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考》

美國國務院國際信息局電子期刊《美國家庭》文選之六

給關於事業與孩子的辯論重新定位


埃倫.加林斯基
(Ellen Galinsky)

每當我提到我們正在調查孩子對在職父母的看法時,家長總是會說:"不知我的孩子會怎麼看?"

恐怕許多人都沒有向自己的孩子問過這個問題,而我們現在要來聽聽孩子的意見。多年來,我在研究事業與家庭等問題的過程中看到,在不同時期人們對社會的種種變化有不同的關注。某個時期會具備解決某種問題的"社會條件"。我認為我們現在具備了傾聽的條件,一方面是因為合適的時機終於到來,更重要的是因為我們確實需要瞭解孩子的想法。

過去30年來,美國一直在就父母親在事業和家庭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的問題進行對話,人們對母親應不應該工作的看法發生了變化。現在將孩子的意見包含到這個對話中來──傾聽他們對在職父母的看法──是順理成章的。

我之所以稱之為對話是因為,這方面的討論基本是在社會上公開進行。一起混沌的暴力事件、一項有爭議的研究、一場審判、一個電視記錄片,都會吸引全社會的注意,因為它把我們時常感到矛盾的、甚至具有強烈分歧的問題推到了前沿,使這個問題在家庭、工作場所以及閒暇中被廣泛談論。把孩子和父母都帶入這場討論有助於我們不再以非黑即白的簡單化觀點看問題。

目前的辯論

母親工作對孩子好不好?就業母親與孩子的關係是不是能夠像那些有全部時間和孩子在一起的不上班的母親那樣好?在我們所作的"問孩子"研究中,我們詢問了一群組有代表性的在職父母,問他們同意不同意下列說法:"出去工作的母親可以像那些不工作的母親一樣與孩子有著同樣好的關係。"總的來說,他們當中76%的人非常同意或多少同意這一觀點。

在其餘24%的人當中,父親比母親更傾向於不同意這種說法,特別是在單收入的家庭。在雙收入夫妻中,父親和母親在這一點上的看法沒有分歧。至於那些有工作的單身母親,90%同意這種說法,這當然不令人意外。

認為就業母親可以同在家不工作的母親一樣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人數在穩步上升,這主要是由於越來越多的婦女參加工作和越來越多的家庭依賴第二份收入而逐漸帶來的社會和文化變化。

一名就業母親在回答"問孩子"調查的問題時這樣說:"我看到了女兒的成長,我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與我的成長分不開,而這種成長又在很大程度上與我在外工作分不開。如果我不工作的話,我或許會發展其它興趣,但是我認為,由於我自己的生活中有這份獨立性,我得到了更多,因此也能給她更多。"

另外一位家長說:"我認為不管是工作還是呆在家裡,都能成為好家長。它取決於每個人的背景和本領。"

研究人員也發現了一些母親的工作影響與孩子關係的例子。但是出現這種情況更有可能是因為孩子的日托環境不夠好,孩子在日托的時間偏長,或者孩子的日托安排變化頻繁。

但是,在公眾辯論中,這些細節往往被那些將母親就業的利弊看得絕對化的人所忽視。在這些人看來,母親工作對孩子要麼好,要麼不好。有些人對那些選擇呆在家裡的母親提出質疑:如果母親工作對孩子沒有害處的話,這些婦女為什麼不工作?呆在家裡的母親則表示,她們知道她們完全投入家務給孩子帶來了好處,而通常她們是對的。同樣地,那些出去工作的母親說她們參加工作對孩子有好處也是對的。從很大程度來說,不管是採取哪種途徑,上班也好,操持家務也好,其結果如何取決於具體的人及其環境。對一個人合適的情況未必對另一個人合適。兒托的品質以及每個孩子在其中的經歷對他們的成長有著長期而深遠的影響。

在這場持續的辯論中,我們還提出另一個問題:"如果父親掙錢、母親照顧家庭和孩子,這是不是對每個家庭成員都要好得多?"51%的有工作的父母表示"非常"同意或者"多少"同意這種觀點。而且,有工作的父親和有工作的母親相比,前者更多地持肯定態度,但這限於雙收入家庭的回答,不是那些由父親一人掙錢、母親照料家務的家庭的回答。

令人不解的是,在我們這個父親掙錢、母親持家的家庭數量越來越少的時代,這種傳統家庭模式卻得到這樣有力的肯定。在美國勞動市場上,妻子也在工作的已婚父親的比例在30年內從49%上升到67%。

我認為,在職父母的觀點不像有些人看得那麼簡單,這是那些認為這一調查結果敘述母親應該結束勞動大軍的人所未能充分認識的。實際上,有70%以上的在職父母認為,婦女可以成為家庭的經濟來源,而由男人擔當照料子女的責任。說到底,大多數在職父母既不是贊成、也不是反對傳統的家庭結構;他們所希望的是不要使生活太緊張。

超越"非此即彼"

直到現在為止,我們用來描述工作和家庭生活的語言仍然沒有擺脫"非此即彼"的模式。這表明,在我們的概念中,工作和家庭是兩個彼此分割的世界。這一點必須改變。布蘭代斯大學教授巴尼特(Rosalind Barnett)曾在1997年寫道,我們必須超越將工作和家庭視為兩個不同世界的概念,而看到工作和家庭有著難以分割的相互關聯,而且扮演多種角色能夠激發我們的活力,而不是讓我們精疲力竭。

在平衡工作和家庭需要方面,也存在著"非此即彼"的錯誤概念。平衡意味著在一桿秤上擺平:要是一頭高的話,另一頭必然低。在職父母一般都致力於保持兩頭平衡。雖然平衡考慮工作與家庭是正確的,但是兩者之間的關係其實更呈動態,更複雜。兩頭都可以上下;對一個人適用的情況對另一個人不一定適用。

最後,還有一個時間品質與數量的概念。這好像說兩者是互相排斥的。然而我們發現,要把時間和那段時間中的內容分開看待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們必須做下一步:問孩子。這樣做不僅使我們能夠以一種新方式看待我們的所作所為,而且還可以使我們從新的角度進行這場辯論。和全國各地許多家長的交談讓我相信,現在是我們傾聽孩子聲音的時候了;通過這樣做,我們將獲得更準確、更有能動力的認識。

------------------
埃倫.加林斯基(Ellen Galinsky)是設在紐約的非盈利群組織"家庭與工作研究所"(Families and Work Institute)的創始人和總裁。這個機構致力於研究美國家庭、工作場所和社區的變化。加林斯基撰寫過20本書和報告,其中包括:《問孩子:揭開事業與孩子雙豐收秘密的開創性研究》(Ask the Children: The Breakthrough Study that Reveals How to Succeed at Work and Parenting)Quill, 2000。以上文章為此書節選。

《美國家庭》目錄


製作日期: 2006.02.27 更新日期: 2006.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