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考

2006.01.24

美國總統國情咨文的緣起與沿革

 

(轉載本文不受版權限制)

美國國務院國際資訊局《美國參考》獲悉,布希總統於1月31日晚在美國國會發表國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美國憲法要求總統時常向國會報告"國情",後逐步演變成總統每年發表國情咨文的慣例。總統發表國情咨文有多重目的,其中包括報告美國國內外形勢,提出今後一年的立法建議,總統還可以借這個機會發表個人對國家前景的設想。

布希總統2005年的國情咨文談到了廣泛的國內和國際問題,包括反恐怖主義戰爭、美國經濟狀況及社會保障體系改革的計畫,還強調美國將繼續在世界範圍內支持民主與自由。布希總統說:"我們的目標是建立和維護由自由和獨立國家組成的共同體,各國政府向人民負責並體現各自的文化。由於民主國家尊重本國人民和鄰國,自由的推進必然導致和平。"

美國總統發表國情咨文的傳統可追溯至1790年,當時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在美國臨時首都紐約向國會發表了"年度報告"(Annual Message)。他的繼任者約翰·亞當斯 (John Adms)總統繼承了這一做法。

但美國第三任總統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認為這樣的排場不適合新生的民主共和國。他採取提交書面報告的方式,沒有親自到場發表演說。傑弗遜的這種做法影響深遠,在其後100多年時間裏,總統都以書面形式向國會發表年度報告。

在美國建國後最初幾十年裏,這些報告大多是開列總統要求國會通過的法案,這些法案反映了時代的趨勢和新生共和國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這些報告也涉及國際形勢和美國的國際地位。

內戰時期,美國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關係到國家的生死存亡。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總統向國會提交的書面報告可以說最震撼人心,也最膾炙人口,超過此前所有的總統。

林肯於1862年寫道:"給奴隸以自由,我們也保障了自由人的自由──我們所給予的和我們所維護的都具有同等的崇高地位。"

1913年,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總統恢復了親臨國會發表年度報告的做法,堪稱非常及時,因為當時美國正處在大眾媒體革命的前夕,此後不久,美國老百姓可以在家中通過收音機收聽總統發表的演說,以後又可以通過電視收看。

到1932年弗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當選總統時,美國人已習慣於從收音機收聽總統的演說,或通過新聞片觀看總統發表演說的情況。

1945年,總統的年度報告被正式稱為國情咨文。隨著20世紀50年代電視機銷量猛增,電視轉播總統發表國情咨文也和電臺廣播一樣,成了必不可少的節目。由於考慮到電視威力強大,可向大量觀眾傳送總統的講話,林登·詹森(Lyndon Johnson)總統將發表演說的時間從以往的中午改到晚間,以便更多的觀眾收看。

反對黨對總統國情咨文發表評論的傳統始於1966年,當年,在詹森總統發表國情咨文後,兩位元國會共和黨議員通過電視發表了共和黨對國情咨文的評論,其中有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吉羅德·福特(Gerald Ford)。

電視轉播國情咨文吸引了大量國內外觀眾。2005年,約有3,800萬觀眾收看了布希總統發表國情咨文的電視轉播。政治觀察家認為,國情咨文的根本性質因此發生了變化。

政治學家保羅·萊特(Paul C. Light)說,"由於國情咨文的聽眾從環城公路(指環繞華盛頓的一條高速公路)內擴大到環城公路以外,國情咨文也從往往內容空泛的政策演說變為大造政治聲勢的活動",因為演說的主要聽眾已不僅是美國國會議員,而是美國的廣大選民和國外觀察人士。

布希總統於1月31日晚發表2006年國情咨文,是歷屆美國總統發表的第217個年度報告,也是總統第73次親臨現場發表國情演說。儘管布希總統演說的重點是國內問題,但在總統闡述他對國家未來一年乃至更長時間的設想時,美國國內外的觀察人士都會密切關注他說的每一句話。

(完)

美國國務院國際資訊局