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考》

美國國務院國際信息局電子期刊《美國家庭》文選之三

美國家庭現狀


斯特凡尼.孔茨
(Stephanie Coontz)

現代生活有時會帶來很大壓力,在我們這個快節奏的社會,家庭生活像其它方面一樣是有壓力的。但是,儘管建立家庭關係、結婚、生兒育女絕非輕而易舉,也帶來很多擔憂,今天的美國人卻對婚姻和為人父母有著更高的期望。在與過去──所謂"當年的好日子"──進行比較時我們需要意識到,我們今天的很多擔憂來自於我們希望比前輩做得更好,而不是因為今不如昔。

讓我們來看一些事實。

在今天的雙親家庭,父親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比過去100年來的任何時候都多。從1900年初至今,隨著越來越多的婦女參加工作,母親和孩子一起在家的平均時間逐漸減少,但是,由於每個家庭的孩子數量也在減少,因而每個孩子得到的關照增加。所以,美國今天的母親,包括全職和非全職工作的母親,花在每個孩子身上的時間比1920年代時幾乎多一倍。在1940年代和50年代養育子女的那一代人一般都說,他們的成年子女與孫兒女之間的溝通比他們當年要好,孫兒女在家庭作業方面得到的家長輔導也更多。

美國孩子的生命保障今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1950年代的嬰兒死亡率是今天的四倍,父母喪失15歲以下孩子的可能性比今天高三倍,喪失15歲以上孩子的可能比今天高27%。

回顧過去1000年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家庭一直有多種多樣的形式,一直在變遷。在每個時期,都會有某些方面的家庭問題得到解決,然而隨即又會出現另一系列挑戰。適合處於某種經濟和文化環境中的家庭情況,不見得適合處於另一種環境中的家庭。對家庭生活某一階段有益的情況,在另一個階段也許具有毀滅性。如果過去1000年的家庭歷史能帶給我們任何啟示的話,那就是,家庭必須永遠"追趕"變遷中的世界。

以母親就業為例。母親既養育孩子又謀生的家庭不是今天的新鮮事物,而是過去兩千年大部分時期的正常情況。美國的已婚婦女從19世紀時開始停止就業,但是大多數家庭之所以可以這樣做,是因為孩子被送出去工作。隨著美國廢除童工,已婚婦女重新開始參加工作,而且人數越來越多。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童工減少的幅度大於婦女就業的增長,由此出現了由男人一人掙錢的家庭。在1920年代,美國第一次有半數以上的兒童成長於父親一人掙錢、母親呆在家裡、孩子個個上學而不是做工的家庭。這一模式持續了好幾十年。1950年代期間,幾乎三分之二的美國兒童是在這樣的家庭長大,創歷史最高紀錄。然而就在同一時期,已婚婦女和母親參加工作的人數也開始上升,雙收入家庭很快成為普遍情況。這種趨勢在21世紀恐怕是不會逆轉的。

婦女成為家庭二分之一的收入來源並不是什麼新事,但和過去不同的是,今天的婦女第一次對自己的收入有了實質控制,同時她們也有了決定自己生活的社會自由。另一點不同的是,她們一生中為養育孩子所花的時間在減少──一方面是因為她們現在要的孩子少,另一方面是因為她們的壽命更長。1940年以前,在一般家庭中,夫妻中會往往有一方在最後一個孩子離家後的幾年內去世。今天,夫妻在孩子們離開家後有可能共同度過20多年的時光。

由於夫妻以彼此為伴生活的時間越來越長,有些人不再願意容忍不幸福的婚姻,而婦女在經濟上的獨立也使她們沒有必要這樣做。因此,一方面美國的離婚率從1900年開始持續上升;另一方面,長壽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婚姻可長達40年、50年。

婦女得到的新的選擇機會不僅對她們自己有好處,對她們的孩子也有益。研究顯示,不管母親是全職持家還是全職就業,如果母親對自己的生活滿意,孩子在生活中也會表現得比較出色。婦女在工作方面的新角色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男性在家裡承擔更多的責任。

雖然大多數男性仍然比他們的妻子少做家務,但是這方面的差距從1960年代以來縮小了一半。今天,49%的夫妻說他們平分帶孩子的責任,而在1985年,只有25%的夫妻這樣說。男性更多地介入家務有利於他們與妻子的關係,對孩子也有好處。親自參與家務的父親比那些讓妻子一個人照料孩子的父親更成功。他們的兒子比較更善於表達情感,他們的女兒在學校的成績很可能更好,特別是在數學和科學方面。

1900年,美國人的平均壽命是47歲,只有4%的人口超過65歲。今天,美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6歲,據估計到2025年,美國人口中的大約20%將達到65歲以上。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現了既需要照顧父母,也需要照顧孩子的一代人。大多數美國人很好地應對了這種情況。每四個家庭中有一個家庭平均一星期花相當於一整天或一整天以上的時間無償照顧家裡的老人,半數以上的家庭說,他們未來十年都會這樣做。和過去相比,老人比較不會陷於貧困、或者因病失去自理能力,他們有更多的機會享受到同孫輩的關係。

即使一些最令人擔心的抉擇到頭來也變得能夠對付。高離婚率恐怕仍然會持續下去,在許多情況下,婚姻破裂給大人和孩子都造成嚴重問題。但是,如果父母把衝突壓縮到最小,家庭紐帶還是可以保持下去。許多家庭都在這樣做。在沒有獲得監護權的父母中,有更多人和自己的孩子保持聯繫。更多的人在按期提供撫養費。離婚家庭孩子出現問題的比例與前面幾十年相比在下降。離婚後重新群組成的家庭正在學會如何最大限度地讓孩子和關心他們的家人接觸,而不是割斷他們和家庭另一方的聯繫。

隨著我們對今天美國家庭各種面貌的瞭解可以看到,同類家庭之間的差別比不同型式家庭之間的差別更有重要意義。沒有任何一種家庭形式絕對保證家庭的成功,也沒有任何一種家庭形式注定要失敗。一個家庭的內部狀態比它的外表形式更重要。

大多數美國家庭在新世紀之初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家庭發生了太大的變化,而是我們的機制太缺少變化。我們的勞工職業政策所對應的是一個大多數母親不工作、大多數父親不插手照看孩子的舊時代。學校的時間常常好像針對的是幾十年前那種孩子需要回家輔助說明做家務或打工的情況。

雖然社會機制還有很多有待改變的地方,然而在進入新世紀之際,總的來說,美國家庭和以前相比具有更多的資源、希望、以及對所有家庭成員的平等尊重。

-----------
斯特凡尼.孔茨是《我們的真實面貌》(The Way We Really Are)一書的作者,在華盛頓州奧林匹亞埃弗格林州立學院(Evergreen State College)任教。1999年時代公司(Time Inc.)版權所有;經准許翻印。

《美國家庭》目錄


製作日期: 2006.02.27 更新日期: 2006.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