄出的醫學院申請信要多。沒有哪個代理人願意讀我的手稿,更不願意給我做代理。看來我可能會把一生耗費於撰寫沒有人要讀的文字和從事沒有人希望我涉足的職業。

六個月以後,在寒冷的一月,我乘飛機前往格林伍德,去敢於錄取我的聖喬治大學(St. George's University)就學,同樣令人驚訝的是,我居然敢去這所海外大學。對我來說,在發展中國家生活會有新奇的經歷,但最重要的是,該校的錄取證實我很聰明──而這是我自從獲得大學本科文憑以來一直懷疑的一點。在聖喬治大學,我產生了寫一部新書的念頭,並得以在畢業前殺青。我在匹茲堡做家庭醫生實習期間重寫了這部小說,在進入私人診所行醫後又再次重寫。在我的兒子出生的那一年,這部名為《愛的診斷》的小說得到出版。

多年來在醫院工作的經歷告訴我,寫作和行醫並非那麼不同。每一天,我都能幸運地聽到病人隨意講述的故事,我對之進行篩選,從中汲取重要的內容。由於受到職業限制,我不得不放棄那些我喜歡的細節,而擇取那些對他們的病情真正重要的資訊。我對有機會私下編輯他們的敘事感到榮幸。

我走過的是一條不斷改寫的旅程──我的經歷和我個人的期待都如此:我從未打算離開美國去當醫生,但這種安排確實為我提供了寫作的素材。醫生職業與寫作一樣,對構思和創意的修改永無止境。每一天都必須作出選擇:可以放棄哪些過時的思想;哪些應該保留?在醫學中需要不斷改進某個難以把握的理想;同樣,在寫作中總要不斷易稿。

兒時的願望終於得以實現,但我仍在不斷嬗變。

(完)

 

美國國務院國際資訊局 http://www.america.gov/mgck

 

<<<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